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


    這是年頭在建立學校時,就已經設立下來的計劃。


    會根據在校學子的學習情況,然後評估何時開科舉。


    而這個評估會放的很低。


    這主要是因為,雁雲城包括遼東城,屬於自己人的基層人員太少了。


    科舉可以有效篩選人才,為公職空缺的基層單位填補進去。


    而細數整個雁雲城,基層空缺足足有三千多位置。


    這三千多位置,之前都是用外包方式,給出報酬,讓有能力的百姓們去做。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需要穩定的基層人員,這樣帝國傳輸下去的指令,才可以落實到他們這一級,然後由他們再繼續落實下去。


    換句話說。


    一個主意從他李寬而出,下放到朝廷變成分支的幾個點,下放到中層分支就變成幾十個點,下放到基層就變成幾百、甚至幾千個點。


    如此一來,一件事細分到那麽多崗位去做,每個人身上的擔子都不會太重,而且也能借此用公糧養活更多的人。


    而且這也給學校為何讀書,一個輸出位置。


    為….


    建設帝國、或者當官員等等而讀書!


    而且開設科舉,讓寒門仕子也可以上位,這可是遠別於大唐的隻有世族人才能當人上人的理念。


    整體模式,還是類似於後世現代都市的模式。


    開設科舉。


    李寬並沒有第一時間迴答郭守敬,而是在不斷深思。


    他的位置與郭守敬不同,郭守敬是提出者,科舉開設對讀書人有益,是單方麵的去考慮,而他李寬是決策者,需要更多方麵考慮。


    比如。


    開設科舉會不會影響中年人,老年人,還有在職的那些工作崗位等等。


    需要考慮各行各業。


    而不管是什麽樣的大決策,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科舉的話….


    李寬深思許久,幾乎可以確定現如今大炎的政治體,很適合開展科舉,便點頭道:“那就,執行下去吧。”


    “時間,定在四個月後。”


    “科舉的一切議題,都要以實際問題展開,而不是隻考慮大唐那一套紙上談兵。”


    “固然,大唐那一套我們也要,但比例最多占據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要考慮務實。”


    郭守敬激動的拱拱手道:“陛下,臣明白!”


    他快速退下。


    ….….….….….….


    翌日。


    一則重磅消息,席卷整個雁雲城。


    雁雲城!


    不,是整個大炎,都要開設科舉!


    這一下子,讓整個雁雲城讀書人都為之沸騰。


    其實….


    雁雲城內也沒有多少讀書人。


    讀書人金貴,大唐給出的待遇都很好。


    再加上此次蝗災,幽州逃難百姓們從幽州到雁雲城,這一路跋山涉水,艱難險阻,許多餓肚子的讀書人聽聽都害怕。


    畢竟,這瘦胳膊細腿的,哪敢經此長途跋涉來大炎?


    所以幽州餓肚子的讀書人,基本都是往長安城方向逃難。


    而因為他們是讀書人,在長安城待遇也要比普通難民好很多。


    如今雁雲城內的讀書人,占大比例的還是當初被突厥、高句麗、梁國等俘虜而來的。


    也就是曾經是奴隸。


    這些讀書人成為奴隸飽受痛苦,早就不盼望什麽讀書出人頭地,能活著已然是不錯。


    所以他們把救了他們的大炎,是真正當家的,而大炎建立後,許多讀書人則是被官方征召去當教師。


    故此,科舉消息傳出這一日。


    雁雲城內的教師群體,最為沸騰。


    他們沒想到,曾經被奴隸後失去的理想,讀書出人頭地,竟然….可以在這片土地出現!


    科舉….科舉!


    若是要追溯上一次何時開啟,在整個漢人曆史中,這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時光冉冉。


    誰也沒有想到,科舉再開,大隋沒了,而開啟科舉的也不是大唐,而是,他們腳下這個嶄新的帝國,大炎!!


    這讓教師們,徹底沸騰!


    而趙陽便是其中之一。


    他原本是代城縣縣令的師爺,但是因為幽州蝗災,朝廷降旨處置了幾位官員,而代城縣縣令就在其中。


    趙陽聽到風聲的時候,為了怕被怪罪,就已經悄然離去。


    他沒有去長安,也沒有去大唐其他的地方,而是選擇了北上,跟隨又一隻前往大炎的難民隊伍,來到了大炎。


    大炎在他來的那時候,總共一城,雁雲城,以及其所屬的六鎮。


    他原本是在淡水鎮生活,不過,因為自己曾經當官的經驗,趙陽很明白一個人該往高處走的道理,自然就來了雁雲城生活。


    京都的機會,總是比其他地方的要多一些的,。


    來後這些天,雁雲城又興辦了好幾處學校,教室不夠對外招聘要讀書人,趙陽憑借自己的才華,快速掌握了漢語拚音的用法,便通過了麵試,在一家小學教學。


    有吃有喝有住也有工作,再看鄰居包括整個雁雲城百姓,都是一派朝氣蓬勃模樣,比之以前代城縣死氣沉沉的生活好太多了。


    原本以為這已經足夠夢幻。


    卻沒想到….


    竟然,還有科舉!!


    科舉….科舉啊!!


    那可是科舉,無數身出低位者跨越階級的最好途徑!


    自己….竟然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


    趙陽眼眸些許濕潤。


    他以為,他以為,他一直以為….


    前隋因為科舉而亡,後世帝王引以為戒,不可能再開科舉,至少最近幾代不可能,這樣看下來,自己這輩子也沒機會看到。


    但….卻在這片土地看到了。


    這片土地,這裏的帝王…..


    好像….好像在燃起星星之火,試著燃起他們這些讀書人,內心死寂已久一片黑暗的理想。


    不….不是好像,這片土地的領導者們,就是在試圖不斷的在燃起星星之火,照亮他們內心的黑暗。


    照亮,所有人的黑暗!


    之前是難民,現在是輪到了他們讀書人!


    科舉….科舉啊!


    這可是無數讀書人,做夢都想著的事情,沒想到竟然真的就這麽出現了。


    趙陽望著這張紅紙上的文字,一行行,一句句,說實話,在他看來比黃金都要重要。


    “不看出身,不看性別,不看年齡。”


    “…….”


    “即便是大唐中人,也可報名,但!若是報名,那便自動認為報名者脫離了大唐戶籍,往後若是做出傷害大炎之事,一律按照叛國罪懲處。”


    趙陽深吸口氣。


    他看出來了,大炎的科舉沒有什麽男女限製,也沒有其他限製,隻有一條是主要,那就是你肚子裏要有真東西!


    想明白之後,趙陽繼續看了下去。


    “不多考史經子集,也不多考之乎者也,隻多考對實務之理解與處理,空談誤國,實幹….則興邦!”


    趙陽看到這,瞪大眼睛,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氣。


    大炎,這是真的在求對百姓有用、對帝國有用、對百姓有見地的官員。


    “好一個空談誤國,好一個實幹興邦。”


    “敢問,這科舉,如何報名?”


    趙陽立馬朝旁邊的自衛軍士兵直接問道。


    自衛軍士兵看了他一眼,平靜道:“直接去衙門就可以,那裏有專門的報名點。”


    “若是不知道衙門,我可以帶你過去。”


    趙陽笑道:“知道,知道。”


    道謝一聲,他也沒有絲毫停留,轉身就往衙門而去。


    當他到了衙門的時候,這裏,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伍。


    等他報完名的時候,都已經是要夜晚了。


    當真無比火爆!


    對於第一次科舉的開啟,雁雲城內的讀書人,都是抱著極大的熱情來對待的。


    報完名,趙陽匆匆在外麵吃了些飯,便迴到住處準備要苦讀。


    當然,讀書之前他還是溫習一下明天教給學生的功課,本職工作做好了,他這才開始讀有關科舉可能考的書籍。


    他讀的書不是那些儒家經典,而是各大學院出品的學科書籍,還有曆朝曆代的史書和各個地方的記載。


    這上麵,記錄著不少官員處理的一些經典問題。


    對實務很有幫助。


    讀著讀著,突然,趙陽停了下來,他望向了已經深邃的夜晚。


    科舉這個機會,千載難逢。


    他等了數年,等的理想逐漸磨滅,熱情也逐漸退卻。


    但在今天卻是被燃起。


    除了他,曾經他的那些朋友,可也都是一直等著呢。


    但是….


    他們遠在大唐,不知道大炎的情況,以及這種即將舉辦的科舉。


    自己….要不要寫封信,告訴他們這個事情?


    可是….若是他們來了,自己的競爭壓力是不是也大了?


    趙陽心裏陷入兩難抉擇。


    但是很快,他目光就變得堅定起來,已經有了主意。


    “君子之交清澈如水,如果他們考上了,我沒考上,肯定就是我趙陽技不如人,既如此….那我也,甘拜下風!”


    “更別說,我趙陽,哈哈哈!讀書可是不弱,若是如此信心都沒有,這科舉,也不用考了!!”


    趙陽自語,豪氣雲天。


    他以前不是那麽自信的,如他這樣寒門讀書人,得大唐世家提點成為一方官員,幾乎每步都要如履薄冰,生怕得罪了什麽。


    很自卑也很謹慎。


    而自從來到這座城市,他變得越來越自信,甚至是….有些狂妄!


    是的!


    狂妄!!


    或許是受那尊敬的大炎帝王影響,又或許是生活遠甩以前,又或許是戰爭的接連勝利等等。


    趙陽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這座城市的內城百姓,都有一種油然而生的狂妄感,什麽都不放在眼裏,隻認為自己和自家帝國最強。


    如此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趙陽更感覺是那位大炎帝王楊寬賦予的。


    搖搖頭,不再多想。


    趙陽直接取出來了筆墨紙硯。


    “賓王兄,見信如晤.…”


    趙陽緩緩起筆,一氣嗬成,而後便迫不及待的出門把心寄了出去。


    而今夜,雁雲城的信站很忙。


    顯然不僅僅隻有趙陽想到了這個問題,不少人,都寄出去了書信,邀請至交好友,一同前來大下,共赴前程,共拚科舉!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大炎帝國有如此陛下,這才是我趙陽甘願效忠的雄主是也!!”


    “哈哈哈哈….我趙陽願為帝國,舍生忘死!!”


    趙陽大笑,豪氣雲天。


    借著科舉之事,說出了他一直想說,卻又瞻前顧後不想說之話。


    願為帝國,願為那個男人,拋灑熱血!


    至死方休!


    ….….….….….….


    雁雲宮。


    “陛下,陛下!”


    郭守敬匆匆走了進來。


    李寬此時正一手搖著搖籃,搖籃裏有他女兒李瑩瑩,還一手正在和長樂公主下圍棋。


    這是他難得的休息時間。


    而此刻聽到郭守敬聲音,他便停下落子,看向那徐徐跑來的郭守敬,開口問道:“發生何事,怎會如此慌張。”


    郭守敬走到李寬麵前,喘著氣笑道:“陛下,科舉下達後,出現我們意想不到的情況,但也是….好的情況。”


    郭守敬笑的合不攏嘴。


    隨後,便把不少學子都寫信通知自己的好友,前來大炎報名科舉,試圖一起一博前途的事情說了一遍。


    李寬聽著這話,微微愣了下。


    搖著搖籃的手都僵住了。


    這也使得小家夥,睜著大大眼眸看著他。


    李寬笑著揉了揉女兒小腦袋,繼續搖著搖籃,開口道:“的確是好事。”


    “郭校長,去!傳朕旨意,讓信站之人,若收到如此信件,優先送往大唐!”


    “大唐寒門學子,他們在等科舉這機會,而朕,也在等他們這些人才,如此可謂,一舉兩得。”


    李寬笑了一聲。


    信站,是大炎投入很多力量修建並且維持的。


    大唐雖與大炎和親建交,但暗地裏,明白人都知道是敵人,他們大炎的信,不能通過大唐官方渠道送到該送之人手中。


    他們大炎信站,主要任務把信送到大唐境內,然後境內,鄭家….那個五姓七望之一,滎陽鄭氏。


    隨著他們大炎不斷勝利,他們已然和鄭家有著無比緊密的合作關係。


    所以,信送到鄭家人手中,鄭家的人會通過自己情報網,將信送到該送之人手上。


    “明白!”


    郭守敬趕忙領命離開。


    一旁的長樂公主,看著二人這有說有笑以及談論驚世之消息,不禁麵容苦澀。


    “二弟,這科舉,當真要開了?”


    半晌,長樂公主忍不住問道。


    李寬點點頭,頭也不抬,目光專精棋盤:“顯而易見。”


    長樂公主聞言,隻覺心中很不是滋味,她是在替大唐,也在替父皇擔心。


    作為皇室中人,她太清楚科舉對那些寒門讀書人意味著什麽呢。


    對他們而言,科舉就像是….致命的毒藥。


    是的。


    毒藥!


    前隋那個時代,哪怕知道參加科舉,有可能被世家人殺死,甚至是盜用文章,他們也會參加。


    因為,這已經是唯一出頭的機會。


    而現在,大炎開啟了這個致命的毒藥,但大唐卻是還沒有….


    長樂公主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麽,但欲言又止。


    “長樂,你輸了。”


    下一刻,李寬落子,正好整個棋局絕殺。


    長樂公主無奈道:“是啊,我輸了。”


    李寬深深看了她一眼:“伱心亂了,不然不會輸那麽快。”


    “看來,咱們今天不適合繼續下棋,改日再下吧。”


    李寬不等長樂公主迴答,便抱著自己女兒走去。


    長樂公主注視著那道如同奶爸般的身影,美眸閃爍。


    心,亂了嗎….


    她眺望天空,長歎口氣。


    或許….當真如此吧…..


    …….….….….….


    多日後。


    長安城。


    馬周師傅結束了一日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自己的住處。


    住處,是下人所居住的大通鋪。


    無比寒酸。


    味道也是無比哄臭。


    但這對於馬周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而言。已經是很不錯的環境了。


    能以貧窮之軀,在長安這座大唐帝國的首都紮根,真的已經很好了。


    更別提….


    自己隻是府邸上最底下的馬夫,能住在長安,馬周真的已經很滿意了。


    而且,最讓馬周滿意的是,每次結束一日的工作後,迴到住處距離吹滅蠟燭還有點時間,這點時間,自己可以看看書,絲毫不用擔心沒有蠟燭用。


    之前自己在家,半截蠟燭得撐一個月,一般看書,他窮苦一身,哪裏舍得點蠟燭啊,都是湊著點光。


    所以說,馬周很滿足。


    住處,


    當馬周到的時候,不少同僚都已經迴來了。


    聊天聲,臭腳丫味道,唿嚕聲.…


    無比遭雜且混亂的環境。


    不過,馬周早就已經養成了一心隻讀聖賢書,對於這些雜亂的聲音可以自動忽略。


    他掏出來一本詩經,像是往常一樣做到了蠟燭前。


    “馬周。”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府邸裏的管家走了進來。


    馬周連忙起身。


    周圍的那些下人,也都連忙站了起來,一個笑著舔了上去。


    管家對於他們而言,都算是可斷自己人生前途的人物了。


    這是絕對不能得罪的存在。


    馬周也連忙放下了手裏的書。


    “劉管家。”


    他趕緊叫了一聲:“劉管家啊,這麽晚了,可有什麽事情嗎?”


    他和劉管家,平日還是能說上幾句話的。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劉管家也喜歡讀書。


    偶爾兩人可以稍稍談一談。


    不過馬周可不敢顯露自己真正的才華,他都是哄著劉管家,比如對方寫了首詩,自己必須要吹捧,就算是心裏不屑,也不敢多說什麽。


    每次都會把劉管家誇得飄飄欲仙。


    人情世故。


    這對窮苦人家的孩子而言,歲月早就已經把他們打磨了出來。


    更是出現從古流傳後世,也都不過時的一句話。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早懂事。


    “馬周,有你一封信。”


    “正好,我剛才準備要迴去休息睡覺,路過時看到有給你的信,就給你送過來了。”


    劉管家把手裏的信放到了桌上。


    馬周驚愕。


    信?


    自己怎麽會有信?


    他有些詫異。


    眼眸閃爍,不斷思考。


    這年頭,誰會給自己寫信啊。


    他都懷疑是別人寄錯了。


    但是,當看見信封上確確實實寫著自己的名字,馬周便打消顧慮,拿了起來。


    “劉管家,這的確是我的信,多謝您為此跑了一趟。”


    “要不要….進裏麵喝杯水?”


    馬周問道。


    劉管家自從來到這片地,就一直捂著鼻子。


    隔著門在屋外都這麽臭,劉管家哪裏敢進去,連忙搖頭道:“不,不用麻煩了。”


    “我還挺困得,先走了。”


    “對了,馬周,我又寫了首詩,等明天我給你讀讀。”


    劉管家也沒有多在意這封信,他來這裏主要是給馬周說一下,明天不要忘了聽他讀詩。


    馬周連口答應。


    送走劉管家後,他便重新坐到蠟燭前。


    “馬周,誰寄來的信啊?是不是相好?”


    “是啊馬周,哪家姑娘看上你了?”


    周圍有幾人打趣。


    馬周笑著隨口應付,也沒任何急切。


    隨後。


    他直接拆開信,看了起來。


    也不擔心同僚會有人偷看,原因無他,因為這裏除了他,就沒有第二個識字的人。


    “賓王兄,見信如晤….”


    馬周趁著燭光,一字字讀了下去,無比珍惜。


    這輩子,他自己收過的信屈指可數。


    這封信的到來,都讓他懷念起來家鄉和家人了。


    馬周抱著惆悵態度看著,可他看著看著,臉色卻越發的凝重,唿吸也越發的急促起來。


    最後,他看見了,看見了!


    清清楚楚,兩隻眼睛,全身,甚至是每個細胞都看見了!!


    寄信者是好友趙陽。


    而他所說之事,堪稱驚世駭俗!


    大炎!


    科舉!


    這兩個詞匯,無論是哪一個出現,在大唐當中都是禁忌。


    於是哪怕周圍人不識字,馬周也趕緊把信藏好一些,然後才死死盯著這封。


    此時此刻。


    他的心中可以說是掀起了滔天大浪,整個人都有些控製不住的顫抖。


    大炎,那個對大唐無數人都無比神秘的漢人國度,開科舉了?


    一瞬間,馬周整個人的思緒都是亂的。


    猝不及防的消息,猝不及防的狂喜。


    他們這批寒門讀書人,心中最期盼的事情是什麽?不就是科舉嗎?


    不就是改變身份嗎?


    科舉,隻要考試成功,他就可以不用繼續在這裏當個破下等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圓並收藏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