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人問任正非,當初為什麽要選擇通信領域,他隻是笑著說:「那時我們很幼稚。」
有一次,天津一位副市長來訪問華為,看到華為蒸蒸日上的業績,他想向任正非討教,問道:「為了幫助企業發展,你認為政府應該做些什麽?」出人意料的是,任正非的迴答驚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政府對企業最大的幫助就是什麽也不要做,隻要將城市的路修好,公園和道路旁邊的花草種好,這就是對企業最大的幫助。」如此不給領導麵子,真讓人為他捏了把汗!
2001年,楊元慶來華為參觀時,楊元慶表示聯想要加大研發投入,做高科技的聯想,任正非以一位長者的口吻對他說:「開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幾十個億,幾年不冒泡的準備。」
近幾年來,任正非頻頻出訪海外,他的英語水平在對話中不斷地「突飛猛進」,迴國後偶爾會講一些西方式的幽默,逗大家樂一陣子。
任正非演講很受人歡迎,流利的口才、幽默的藝術,每次上台前人們都熱烈鼓掌。他總是說:「你們別鼓掌,再鼓掌我就走了。」
第二節 親情永遠割捨不掉
親情,是每個人都無法割捨的情感。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那種特殊的感情,不管對方怎樣也要愛對方,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甚至無論善惡。它有兩個特點:一是互相的,不是單方麵的,母愛是親情,愛母也是親情;二是立體的,不是專指母女情,也不是專指父子情,如父子(父女)情,母子(母女)情,手足情(兄弟姐妹),祖孫情(祖輩與孫輩)……
中國幸福學對親情的定義是: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這些都是親情。父母對子女的親情是愛其強,更愛其弱,一個斷了腿,又瞎又聾的孩子,父母愛他會更加倍,而愛情就不然矣,愛情乃愛其強,不愛其弱。父母對兒女愛護的時間太久,太久。從兒女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一直延伸到兒女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無不十指連心。親情的定義就是人們渴求為親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
但親情對於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來說,又有另一種詮釋。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企業家就是為了企業不要家」。
任正非不同於張瑞敏,他事業忙碌,但對家人始終牽掛,起草《華為公司基本法》時針對其中「愛祖國、愛人民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的表述加入:「愛公司、愛自己的親人」以做到實事求是。
任正非有一個溫馨的血親家庭,那裏有父母的關愛,有兄弟姐妹的無私幫助。憑藉這溫馨的家,在商場奮力拚搏之餘,他一顆疲憊的心找到了棲息的港灣。
任正非的女兒和妹妹在華為工作,都把名字改掉了。女兒名牌大學碩士畢業,其他幾位親戚都是本科以上,他們在華為沒有特權,口碑都非常好。他們處事低調,也不張揚。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任正非的影響。
任正非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了自己的親人,做人要踏實,不張揚,依靠自己的努力發展自己。
一、愧對雙親之痛
《詩經》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人世間最恆久的莫過於父母親情,最讓人刻骨銘心的莫過於父母親情。
傳統中國人有著強烈的家庭意識,孝悌是維繫傳統中國社會倫理的主線。《論語》雲:「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在中國,孩子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對孩子奉獻了無私的愛。父慈子孝,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溫暖的家庭為一顆沒有著落的心找到停泊的港灣。
任正非清晰地記得,當年「文革」的艱苦歲月總算熬到盡頭的時候,他的父親也終於等來了解放。1984年,任父75歲才退休。在任正非創業初期,父母為了省錢,過著艱苦的生活。飽經滄桑,還沒來得及享福,父親就悄然離去。1995年,父親在昆明街頭的小攤上買了包軟飲料,由於保鮮設備不好,老人抵抗力又差,喝後就腹瀉不止,最後全身衰竭而死。
父親的去世讓任正非感覺到了世界的黑暗。
2001年,任正非隨當時的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國訪問,訪問剛剛結束就接到公司的電話,母親遭遇車禍的厄運傳來。他匆匆忙忙連夜趕到昆明,看著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奄奄一息就等盼兒歸,他的心碎了。
雙親的相繼去世,給任正非留下了無限的遺憾。過去,經常不是忙就是出差,一次次錯過了陪父母的機會。父母盼星星,盼月亮,可就是不見兒子迴來。可惜人生苦短,他們等不了那麽久了,相繼撒手人寰,從此讓沒有盡到孝道的任正非留下了終生遺憾。
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他們不會跟孩子計較什麽。母親經常打電話跟他嘮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體還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皺紋比媽媽還多呢」,「非非你走路還不如我呢,你這麽年紀輕輕就這麽多病」,「非非,糖尿病,參加宴會多了,壞得更快呢,你的心髒又不好」……這嘮叨的背後是多麽濃厚的親情啊!在母親臨死之前,還把一筆錢交給妹妹,說是等著給兒子急用。
由於沒有盡到兒女的孝道,對父母的離去,任正非內心感到十分愧疚。他寫下了這樣的話:「華為有了規模發展後,管理轉換的壓力十分巨大,我不僅照顧不了父母,而且連自己也照顧不了,我的身體也是那一段時間累垮的。我父母這時才轉去昆明我妹妹處定居。我也因此理解了要奮鬥就會有犧牲,華為的成功,使我失去孝敬父母的機會與責任,也犧牲了自己的健康。
有一次,天津一位副市長來訪問華為,看到華為蒸蒸日上的業績,他想向任正非討教,問道:「為了幫助企業發展,你認為政府應該做些什麽?」出人意料的是,任正非的迴答驚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政府對企業最大的幫助就是什麽也不要做,隻要將城市的路修好,公園和道路旁邊的花草種好,這就是對企業最大的幫助。」如此不給領導麵子,真讓人為他捏了把汗!
2001年,楊元慶來華為參觀時,楊元慶表示聯想要加大研發投入,做高科技的聯想,任正非以一位長者的口吻對他說:「開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幾十個億,幾年不冒泡的準備。」
近幾年來,任正非頻頻出訪海外,他的英語水平在對話中不斷地「突飛猛進」,迴國後偶爾會講一些西方式的幽默,逗大家樂一陣子。
任正非演講很受人歡迎,流利的口才、幽默的藝術,每次上台前人們都熱烈鼓掌。他總是說:「你們別鼓掌,再鼓掌我就走了。」
第二節 親情永遠割捨不掉
親情,是每個人都無法割捨的情感。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那種特殊的感情,不管對方怎樣也要愛對方,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甚至無論善惡。它有兩個特點:一是互相的,不是單方麵的,母愛是親情,愛母也是親情;二是立體的,不是專指母女情,也不是專指父子情,如父子(父女)情,母子(母女)情,手足情(兄弟姐妹),祖孫情(祖輩與孫輩)……
中國幸福學對親情的定義是: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這些都是親情。父母對子女的親情是愛其強,更愛其弱,一個斷了腿,又瞎又聾的孩子,父母愛他會更加倍,而愛情就不然矣,愛情乃愛其強,不愛其弱。父母對兒女愛護的時間太久,太久。從兒女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一直延伸到兒女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無不十指連心。親情的定義就是人們渴求為親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
但親情對於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來說,又有另一種詮釋。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企業家就是為了企業不要家」。
任正非不同於張瑞敏,他事業忙碌,但對家人始終牽掛,起草《華為公司基本法》時針對其中「愛祖國、愛人民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的表述加入:「愛公司、愛自己的親人」以做到實事求是。
任正非有一個溫馨的血親家庭,那裏有父母的關愛,有兄弟姐妹的無私幫助。憑藉這溫馨的家,在商場奮力拚搏之餘,他一顆疲憊的心找到了棲息的港灣。
任正非的女兒和妹妹在華為工作,都把名字改掉了。女兒名牌大學碩士畢業,其他幾位親戚都是本科以上,他們在華為沒有特權,口碑都非常好。他們處事低調,也不張揚。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任正非的影響。
任正非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了自己的親人,做人要踏實,不張揚,依靠自己的努力發展自己。
一、愧對雙親之痛
《詩經》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人世間最恆久的莫過於父母親情,最讓人刻骨銘心的莫過於父母親情。
傳統中國人有著強烈的家庭意識,孝悌是維繫傳統中國社會倫理的主線。《論語》雲:「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在中國,孩子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對孩子奉獻了無私的愛。父慈子孝,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溫暖的家庭為一顆沒有著落的心找到停泊的港灣。
任正非清晰地記得,當年「文革」的艱苦歲月總算熬到盡頭的時候,他的父親也終於等來了解放。1984年,任父75歲才退休。在任正非創業初期,父母為了省錢,過著艱苦的生活。飽經滄桑,還沒來得及享福,父親就悄然離去。1995年,父親在昆明街頭的小攤上買了包軟飲料,由於保鮮設備不好,老人抵抗力又差,喝後就腹瀉不止,最後全身衰竭而死。
父親的去世讓任正非感覺到了世界的黑暗。
2001年,任正非隨當時的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國訪問,訪問剛剛結束就接到公司的電話,母親遭遇車禍的厄運傳來。他匆匆忙忙連夜趕到昆明,看著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奄奄一息就等盼兒歸,他的心碎了。
雙親的相繼去世,給任正非留下了無限的遺憾。過去,經常不是忙就是出差,一次次錯過了陪父母的機會。父母盼星星,盼月亮,可就是不見兒子迴來。可惜人生苦短,他們等不了那麽久了,相繼撒手人寰,從此讓沒有盡到孝道的任正非留下了終生遺憾。
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他們不會跟孩子計較什麽。母親經常打電話跟他嘮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體還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皺紋比媽媽還多呢」,「非非你走路還不如我呢,你這麽年紀輕輕就這麽多病」,「非非,糖尿病,參加宴會多了,壞得更快呢,你的心髒又不好」……這嘮叨的背後是多麽濃厚的親情啊!在母親臨死之前,還把一筆錢交給妹妹,說是等著給兒子急用。
由於沒有盡到兒女的孝道,對父母的離去,任正非內心感到十分愧疚。他寫下了這樣的話:「華為有了規模發展後,管理轉換的壓力十分巨大,我不僅照顧不了父母,而且連自己也照顧不了,我的身體也是那一段時間累垮的。我父母這時才轉去昆明我妹妹處定居。我也因此理解了要奮鬥就會有犧牲,華為的成功,使我失去孝敬父母的機會與責任,也犧牲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