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杜甫的可貴就在於,你愛一個人,就會自帶傻逼氣質,無條件地相信對方。對他的缺陷,視而不見。


    相信,就是愛的核心元素,就像當年《畫皮》最激怒我的,不是陳坤意淫與周迅顛鸞倒鳳,而是僅憑小三幾句讒言,就讓他一朝之間,信了相處多年的髮妻不是人,是妖怪。


    情感往往淩駕於道德判斷之上。不愛一個人,便不再信他(她)了。


    杜甫不安地等待有關李白的消息。得知李白被捕入獄,後來被判長期流放夜郎,竟然連續三夜,頻繁地夢見李白。在夢裏,二人終於重逢,卻經歷生離死別的苦痛。他像一個焦灼的妻,擔憂丈夫的安危,陷入一種悽惶的情緒裏,不能自拔。


    而杜甫的妻,卻在半夜,聽自己的丈夫,叫著另一個男人的名字,看他披衣下床,記錄有關另一個男人的夢境。


    《夢李白二首》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蒙。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夢李白二首》其二: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這樣兩封字字泣血的情書,任何一位心理醫生看了,也隻會給出同樣的診斷:單戀症末期。


    哪怕以癡情著稱的韓劇男二號,在杜甫的詩句麵前,也盡顯矯揉造作。


    杜甫想到李白的遭遇,抑鬱難解,寫著寫著,他生出憤慨,這是什麽狗屁世界?偌大的長安,車水馬龍,而我的李白,獨自憔悴。這是什麽狗屁時代?就不怕成為後世笑柄嗎?


    小道消息說,李白流放途中已經有些神經質,杜甫寫了首《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很久很久沒有見到李白了,這世道,非要把他逼到裝瘋賣傻的地步嗎?世人都說他該殺,隻有我,憐惜他的才華!


    此時的杜甫,已經不是苦悶,而是悲憤了!


    反覆讀李白給杜甫的15首詩,我以為,最感人處,在於他的「無我」。從頭到尾,他寫李白,擔憂他、維護他、為他感傷,替他叫屈,卻絲毫沒有顧及到自己的處境。


    其實,杜甫自己長期分明衰神附體。讀他的詩、讀研究他的專著,總讓人感嘆,即使上天為了製造一個被後世知識分子最為推崇的牛逼文人,多撥些倒黴配額給他,刺激他的痛感、激發他的情懷,也不必下手這麽狠吧?


    跟李白分別之後的二十幾年,杜甫的人生,就像是一部長達百集的災難苦情劇。在長安奮鬥十年,隻等來一個卑微職位,沒幹多久遭遇安史之亂,幼子被餓死,他被叛軍抓去,一年之後才逃出來。投奔肅宗,補了個「拾遺」的官,沒過多久被貶,又碰到饑荒,在陝西同穀縣,差點餓死。逃難到成都,靠高適、裴冕、嚴武等好友以及十幾位地方官員贊助,一樣樣要來家具、樹種,經營到杜甫草堂,總算過了一點像樣的日子,但失去靠山之後,離開四川,再次陷入饑寒交迫——逃難、挨餓、衣不蔽體、四處要求接濟,誇張點說,想像非洲難民的宣傳片,把裏麵的人物自行ps成黃種人即可。他自己如此顛沛流離衣食不繼,還真誠地為李白操心,不是出自深切的愛情,又怎麽能讓人信服?


    他感傷於「斯人獨憔悴」,卻渾然忘了自己經過多年磨難,更是形容枯槁、心力交瘁,從骨感版杜甫,早就變成了臘肉版杜甫。


    他心痛於李白的「佯狂」,而忘了自己身患糖尿病、肺病、風濕、瘧疾、風痹,在多種併發症中備受折磨。


    他認為李白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坦白說,李白杜甫仕途都不順,如同羅宗強在《李杜論略》中的分析,兩個人都缺乏政治智慧,迂闊幼稚、不切實際(《新唐書》說杜甫「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連諂媚權貴又抨擊該權貴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剛巴結了某宰相等他一下台就大喊活該,指望繼任者賞識自己這些小分裂和小猥瑣,都很類似。但至少,李白是當朝最紅的大詩人,他所獲得的名譽上的成就感,經濟上的贊助,情感上的崇拜,與他的才氣相比,也並不構成太大落差。相反是杜甫,他把詩寫成了時評、寫成了紀錄片,在當時,卻並未得到太大重視。這樣的他,卻忙著為李白鳴不平。


    事實上,杜甫也有偏狹和小氣的一麵,對他的貴人嚴武,也經常出言不遜,《舊唐書》評論他「性褊躁,無器度……」他eq並不太,並非對任何人都大度寬容,正因如此,他堅持二十多年,哪怕不能見麵,哪怕李白對他滿不在乎,也照樣獻出一片赤誠。這樣的愛,更令人動容。


    也許,正因為他處於那樣困頓的人生中,才更為懷念與李白曾經快意瀟灑的交往。正因為他是個儒家乖寶寶,悲天憫人,喝高了都不忘搞人文關懷(黃庭堅說他「醉裏眉攢萬國愁」),所以才更仰慕李白的超脫曠達、唯我獨尊。


    所以,哪怕最嚴肅的學者,提及二人,用詞極盡嚴謹和節製,也難免有耽美傾向。林庚說,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傾心的詩人,但他疑惑的是,為何李白對杜甫如此冷淡無情?大批學者跟林庚一樣,看不下去杜甫單方麵對李白一往情深,拚命地證明,杜甫不是單戀,郭沫若經過詳細考證,說,「李白雖然年長十一歲,他對於杜甫也有同樣深厚的感情」。他們不忍承認,李白的愛情觀,就是王爾德式的以濫情為深刻,以花心為崇高。王爾德就公開宣揚,當愛到了終點,軟弱者哭泣,精明者馬上去發現一個,聰明者早就預備了一個。一生隻愛一次,不叫忠貞不渝,而叫膚淺、懶惰、愚蠢、失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人請卸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咪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咪蒙並收藏聖人請卸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