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說,隻能說他娘的想法跟常人不一樣吧。
何氏再怎麽對楊鐵柱,在他心裏,他都是說不出來何氏的壞話來。
楊氏心裏卻滿是擔憂,何氏那個樣子,還有楊鐵柱那些不省心的兄弟,以後這小兩口成親了以後的日子該怎麽過啊。
如果楊家分家了就好了,各過各的,楊鐵柱也不用天天看何氏臉色,也不用攤上那麽一大攤子破事兒……
楊氏心裏起了這種念頭,卻沒有開口跟楊鐵柱說。
現在這個時候提分家還不太好,還是等小兩口成親了以後看看情況再說吧。
畢竟,父母在不分家。想要分家,還有的磨!
這樣想著楊氏打起精神來,開始跟楊鐵柱討論他和林青婉的成親事宜。
那天何氏那樣的一個態度,楊鐵柱也就沒有把自己的成親事宜交給家裏辦,而是自己跟楊氏、林青婉商量著辦了起來。
古人成親有‘三媒六聘’、‘三書六禮’之說,三書是‘聘書’、‘禮書’和‘迎書’,三媒是男方請的媒人、女方請的媒人還有中間牽線之人。‘六聘’和‘六禮’則是同理,是指納禮、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鄉下人成親卻是沒有這麽麻煩的。
也就是男方請個媒婆上門說媒,如果女方家裏沒有異議,改日媒婆就會帶著小禮上門更換男女雙方的庚貼,合完男女雙方八字沒有相衝,媒婆就會帶著大禮(也就是聘禮)上門交換婚書,然後兩家定個吉日,男方親自來迎娶新娘。
楊鐵柱和林青婉成親的程序是他們三人商量著來的,就一切從簡,也不用那麽複雜。隻讓楊鐵柱請了媒婆帶著聘禮上門交換婚書,然後定個日子過來迎娶就可以了。
聘禮是按著落峽村的老習俗來辦的,分別是活雞活鴨各兩對,白酒兩壇、白糖兩斤、茶葉各色果子各兩包、銀簪一對,各色布料共四匹,聘金是八兩八,取發發之意。
前麵的那些吃食都是落峽村的老習俗,後麵的銀簪和布料則是楊鐵柱自己添的。聘金給的也有多的,落峽村娶親聘金大都是二兩三兩的,隻有條件極好的才會多給,但是最多也就是六兩六。
婚書,因為林青婉沒有戶籍,楊氏就塞了點銀子給裏正,把林青婉的戶籍落在楊氏的戶籍之下了,對外的說法是夫家投靠過來的侄女。
不過落峽村人都明白林青婉是怎麽來的,這種說法隻是用在明麵上官府上檔的時候。
所以林青婉的婚書由她自己書寫,楊氏來簽,楊鐵柱的婚書則是他背地找人寫好,然後迴家讓楊老爺子簽。其實也是林青婉寫的,楊老爺子不會寫字蓋個手印就可以了。
楊老爺子看楊鐵柱拿著婚書迴來讓他簽,才知道兒子已經在籌辦自己的婚事了,心裏越發不是滋味。
他坐在炕上沉默地抽著旱煙,卻不知道該跟楊鐵柱說些什麽。
何氏坐在炕角,背對著他們沉著臉。從楊鐵柱進來,她就沒有搭理他,一直到楊鐵柱拿出婚書讓楊老爺子簽,她還是沒有吭氣。
楊老爺子看看旁邊站著的楊鐵柱,又瞅了一眼背對著他們坐的老婆子。他知道老婆子在使氣,但又顧慮到他前幾天說的那番話沒有發作。
「都準備妥當了?」他抽了口旱煙,嗓音沙啞的問道。
「已經差不多都辦好了,隻等著明天的下聘。」楊鐵柱滿麵疲憊,但又難掩喜色。
他最近這些日子,真是忙慘了。不但要自己去找媒人,還要自己去置辦聘禮。因為以前沒有辦過,也不知道怎麽置辦,還去找了楊氏兩趟問清楚。
聘禮置辦齊全了,他直接抬到媒人那裏,並沒有帶迴家。他知道他娘的秉性,一看到聘禮又會鬧翻天,為了不在自己大喜的時候給自己添堵,辦聘禮的事兒他索性也沒有跟家裏打招唿。
「那擺酒是準備怎麽安排的?」
楊老爺子看著自己的二兒子,身材高大體形壯碩,已經是個成年男人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楊老爺子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麽仔細的打量過自己的這個二兒子了。
這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遭了罪,剛開始的半個月根本沒有奶喝,天天隻能以米糊糊維生。後來是他實在看不過眼了,不顧何氏的阻攔,硬是抱了給大姐,讓大姐幫他喂養。
一直喂了到一歲多的時候才抱迴來,那時候何氏剛有了老三,也沒有心思照顧他,再加上何氏一直對大姐心裏有成見,連帶著這孩子在家裏也不受待見。一歲多的孩子剛會走路,在家裏經常摔的鼻青臉腫也沒人管。
當時他們剛分家出來沒多久,家裏的孩子又多,老大6歲,大閨女才4歲,又有在繈褓的老三。他和何氏都是焦頭爛額的,更沒心思照顧才1歲多的老二了。
小小的娃兒才一點點兒大,就認人了,經常跑出去找大姐。可是他又找不到在哪兒,隻知道不在這裏在外麵,累得他和何氏經常出去到處找他。
最後何氏煩了,讓他把老二抱到大姐家再養兩年,大一點懂事了再抱迴來。
等抱迴來的時候,孩子已經懂事了,跟他們也不甚親近。平時在家裏說話很少,一出去玩就是跑到大姐那裏。何氏本來就不待見他,這麽一來更是厭惡非常,甚至還跑過去跟大姐吵了好幾架……
隔閡就是這樣一點點生出來的,中間也沒有誰對誰錯的道理。唯一能說錯的就是老婆子心眼太小,把大人之間的矛盾牽扯到小孩子身上……
「擺酒的話肯定要放在家裏的,到時候還是要麻煩爹娘了。」
楊鐵柱的聲音拉迴來楊老爺子飄遠的思緒。楊老爺子咳嗽了一下,正準備應下。
這個時候,何氏的聲音響起。
「家裏沒有錢給你擺酒。你不是能嗎?自己掏錢來辦!」何氏依然沒有迴過身,隻有聲音透露出她的憤慨和不滿。
何氏再怎麽對楊鐵柱,在他心裏,他都是說不出來何氏的壞話來。
楊氏心裏卻滿是擔憂,何氏那個樣子,還有楊鐵柱那些不省心的兄弟,以後這小兩口成親了以後的日子該怎麽過啊。
如果楊家分家了就好了,各過各的,楊鐵柱也不用天天看何氏臉色,也不用攤上那麽一大攤子破事兒……
楊氏心裏起了這種念頭,卻沒有開口跟楊鐵柱說。
現在這個時候提分家還不太好,還是等小兩口成親了以後看看情況再說吧。
畢竟,父母在不分家。想要分家,還有的磨!
這樣想著楊氏打起精神來,開始跟楊鐵柱討論他和林青婉的成親事宜。
那天何氏那樣的一個態度,楊鐵柱也就沒有把自己的成親事宜交給家裏辦,而是自己跟楊氏、林青婉商量著辦了起來。
古人成親有‘三媒六聘’、‘三書六禮’之說,三書是‘聘書’、‘禮書’和‘迎書’,三媒是男方請的媒人、女方請的媒人還有中間牽線之人。‘六聘’和‘六禮’則是同理,是指納禮、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鄉下人成親卻是沒有這麽麻煩的。
也就是男方請個媒婆上門說媒,如果女方家裏沒有異議,改日媒婆就會帶著小禮上門更換男女雙方的庚貼,合完男女雙方八字沒有相衝,媒婆就會帶著大禮(也就是聘禮)上門交換婚書,然後兩家定個吉日,男方親自來迎娶新娘。
楊鐵柱和林青婉成親的程序是他們三人商量著來的,就一切從簡,也不用那麽複雜。隻讓楊鐵柱請了媒婆帶著聘禮上門交換婚書,然後定個日子過來迎娶就可以了。
聘禮是按著落峽村的老習俗來辦的,分別是活雞活鴨各兩對,白酒兩壇、白糖兩斤、茶葉各色果子各兩包、銀簪一對,各色布料共四匹,聘金是八兩八,取發發之意。
前麵的那些吃食都是落峽村的老習俗,後麵的銀簪和布料則是楊鐵柱自己添的。聘金給的也有多的,落峽村娶親聘金大都是二兩三兩的,隻有條件極好的才會多給,但是最多也就是六兩六。
婚書,因為林青婉沒有戶籍,楊氏就塞了點銀子給裏正,把林青婉的戶籍落在楊氏的戶籍之下了,對外的說法是夫家投靠過來的侄女。
不過落峽村人都明白林青婉是怎麽來的,這種說法隻是用在明麵上官府上檔的時候。
所以林青婉的婚書由她自己書寫,楊氏來簽,楊鐵柱的婚書則是他背地找人寫好,然後迴家讓楊老爺子簽。其實也是林青婉寫的,楊老爺子不會寫字蓋個手印就可以了。
楊老爺子看楊鐵柱拿著婚書迴來讓他簽,才知道兒子已經在籌辦自己的婚事了,心裏越發不是滋味。
他坐在炕上沉默地抽著旱煙,卻不知道該跟楊鐵柱說些什麽。
何氏坐在炕角,背對著他們沉著臉。從楊鐵柱進來,她就沒有搭理他,一直到楊鐵柱拿出婚書讓楊老爺子簽,她還是沒有吭氣。
楊老爺子看看旁邊站著的楊鐵柱,又瞅了一眼背對著他們坐的老婆子。他知道老婆子在使氣,但又顧慮到他前幾天說的那番話沒有發作。
「都準備妥當了?」他抽了口旱煙,嗓音沙啞的問道。
「已經差不多都辦好了,隻等著明天的下聘。」楊鐵柱滿麵疲憊,但又難掩喜色。
他最近這些日子,真是忙慘了。不但要自己去找媒人,還要自己去置辦聘禮。因為以前沒有辦過,也不知道怎麽置辦,還去找了楊氏兩趟問清楚。
聘禮置辦齊全了,他直接抬到媒人那裏,並沒有帶迴家。他知道他娘的秉性,一看到聘禮又會鬧翻天,為了不在自己大喜的時候給自己添堵,辦聘禮的事兒他索性也沒有跟家裏打招唿。
「那擺酒是準備怎麽安排的?」
楊老爺子看著自己的二兒子,身材高大體形壯碩,已經是個成年男人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楊老爺子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麽仔細的打量過自己的這個二兒子了。
這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遭了罪,剛開始的半個月根本沒有奶喝,天天隻能以米糊糊維生。後來是他實在看不過眼了,不顧何氏的阻攔,硬是抱了給大姐,讓大姐幫他喂養。
一直喂了到一歲多的時候才抱迴來,那時候何氏剛有了老三,也沒有心思照顧他,再加上何氏一直對大姐心裏有成見,連帶著這孩子在家裏也不受待見。一歲多的孩子剛會走路,在家裏經常摔的鼻青臉腫也沒人管。
當時他們剛分家出來沒多久,家裏的孩子又多,老大6歲,大閨女才4歲,又有在繈褓的老三。他和何氏都是焦頭爛額的,更沒心思照顧才1歲多的老二了。
小小的娃兒才一點點兒大,就認人了,經常跑出去找大姐。可是他又找不到在哪兒,隻知道不在這裏在外麵,累得他和何氏經常出去到處找他。
最後何氏煩了,讓他把老二抱到大姐家再養兩年,大一點懂事了再抱迴來。
等抱迴來的時候,孩子已經懂事了,跟他們也不甚親近。平時在家裏說話很少,一出去玩就是跑到大姐那裏。何氏本來就不待見他,這麽一來更是厭惡非常,甚至還跑過去跟大姐吵了好幾架……
隔閡就是這樣一點點生出來的,中間也沒有誰對誰錯的道理。唯一能說錯的就是老婆子心眼太小,把大人之間的矛盾牽扯到小孩子身上……
「擺酒的話肯定要放在家裏的,到時候還是要麻煩爹娘了。」
楊鐵柱的聲音拉迴來楊老爺子飄遠的思緒。楊老爺子咳嗽了一下,正準備應下。
這個時候,何氏的聲音響起。
「家裏沒有錢給你擺酒。你不是能嗎?自己掏錢來辦!」何氏依然沒有迴過身,隻有聲音透露出她的憤慨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