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此乃國之重器也!
大秦:政哥之女,開萬世之太平 作者:帕拉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寅時(淩晨3點鍾)。
明月莊的各處角落的牽牛花悄然綻放,蟲鳴之聲格外響亮
明悅院內。
黑冰衛大勇孤身一人站立於房頂之上,警惕性地環視著四周的情況。
而屋內的嬴陰嫚和侍女阿珠躺在各自的床榻上睡得格外香甜。
與此同時。
鹹陽宮城內吉廟的大鍾被人敲響。
鐺!鐺!鐺!鐺!鐺!鐺!
一聲緊跟著一聲,敲得人心生惶恐。
這是大秦突發大事,秦始皇嬴政緊急召見群臣上朝議事的號令。
通常情況下,吉廟的大鍾不會輕易動用。
大鍾一響,不是強勁的敵人來犯,就是君王薨逝。
所以此時早起的百姓都驚恐地跟街坊鄰居相互打聽:
“這是怎麽滴了?”
“不知道啊!”
“匈奴打過來了?”
“不會吧!前日我剛從上郡迴來,蒙將軍都把匈奴人趕到草原深處去了。”
“那就是始皇?不對啊,始皇今年也才四十七。山崩?不能夠吧?”
文武大臣比老百姓更加緊張,趕緊更衣備馬或者牛車。
很快,群臣就趕到了鹹陽宮城朝南的正門—都宮門。
大約寅時時刻(淩晨4點),都宮門的宮門大開。
文武大臣依次進入,不一會兒都在鹹陽宮的高門前等著始皇的宣召。
高門之後就是鹹陽宮的大殿,是秦始皇嬴政接見外國使節、舉行皇家儀式、商議戰事兒、廢立皇儲、遷都等國家大事兒的地方。
大殿之後是中廷,是百官日常上朝的宮殿,略小於大殿。
中廷之後是內廷,是秦始皇嬴政私人居住的地方,包括他的寢房和書房等。
此時內廷寢房內,秦始皇嬴政已經完成沐浴更衣,穿上了繡著章紋的袀玄之衣。
趙高小心翼翼地拿起冕旒,細致地為秦始皇嬴政戴上。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秦始皇嬴政帶著趙高等隨侍從,走出內廷,穿過迴廊,繞過中內廷來到大殿,坐於章台之上。
趙高走出殿外,高唿:“吾皇宣請各位大臣進殿議事了。”
文武百官聞宣依次登台階進入大殿,文武分立。
文官在左,武將在右,按照尊卑排序。
文官領頭的是丞相李斯,武將領頭的是上卿蒙毅。
眾人抬頭一看,頓時吃了一驚,原來秦始皇嬴政已經在章台上坐定等候了。
文武百官心中無比忐忑,大秦這是遇到了什麽緊急的事情了?吾皇竟如此著急!
再仔細一看,又心生疑惑,因為始皇帝麵帶微笑氣定神閑,根本不像是大秦有大事兒發生的樣子啊!
就在眾臣紛紛猜測之時,坐於章台上的秦始皇嬴政先開口說話:“眾卿早啊!”
“吾皇早!吾皇安康!”眾人拱手俯身向秦始皇嬴政行禮。
秦始皇嬴政淡淡笑道:“卿等坐吧!”
眾人已經習慣了迴應吾皇先坐,可是一看始皇已經坐好了,不免一時不知所措,迴答得亂七八糟。
“吾皇先坐!”
“臣遵旨!”
“謝吾皇賜座!”
趙高聽到群臣亂糟糟的迴答,不由地皺起了眉頭,怎會如此混亂。
章台上的秦始皇嬴政不怒反笑,直到群臣各自坐好之後,才緩緩開口:
“各位愛卿,今日鳴鍾叫卿等上大殿,是有國之重器展示給你們看。”
聞聽此言,眾人連忙打起精神,正襟危坐,甚至還有人拿起了毛筆和竹板準備記錄。
秦始皇嬴政看向章台下的趙高:“趙高,把東西抬進來。”
“是”說著,趙高看向大殿的左側門,向等候已久的小宦官們招了招手。
緊接著,小宦官們抬著一個大木盒就進了大殿,放於章台下麵。
群臣頓生好奇之心,這木盒裏到底裝得是何物?竟能被皇上稱之為國之重器。
秦始皇嬴政把群臣的反應看在眼裏,笑著點點頭:“趙高,把紙給眾愛卿發下去。”
“是!”趙高上前親自打開木盒,露出裏麵有三尺多高被裁剪成巴掌大小的淡黃色紙張。
然後指揮小宦官們將紙張按照坐位順序依次分發給群臣。
最先拿到紙張的是丞相李斯。
丞相李斯滿臉疑惑地看著手裏的淡黃色物品,這是何物?
看著像是布帛,但又沒有布帛柔軟。
這就是皇上口中的國之重器?他完全沒有看出來重何處?
拿到紙張心生疑惑地不止丞相李斯一個,文武百官臉上都寫滿了疑惑,甚至出現了交頭接耳的情況:
“這是嘛啊?”
“不知道啊?”
“有點像布帛,可又不是布帛。”
“這就是吾皇口中的國之重器?”
“看著不像啊。”
秦始皇嬴政環顧群臣,看出了群臣眼中的疑惑,對這樣的效果他很滿意。
於是他又淡淡地喊了一聲:“趙高”
“在。”說著,趙高轉身朝著右側門招了招手。
又有幾個小宦官抬著一個大木盒進了大殿,將木盒放在章台下麵。
秦始皇嬴政微微頷首:“趙高,把東西給眾卿發下去。”
“是!”趙高又親自打開木盒,露出裏麵印有字跡的紙張。
小宦官們排隊上前從趙高手裏領取帶字兒的紙張,再次按照順序發給文武大臣。
丞相李斯又是第一個拿到的,左手是空白的紙張,右手是帶著字跡的紙張。
他皺著眉頭,目光在兩張紙上移來移去,忽然眼中露出驚愕之色,他明白了!他明白了!
丞相李斯連忙離席起身激動地向章台上的秦始皇嬴政拱手俯身行禮:“恭喜吾皇,賀喜吾皇,此乃國之重器也,此乃國之重器也!”
其他很多文武大臣一頭霧水地看著有失穩重的丞相李斯。
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聽見右丞相馮去疾神情激動地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諸多文武大臣更加懵逼了,特別是剛剛拿到第二張的帶有字跡紙的大臣。
隻見右丞相馮去離席起身拱手俯身秦始皇嬴政行禮:“恭喜吾皇,賀喜吾皇,此乃國之重器也,此乃國之重器也!”
文官們看到兩大文官之首都起身了,不敢耽擱,紛紛起身高唿:“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武將們一看這種情況,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但也都跟著起身高唿:“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秦始皇嬴政笑著點點頭,看向丞相李斯說道:“丞相李斯,卿說說,你們手裏的紙為何能稱之為國之重器啊?”
……
明月莊的各處角落的牽牛花悄然綻放,蟲鳴之聲格外響亮
明悅院內。
黑冰衛大勇孤身一人站立於房頂之上,警惕性地環視著四周的情況。
而屋內的嬴陰嫚和侍女阿珠躺在各自的床榻上睡得格外香甜。
與此同時。
鹹陽宮城內吉廟的大鍾被人敲響。
鐺!鐺!鐺!鐺!鐺!鐺!
一聲緊跟著一聲,敲得人心生惶恐。
這是大秦突發大事,秦始皇嬴政緊急召見群臣上朝議事的號令。
通常情況下,吉廟的大鍾不會輕易動用。
大鍾一響,不是強勁的敵人來犯,就是君王薨逝。
所以此時早起的百姓都驚恐地跟街坊鄰居相互打聽:
“這是怎麽滴了?”
“不知道啊!”
“匈奴打過來了?”
“不會吧!前日我剛從上郡迴來,蒙將軍都把匈奴人趕到草原深處去了。”
“那就是始皇?不對啊,始皇今年也才四十七。山崩?不能夠吧?”
文武大臣比老百姓更加緊張,趕緊更衣備馬或者牛車。
很快,群臣就趕到了鹹陽宮城朝南的正門—都宮門。
大約寅時時刻(淩晨4點),都宮門的宮門大開。
文武大臣依次進入,不一會兒都在鹹陽宮的高門前等著始皇的宣召。
高門之後就是鹹陽宮的大殿,是秦始皇嬴政接見外國使節、舉行皇家儀式、商議戰事兒、廢立皇儲、遷都等國家大事兒的地方。
大殿之後是中廷,是百官日常上朝的宮殿,略小於大殿。
中廷之後是內廷,是秦始皇嬴政私人居住的地方,包括他的寢房和書房等。
此時內廷寢房內,秦始皇嬴政已經完成沐浴更衣,穿上了繡著章紋的袀玄之衣。
趙高小心翼翼地拿起冕旒,細致地為秦始皇嬴政戴上。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秦始皇嬴政帶著趙高等隨侍從,走出內廷,穿過迴廊,繞過中內廷來到大殿,坐於章台之上。
趙高走出殿外,高唿:“吾皇宣請各位大臣進殿議事了。”
文武百官聞宣依次登台階進入大殿,文武分立。
文官在左,武將在右,按照尊卑排序。
文官領頭的是丞相李斯,武將領頭的是上卿蒙毅。
眾人抬頭一看,頓時吃了一驚,原來秦始皇嬴政已經在章台上坐定等候了。
文武百官心中無比忐忑,大秦這是遇到了什麽緊急的事情了?吾皇竟如此著急!
再仔細一看,又心生疑惑,因為始皇帝麵帶微笑氣定神閑,根本不像是大秦有大事兒發生的樣子啊!
就在眾臣紛紛猜測之時,坐於章台上的秦始皇嬴政先開口說話:“眾卿早啊!”
“吾皇早!吾皇安康!”眾人拱手俯身向秦始皇嬴政行禮。
秦始皇嬴政淡淡笑道:“卿等坐吧!”
眾人已經習慣了迴應吾皇先坐,可是一看始皇已經坐好了,不免一時不知所措,迴答得亂七八糟。
“吾皇先坐!”
“臣遵旨!”
“謝吾皇賜座!”
趙高聽到群臣亂糟糟的迴答,不由地皺起了眉頭,怎會如此混亂。
章台上的秦始皇嬴政不怒反笑,直到群臣各自坐好之後,才緩緩開口:
“各位愛卿,今日鳴鍾叫卿等上大殿,是有國之重器展示給你們看。”
聞聽此言,眾人連忙打起精神,正襟危坐,甚至還有人拿起了毛筆和竹板準備記錄。
秦始皇嬴政看向章台下的趙高:“趙高,把東西抬進來。”
“是”說著,趙高看向大殿的左側門,向等候已久的小宦官們招了招手。
緊接著,小宦官們抬著一個大木盒就進了大殿,放於章台下麵。
群臣頓生好奇之心,這木盒裏到底裝得是何物?竟能被皇上稱之為國之重器。
秦始皇嬴政把群臣的反應看在眼裏,笑著點點頭:“趙高,把紙給眾愛卿發下去。”
“是!”趙高上前親自打開木盒,露出裏麵有三尺多高被裁剪成巴掌大小的淡黃色紙張。
然後指揮小宦官們將紙張按照坐位順序依次分發給群臣。
最先拿到紙張的是丞相李斯。
丞相李斯滿臉疑惑地看著手裏的淡黃色物品,這是何物?
看著像是布帛,但又沒有布帛柔軟。
這就是皇上口中的國之重器?他完全沒有看出來重何處?
拿到紙張心生疑惑地不止丞相李斯一個,文武百官臉上都寫滿了疑惑,甚至出現了交頭接耳的情況:
“這是嘛啊?”
“不知道啊?”
“有點像布帛,可又不是布帛。”
“這就是吾皇口中的國之重器?”
“看著不像啊。”
秦始皇嬴政環顧群臣,看出了群臣眼中的疑惑,對這樣的效果他很滿意。
於是他又淡淡地喊了一聲:“趙高”
“在。”說著,趙高轉身朝著右側門招了招手。
又有幾個小宦官抬著一個大木盒進了大殿,將木盒放在章台下麵。
秦始皇嬴政微微頷首:“趙高,把東西給眾卿發下去。”
“是!”趙高又親自打開木盒,露出裏麵印有字跡的紙張。
小宦官們排隊上前從趙高手裏領取帶字兒的紙張,再次按照順序發給文武大臣。
丞相李斯又是第一個拿到的,左手是空白的紙張,右手是帶著字跡的紙張。
他皺著眉頭,目光在兩張紙上移來移去,忽然眼中露出驚愕之色,他明白了!他明白了!
丞相李斯連忙離席起身激動地向章台上的秦始皇嬴政拱手俯身行禮:“恭喜吾皇,賀喜吾皇,此乃國之重器也,此乃國之重器也!”
其他很多文武大臣一頭霧水地看著有失穩重的丞相李斯。
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聽見右丞相馮去疾神情激動地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諸多文武大臣更加懵逼了,特別是剛剛拿到第二張的帶有字跡紙的大臣。
隻見右丞相馮去離席起身拱手俯身秦始皇嬴政行禮:“恭喜吾皇,賀喜吾皇,此乃國之重器也,此乃國之重器也!”
文官們看到兩大文官之首都起身了,不敢耽擱,紛紛起身高唿:“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武將們一看這種情況,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但也都跟著起身高唿:“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秦始皇嬴政笑著點點頭,看向丞相李斯說道:“丞相李斯,卿說說,你們手裏的紙為何能稱之為國之重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