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人互不打擾,餘冬槿抱著滿臉好奇的無病,遙雲抱著滿臉期待的從從,從這一高處,不遠不近的去看書院內院。
內院很大,這個點,學生們還未下學,從這裏,也確實能聽見書院裏,父子們的講課聲,與學子們的讀書聲。
從從很高興,告訴伯叔和叔叔,“等我長大了,也要來宏章書院讀書!”
聲音不小,帶著一股子豪情,引得一旁的兩人紛紛側目。
餘冬槿抱歉的對那兩人笑笑,輕聲對從從說:“好,但要先等你考上秀才,取的好名次。”據他所知,這宏章書院好像不是那麽容易可以進的,至少要考上秀才,且在所在州府名次不能太低。
原身讀書還挺厲害,可惜了,餘冬槿有點心虛的摸摸鼻子。
從從認真點頭,聲音也放小了,“嗯,我會努力的。”但說的很認真。
那兩個中年人聽了,不由相視一笑,大概是覺得這孩童的童言稚語很是有趣。
他們在聽學閣上呆了一會兒,從從蹬蹬腿,自己坐在了護欄邊,趴在護欄上盯著書院裏看,一副我十分心動但可惜我太小的模樣。
餘冬槿與遙雲相視一笑,也沒多嘴說他,帶著無病坐到了另外的凳子上,把帶來的點心和櫻桃擺上。
想了想,餘冬槿還拿處帶來的包裝紙另外裝了些,給那兩個穿著講究,看起來不太一般的中年人送了一份過去。
“這是小子自己做的餅幹和蒸糕,還有鄉裏老伯給的櫻桃,兩位先生若是不嫌棄,可以嚐一嚐。”他對兩人笑了笑。
兩個中年人沒想到他居然會有這番動作,有點驚訝,隨即不動聲色的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位便對餘冬槿拱手笑道:“那就多謝公子了。”
餘冬槿搖搖頭,也沒多客氣,他主要也是覺得就他們一家人吃,別人在一邊看著,感覺有點不好意思而已。送完了東西,他迴去坐著帶孩子吃點心,“無疾,別看了,以後有的是機會的,咱們來吃點餅幹。”
從從應聲,跳下來拿餅幹吃。
賞完了內院的景色,時間也差不多了,他們收起東西,牽著孩子,去嚐了嚐書院裏為客人們準備的晚飯。
可以說,很一般,價格還不便宜,但卻就隻是普通水準。
吃的餘冬槿忍不住和遙雲嘀咕,“我看院子裏有廚房,咱們要是多待幾天,不如自己做算了,就算煮個麵也比這好啊,就是得想辦法去搞點菜和米麵什麽的。”不過這個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麽麻煩事兒,為了一口吃的,他願意麻煩點兒。
遙雲也不喜歡這裏的飯,聞言點頭,還和食欲不佳的從從說:“等明日,伯叔烙餅給你吃。”
餘冬槿也道:“咱們還有點心,你要是不愛吃這兒的飯,等下迴去吃點點心。”
從從頓時高興了,放下筷子點頭:“好!”
隻有無病,這家夥吃的是餘冬槿讓廚房特地給他弄得肉糜香菇雞蛋羹拌飯,味道雖然也普通,蒸的還有點老,但他也沒嫌棄,吃的挺香的。
這家夥向來好養。
第140章
吃完飯,天已經不早了。
但這會兒已經是夏季,天黑的晚,一家人閑來無事,又看孩子們也精神,便預備去這兒的梔子園看看。
書院裏人給他們介紹,告訴他們這會兒正是梔子花盛開的時候,空氣裏那若隱若現的梔子香味就是從梔子園那邊傳來的,說他們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園子裏賞花,說那片梔子園不小,裏麵還有亭台樓閣與水塘,若是有興致,有幾處亭台裏還放了棋,有時候趕得巧了,還會有教授琴藝的夫子去園子裏的琴閣裏彈琴,他們可以去那裏邊觀景、下棋、聽曲,很是風雅。
風雅不風雅的先放到一邊,但餘冬槿被這空氣裏若有若無的梔子香味勾的確實心裏癢癢,還真想過去看看,遙雲倒還好,餘冬槿要去哪兒他都願意跟著,而兩個孩子,從從對梔子園也很感興趣,無病就不用說了,大人去哪兒他去哪兒。
地方不太近,是在他們院子所在的莊子大路相連的另一處莊子裏,在山腳下的另一頭,他們得趕車過去。
一家人趕著車拐過去,越靠近,那梔子花的香味就越濃,很快,他們便走過幾道圓形拱門,來到了滿園綠白的梔子園。
這梔子園還真不小,一進園子,餘冬槿就被這滿園的香味弄得使勁兒吸氣,這感覺實在太好了,他連忙邁上了園中的小路,去看路旁灌木上的花。
走在花叢裏,餘冬槿拉過遙雲的袖口聞了聞,道:“真香啊,都把咱們身上給染香了。”說著又聞了聞自己的袖子。
從從聞言,也聞自己的袖子,然後挺高興,說:“果真雅致!”
無病見了,也學著聞了聞,學哥哥煞有介事的點點頭,“呀!”
餘冬槿好笑,這兩個小小的人啊。
這片梔子園,與以前餘冬槿見過的蘇式園林不一樣,更簡單古樸一些,占地麵積不小,小橋流水樓閣亭台比較少,更多是樹木與花草,院子裏除了隨處可見,正開著花的梔子,還有未開花的石榴樹和高大的梨樹,梨樹已經開罷了花,現在枝繁葉茂,葉子中間藏著許多一顆顆小小的還遠遠未達成熟的綠色果實。
餘冬槿:“這裏春日的時候肯定也很漂亮,梨花開的時候,一片一片的白,想想就也很不錯。就是這梨樹看起來不像是好吃的品種,好像是那種吃起來很粗糙的棕色皮的梨子,隻能用來煮水喝或者蒸著吃。”
這種梨是三雲這邊比較常見的一種野生梨,長得和以前餘冬槿在鄉下摘過得野梨子差不多,吃起來口感很差,多渣,有些還會有點兒麻嘴,但因為結果多不挑地,隨處可長,所以很受農人家孩子們的喜歡。
不過這種梨子用來煮水或者蒸熟吃,口感就會好上許多,也不麻嘴了。
之前苗三叔給他們收的梨不是這種,是黃皮梨,據說是外來物種,以前本地不長的,而他們留雲縣院裏的那棵梨樹,那棵樹都不怎麽結果,去年他們就沒吃上自家的梨子。
從從舔舔嘴,問小叔:“蒸梨子好吃麽?”
無病也眼露期待,他都忘記去年吃過的梨的味道了,但這不妨礙他貪嘴兒。
餘冬槿:“應該還不錯吧?我也不記得味道了,還是以前小時候吃的,等到了梨子成熟的時候,小叔蒸給你嚐嚐。”他確實不記得味道了,就記得味道不錯,但心裏又感覺那可能隻是對於童年時的一種迴憶濾鏡,可能味道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並不好,隻是小時候物質匱乏,沒什麽吃的,又有親情上的加成,所以這到了秋天,姑奶奶給他們送的這口感粗糙的要蒸著吃的梨子就成了他記憶裏的美好迴憶。
餘冬槿拉拉遙雲的手,“你也嚐嚐,這可是我童年時的迴憶。”
遙雲眼裏帶笑,“好。”
一家人漫步在梔子園裏,賞著花朵聞著花香,不近不遠的,便看見不遠處有一處水上亭台。
餘冬槿正想說他們過去坐坐,一拐彎,就瞧見了那兩個熟悉的中年人,他們居然也來了梔子園,還這麽巧,又給他們碰上了。
餘冬槿其實是有點疑惑的,他小聲問遙雲:“這兩人看著挺不一般的,應該不是尋常人吧?”
遙雲一般不會隨意測算,也不會和餘冬槿說誰誰誰應該是什麽什麽人,除非餘冬槿自己問。
這會兒餘冬槿問起,遙雲才輕聲在餘冬槿耳邊告知:“皇親國戚,貴不可言。”聲音很小,從從都沒聽見。
餘冬槿嚇了一跳,忍不住發出一聲輕喊:“啊!”
他們停下腳步後,從從就放開了餘冬槿的手,正拉著剛下地的弟弟坐在路邊的石墩上看花呢,聞聲都看了過來,眼裏帶著不解。
餘冬槿連忙對他倆笑笑,“沒事沒事,你們繼續看!”然後才滿臉驚愕的和遙雲重複了一遍他的話,“皇親國戚?”
遙雲點頭,“嗯,別慌,當做不知道就行了,不會怎麽樣的。”
聽他這麽說,餘冬槿頓時收斂好內心的震驚,勉強恢複如常,隻是那畢竟是皇親國戚,餘冬槿還是有點擔心害怕的,他忙用氣聲對遙雲道:“那咱們避著他們點兒走吧,別去那邊了。”他隨意指了一條路,“走,從從,那邊的花好像開的更好,咱們去那邊看看。”牽著抱著倆孩子,一家人趕忙換了條路走。
可也不知道是有緣還是怎麽的,他們都走了一路,最後準備上這邊的一處小閣樓休息一下就迴家的時候,遙雲卻道:“他們此刻在樓上。”
餘冬槿:“……啊?”他動了動有點發酸的腳,不禁有點鬱悶,“算了,從從,讓你伯叔抱著你,咱們迴去。”
從從不明所以,不是說要去樓上休息一下的麽?但小叔說了,他就乖乖聽話,張開手上了伯叔的另一隻胳膊。
兩大一小正要原路返迴,閣樓上卻有人探出頭來,正是那兩位中年人其中的一個,他看見他們,立即開口喊道:“兩位小友,還有兩個小朋友,何不上來歇歇腳呢?”
餘冬槿聞言,有點慌亂,不知所措的看了眼遙雲。
遙雲對他搖搖頭,意思是讓他安心,輕聲道:“上去坐坐吧,不要想太多。”
餘冬槿看著他那雙淡定的不得了的眼睛,頓時心裏鬆了下來,他笑著抬頭,對上麵那人迴了一聲:“好,就來。”
一家四口上了閣樓,結果閣樓裏除了那兩位中年人,居然還有一個穿著勁裝的小哥與一位穿著儒士服的先生,先生坐在閣樓前的一處屏風下,前麵的矮案上還擺著一把七弦琴,先生身邊還坐著一位小童,正在煮茶。
餘冬槿這才發現,這處閣樓看起來並不一般,裏麵的家具雖然不多,但擺放與裝點都處處精致大方,看著就不像是普通遊客可以進來的地方。
不過身邊有遙雲,而且上都上來了,他也不慌,在那邀請他們上來的中年人的邀請下,帶著孩子與遙雲一起坐在了末尾的坐秤上。
遙雲放下從從,讓他自己坐,無病這會兒已經沒有什麽精神了,窩在大爹懷裏有點兒蔫,遙雲便一直抱著他。
那一直開口說話的中年人見狀,便放低了聲音,他指著餘冬槿,對上坐的先生道:“喏,我那點兒點心和櫻桃,便是這位小友送與我的,我是真沒有藏著掖著!”
餘冬槿一愣,抬頭對上了上桌那位先生的眼睛。
那位先生卻立即露出了些疑惑,遲疑開口:“餘冬槿?”
餘冬槿:“……誒?”完蛋!遇上熟人了!他心一慌,不由用力的捏住了遙雲的手。
遙雲感受著手上那忽然加重的力道,知道餘冬槿是慌了,連忙迴握迴去,用隻有餘冬槿能聽到的聲音說了個字,“孫。”
餘冬槿心裏頓時鬆了一點點兒,也懂了遙雲的意思,他老實點頭,“是我。”然後站起來,對著位先生行了個禮,“學生餘冬槿,見過孫夫子。”
兩個中年人這才曉得,原來這位給他們送過吃食的年輕人,居然是宏章書院的學生。
孫磐摸摸下巴上的胡須,“嗯,坐下吧。”他很是不解,“你去年怎麽沒有過來入學?莫非是家中有什麽困難?”
餘冬槿不好撒這個謊,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現在過得不錯,至少穿的挺好,餘冬槿隻得道:“也不是,就是當時出了點事,身體出了些狀況,沒法過來入學了。”
孫磐聞言,將他上下打量了一遍,又看了看遙雲,然後就被他那獨特的氣質弄得有點發愣,他剛剛都沒注意餘冬槿身邊的這個人,不特意關注的時候,這人半點不顯山不露水,但這麽仔細一看,他卻看出了這人絕對不凡。
但現在也不是認識人的時候,他又摸摸胡須,點了點頭,倒也沒追問個徹底,隻問:“那現在呢?身體可好些了?為何不來入學?”
餘冬槿撓撓臉,覺得有點麻爪,“這個……就,換了個誌向……而且不是鬧疫病麽?就沒出門……”
說起疫病,孫磐歎了口氣,沒仔細說這個,又問:“換誌向?換了個什麽誌向?有什麽誌向能比讀書,能比考上功名報效朝廷還要好?”
這話問的,那倆原本隻是默默聽著的中年人不由紛紛朝著餘冬槿看了過來。
餘冬槿:“……”靠,這兩人可是皇親國戚啊,人家就是朝廷的代言人啊!他要是說有什麽誌向要不報效朝廷還要好,那豈不是會得罪人?他有點不知所措了,不由看向遙雲。
他看向遙雲,孫先生與兩位中年人便也看向遙雲。
遙雲神色如常,開口:“正如孫先生與您的琴。”
孫磐一愣,頓時哈哈大笑,“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是我不講道理了!”遙雲這句話說的太好,他再也沒了去追究餘冬槿的誌向的心思,“人各有誌,我有琴,那你自然可以有別的,是我問錯了。”說著還對餘冬槿拱了拱手。
餘冬槿連忙又站了起來,給孫先生迴禮,“學生惶恐。”
兩位中年人看到這裏,不由無奈的對視了一眼,隨即便都笑了,也沒有繼續探究下去的意思。
這番一來,遙雲懷裏昏昏欲睡的無病便被吵到了,小家夥哼哼唧唧的,因為鬧瞌睡而哭了起來。
餘冬槿連忙把人抱到自己懷裏,輕聲的哄了起來。
孫磐見狀,小聲道:“哎,我又錯了。”然後垂眸看琴,雙手輕撫,一陣且輕且柔的琴音便從他的指尖緩緩傳出。
知道孫先生是宏章書院的夫子之後,便一直盯著他看,眼睛亮亮的從從精神一震,豎著耳朵去聽。
而在餘冬槿懷裏一直鬧睡哼哼唧唧的無病聽了這琴音,則很快安靜了下來,紅撲撲著一張小臉,窩在爹爹懷裏逐漸陷入了沉睡。
煮茶的小童給眾人上了茶水,又點上了燈盞。
待一曲罷了,孫先生笑著,讓小童上前給他們送了一盞燈,小童對他們伸了伸手,意思是讓他們不必再打招唿,讓他們趕快帶孩子迴去休息。
餘冬槿點點頭,又與孫先生行了個禮,便和抱著同樣也已經昏昏睡去的遙雲起身下了閣樓,出了園子上車迴他們租住的院子。
第二天一早,餘冬槿將醒未醒的時候,遙雲就起來了,他在餘冬槿額前落下一吻,留下一句,“你帶著孩子繼續睡,我去買些菜和米麵迴來。”
餘冬槿迷迷糊糊的點點頭,翻身抱著倆孩子繼續睡。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廚房處已經傳來了烙餅的香味,從從也早就已經起床,正在院子裏嘿嘿哈哈的打著拳。
床上除了他,隻有一個無病小懶豬,餘冬槿把他鬧醒,給他穿好衣服,抱著孩子出了房間。
內院很大,這個點,學生們還未下學,從這裏,也確實能聽見書院裏,父子們的講課聲,與學子們的讀書聲。
從從很高興,告訴伯叔和叔叔,“等我長大了,也要來宏章書院讀書!”
聲音不小,帶著一股子豪情,引得一旁的兩人紛紛側目。
餘冬槿抱歉的對那兩人笑笑,輕聲對從從說:“好,但要先等你考上秀才,取的好名次。”據他所知,這宏章書院好像不是那麽容易可以進的,至少要考上秀才,且在所在州府名次不能太低。
原身讀書還挺厲害,可惜了,餘冬槿有點心虛的摸摸鼻子。
從從認真點頭,聲音也放小了,“嗯,我會努力的。”但說的很認真。
那兩個中年人聽了,不由相視一笑,大概是覺得這孩童的童言稚語很是有趣。
他們在聽學閣上呆了一會兒,從從蹬蹬腿,自己坐在了護欄邊,趴在護欄上盯著書院裏看,一副我十分心動但可惜我太小的模樣。
餘冬槿與遙雲相視一笑,也沒多嘴說他,帶著無病坐到了另外的凳子上,把帶來的點心和櫻桃擺上。
想了想,餘冬槿還拿處帶來的包裝紙另外裝了些,給那兩個穿著講究,看起來不太一般的中年人送了一份過去。
“這是小子自己做的餅幹和蒸糕,還有鄉裏老伯給的櫻桃,兩位先生若是不嫌棄,可以嚐一嚐。”他對兩人笑了笑。
兩個中年人沒想到他居然會有這番動作,有點驚訝,隨即不動聲色的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位便對餘冬槿拱手笑道:“那就多謝公子了。”
餘冬槿搖搖頭,也沒多客氣,他主要也是覺得就他們一家人吃,別人在一邊看著,感覺有點不好意思而已。送完了東西,他迴去坐著帶孩子吃點心,“無疾,別看了,以後有的是機會的,咱們來吃點餅幹。”
從從應聲,跳下來拿餅幹吃。
賞完了內院的景色,時間也差不多了,他們收起東西,牽著孩子,去嚐了嚐書院裏為客人們準備的晚飯。
可以說,很一般,價格還不便宜,但卻就隻是普通水準。
吃的餘冬槿忍不住和遙雲嘀咕,“我看院子裏有廚房,咱們要是多待幾天,不如自己做算了,就算煮個麵也比這好啊,就是得想辦法去搞點菜和米麵什麽的。”不過這個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麽麻煩事兒,為了一口吃的,他願意麻煩點兒。
遙雲也不喜歡這裏的飯,聞言點頭,還和食欲不佳的從從說:“等明日,伯叔烙餅給你吃。”
餘冬槿也道:“咱們還有點心,你要是不愛吃這兒的飯,等下迴去吃點點心。”
從從頓時高興了,放下筷子點頭:“好!”
隻有無病,這家夥吃的是餘冬槿讓廚房特地給他弄得肉糜香菇雞蛋羹拌飯,味道雖然也普通,蒸的還有點老,但他也沒嫌棄,吃的挺香的。
這家夥向來好養。
第140章
吃完飯,天已經不早了。
但這會兒已經是夏季,天黑的晚,一家人閑來無事,又看孩子們也精神,便預備去這兒的梔子園看看。
書院裏人給他們介紹,告訴他們這會兒正是梔子花盛開的時候,空氣裏那若隱若現的梔子香味就是從梔子園那邊傳來的,說他們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園子裏賞花,說那片梔子園不小,裏麵還有亭台樓閣與水塘,若是有興致,有幾處亭台裏還放了棋,有時候趕得巧了,還會有教授琴藝的夫子去園子裏的琴閣裏彈琴,他們可以去那裏邊觀景、下棋、聽曲,很是風雅。
風雅不風雅的先放到一邊,但餘冬槿被這空氣裏若有若無的梔子香味勾的確實心裏癢癢,還真想過去看看,遙雲倒還好,餘冬槿要去哪兒他都願意跟著,而兩個孩子,從從對梔子園也很感興趣,無病就不用說了,大人去哪兒他去哪兒。
地方不太近,是在他們院子所在的莊子大路相連的另一處莊子裏,在山腳下的另一頭,他們得趕車過去。
一家人趕著車拐過去,越靠近,那梔子花的香味就越濃,很快,他們便走過幾道圓形拱門,來到了滿園綠白的梔子園。
這梔子園還真不小,一進園子,餘冬槿就被這滿園的香味弄得使勁兒吸氣,這感覺實在太好了,他連忙邁上了園中的小路,去看路旁灌木上的花。
走在花叢裏,餘冬槿拉過遙雲的袖口聞了聞,道:“真香啊,都把咱們身上給染香了。”說著又聞了聞自己的袖子。
從從聞言,也聞自己的袖子,然後挺高興,說:“果真雅致!”
無病見了,也學著聞了聞,學哥哥煞有介事的點點頭,“呀!”
餘冬槿好笑,這兩個小小的人啊。
這片梔子園,與以前餘冬槿見過的蘇式園林不一樣,更簡單古樸一些,占地麵積不小,小橋流水樓閣亭台比較少,更多是樹木與花草,院子裏除了隨處可見,正開著花的梔子,還有未開花的石榴樹和高大的梨樹,梨樹已經開罷了花,現在枝繁葉茂,葉子中間藏著許多一顆顆小小的還遠遠未達成熟的綠色果實。
餘冬槿:“這裏春日的時候肯定也很漂亮,梨花開的時候,一片一片的白,想想就也很不錯。就是這梨樹看起來不像是好吃的品種,好像是那種吃起來很粗糙的棕色皮的梨子,隻能用來煮水喝或者蒸著吃。”
這種梨是三雲這邊比較常見的一種野生梨,長得和以前餘冬槿在鄉下摘過得野梨子差不多,吃起來口感很差,多渣,有些還會有點兒麻嘴,但因為結果多不挑地,隨處可長,所以很受農人家孩子們的喜歡。
不過這種梨子用來煮水或者蒸熟吃,口感就會好上許多,也不麻嘴了。
之前苗三叔給他們收的梨不是這種,是黃皮梨,據說是外來物種,以前本地不長的,而他們留雲縣院裏的那棵梨樹,那棵樹都不怎麽結果,去年他們就沒吃上自家的梨子。
從從舔舔嘴,問小叔:“蒸梨子好吃麽?”
無病也眼露期待,他都忘記去年吃過的梨的味道了,但這不妨礙他貪嘴兒。
餘冬槿:“應該還不錯吧?我也不記得味道了,還是以前小時候吃的,等到了梨子成熟的時候,小叔蒸給你嚐嚐。”他確實不記得味道了,就記得味道不錯,但心裏又感覺那可能隻是對於童年時的一種迴憶濾鏡,可能味道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並不好,隻是小時候物質匱乏,沒什麽吃的,又有親情上的加成,所以這到了秋天,姑奶奶給他們送的這口感粗糙的要蒸著吃的梨子就成了他記憶裏的美好迴憶。
餘冬槿拉拉遙雲的手,“你也嚐嚐,這可是我童年時的迴憶。”
遙雲眼裏帶笑,“好。”
一家人漫步在梔子園裏,賞著花朵聞著花香,不近不遠的,便看見不遠處有一處水上亭台。
餘冬槿正想說他們過去坐坐,一拐彎,就瞧見了那兩個熟悉的中年人,他們居然也來了梔子園,還這麽巧,又給他們碰上了。
餘冬槿其實是有點疑惑的,他小聲問遙雲:“這兩人看著挺不一般的,應該不是尋常人吧?”
遙雲一般不會隨意測算,也不會和餘冬槿說誰誰誰應該是什麽什麽人,除非餘冬槿自己問。
這會兒餘冬槿問起,遙雲才輕聲在餘冬槿耳邊告知:“皇親國戚,貴不可言。”聲音很小,從從都沒聽見。
餘冬槿嚇了一跳,忍不住發出一聲輕喊:“啊!”
他們停下腳步後,從從就放開了餘冬槿的手,正拉著剛下地的弟弟坐在路邊的石墩上看花呢,聞聲都看了過來,眼裏帶著不解。
餘冬槿連忙對他倆笑笑,“沒事沒事,你們繼續看!”然後才滿臉驚愕的和遙雲重複了一遍他的話,“皇親國戚?”
遙雲點頭,“嗯,別慌,當做不知道就行了,不會怎麽樣的。”
聽他這麽說,餘冬槿頓時收斂好內心的震驚,勉強恢複如常,隻是那畢竟是皇親國戚,餘冬槿還是有點擔心害怕的,他忙用氣聲對遙雲道:“那咱們避著他們點兒走吧,別去那邊了。”他隨意指了一條路,“走,從從,那邊的花好像開的更好,咱們去那邊看看。”牽著抱著倆孩子,一家人趕忙換了條路走。
可也不知道是有緣還是怎麽的,他們都走了一路,最後準備上這邊的一處小閣樓休息一下就迴家的時候,遙雲卻道:“他們此刻在樓上。”
餘冬槿:“……啊?”他動了動有點發酸的腳,不禁有點鬱悶,“算了,從從,讓你伯叔抱著你,咱們迴去。”
從從不明所以,不是說要去樓上休息一下的麽?但小叔說了,他就乖乖聽話,張開手上了伯叔的另一隻胳膊。
兩大一小正要原路返迴,閣樓上卻有人探出頭來,正是那兩位中年人其中的一個,他看見他們,立即開口喊道:“兩位小友,還有兩個小朋友,何不上來歇歇腳呢?”
餘冬槿聞言,有點慌亂,不知所措的看了眼遙雲。
遙雲對他搖搖頭,意思是讓他安心,輕聲道:“上去坐坐吧,不要想太多。”
餘冬槿看著他那雙淡定的不得了的眼睛,頓時心裏鬆了下來,他笑著抬頭,對上麵那人迴了一聲:“好,就來。”
一家四口上了閣樓,結果閣樓裏除了那兩位中年人,居然還有一個穿著勁裝的小哥與一位穿著儒士服的先生,先生坐在閣樓前的一處屏風下,前麵的矮案上還擺著一把七弦琴,先生身邊還坐著一位小童,正在煮茶。
餘冬槿這才發現,這處閣樓看起來並不一般,裏麵的家具雖然不多,但擺放與裝點都處處精致大方,看著就不像是普通遊客可以進來的地方。
不過身邊有遙雲,而且上都上來了,他也不慌,在那邀請他們上來的中年人的邀請下,帶著孩子與遙雲一起坐在了末尾的坐秤上。
遙雲放下從從,讓他自己坐,無病這會兒已經沒有什麽精神了,窩在大爹懷裏有點兒蔫,遙雲便一直抱著他。
那一直開口說話的中年人見狀,便放低了聲音,他指著餘冬槿,對上坐的先生道:“喏,我那點兒點心和櫻桃,便是這位小友送與我的,我是真沒有藏著掖著!”
餘冬槿一愣,抬頭對上了上桌那位先生的眼睛。
那位先生卻立即露出了些疑惑,遲疑開口:“餘冬槿?”
餘冬槿:“……誒?”完蛋!遇上熟人了!他心一慌,不由用力的捏住了遙雲的手。
遙雲感受著手上那忽然加重的力道,知道餘冬槿是慌了,連忙迴握迴去,用隻有餘冬槿能聽到的聲音說了個字,“孫。”
餘冬槿心裏頓時鬆了一點點兒,也懂了遙雲的意思,他老實點頭,“是我。”然後站起來,對著位先生行了個禮,“學生餘冬槿,見過孫夫子。”
兩個中年人這才曉得,原來這位給他們送過吃食的年輕人,居然是宏章書院的學生。
孫磐摸摸下巴上的胡須,“嗯,坐下吧。”他很是不解,“你去年怎麽沒有過來入學?莫非是家中有什麽困難?”
餘冬槿不好撒這個謊,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現在過得不錯,至少穿的挺好,餘冬槿隻得道:“也不是,就是當時出了點事,身體出了些狀況,沒法過來入學了。”
孫磐聞言,將他上下打量了一遍,又看了看遙雲,然後就被他那獨特的氣質弄得有點發愣,他剛剛都沒注意餘冬槿身邊的這個人,不特意關注的時候,這人半點不顯山不露水,但這麽仔細一看,他卻看出了這人絕對不凡。
但現在也不是認識人的時候,他又摸摸胡須,點了點頭,倒也沒追問個徹底,隻問:“那現在呢?身體可好些了?為何不來入學?”
餘冬槿撓撓臉,覺得有點麻爪,“這個……就,換了個誌向……而且不是鬧疫病麽?就沒出門……”
說起疫病,孫磐歎了口氣,沒仔細說這個,又問:“換誌向?換了個什麽誌向?有什麽誌向能比讀書,能比考上功名報效朝廷還要好?”
這話問的,那倆原本隻是默默聽著的中年人不由紛紛朝著餘冬槿看了過來。
餘冬槿:“……”靠,這兩人可是皇親國戚啊,人家就是朝廷的代言人啊!他要是說有什麽誌向要不報效朝廷還要好,那豈不是會得罪人?他有點不知所措了,不由看向遙雲。
他看向遙雲,孫先生與兩位中年人便也看向遙雲。
遙雲神色如常,開口:“正如孫先生與您的琴。”
孫磐一愣,頓時哈哈大笑,“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是我不講道理了!”遙雲這句話說的太好,他再也沒了去追究餘冬槿的誌向的心思,“人各有誌,我有琴,那你自然可以有別的,是我問錯了。”說著還對餘冬槿拱了拱手。
餘冬槿連忙又站了起來,給孫先生迴禮,“學生惶恐。”
兩位中年人看到這裏,不由無奈的對視了一眼,隨即便都笑了,也沒有繼續探究下去的意思。
這番一來,遙雲懷裏昏昏欲睡的無病便被吵到了,小家夥哼哼唧唧的,因為鬧瞌睡而哭了起來。
餘冬槿連忙把人抱到自己懷裏,輕聲的哄了起來。
孫磐見狀,小聲道:“哎,我又錯了。”然後垂眸看琴,雙手輕撫,一陣且輕且柔的琴音便從他的指尖緩緩傳出。
知道孫先生是宏章書院的夫子之後,便一直盯著他看,眼睛亮亮的從從精神一震,豎著耳朵去聽。
而在餘冬槿懷裏一直鬧睡哼哼唧唧的無病聽了這琴音,則很快安靜了下來,紅撲撲著一張小臉,窩在爹爹懷裏逐漸陷入了沉睡。
煮茶的小童給眾人上了茶水,又點上了燈盞。
待一曲罷了,孫先生笑著,讓小童上前給他們送了一盞燈,小童對他們伸了伸手,意思是讓他們不必再打招唿,讓他們趕快帶孩子迴去休息。
餘冬槿點點頭,又與孫先生行了個禮,便和抱著同樣也已經昏昏睡去的遙雲起身下了閣樓,出了園子上車迴他們租住的院子。
第二天一早,餘冬槿將醒未醒的時候,遙雲就起來了,他在餘冬槿額前落下一吻,留下一句,“你帶著孩子繼續睡,我去買些菜和米麵迴來。”
餘冬槿迷迷糊糊的點點頭,翻身抱著倆孩子繼續睡。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廚房處已經傳來了烙餅的香味,從從也早就已經起床,正在院子裏嘿嘿哈哈的打著拳。
床上除了他,隻有一個無病小懶豬,餘冬槿把他鬧醒,給他穿好衣服,抱著孩子出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