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時華為機銷售的主要市場在農村,而且都是鄉級以下的電信局,一個局的用戶數較少。大家都覺得2000門交換機就足夠了,開發萬門機根本就賣不出去。這種情況對萬門機開發人員的信心產生了影響。為了給萬門機開發人員鼓勁,鄭寶用給大家開會,並信誓旦旦地說,「你們盡管開發,開發出來,我保證幫你們賣掉10台。」大家聽了覺得很受鼓舞。沒想到的是,後來c&c08的萬門機不是賣10台,而是賣了幾十萬台,成了國內公用電話通信網中的主流交換機。
隨後,鄭寶用組織李一男等人員考慮萬門機的研發方案。李一男是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學生,15歲就上了大學。李一男開始是在華為實習,1993年進入萬門機方案組時研究生尚未畢業,還不到22歲。當時的李一男架著一副眼鏡,瘦弱得像個中學生,以至於中央領導來華為視察,不止一位領導叮囑他要多吃點。
當時c&c082000門交換機的研發正在緊張地進行著,而萬門機的方案設計也討論得熱火朝天。大家首先分析了競爭對手的技術方案,從2000門向萬門機的擴展,比較流行的做法是用內部的高速總線將多個2000門交換模塊連接在一起,像上海貝爾的s1240、富士通的交換機都是這種結構。但經過幾個月的討論,大家又發現不可行。
李一男繼而想到公開的總線標準速度最快的是美國英特爾公司的multibus ii總線,所以他決定用multibus來實現萬門機。由於最初方案採用了美國英特爾公司總線產品,華為研發部因此第一次訂了近20萬美元(相當於當時200萬人民幣)的開發板和工具,為了趕時間,華為公司全權讓研發部訂貨。但後經研發部再次會診和進一步研究了幾個月,大家又認為採用該產品不合適:華為根本就沒有技術能力來實現這麽快的總線。20萬美元的開發板和工具全白訂了!
在1993年中期,正是華為公司財務狀況非常緊張的時期,許多急需的元器件都因為沒有資金而無法馬上進貨,為了一批已經沒有太多用處的開發板和工具再花費這麽多錢已不可能。每天上班,年輕的李一男聽到電話鈴聲就緊張,產品尚未成功卻已讓公司負債,他心裏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後來,在鄭寶用的努力下,僅賠償了供應商20萬元人民幣,為公司挽迴了不少損失。
華為公司各級主管都深知項目組承受的巨大壓力,大家在不同場合為項目組打氣,沒有絲毫責備或懲罰訂錯了開發板和工具的李一男和工程師們。這種敢於承擔風險的精神一直貫穿華為公司的發展史,即使有些項目不太成功,華為公司也會繼續在各方麵給予支持,從不以一時之成敗論英雄。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鄭寶用和李一男共同想到了自己的專業:都是華中科技大學光學物理專業畢業的,那麽能否用光纖來把多個模塊連接在一起?此前,國外的萬門交換機都是通過電纜連接的。電纜的最大弱點是對維護技術要求高,在用戶過於分散的地方鋪設成本過高,不適合遠端市場,而光纖最適合遠端,適應了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需求。當時即使最發達的美國光傳輸技術也不太成熟,在交換機中採用光傳輸技術的隻有at&t的5號交換機。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產生了,兩個人建議開發組使用光纖作為交換機的連接材料。
出於結構和技術先進性的考慮,各模塊採用光纖技術連接是最優方案,但是具體採用什麽方式能實現這麽複雜的交換結構和多處理機控製結構呢?李一男經研究發現採用任何現有的光纖傳輸或光纖網絡技術均無法滿足要求時,便提出了採用準sdh技術(準sdh技術是當時業界比較先進的一種光纖傳輸技術,後來廣泛應用於通信傳輸網絡)的一種設想,後來的事實證明華為公司當時採用準sdh技術是一項創舉,不僅在中國,而且當時在國際上都是最先進的一種實現方式。
鑑於沒有一個統一的通信標準,那麽就自己搞一個標準,採用光纖作為交換機的連接材料。這種交換機母機設在縣電信局,維護係統、計價係統都是在縣局統一進行,而遠端運行模塊設在鄉鎮裏,中間通過光纖連接。
萬門機的研發方案一經確定,任正非立即責成鄭寶用成立了萬門機項目組。項目經理是李一男,劉平是軟體項目經理,餘厚林是硬體項目經理。軟體項目主要成員有:洪天峰、周元、李海波、陳輝、伍能鵬。硬體項目組成員有:黃耀旭、朱天文、張裕、李建國。後來2000門機開發結束後,費敏調到萬門機項目組來任後台軟體項目經理。
1994年,萬門機的開發進入最後聯調階段,正是最緊張的時候。這時,世界盃在美國開打。許多工程師都是從學校剛畢業不久的足球迷,既要做好萬門機的開發,又不想錯過看世界盃。於是大家就向李一男建議,「我們項目組每天加班到淩晨兩三點,然後看一場世界盃的轉播,第二天睡到中午再上班。」就這樣,萬門機的開發進度沒有耽誤,世界盃的轉播也一場沒落。
作為老闆,任正非給工程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開發平台,目標就是要做出實用的產品。在c&c08交換機開發的時候,盡管華為公司窮得都發不出來工資,但在產品開發的投入上是大把大把地花錢。上百萬元的邏輯分析儀、數字示波器、模擬唿叫器等最新的開發工具應有盡有。
令工程師們印象最深的是電路板的開發。劉平在上海交大工作的時候,開發電路板,為了省錢,電路圖做好後,先要用麵包板搭一個試驗板,測試好後再投板。但在華為,為了趕進度,電路圖設計好以後,馬上就拿到香港,以雙倍的價格加急投板,一個星期就拿迴樣板。調試修改後又馬上投第二板。就是這樣,快速聚集所有的力量在一個產品開發上,才有了c&c08的成功。
隨後,鄭寶用組織李一男等人員考慮萬門機的研發方案。李一男是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學生,15歲就上了大學。李一男開始是在華為實習,1993年進入萬門機方案組時研究生尚未畢業,還不到22歲。當時的李一男架著一副眼鏡,瘦弱得像個中學生,以至於中央領導來華為視察,不止一位領導叮囑他要多吃點。
當時c&c082000門交換機的研發正在緊張地進行著,而萬門機的方案設計也討論得熱火朝天。大家首先分析了競爭對手的技術方案,從2000門向萬門機的擴展,比較流行的做法是用內部的高速總線將多個2000門交換模塊連接在一起,像上海貝爾的s1240、富士通的交換機都是這種結構。但經過幾個月的討論,大家又發現不可行。
李一男繼而想到公開的總線標準速度最快的是美國英特爾公司的multibus ii總線,所以他決定用multibus來實現萬門機。由於最初方案採用了美國英特爾公司總線產品,華為研發部因此第一次訂了近20萬美元(相當於當時200萬人民幣)的開發板和工具,為了趕時間,華為公司全權讓研發部訂貨。但後經研發部再次會診和進一步研究了幾個月,大家又認為採用該產品不合適:華為根本就沒有技術能力來實現這麽快的總線。20萬美元的開發板和工具全白訂了!
在1993年中期,正是華為公司財務狀況非常緊張的時期,許多急需的元器件都因為沒有資金而無法馬上進貨,為了一批已經沒有太多用處的開發板和工具再花費這麽多錢已不可能。每天上班,年輕的李一男聽到電話鈴聲就緊張,產品尚未成功卻已讓公司負債,他心裏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後來,在鄭寶用的努力下,僅賠償了供應商20萬元人民幣,為公司挽迴了不少損失。
華為公司各級主管都深知項目組承受的巨大壓力,大家在不同場合為項目組打氣,沒有絲毫責備或懲罰訂錯了開發板和工具的李一男和工程師們。這種敢於承擔風險的精神一直貫穿華為公司的發展史,即使有些項目不太成功,華為公司也會繼續在各方麵給予支持,從不以一時之成敗論英雄。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鄭寶用和李一男共同想到了自己的專業:都是華中科技大學光學物理專業畢業的,那麽能否用光纖來把多個模塊連接在一起?此前,國外的萬門交換機都是通過電纜連接的。電纜的最大弱點是對維護技術要求高,在用戶過於分散的地方鋪設成本過高,不適合遠端市場,而光纖最適合遠端,適應了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需求。當時即使最發達的美國光傳輸技術也不太成熟,在交換機中採用光傳輸技術的隻有at&t的5號交換機。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產生了,兩個人建議開發組使用光纖作為交換機的連接材料。
出於結構和技術先進性的考慮,各模塊採用光纖技術連接是最優方案,但是具體採用什麽方式能實現這麽複雜的交換結構和多處理機控製結構呢?李一男經研究發現採用任何現有的光纖傳輸或光纖網絡技術均無法滿足要求時,便提出了採用準sdh技術(準sdh技術是當時業界比較先進的一種光纖傳輸技術,後來廣泛應用於通信傳輸網絡)的一種設想,後來的事實證明華為公司當時採用準sdh技術是一項創舉,不僅在中國,而且當時在國際上都是最先進的一種實現方式。
鑑於沒有一個統一的通信標準,那麽就自己搞一個標準,採用光纖作為交換機的連接材料。這種交換機母機設在縣電信局,維護係統、計價係統都是在縣局統一進行,而遠端運行模塊設在鄉鎮裏,中間通過光纖連接。
萬門機的研發方案一經確定,任正非立即責成鄭寶用成立了萬門機項目組。項目經理是李一男,劉平是軟體項目經理,餘厚林是硬體項目經理。軟體項目主要成員有:洪天峰、周元、李海波、陳輝、伍能鵬。硬體項目組成員有:黃耀旭、朱天文、張裕、李建國。後來2000門機開發結束後,費敏調到萬門機項目組來任後台軟體項目經理。
1994年,萬門機的開發進入最後聯調階段,正是最緊張的時候。這時,世界盃在美國開打。許多工程師都是從學校剛畢業不久的足球迷,既要做好萬門機的開發,又不想錯過看世界盃。於是大家就向李一男建議,「我們項目組每天加班到淩晨兩三點,然後看一場世界盃的轉播,第二天睡到中午再上班。」就這樣,萬門機的開發進度沒有耽誤,世界盃的轉播也一場沒落。
作為老闆,任正非給工程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開發平台,目標就是要做出實用的產品。在c&c08交換機開發的時候,盡管華為公司窮得都發不出來工資,但在產品開發的投入上是大把大把地花錢。上百萬元的邏輯分析儀、數字示波器、模擬唿叫器等最新的開發工具應有盡有。
令工程師們印象最深的是電路板的開發。劉平在上海交大工作的時候,開發電路板,為了省錢,電路圖做好後,先要用麵包板搭一個試驗板,測試好後再投板。但在華為,為了趕進度,電路圖設計好以後,馬上就拿到香港,以雙倍的價格加急投板,一個星期就拿迴樣板。調試修改後又馬上投第二板。就是這樣,快速聚集所有的力量在一個產品開發上,才有了c&c08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