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是你的夫君,你什麽模樣朕沒看過?不過,朕怎麽覺得你生產後比之前更加貌美了?”
“這臣妾就不知道了,許是臣妾住在養心殿,得皇上庇護的原因吧。”
蘇梔才不會告訴他是因為自己服了靈泉水,這才比之前更甚的。
壽康宮內,太後明顯察覺到宜修的不高興,她心中念叨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不過她也覺得蘇梔福氣好,在那般大補的情況下居然沒有將孩子養的太大,還平安生下孩子。
除了有福氣,她想不到別的理由,畢竟那些吃食蘇梔確實吃到肚子裏去了的。
“皇額娘,錦貴妃平安生產,您說她之前是不是做給臣妾看的,不然六阿哥怎麽才剛剛六斤半的重量?”
按理她應該將六阿哥養到了八斤左右才對,而且蘇梔的肚子比常人的大,怎麽可能平安生產?
“哀家也不知道具體緣由,倒是你,野心太大,怕是皇帝都猜到你想抱養六阿哥的心思了。
宜修,你如今是皇後,隻要坐穩你的皇後之位,他日不論是誰登基,你都是母後皇太後,比聖母皇太後尊貴,又何必計較那些?”
宜修也知道是這樣沒錯,但新帝不是她所出,也不曾為她所養,生母又在世,她如何坐得穩太後之位?
聖祖皇帝當年登基時才八歲,孝康章皇後母憑子貴坐上了太後之位,但不到一年就去了,這根本不符合邏輯。
她完全有理由懷疑是孝康章皇後的死是孝莊太後和孝惠章太後做的,為的就是拿捏新帝。
隻是她們對聖祖皇帝有撫養之恩,不然聖祖皇帝如何會聽她們的話?
她不一樣,她是皇後,按規矩新帝登基要尊她為母後皇太後,但她沒養過新帝,就算成了太後,也要戰戰兢兢的過活。
她身為皇後,身為眾皇子的嫡母,如何能過那樣的生活?所以,這新帝人選必須由她撫養才行。
太後見自己勸不動她,也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她去了。
迴到景仁宮後,宜修從剪秋那裏得知今日的事沒有利用到齊妃,她有些不高興。
“娘娘,三阿哥雖是長子,但他愚笨,奴婢覺得您可以將目光放在其他皇子身上。”
宜修扶額,她哪裏不知道弘時不行,但現在宮內就他一個皇子,不選他還能選誰?
“你去把齊妃叫過來,本宮有事與她說。”
“是。”
齊妃本就是宜修的人,聽到她召喚,自然屁顛顛的就過來了。
“娘娘您找臣妾?”
“齊妃,本宮欲扶持三阿哥做太子,你可願將他記到本宮名下?”
“這......”
齊妃有些猶豫,弘時成為太子她自然高興,但將弘時記到皇後名下,她還能占到好處?
“怎麽,你不樂意?本宮這麽做也是想給弘時一個嫡子身份,隻要成了嫡子,弘時就比其他人更有機會成為太子。”
齊妃斟酌一番後覺得皇後的話有理,於是直接同意了她的話。
“臣妾願意,臣妾如今隻剩下弘時一個兒子了,自然事事為他考慮,您疼愛她,臣妾是知道的,就是這事皇上同意嗎?”
“他會同意的。”
宜修想用弘暉的死讓雍正愧疚,反正不是他心愛的小兒子,弘時又大了,記到她名下肯定沒問題的。
見宜修信心滿滿的樣子,齊妃覺得自己當上聖母皇太後的那一日越來越近了。
“那弘時日後就拜托皇後娘娘照顧了,將他交給您教導,臣妾放心。”
宜修也笑,弘時這個兒子她要了,但齊妃這個生母就不必存在了。
剪秋伺候她多年,早就從她的表情中看出了她的意思,再次將目光放在齊妃身上時,她的眼裏帶上了冷意。
一個月後,雍正在乾清宮給六阿哥弘昭舉辦了滿月宴。
年羹堯一早就入宮,隻等著到點後去乾清宮看妹妹和期待已久的小侄子了。
要不是這近一年的時間蘇梔在宮裏過得不錯,也得到雍正的真心相待,他早就反了。
“亮工在想什麽?朕叫了你好幾聲都不見你應答。”
“是臣晃神了,臣就是想到一會兒能見到錦貴妃和六阿哥,心中有些激動。
說來臣已經許久沒有見過錦貴妃了,您知道的,臣最疼的就是這個妹妹,隻要她過得好,臣做什麽都可以。
如今她有了子嗣,臣覺得自己身上的重擔都輕了不少,待六阿哥滿月後,臣想去束手邊疆,那裏才是臣該待的地方。”
年羹堯是故意這麽說的, 反正雍正如今寵著蘇梔,又有了弘昭這個兒子,是不會虧待蘇梔的。
而他,要在邊疆建功立業,為他期待已久的侄子增添籌碼。
他日這江山必須是他的侄子的,若不是,那他就反了這江山。
“你們兄妹是許久不見了,你先過去和她說說話,反正她就在後麵,省得宴會結束她又來埋怨朕不讓她早點見你了。”
“是,臣謝皇上隆恩。”
年羹堯一走,宜修帶著剪秋來了。
“臣妾給皇上請安。”
“皇後有事?”
宜修能感覺到雍正對她態度的轉變,但她覺得自己最近挺老實的,因此漠視了雍正的冷淡態度。
“皇上,錦貴妃熬了多年總算有了自己的孩子,臣妾心中歡喜,可也越發想念弘暉了。
今日臣妾是來跟皇上求一個恩典的,臣妾也想要個兒子。
您放心,臣妾不要錦貴妃的兒子,臣妾年紀大了,沒有精力去教養幼子。
倒是弘時,臣妾很喜歡他,他快到成親的年紀了,臣妾養不了他幾年。
您就將他記到臣妾名下,讓臣妾感受一番母子親情吧,待得他成親後,臣妾就將他還給齊妃。”
雍正看奏折的手都頓住了,他覺得宜修三番五次提起弘暉,就是為了讓自己心軟好答應她的所求。
可自己也是血肉之軀,弘暉的死自己也很心痛,為何她要三番五次的戳自己的心?
“弘時已經大了,你將他養在身邊有什麽意思?朕明年就給他賜個福晉,讓他搬出宮去。”
“這臣妾就不知道了,許是臣妾住在養心殿,得皇上庇護的原因吧。”
蘇梔才不會告訴他是因為自己服了靈泉水,這才比之前更甚的。
壽康宮內,太後明顯察覺到宜修的不高興,她心中念叨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不過她也覺得蘇梔福氣好,在那般大補的情況下居然沒有將孩子養的太大,還平安生下孩子。
除了有福氣,她想不到別的理由,畢竟那些吃食蘇梔確實吃到肚子裏去了的。
“皇額娘,錦貴妃平安生產,您說她之前是不是做給臣妾看的,不然六阿哥怎麽才剛剛六斤半的重量?”
按理她應該將六阿哥養到了八斤左右才對,而且蘇梔的肚子比常人的大,怎麽可能平安生產?
“哀家也不知道具體緣由,倒是你,野心太大,怕是皇帝都猜到你想抱養六阿哥的心思了。
宜修,你如今是皇後,隻要坐穩你的皇後之位,他日不論是誰登基,你都是母後皇太後,比聖母皇太後尊貴,又何必計較那些?”
宜修也知道是這樣沒錯,但新帝不是她所出,也不曾為她所養,生母又在世,她如何坐得穩太後之位?
聖祖皇帝當年登基時才八歲,孝康章皇後母憑子貴坐上了太後之位,但不到一年就去了,這根本不符合邏輯。
她完全有理由懷疑是孝康章皇後的死是孝莊太後和孝惠章太後做的,為的就是拿捏新帝。
隻是她們對聖祖皇帝有撫養之恩,不然聖祖皇帝如何會聽她們的話?
她不一樣,她是皇後,按規矩新帝登基要尊她為母後皇太後,但她沒養過新帝,就算成了太後,也要戰戰兢兢的過活。
她身為皇後,身為眾皇子的嫡母,如何能過那樣的生活?所以,這新帝人選必須由她撫養才行。
太後見自己勸不動她,也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她去了。
迴到景仁宮後,宜修從剪秋那裏得知今日的事沒有利用到齊妃,她有些不高興。
“娘娘,三阿哥雖是長子,但他愚笨,奴婢覺得您可以將目光放在其他皇子身上。”
宜修扶額,她哪裏不知道弘時不行,但現在宮內就他一個皇子,不選他還能選誰?
“你去把齊妃叫過來,本宮有事與她說。”
“是。”
齊妃本就是宜修的人,聽到她召喚,自然屁顛顛的就過來了。
“娘娘您找臣妾?”
“齊妃,本宮欲扶持三阿哥做太子,你可願將他記到本宮名下?”
“這......”
齊妃有些猶豫,弘時成為太子她自然高興,但將弘時記到皇後名下,她還能占到好處?
“怎麽,你不樂意?本宮這麽做也是想給弘時一個嫡子身份,隻要成了嫡子,弘時就比其他人更有機會成為太子。”
齊妃斟酌一番後覺得皇後的話有理,於是直接同意了她的話。
“臣妾願意,臣妾如今隻剩下弘時一個兒子了,自然事事為他考慮,您疼愛她,臣妾是知道的,就是這事皇上同意嗎?”
“他會同意的。”
宜修想用弘暉的死讓雍正愧疚,反正不是他心愛的小兒子,弘時又大了,記到她名下肯定沒問題的。
見宜修信心滿滿的樣子,齊妃覺得自己當上聖母皇太後的那一日越來越近了。
“那弘時日後就拜托皇後娘娘照顧了,將他交給您教導,臣妾放心。”
宜修也笑,弘時這個兒子她要了,但齊妃這個生母就不必存在了。
剪秋伺候她多年,早就從她的表情中看出了她的意思,再次將目光放在齊妃身上時,她的眼裏帶上了冷意。
一個月後,雍正在乾清宮給六阿哥弘昭舉辦了滿月宴。
年羹堯一早就入宮,隻等著到點後去乾清宮看妹妹和期待已久的小侄子了。
要不是這近一年的時間蘇梔在宮裏過得不錯,也得到雍正的真心相待,他早就反了。
“亮工在想什麽?朕叫了你好幾聲都不見你應答。”
“是臣晃神了,臣就是想到一會兒能見到錦貴妃和六阿哥,心中有些激動。
說來臣已經許久沒有見過錦貴妃了,您知道的,臣最疼的就是這個妹妹,隻要她過得好,臣做什麽都可以。
如今她有了子嗣,臣覺得自己身上的重擔都輕了不少,待六阿哥滿月後,臣想去束手邊疆,那裏才是臣該待的地方。”
年羹堯是故意這麽說的, 反正雍正如今寵著蘇梔,又有了弘昭這個兒子,是不會虧待蘇梔的。
而他,要在邊疆建功立業,為他期待已久的侄子增添籌碼。
他日這江山必須是他的侄子的,若不是,那他就反了這江山。
“你們兄妹是許久不見了,你先過去和她說說話,反正她就在後麵,省得宴會結束她又來埋怨朕不讓她早點見你了。”
“是,臣謝皇上隆恩。”
年羹堯一走,宜修帶著剪秋來了。
“臣妾給皇上請安。”
“皇後有事?”
宜修能感覺到雍正對她態度的轉變,但她覺得自己最近挺老實的,因此漠視了雍正的冷淡態度。
“皇上,錦貴妃熬了多年總算有了自己的孩子,臣妾心中歡喜,可也越發想念弘暉了。
今日臣妾是來跟皇上求一個恩典的,臣妾也想要個兒子。
您放心,臣妾不要錦貴妃的兒子,臣妾年紀大了,沒有精力去教養幼子。
倒是弘時,臣妾很喜歡他,他快到成親的年紀了,臣妾養不了他幾年。
您就將他記到臣妾名下,讓臣妾感受一番母子親情吧,待得他成親後,臣妾就將他還給齊妃。”
雍正看奏折的手都頓住了,他覺得宜修三番五次提起弘暉,就是為了讓自己心軟好答應她的所求。
可自己也是血肉之軀,弘暉的死自己也很心痛,為何她要三番五次的戳自己的心?
“弘時已經大了,你將他養在身邊有什麽意思?朕明年就給他賜個福晉,讓他搬出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