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任正非對此早有認識。早在2008年5月31日,任正非就在公司內部表示,「我們處在一個電子產品過剩的時代,而且會持續過剩,過剩的商品決不會再賣高價。以光傳輸產品為例,七八年降價了二十倍,市場經濟的過剩就像絞殺戰一樣。絞殺戰是什麽呢,就如擰毛巾,隻要擰出水來,就說明還有競爭空間,毛巾擰斷了企業也完了。隻有毛巾擰幹了,毛巾還不斷,這才是最佳狀態。」
在給華為emt(核心管理層)及部分產品線高管的一封郵件中,任正非轉發了美國《財富》發表的一篇名為《思科準備過冬》的短文,並鄭重地對此文寫下按語:「思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當然我不是在激勵人們,而是在警示人們,他們比我們更感知市場競爭的艱難與殘酷。思科比我們聰明,他們對未來的困難,早一些採取了措施,而我們比較麻木而已。」
其實相對於大多數企業的表現,任正非一點都不麻木。
二、狂人也有柔情的一麵
任正非脾氣暴躁在華為是出了名的,親朋好友和華為高層都曾被他罵得很兇。但對於普通員工,他卻是和藹可親的長者,對他們反映的問題很關心。一次在電梯間,華為幾個年輕的科級幹部開始抱怨公司為什麽不在基地設一個財務係統,害得他們老為出差報銷的事奔波,累得喘不過氣來。電梯到7層———總裁辦公室所在地,一個挽著袖子的「老工人」從電梯角落裏不發一言地閃了出來。大家頓時傻眼了,麵麵相覷,「完了」。但是就在十幾天以後,員工們發現,盼望的基地財務係統建立了。員工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任總最關心人」,「任總處理事情最公正」,「任總最講義氣」……
1998年,任正非在公司內部的一次會議上半開玩笑地說,以前一直不知道為什麽自己在部隊裏很難得到晉升,朱建萍(當時華的宣傳部部長)就直言不諱地說:「怪不得你在部隊裏得不到提拔,像你這樣壞的脾氣肯定很難與領導處好關係。華為人之所以可以容忍你火暴的脾氣,隻是因為你是老闆而已。」誰知任正非不但沒生氣,反而一臉苦笑。
一位華為員工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當時他還隻是一名普通員工,有一次,出差迴來在機場看見任正非,當時任正非也剛出差迴來。他本想當做沒看見就算了,可是任正非卻走過來和他熱情地打招唿,還問他家住在哪兒,還先把他送迴家然後自己才迴家。事後,他非常感動。
曾任華為副總裁的胡紅衛深有體會地說,任正非待人好是發自內心的真心期望別人好。每年都有好多有誌青年離開華為,自立門戶。任正非對離開的人從不設卡,而是以積極的態度支持他們,默默地祝福他們。
1999年張曉從華為辭職,創立深圳立言卓翻譯有限公司,第一張大單就是華為的。張建國創立的益華時代管理谘詢公司,長期為華為進行員工培訓。羅濤創立深圳華榮科技有限公司,承接華為的製造業務。「沒有華為就沒有我們創業的成功」,這是很多離開華為、自主創業的人的肺腑之言。
任正非雖然脾氣暴躁,不苟言笑,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細膩的情。他渴望真誠,心與心的情感交流,看似堅強,背後卻是柔情似水。《北國之春》是任正非最喜歡聽的一首歌,每當聽到這首情歌時,他就會禁不住熱淚盈眶。
在《北國之春》中,任正非流露出了自己細膩的情感:
「當一個青年背井離鄉,遠離親人,去為事業奮鬥,唯有媽媽無時無刻不在關懷他,以至城裏不知季節已變換,在春天已經來臨時,還給他郵來棉衣禦嚴冬。而我再沒有媽媽會給我寄來折耳根(魚腥草)、山野菜和臘腸了,這一切隻能長存於永恆的記憶。兒行千裏母擔憂,天下父母都一樣,擔憂著兒女。我寫的《我的父親母親》一文,日本朋友也譯成了日文、英文讓員工傳閱,他們誤認為我是孝子。我是因為沒有盡到照顧父母的責任,精神才如此內疚與痛苦。我把全部精力獻給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實際上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
一個人離開家奮鬥是為了獲得美好的生活,愛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愛情就像獨木橋一樣,人家過了,你就不能過。離家已經五年,在殘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時候,麵對自橫的獨木橋,真不知別人是否已經過去,心愛的姑娘可安在。那種惆悵,那種失落,
那種迷茫,成功了又能怎麽樣?
棣棠叢叢,朝霧蒙蒙,靜靜的水車、小屋,與陣陣無憂無慮的兒歌聲相伴的是父兄的沉默寡言。我們多數人能去讀大學,都是父兄默默奉獻自己的結果。他們含辛茹苦、一點一點地勞動積攢,來供應遠在他鄉孤立無助的遊子,他們自身反而沒有文化。他們用自己堅硬的脊樑,為我們搭起了人生和事業的第一個台階。
但願他們別太苦了自己了,愁時相對無言也沽兩杯薄酒。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他們,千萬不要嫌棄他們,千萬不要忘記報答他們。由此我想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來自親人的無私奉獻,我們生活、工作和事業的原動力,首先來自媽媽禦寒的冬衣,來自沉默寡言的父兄,故鄉的水車、小屋、獨木橋,還有曾經愛過你但已分別的姑娘……」
有一年年終,在公司7樓小會議室裏集體大合唱,任正非坐在前排。聽著員工們唱著雄壯的革命歌曲,不禁淚流滿麵。有時候,任正非看到員工們表演、唱歌,甚至到深圳市民俗文化村參觀,都會勾起他對以往激情歲月的迴顧,腦海中浮現出參軍的日子和創業前夕的掙紮歲月。
在給華為emt(核心管理層)及部分產品線高管的一封郵件中,任正非轉發了美國《財富》發表的一篇名為《思科準備過冬》的短文,並鄭重地對此文寫下按語:「思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當然我不是在激勵人們,而是在警示人們,他們比我們更感知市場競爭的艱難與殘酷。思科比我們聰明,他們對未來的困難,早一些採取了措施,而我們比較麻木而已。」
其實相對於大多數企業的表現,任正非一點都不麻木。
二、狂人也有柔情的一麵
任正非脾氣暴躁在華為是出了名的,親朋好友和華為高層都曾被他罵得很兇。但對於普通員工,他卻是和藹可親的長者,對他們反映的問題很關心。一次在電梯間,華為幾個年輕的科級幹部開始抱怨公司為什麽不在基地設一個財務係統,害得他們老為出差報銷的事奔波,累得喘不過氣來。電梯到7層———總裁辦公室所在地,一個挽著袖子的「老工人」從電梯角落裏不發一言地閃了出來。大家頓時傻眼了,麵麵相覷,「完了」。但是就在十幾天以後,員工們發現,盼望的基地財務係統建立了。員工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任總最關心人」,「任總處理事情最公正」,「任總最講義氣」……
1998年,任正非在公司內部的一次會議上半開玩笑地說,以前一直不知道為什麽自己在部隊裏很難得到晉升,朱建萍(當時華的宣傳部部長)就直言不諱地說:「怪不得你在部隊裏得不到提拔,像你這樣壞的脾氣肯定很難與領導處好關係。華為人之所以可以容忍你火暴的脾氣,隻是因為你是老闆而已。」誰知任正非不但沒生氣,反而一臉苦笑。
一位華為員工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當時他還隻是一名普通員工,有一次,出差迴來在機場看見任正非,當時任正非也剛出差迴來。他本想當做沒看見就算了,可是任正非卻走過來和他熱情地打招唿,還問他家住在哪兒,還先把他送迴家然後自己才迴家。事後,他非常感動。
曾任華為副總裁的胡紅衛深有體會地說,任正非待人好是發自內心的真心期望別人好。每年都有好多有誌青年離開華為,自立門戶。任正非對離開的人從不設卡,而是以積極的態度支持他們,默默地祝福他們。
1999年張曉從華為辭職,創立深圳立言卓翻譯有限公司,第一張大單就是華為的。張建國創立的益華時代管理谘詢公司,長期為華為進行員工培訓。羅濤創立深圳華榮科技有限公司,承接華為的製造業務。「沒有華為就沒有我們創業的成功」,這是很多離開華為、自主創業的人的肺腑之言。
任正非雖然脾氣暴躁,不苟言笑,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細膩的情。他渴望真誠,心與心的情感交流,看似堅強,背後卻是柔情似水。《北國之春》是任正非最喜歡聽的一首歌,每當聽到這首情歌時,他就會禁不住熱淚盈眶。
在《北國之春》中,任正非流露出了自己細膩的情感:
「當一個青年背井離鄉,遠離親人,去為事業奮鬥,唯有媽媽無時無刻不在關懷他,以至城裏不知季節已變換,在春天已經來臨時,還給他郵來棉衣禦嚴冬。而我再沒有媽媽會給我寄來折耳根(魚腥草)、山野菜和臘腸了,這一切隻能長存於永恆的記憶。兒行千裏母擔憂,天下父母都一樣,擔憂著兒女。我寫的《我的父親母親》一文,日本朋友也譯成了日文、英文讓員工傳閱,他們誤認為我是孝子。我是因為沒有盡到照顧父母的責任,精神才如此內疚與痛苦。我把全部精力獻給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實際上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
一個人離開家奮鬥是為了獲得美好的生活,愛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愛情就像獨木橋一樣,人家過了,你就不能過。離家已經五年,在殘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時候,麵對自橫的獨木橋,真不知別人是否已經過去,心愛的姑娘可安在。那種惆悵,那種失落,
那種迷茫,成功了又能怎麽樣?
棣棠叢叢,朝霧蒙蒙,靜靜的水車、小屋,與陣陣無憂無慮的兒歌聲相伴的是父兄的沉默寡言。我們多數人能去讀大學,都是父兄默默奉獻自己的結果。他們含辛茹苦、一點一點地勞動積攢,來供應遠在他鄉孤立無助的遊子,他們自身反而沒有文化。他們用自己堅硬的脊樑,為我們搭起了人生和事業的第一個台階。
但願他們別太苦了自己了,愁時相對無言也沽兩杯薄酒。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他們,千萬不要嫌棄他們,千萬不要忘記報答他們。由此我想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來自親人的無私奉獻,我們生活、工作和事業的原動力,首先來自媽媽禦寒的冬衣,來自沉默寡言的父兄,故鄉的水車、小屋、獨木橋,還有曾經愛過你但已分別的姑娘……」
有一年年終,在公司7樓小會議室裏集體大合唱,任正非坐在前排。聽著員工們唱著雄壯的革命歌曲,不禁淚流滿麵。有時候,任正非看到員工們表演、唱歌,甚至到深圳市民俗文化村參觀,都會勾起他對以往激情歲月的迴顧,腦海中浮現出參軍的日子和創業前夕的掙紮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