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哥可要一起?”
太子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去了,他是太子,每日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不如迴毓慶宮學習的好。
“孤就不去了,你和皇阿瑪去吧。”
萬黼有些失望,不過他自詡是太子的好弟弟,既然他不去,他也不會強製他去的。
“那弟弟皇皇阿瑪迴鹹福宮了,改日再去毓慶宮看七哥。”
“好,皇阿瑪,兒子也迴毓慶宮了。”
“去吧。”
鹹福宮內,蘇梔一臉淡定的坐在院子中央,而她的貼身婢女南風正一臉苦口婆心的勸說她。
“小主,九阿哥才迴來您就將他氣走了,這要是讓外人在九阿哥麵前說您的壞話,恐九阿哥會當真啊。
您就聽奴婢一句勸吧,親自去尋九阿哥迴來,九阿哥最是孝順,不會生您的氣的。”
“不去。”
南風一噎,她都在這勸了半晌了,怎麽一點用都沒有?
以往聽到自己這麽說,小主肯定起身去尋萬黼的,這不正常啊!
“小主可是覺得哪裏不妥?不然您好端端的怎麽對九阿哥放養了?”
“他去乾清宮,又不是去其他地方,有皇上在,本小主放心得很,你也不必擔心,他沒事的。
倒是本小主有些餓了,你去禦膳房那邊催催,本小主若是餓著,一會兒萬黼迴來也要挨餓的。”
南風瞬間來了精神,小主可以餓,但九阿哥不能餓!
“奴婢這就去禦膳房看看。”
總算將南風支開了,蘇梔悄咪咪的從身下掏出一本話本子來。
康熙帶著萬黼進來時,看到的就是蘇梔一臉猥瑣的看著話本的樣子。
他隻覺得自己的眼睛受到了荼毒,更是下意識的捂住了萬黼的眼睛。
“那拉氏,你在看什麽?”
“沒什麽,就是坊間售賣的話本子。”
蘇梔下意識的答話,答完後立馬反應過來,然後迅速將話本子藏到了身下。
“嬪妾給皇上請安,皇上不是在乾清宮嗎,怎麽帶著萬黼一起過來了?”
“額娘,您剛才在看什麽?兒子怎麽瞧著像是書本?”
“恩,是書本,額娘想著勤能補拙,這不就趁著你不在,暗自努力嗎?”
萬黼迷茫的看了看康熙,他怎麽覺得不像那麽迴事?
額娘剛才的眼神很不對,不像是看書該有的樣子啊。
見萬黼有追根究底的樣子,蘇梔立馬轉移話題。
“皇上可用膳了?嬪妾剛才讓南風去通知禦膳房了,若是您要在嬪妾這裏用膳,嬪妾讓秋水再去一趟禦膳房。”
康熙這會兒好奇蘇梔看的話本子,於是表示自己還未曾用膳。
“沒有,朕想著你一人在鹹福宮怪孤單的,所以帶著萬黼來陪你用膳。
也不用秋水去了,梁九功,你親自去一趟禦膳房,就說朕要在鹹福宮用膳,讓他們將朕的膳食送過來。”
“是。”
對於康熙在鹹福宮用膳一事梁九功已經習以為常。
自胤禔和胤祉被送出宮後,宮裏的阿哥就剩下太子和萬黼了。
萬黼更是直接成了最小的阿哥,康熙來鹹福宮的日子自然就多了。
畢竟除了毓慶宮,也就鹹福宮有小阿哥了。
等到用完膳後,萬黼被帶下去休息了,康熙自然而然的留宿了鹹福宮。
不過這會兒他的心思不在侍寢上,而是在蘇梔的話本子身上。
蘇梔下去洗漱了,她以為康熙忘了話本子的事,因此沒有第一時間將話本子藏起來。
於是等她出來時,看到的就是康熙拿著拿本話本子翻看。
那一瞬間,她覺得自己的臉比猴屁股還要紅了。
“朕是真沒想到你竟然喜歡這種東西,這種書朕都沒看過呢。
既然你喜歡,不如朕陪你一起看吧,你覺得如何?”
不如何!
在蘇梔看來其實這本書不算什麽,但在康熙看來,其內容十分露骨。
蘇梔之所以臉紅,完全是因為她擔心康熙想太多。
康熙興致起來後,和蘇梔談論著話本內容折騰到了天快亮的時候。
“皇上,時候不早了,嬪妾實在累得不行了,不如咱們改日再戰?”
“你這身子骨實在有些弱,朕會讓人給你送些補品來的。
你好好補身子,這話本裏的有些姿勢朕還沒試過,改日朕再和你繼續。”
蘇梔是羞憤的暈過去的,狗皇帝,不講武德!
等蘇梔醒來時已經快到未時了,也就是快到下午三點的時候。
“小主醒了,皇上讓梁公公給您送了不少賞賜過來,您現在要看看嗎?”
南風滿臉笑意的看著蘇梔,主子得寵,她們這些伺候的人臉上有光啊。
她現在巴不得蘇梔成為後宮最得寵之人,這樣她走出去,巴結奉承她的人就數不勝數了。
若是蘇梔能再遇喜就更好了,到時候鹹福宮就有兩位小主子了,這才整個後宮都是排得上號的。
“不看,收進庫房吧,萬黼呢?”
“九阿哥去毓慶宮找太子殿下玩去了,奴婢聽說大阿哥也去了,想來是去聯諾兄弟感情的吧。”
蘇梔嘴角微抽,聯諾感情?怕不是去炫耀自己近日又學了什麽詩詞歌賦吧!
“伺候本小主起身,對了,後宮之中傳出要立繼後的消息了,可知道皇上屬意的是誰?”
蘇梔隻是隨口問問,結果南風一臉同情的看著她,看得她莫名其妙的。
“小主,不管是誰坐上皇後的位置,您肯定是能封嬪的,奴婢跟您保證。”
蘇梔:???
這其中有什麽她不記得的事了嗎?
倒不是南風故意這麽說的,而是當初原身也肖想過皇後之位,因為她所處的萬黼十分聰慧,康熙更是對其疼愛有加。
更重要的是胤禔被送出宮後,萬黼按規矩也要送出宮的。
但康熙把更小的胤祉送出宮都沒想到要送萬黼出宮,因此原身以為自己是不一樣的,也就對皇後之位起心思了。
蘇梔想到這裏突然愣住,胤祉比萬黼小卻被送出宮撫養,而萬黼則留在原身身邊撫養。
難道萬黼的死以及原身次子、原身的死和這事有關?
若真是如此,那可就有意思了。
太子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去了,他是太子,每日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不如迴毓慶宮學習的好。
“孤就不去了,你和皇阿瑪去吧。”
萬黼有些失望,不過他自詡是太子的好弟弟,既然他不去,他也不會強製他去的。
“那弟弟皇皇阿瑪迴鹹福宮了,改日再去毓慶宮看七哥。”
“好,皇阿瑪,兒子也迴毓慶宮了。”
“去吧。”
鹹福宮內,蘇梔一臉淡定的坐在院子中央,而她的貼身婢女南風正一臉苦口婆心的勸說她。
“小主,九阿哥才迴來您就將他氣走了,這要是讓外人在九阿哥麵前說您的壞話,恐九阿哥會當真啊。
您就聽奴婢一句勸吧,親自去尋九阿哥迴來,九阿哥最是孝順,不會生您的氣的。”
“不去。”
南風一噎,她都在這勸了半晌了,怎麽一點用都沒有?
以往聽到自己這麽說,小主肯定起身去尋萬黼的,這不正常啊!
“小主可是覺得哪裏不妥?不然您好端端的怎麽對九阿哥放養了?”
“他去乾清宮,又不是去其他地方,有皇上在,本小主放心得很,你也不必擔心,他沒事的。
倒是本小主有些餓了,你去禦膳房那邊催催,本小主若是餓著,一會兒萬黼迴來也要挨餓的。”
南風瞬間來了精神,小主可以餓,但九阿哥不能餓!
“奴婢這就去禦膳房看看。”
總算將南風支開了,蘇梔悄咪咪的從身下掏出一本話本子來。
康熙帶著萬黼進來時,看到的就是蘇梔一臉猥瑣的看著話本的樣子。
他隻覺得自己的眼睛受到了荼毒,更是下意識的捂住了萬黼的眼睛。
“那拉氏,你在看什麽?”
“沒什麽,就是坊間售賣的話本子。”
蘇梔下意識的答話,答完後立馬反應過來,然後迅速將話本子藏到了身下。
“嬪妾給皇上請安,皇上不是在乾清宮嗎,怎麽帶著萬黼一起過來了?”
“額娘,您剛才在看什麽?兒子怎麽瞧著像是書本?”
“恩,是書本,額娘想著勤能補拙,這不就趁著你不在,暗自努力嗎?”
萬黼迷茫的看了看康熙,他怎麽覺得不像那麽迴事?
額娘剛才的眼神很不對,不像是看書該有的樣子啊。
見萬黼有追根究底的樣子,蘇梔立馬轉移話題。
“皇上可用膳了?嬪妾剛才讓南風去通知禦膳房了,若是您要在嬪妾這裏用膳,嬪妾讓秋水再去一趟禦膳房。”
康熙這會兒好奇蘇梔看的話本子,於是表示自己還未曾用膳。
“沒有,朕想著你一人在鹹福宮怪孤單的,所以帶著萬黼來陪你用膳。
也不用秋水去了,梁九功,你親自去一趟禦膳房,就說朕要在鹹福宮用膳,讓他們將朕的膳食送過來。”
“是。”
對於康熙在鹹福宮用膳一事梁九功已經習以為常。
自胤禔和胤祉被送出宮後,宮裏的阿哥就剩下太子和萬黼了。
萬黼更是直接成了最小的阿哥,康熙來鹹福宮的日子自然就多了。
畢竟除了毓慶宮,也就鹹福宮有小阿哥了。
等到用完膳後,萬黼被帶下去休息了,康熙自然而然的留宿了鹹福宮。
不過這會兒他的心思不在侍寢上,而是在蘇梔的話本子身上。
蘇梔下去洗漱了,她以為康熙忘了話本子的事,因此沒有第一時間將話本子藏起來。
於是等她出來時,看到的就是康熙拿著拿本話本子翻看。
那一瞬間,她覺得自己的臉比猴屁股還要紅了。
“朕是真沒想到你竟然喜歡這種東西,這種書朕都沒看過呢。
既然你喜歡,不如朕陪你一起看吧,你覺得如何?”
不如何!
在蘇梔看來其實這本書不算什麽,但在康熙看來,其內容十分露骨。
蘇梔之所以臉紅,完全是因為她擔心康熙想太多。
康熙興致起來後,和蘇梔談論著話本內容折騰到了天快亮的時候。
“皇上,時候不早了,嬪妾實在累得不行了,不如咱們改日再戰?”
“你這身子骨實在有些弱,朕會讓人給你送些補品來的。
你好好補身子,這話本裏的有些姿勢朕還沒試過,改日朕再和你繼續。”
蘇梔是羞憤的暈過去的,狗皇帝,不講武德!
等蘇梔醒來時已經快到未時了,也就是快到下午三點的時候。
“小主醒了,皇上讓梁公公給您送了不少賞賜過來,您現在要看看嗎?”
南風滿臉笑意的看著蘇梔,主子得寵,她們這些伺候的人臉上有光啊。
她現在巴不得蘇梔成為後宮最得寵之人,這樣她走出去,巴結奉承她的人就數不勝數了。
若是蘇梔能再遇喜就更好了,到時候鹹福宮就有兩位小主子了,這才整個後宮都是排得上號的。
“不看,收進庫房吧,萬黼呢?”
“九阿哥去毓慶宮找太子殿下玩去了,奴婢聽說大阿哥也去了,想來是去聯諾兄弟感情的吧。”
蘇梔嘴角微抽,聯諾感情?怕不是去炫耀自己近日又學了什麽詩詞歌賦吧!
“伺候本小主起身,對了,後宮之中傳出要立繼後的消息了,可知道皇上屬意的是誰?”
蘇梔隻是隨口問問,結果南風一臉同情的看著她,看得她莫名其妙的。
“小主,不管是誰坐上皇後的位置,您肯定是能封嬪的,奴婢跟您保證。”
蘇梔:???
這其中有什麽她不記得的事了嗎?
倒不是南風故意這麽說的,而是當初原身也肖想過皇後之位,因為她所處的萬黼十分聰慧,康熙更是對其疼愛有加。
更重要的是胤禔被送出宮後,萬黼按規矩也要送出宮的。
但康熙把更小的胤祉送出宮都沒想到要送萬黼出宮,因此原身以為自己是不一樣的,也就對皇後之位起心思了。
蘇梔想到這裏突然愣住,胤祉比萬黼小卻被送出宮撫養,而萬黼則留在原身身邊撫養。
難道萬黼的死以及原身次子、原身的死和這事有關?
若真是如此,那可就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