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明顯和思科無法對抗的來說,此時和華為走到一起聯手抗擊強大的思科而不是拋棄這樁合資,也應該是對它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事實上,在成立合資公司之前,對華為技術、管理等各個方麵都進行了考察,華為到底是一家怎麽樣的公司,心裏是有底、有判斷的。
3月24日,華為再次提交答辯。這次,華為請來了公司ceo克拉夫林出庭作證,他以自己的名譽擔保華為的技術和實力是值得信賴的。在法庭之外,克拉夫林還告訴美國傳媒:「華為的工程師都具有相當天賦,他們在寬大的辦公室裏操縱著最新的設備和軟體,他們擁有我所見到過的最先進的機器人設備。」
正式開庭後,華為前期的工作和策略開始在法庭上顯現。在雙方反覆舉證,並進行兩次聽證會後,6月7日,法庭駁迴了思科申請下令禁售華為產品等請求,拒絕了思科提出的禁止華為使用與思科操作軟體類似的命令行程序。但又頒布了有限禁令:即華為停止使用有爭議的路由器軟體原始碼、操作界麵及在線幫助文件等。
這樣一個看似折中的方案使雙方都認為自己獲得了勝利。在思科副總裁兼法律總顧問mark 插ndler看來,這樣的裁決認定了華為對思科專利公然抄襲的特殊性;而華為公司表示,相對於思科訴狀提出的8大類、涉及21項侵權指控,有限禁止令無疑意味著勝利。思科副總裁兼法律總顧問mark 插ndler就宣告:「這對思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勝利。」美國幾大媒體也以《思科在對華為的智慧財產權訴訟中獲勝》等標題,慶祝思科的勝利。
不過,整個官司仍然沒有結束,消除了私有協議爭議之後,雙方產品原始碼是否雷同成為判定華為是否侵權的關鍵。對此mark 插ndler信心十足:「我們期待著首次審查華為的原始碼。」
在公關公司的幫助下,華為與媒體的積極溝通取得了進展。隨著雙方舉證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重新認識華為,對官司的報導也越來越客觀。英國經銷商的強硬反擊;私有協議的討論;華為開闢「第二戰場」的傳言;公司ceo的證詞;史丹福大學教授的結論以及法庭駁迴思科禁售請求等,都開始影響著思科對華為的認識及對官司的態度。
然後,戲劇性的情節發生了,思科私下開始與華為接觸,並有了和解的傾向。在華為聘請的兩個美國律師事務所中,有一組專門負責和解談判。
2003年10月1日,雙方律師對原始碼的比對工作結束。那是官司真正的轉折。結果證明華為是健康的。此時,大家的心全部落了下來,因為在此之前,雙方誰也沒有看過對方的原始碼。10月2日,思科與華為達成初步和解協議。2004年7月末,雙方簽訂了最終和解協議。
至此,一場火藥味十足的官司以體麵的方式結束。
在外人看來,華為無疑取得了一場大勝,是值得放焰火慶祝的。不過,在整個官司中立功的英雄們,並沒有獲得提升或者額外獎賞。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任正非又一次表現了他的低調,沒有讓英雄們出現在媒體麵前。據華為有關人士說,這符合了任正非的「英雄觀」:「管理層要淡化英雄色彩,實現職業化的流程管理。即使需要一個人去接受鮮花,他也僅僅是代表,而不是真正的英雄。」
而思科方麵認為,這個結局看起來也是一場勝利。不過,美國一位接近思科的人士表示,思科在公司內部承認,華為的確在這場官司中獲得了比思科更多的商業利益和市場機會。來自美國媒體的消息稱,其實在此之前是否起訴華為的問題上,思科內部就有很大分歧。
這是一場大名鼎鼎的官司,震驚全世界。通過這場官司,華為因禍得福,名聲大振,迅速提高了知名度,加快了向海外進軍的步伐。它向世界宣布,中國還有一個華為敢與巨人中的巨人較勁。同時也告訴國內企業,打「價格戰」是立不住腳的,海外市場拒絕機會主義,要拿實力來說話,隻有獨立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才是根本。
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一旦除去,華為的腳步就輕鬆而愉快了很多。
2003年7月,華為生產的路由器和交換機等數據產品,通過公司的銷售渠道進入美國市場。官司之初對華為產品充滿猶豫和懷疑的歐美客戶,又開始繼續曾暫停的華為產品訂單。即使是思科長期以來的盟友,eds (電子數據係統公司)也在2003年12月與華為簽訂協議,在美國銷售華為合資公司的設備。
八、世紀之訟給我們的啟示
從表麵上看,華為與思科的官司是一場關於智慧財產權的糾紛,暴露出了我國企業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弊端和漏洞,但實際上這場官司全方位地考驗了兩家公司整合資源與能力的水平。它們在媒體、客戶、合作夥伴、政府資源、技術、法律武器組成的整個鏈條上,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
實際上,這場官司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異,進入國際市場就要按國際規則辦事。就像任正非說的「你到別人家做客,就不能摳腳丫子」,通過這場官司,華為學會了按照遊戲規則參與博弈,「用美國的方式,在美國打贏官司」。
這場「世紀之訟」是華為全球化戰略的轉折點,不能硬打硬拚,走間接路線,尋找同盟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這件訴訟案給華為,或者說給經驗尚缺的所有中國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究竟該如何麵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智慧財產權糾紛。
3月24日,華為再次提交答辯。這次,華為請來了公司ceo克拉夫林出庭作證,他以自己的名譽擔保華為的技術和實力是值得信賴的。在法庭之外,克拉夫林還告訴美國傳媒:「華為的工程師都具有相當天賦,他們在寬大的辦公室裏操縱著最新的設備和軟體,他們擁有我所見到過的最先進的機器人設備。」
正式開庭後,華為前期的工作和策略開始在法庭上顯現。在雙方反覆舉證,並進行兩次聽證會後,6月7日,法庭駁迴了思科申請下令禁售華為產品等請求,拒絕了思科提出的禁止華為使用與思科操作軟體類似的命令行程序。但又頒布了有限禁令:即華為停止使用有爭議的路由器軟體原始碼、操作界麵及在線幫助文件等。
這樣一個看似折中的方案使雙方都認為自己獲得了勝利。在思科副總裁兼法律總顧問mark 插ndler看來,這樣的裁決認定了華為對思科專利公然抄襲的特殊性;而華為公司表示,相對於思科訴狀提出的8大類、涉及21項侵權指控,有限禁止令無疑意味著勝利。思科副總裁兼法律總顧問mark 插ndler就宣告:「這對思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勝利。」美國幾大媒體也以《思科在對華為的智慧財產權訴訟中獲勝》等標題,慶祝思科的勝利。
不過,整個官司仍然沒有結束,消除了私有協議爭議之後,雙方產品原始碼是否雷同成為判定華為是否侵權的關鍵。對此mark 插ndler信心十足:「我們期待著首次審查華為的原始碼。」
在公關公司的幫助下,華為與媒體的積極溝通取得了進展。隨著雙方舉證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重新認識華為,對官司的報導也越來越客觀。英國經銷商的強硬反擊;私有協議的討論;華為開闢「第二戰場」的傳言;公司ceo的證詞;史丹福大學教授的結論以及法庭駁迴思科禁售請求等,都開始影響著思科對華為的認識及對官司的態度。
然後,戲劇性的情節發生了,思科私下開始與華為接觸,並有了和解的傾向。在華為聘請的兩個美國律師事務所中,有一組專門負責和解談判。
2003年10月1日,雙方律師對原始碼的比對工作結束。那是官司真正的轉折。結果證明華為是健康的。此時,大家的心全部落了下來,因為在此之前,雙方誰也沒有看過對方的原始碼。10月2日,思科與華為達成初步和解協議。2004年7月末,雙方簽訂了最終和解協議。
至此,一場火藥味十足的官司以體麵的方式結束。
在外人看來,華為無疑取得了一場大勝,是值得放焰火慶祝的。不過,在整個官司中立功的英雄們,並沒有獲得提升或者額外獎賞。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任正非又一次表現了他的低調,沒有讓英雄們出現在媒體麵前。據華為有關人士說,這符合了任正非的「英雄觀」:「管理層要淡化英雄色彩,實現職業化的流程管理。即使需要一個人去接受鮮花,他也僅僅是代表,而不是真正的英雄。」
而思科方麵認為,這個結局看起來也是一場勝利。不過,美國一位接近思科的人士表示,思科在公司內部承認,華為的確在這場官司中獲得了比思科更多的商業利益和市場機會。來自美國媒體的消息稱,其實在此之前是否起訴華為的問題上,思科內部就有很大分歧。
這是一場大名鼎鼎的官司,震驚全世界。通過這場官司,華為因禍得福,名聲大振,迅速提高了知名度,加快了向海外進軍的步伐。它向世界宣布,中國還有一個華為敢與巨人中的巨人較勁。同時也告訴國內企業,打「價格戰」是立不住腳的,海外市場拒絕機會主義,要拿實力來說話,隻有獨立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才是根本。
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一旦除去,華為的腳步就輕鬆而愉快了很多。
2003年7月,華為生產的路由器和交換機等數據產品,通過公司的銷售渠道進入美國市場。官司之初對華為產品充滿猶豫和懷疑的歐美客戶,又開始繼續曾暫停的華為產品訂單。即使是思科長期以來的盟友,eds (電子數據係統公司)也在2003年12月與華為簽訂協議,在美國銷售華為合資公司的設備。
八、世紀之訟給我們的啟示
從表麵上看,華為與思科的官司是一場關於智慧財產權的糾紛,暴露出了我國企業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弊端和漏洞,但實際上這場官司全方位地考驗了兩家公司整合資源與能力的水平。它們在媒體、客戶、合作夥伴、政府資源、技術、法律武器組成的整個鏈條上,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
實際上,這場官司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異,進入國際市場就要按國際規則辦事。就像任正非說的「你到別人家做客,就不能摳腳丫子」,通過這場官司,華為學會了按照遊戲規則參與博弈,「用美國的方式,在美國打贏官司」。
這場「世紀之訟」是華為全球化戰略的轉折點,不能硬打硬拚,走間接路線,尋找同盟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這件訴訟案給華為,或者說給經驗尚缺的所有中國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究竟該如何麵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智慧財產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