無數百姓全都站了起來,個個伸長了脖子,有的直接坐到了同伴的脖子上。


    “什麽?真的假的?馬車來了?這麽快,這才多長時間?”


    “我嘞個乖乖,如果大炎那邊發車準時的話,也就是說,隻用了三天時間!”


    “啥玩意,三天時間時就到了咱們遼東城?我的天,那麽大的疙瘩,就跟是長蟲似的,也太嚇人了吧!”


    “不可能吧?這麽快的速度,怎麽可能?!”


    “…….”


    但!


    就在一聲聲不敢置信的驚歎中,那輛巨車,慢慢出現在了眾人眼簾之中。


    緩緩進站。


    一下子,全體炸裂!


    那馬車就在全體炸裂之中,入站,停下。


    那些遼東城的官員,趕忙拉著準備好的馬車過去迎接了。


    那新型馬車,就靜靜的停在那裏。


    好像從未動過一樣,


    但是。


    此地所有人都清楚,這馬車是從雁雲城過來的,這麽大的體型,還隻用了幾天時間。


    “陛下!臣等恭迎陛下到來!”


    一堆遼東城官員,連忙接應。


    李寬點點頭,隨著他們前去。


    眾人就如同眾星捧月般,護著李寬往遼東城城主府走去。


    一路行走,也一路都是焦點。


    除了百姓,官員。


    甚至連值崗的許多士兵,都前來目睹自家大炎那神秘的帝王。


    隻是….


    李寬一直都是帶著麵具,所以沒人能看出那是曾經的楚王。


    一路行走。


    而在來到一處雕塑時,李寬停了下來。


    這雕塑極大,十幾米高。


    不是遼東城官員修建的,而是曾經的高句麗人。


    李寬注視著這雕塑,也看著那雕塑上麵刻著的字。


    【遼東城乃高句麗之神跡,阻擋大隋百萬大軍,也護住我高句麗百年基業!】


    寥寥數語。


    卻道出了….曾經漢人的心酸。


    李寬注視著它,默默的注視。


    這塊雕塑是曾經高句麗遼東城的奇跡見證,同時也是漢人的恥辱。


    它見證著高句麗擋下無數漢人,也見證著無數漢人死在這裏,成了枯骨。


    這是….漢人最大的恥辱!


    李寬一直盯著它看。


    遼東城官員意識到什麽,趕緊上來道:“陛下,臣等會就命人拆了它。”


    李寬招招手:“不必,就讓它放著吧,另外….這座雕塑頭上,樹立我大炎旗幟。”


    “朕要讓漢人,也讓那些高句麗奴隸看到,漢人,打進來了!”


    “大炎,也不是當年懦弱無能的大隋!”


    李寬這一席話,直接激起周圍眾多官員的熱血。


    是啊.!


    他們不是大隋!


    這座高句麗堅不可摧的城池,這座埋葬無數漢人枯骨之地,他們,打下了!


    也替以前的漢人,報仇了!!


    ….….


    在遼東城呆了幾日。


    李寬才帶著和珅,郭守敬等人迴到了雁雲城。


    而當時在炎馳車站旁邊等著馬車歸來的百姓們,見到馬車停下,也是不可思議的跳了起來。


    這麽短的時間!


    足足半個月!


    就一個來迴,這就是新型的馬車嗎?


    大炎,沸騰!


    這一日。


    也被李寬定為馬車日,以來記念大炎在炎馳道方麵的裏程碑。


    ….….….….….….


    大炎熱鬧。


    此刻,大唐青州也熱鬧。


    無他。


    就因為大炎徹底的,覆蓋了整個青州。


    浦縣。


    這是青州最最最難的一個縣城。


    距離長安,也不過就七天的路程。


    今日。


    浦縣街頭,出現了大批售賣大炎周報的小販。


    “來啊,瞧一瞧,看一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新鮮出爐的大炎周報,一個報紙,讓你閱盡大炎新鮮事!”


    “周報周報,大炎周報!一張三文,讓你領略畝產四十擔的神奇莊稼!”


    “賣周報咯,大炎周報!土豆畝產四十擔,科舉學子應有盡有!”


    “…….”


    一聲聲嘹亮的叫賣聲,響徹於整個蒲縣的街頭小巷。


    “啥玩意?你吹牛皮吧,畝產四十擔的莊稼?少騙人了!”


    很快,大街上一個個的都圍了上去。


    無他。


    就因為這畝產四十擔的字眼,太過於讓人震撼了。


    “吹不吹,就買一份看看,一份三文錢,吃不了虧,上不了當,大炎的各種事情,也都能知道!”


    那賣報的小販,笑著說道:“客官,來一份?”


    “娘的,來一份!”


    “如果沒有畝產四十擔的莊稼,老子把你的攤子給你掀了!”


    這位主也是暴脾氣,擼起來袖子,把錢給小販,小販立馬把報紙遞給了這人:“哪能啊?我們新聞工作者,就是追求報道真相,嘿嘿,你老看著。”


    “賣報賣報,畝產四十擔的莊稼,各位不看看嗎!”


    小販繼續大叫。


    不少人都紛紛掏出了錢,主要是這個消息,太過於震撼了。


    當然,周圍也有很多人朝那些賣了報紙的人圍了上去。


    “你給念念,俺們不識字。”


    “就是就是,這報紙到底咋迴事?畝產四十擔?他娘的,大炎這是要幹什麽?騙人吧!”


    “快讀讀,大炎真的有這樣的莊稼不成?如果真有,老子現在就去投奔大炎!”


    “就是就是!”


    “…….”


    眾人喊道。


    “根據大炎報社調查,土豆種子的長勢良好,雁雲城和遼東城已栽種滿土豆,等到秋收後,下一茬栽種的時候,可覆蓋整個大炎的城鎮,到時候,土豆預計可豐收千萬擔,徹底解決大炎百姓餓肚子的問題!”


    “讓肚子鼓起來,讓糧倉滿起來,這是大炎朝廷的宗旨,去年,在陛下英明的領導下,雁雲城的土豆,達到了豐收,畝產四十擔,雁雲城的百姓都親眼目睹,甚至不少還都零距離的接觸了土豆,體驗了一把豐收,這在大唐旱災的背景下,更顯珍貴!”


    “除此之外,陛下無私把辛苦培育的土豆交給百姓,隻為了讓大炎百姓越來越好,大家越來越好!”


    “…….”


    這一版,是關於土豆的介紹。


    這個人讀著,可周圍的百姓一個個的,全都傻眼了。


    難道,這是真的?


    畝產,四十擔?


    大炎,真有畝產四十擔的莊稼?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我….我前不久,倒是聽人說過,說是大炎的裝甲能畝產四十擔,可是我當他吹牛皮,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可是,這怎麽可能啊!畝產四十擔,奶奶的,我家今年的畝產兩擔就不錯了,這怎麽可能啊?”


    “這報紙,上麵寫的真的假的?可是….他們騙咱們有啥好處?”


    “畝產四十擔,不行,我要去大炎親眼看看去,誰跟我去?”


    “…….”


    “土豆!不用去,不用去,我證明這是真的!現在太原府那邊,不少百姓都已經沸騰起來了,這件事是被證實了的,隻是咱們浦縣距離大炎遠,所以大炎周報賣的晚一些,我剛從太原府過來,沒想到,在這裏也能見到大炎周報,太原府那邊,大炎周報都已經賣到第三期了!”


    “我了個老天爺啊,畝產四十擔,那得是多麽的壯觀,大炎的百姓也太幸福了吧,這還能餓肚子?怕是撐都要撐死了!”


    “我的天,大炎他們那邊,是神仙福地嗎?畝產四十擔?老頭子,我一輩子也沒想過這樣的好事啊。”


    “說真的,我後悔去年沒有去大炎了!”


    “真的,我早就說這是真的了,可是你們就是不信,我一個朋友去年就在雁雲城真切的見到土豆了,今年迴來了一趟,給我說過,我給不少人說,他們還不信!現在信了吧?哈哈哈!”


    “…….”


    這裏的百姓,瞬間就陷入了沸騰。


    一時間,不少人也都站出來作證了。


    畢竟。


    去年,雁雲城已經豐收過一次土豆了。


    有些人是聽說過的。


    但!


    都沒有當迴事。


    畢竟沒有親眼所見。


    可現在,他們信了!


    大炎周報上這麽說,再結合一些流言蜚語,這件事徹底炸裂,徹底的在蒲縣炸裂!


    百姓們爭相談論,爭相告訴。


    沒有一個不羨慕的。


    這可是畝產四十擔的寶貝!


    再想想自家地裏,累死累活才產個一兩擔。


    差距,太大了!


    至此。


    整個青州,幾乎全被大炎周報覆蓋了。


    所有青州的百姓,都籠罩在大炎的降維打擊中,幾乎沒有人不向往的。


    他們慢慢的,對大炎那邊,也愈發的熟悉起來。


    .


    ….….….….….….


    長安城。


    太極宮。


    李世民正做著最後的布置。


    他有些興奮。


    明天,就是長安書籍開售的日子。


    這段時間。


    從大炎陸陸續續已經發來了三批書籍,而這三篇書集加起來,也差不多可以大大緩解長安的書荒了。


    第二次科舉,幾乎可以如實召開。


    是的!


    第二次!


    第一次科舉,靠的是從楚王府搜刮出來的書籍,擴充天下,然後如願舉行了第一次。


    為朝廷,篩選出不少的人才。


    而到了第二次,楚王府剩下的書籍就有些相形見絀了,所以李世民才派人訪問大炎。


    這一次的訪問,也幾乎全盤成功。


    雖途中有意外,但至少得到了第二次科舉所需書籍。


    眼下。


    長安城不在缺書。


    至於其他大城市,比如洛陽,臨安,金陵等等,也都分別有書籍運送過去了,


    當然。


    也僅僅隻是限於這些大城市了。


    在往下的一些小城鎮,則是沒有的。


    沒辦法,李世民現在壓根沒有實力,讓整個大唐的百姓都像是大炎那樣,隨時隨地都能看上書。


    能保證這幾個大城的書籍供應,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樣。


    也能保證著科技的順利完成,起碼總不會出現,第一次科舉就是巔峰,第二次科舉開始,最後參加科舉的學子,全都是士族出身的模樣。


    “如今,就按照朕所說的去辦吧,對了,讓巡城的捕快們,都盯著點各個書店。”


    “若是發現有誰鬧事,直接拿下!”


    “朕現在,最怕那些士族門閥,會狗急跳牆!”


    李世民吩咐。


    房玄齡立馬躬身應是。


    “陛下,陛下!!”


    也就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慌裏慌張的衝進來了。


    李世民疑惑。


    “輔機,怎麽了這是,慌慌張張的,出什麽事情了嗎?”


    李世民問道。


    房玄齡也是皺了下眉頭:“輔機,明日長安城中的書籍就要發售了,不會是書籍出什麽亂子了吧?”


    長孫無忌深吸口氣,平複了下心情,用力的搖搖頭。


    “不,當然不是!”


    “陛下,玄齡,是這樣的,青州那邊….”


    “等等,陛下,你有沒有聽說大炎周報?”


    長孫無忌沉聲問道,神情有些緊張。


    “大炎周報?”李世民茫然的皺了下眉頭。


    房玄齡在一側也撓了撓頭,表示從未聽說過。


    “大炎?大炎那邊的事情,朕在長安,怎麽會知道?”


    李世民臉色,有些陰沉。


    提起來大炎,他的心就隱隱作痛。


    前不久。


    朝廷可是在大炎,白白損失了一百萬貫啊。


    而現在,他們又出什麽幺蛾子了?


    “陛下,請看。”


    長孫無忌從袖子裏掏出了三份報紙,恭敬的遞給了李世民:“還請陛下先過目。”


    李世民接過來一份。


    房玄齡也拿過來了一份。


    “大炎周報?論大唐各大階層分析?”


    李世民看著頭版頭條,眉角一下子就豎了起來。


    “誰是大唐百姓的敵人?誰是大唐百姓的朋友?這個問題是咱們百姓想要吃的飽穿的暖,想要真正站起來前,首要弄清楚的問題。”


    “大唐過去的一切,改革成效甚少,就算是改朝換代,可以無法徹底的解決百姓所麵臨的痛苦。”


    “其基本原因,是認識不到真正的敵人和朋友。”


    “這….”


    李世民驚駭。


    這文章所說的觀點,似乎….直擊當下大唐的核心!


    所對大唐的認識,比自己這個皇帝,都要清晰和明白!


    李世民看得忘乎所以。


    “迎豐收,現在距離秋收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今年的土豆,不知要在衝向哪一個高度,畝產四十擔,是無法越過的紅線嗎?這一次,跟著小編的視角去看一看,土豆還有什麽地方值得改進的吧!”


    房玄齡也默默讀了出來。


    土豆?


    難道….畝產四十擔,還不是極限嗎?


    他陷入了震撼。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圓並收藏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