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聽到這話直接臉一紅,總不能告訴皇額娘他們就是害羞吧?堂堂大清巴圖魯,怎麽好意思說出害羞的話呢?
“這樣吧, 人選皇額娘先幫你們看好,至於合不合適,等你們歸來後再說,這樣可行?”
“行,太行了,兒子謝皇額娘!”
“勞皇額娘為兒子與大哥費心了,隻是噶爾丹這次襲擊來得太突然,兒子不敢保證多久能歸來,所以......”
“知道了,此去烏魯木齊,定要小心謹慎,莫要讓自己陷入危險禁地,豆蔻,將本宮之前尋到的九轉金丹拿過來。”
“是。”
豆蔻拿了兩個玉瓶出來,恭敬的遞到了蘇梔麵前。
“這九轉金丹隻要沒斷氣都能救活,皇額娘給你們護身用,但皇額娘希望你們不要用到它,而是歸來時將它完整的還給皇額娘。”
兩人鄭重的接過玉瓶,並向蘇梔保證一定不會用到這枚救命的藥丸後,匆匆辭行帶兵趕往烏魯木齊了。
這是他們第一次帶兵作戰,兩人又緊張又興奮。
“二弟,咱們一定要好好建功立業,不然都對不起皇額娘幫咱們擋住賜婚的事了。”
胤礽白了他一眼,就知道賜婚賜婚,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趁著趕路的時間好好觀察噶爾丹的作戰方式,盡快想出對策嗎?
他可不想在烏魯木齊和噶爾丹打幾年的仗,大清內憂外患,他隻想幫皇阿瑪分憂解難。
大概是胤礽的態度影響了胤禔,兩人在之後的路程中都在就噶爾丹展開討論,兩人初生牛犢,還真讓他們找到了應對方法。
當帶兵的福全得知此事後,直接采取了他們的應對之法,並迅速寫信迴京,向康熙誇讚兩人。
康熙在得知此事後很是驕傲,這才是他的兒子,是大清的阿哥,等他們得勝歸來,自己一定要給他們加官進爵。
“嬌嬌你看,這就是朕的兒子,就是這麽優秀,都知道為朕分憂解難了,所以,你什麽時候讓小四入朝堂幫朕分憂?”
蘇梔當沒聽見這話一般帶著六歲的嘎魯玳跑了,這時候搭理康熙,那胤禛就真的要以十三之齡上朝堂了。
見蘇梔這裏走不通,康熙直接去找胤禛談心了。
整個過程那叫一個行雲流水,胤禛表示他差點信了康熙的鬼話。
什麽叫孤身一人在朝堂奮鬥多年,什麽叫姨父給他壓力,什麽叫兒子不孝隻能讓他這個阿瑪繼續努力?
“皇阿瑪,兒子才十三歲,還未成家,若現在就進入朝堂,不是讓別人胡思亂想嗎?”
“胡思亂想?誰會亂想?朕看你就是狠心,明明聰慧過人,卻不願入朝幫朕,朕都一把年紀了,你也忍心!
瞧瞧你皇額娘,還這般貌美如花呢,朕卻快成個糟老頭子了,你這個當兒子的不體恤朕就算了,還胡言亂語。
朕這心實在是痛,你若是還看得下去的話,你就走吧,不就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朝堂嗎?朕一個人可以的。”
康熙一邊說一邊出神的望著遠方,眼中的落寞是明晃晃的。
“皇阿瑪,要不這樣,兒子也去問問皇額娘的意見?若是皇額娘願意,兒子明日就入朝。”
康熙瞬間恢複英明神武的形象,仿佛剛才演戲之人不是他一般。
不過他還是不死心,明明兒子這般優秀,先帝六歲登基,他也是八歲就登基的,為何他的兒子們都不著急?
特別是胤禔和胤礽那兩個,一聽到烏魯木齊有仗可以打,直接丟下他這個當阿瑪的跑了。
眼前這個呢,明明優秀到可以原地登基,卻要聽蘇梔的成親後再入朝,他怎麽勸都不行。
“行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趕緊滾蛋,看著就讓人心煩。”
“是,兒子這就告退,皇阿瑪保重龍體,不要太累了,兒子還是擔心您的,若是朝堂之事實在難處理,兒子幫您就是。”
胤禛不是鐵石心腸之人,雖然知道康熙其實大多時候是在演戲,但他身為兒子,還是心疼了。
康熙果然很欣慰,他就說他看中的太子人選是有情有義之人,這不,雖然廢了點時間,但他還是心軟了。
“迴去吧,朕會盡快為你們相看福晉的,等到你們娶了福晉,正好都入朝為朕分憂。”
“是,兒子知道了。”
康熙直到胤禛離開都沒發現自己從頭到尾都沒想起還有個三兒子一般,胤祉活成了隱形人的存在。
而胤祉這兩年一直在為坐收漁翁之利而努力著,但他不知道怎麽迴事,越來越不得康熙重視了。
蘇梔這邊也在慈寧宮說出了她的想法,孝莊很支持她,這幾年她的身體越發差了,若無意外的話,她也就幾年的時間了。
說實話,她還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曾孫們都成家立業的,畢竟她若突然薨逝,曾孫們的婚事全都得推後。
太後此時有些懨懨的,她精心養育十五年的孫子為了逃避指婚,竟然跑去烏魯木齊打仗去了,這讓她又生氣又擔心。
但她不怪蘇梔同意孫子去打仗,因為這是孫子的夢想,他一直想成為文武雙全的優秀之人,好為大清做貢獻。
如今他已經在路上了,自己不可能為了私心將她召迴來的。
“皇額娘不必擔心,這一趟就當是胤禔和胤礽出去累積經驗,皇上和臣妾都安排了後手的,他們絕對不會有事的。
身為大清的阿哥,這一出是必經的,隻有看到戰爭的殘酷,他們才會更加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才能更好的保家衛國。”
“哀家知道,嬌嬌,哀家就是擔心,胤礽第一次離開哀家這麽久,哀家不放心啊。”
“行了,有什麽不放心的,嬌嬌都說了她和玄燁安排了後手的,他們一個是皇長子,一個是元後嫡子,這一遭是必經的。
隻有經曆過才會成長,才會明白盛世來得不容易,哀家讚同嬌嬌的做法。
不過,這福晉人選還是要相看起來的,你那裏可有合適的人選?哀家希望他們歸來後,能立刻指婚。”
“這樣吧, 人選皇額娘先幫你們看好,至於合不合適,等你們歸來後再說,這樣可行?”
“行,太行了,兒子謝皇額娘!”
“勞皇額娘為兒子與大哥費心了,隻是噶爾丹這次襲擊來得太突然,兒子不敢保證多久能歸來,所以......”
“知道了,此去烏魯木齊,定要小心謹慎,莫要讓自己陷入危險禁地,豆蔻,將本宮之前尋到的九轉金丹拿過來。”
“是。”
豆蔻拿了兩個玉瓶出來,恭敬的遞到了蘇梔麵前。
“這九轉金丹隻要沒斷氣都能救活,皇額娘給你們護身用,但皇額娘希望你們不要用到它,而是歸來時將它完整的還給皇額娘。”
兩人鄭重的接過玉瓶,並向蘇梔保證一定不會用到這枚救命的藥丸後,匆匆辭行帶兵趕往烏魯木齊了。
這是他們第一次帶兵作戰,兩人又緊張又興奮。
“二弟,咱們一定要好好建功立業,不然都對不起皇額娘幫咱們擋住賜婚的事了。”
胤礽白了他一眼,就知道賜婚賜婚,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趁著趕路的時間好好觀察噶爾丹的作戰方式,盡快想出對策嗎?
他可不想在烏魯木齊和噶爾丹打幾年的仗,大清內憂外患,他隻想幫皇阿瑪分憂解難。
大概是胤礽的態度影響了胤禔,兩人在之後的路程中都在就噶爾丹展開討論,兩人初生牛犢,還真讓他們找到了應對方法。
當帶兵的福全得知此事後,直接采取了他們的應對之法,並迅速寫信迴京,向康熙誇讚兩人。
康熙在得知此事後很是驕傲,這才是他的兒子,是大清的阿哥,等他們得勝歸來,自己一定要給他們加官進爵。
“嬌嬌你看,這就是朕的兒子,就是這麽優秀,都知道為朕分憂解難了,所以,你什麽時候讓小四入朝堂幫朕分憂?”
蘇梔當沒聽見這話一般帶著六歲的嘎魯玳跑了,這時候搭理康熙,那胤禛就真的要以十三之齡上朝堂了。
見蘇梔這裏走不通,康熙直接去找胤禛談心了。
整個過程那叫一個行雲流水,胤禛表示他差點信了康熙的鬼話。
什麽叫孤身一人在朝堂奮鬥多年,什麽叫姨父給他壓力,什麽叫兒子不孝隻能讓他這個阿瑪繼續努力?
“皇阿瑪,兒子才十三歲,還未成家,若現在就進入朝堂,不是讓別人胡思亂想嗎?”
“胡思亂想?誰會亂想?朕看你就是狠心,明明聰慧過人,卻不願入朝幫朕,朕都一把年紀了,你也忍心!
瞧瞧你皇額娘,還這般貌美如花呢,朕卻快成個糟老頭子了,你這個當兒子的不體恤朕就算了,還胡言亂語。
朕這心實在是痛,你若是還看得下去的話,你就走吧,不就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朝堂嗎?朕一個人可以的。”
康熙一邊說一邊出神的望著遠方,眼中的落寞是明晃晃的。
“皇阿瑪,要不這樣,兒子也去問問皇額娘的意見?若是皇額娘願意,兒子明日就入朝。”
康熙瞬間恢複英明神武的形象,仿佛剛才演戲之人不是他一般。
不過他還是不死心,明明兒子這般優秀,先帝六歲登基,他也是八歲就登基的,為何他的兒子們都不著急?
特別是胤禔和胤礽那兩個,一聽到烏魯木齊有仗可以打,直接丟下他這個當阿瑪的跑了。
眼前這個呢,明明優秀到可以原地登基,卻要聽蘇梔的成親後再入朝,他怎麽勸都不行。
“行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趕緊滾蛋,看著就讓人心煩。”
“是,兒子這就告退,皇阿瑪保重龍體,不要太累了,兒子還是擔心您的,若是朝堂之事實在難處理,兒子幫您就是。”
胤禛不是鐵石心腸之人,雖然知道康熙其實大多時候是在演戲,但他身為兒子,還是心疼了。
康熙果然很欣慰,他就說他看中的太子人選是有情有義之人,這不,雖然廢了點時間,但他還是心軟了。
“迴去吧,朕會盡快為你們相看福晉的,等到你們娶了福晉,正好都入朝為朕分憂。”
“是,兒子知道了。”
康熙直到胤禛離開都沒發現自己從頭到尾都沒想起還有個三兒子一般,胤祉活成了隱形人的存在。
而胤祉這兩年一直在為坐收漁翁之利而努力著,但他不知道怎麽迴事,越來越不得康熙重視了。
蘇梔這邊也在慈寧宮說出了她的想法,孝莊很支持她,這幾年她的身體越發差了,若無意外的話,她也就幾年的時間了。
說實話,她還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曾孫們都成家立業的,畢竟她若突然薨逝,曾孫們的婚事全都得推後。
太後此時有些懨懨的,她精心養育十五年的孫子為了逃避指婚,竟然跑去烏魯木齊打仗去了,這讓她又生氣又擔心。
但她不怪蘇梔同意孫子去打仗,因為這是孫子的夢想,他一直想成為文武雙全的優秀之人,好為大清做貢獻。
如今他已經在路上了,自己不可能為了私心將她召迴來的。
“皇額娘不必擔心,這一趟就當是胤禔和胤礽出去累積經驗,皇上和臣妾都安排了後手的,他們絕對不會有事的。
身為大清的阿哥,這一出是必經的,隻有看到戰爭的殘酷,他們才會更加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才能更好的保家衛國。”
“哀家知道,嬌嬌,哀家就是擔心,胤礽第一次離開哀家這麽久,哀家不放心啊。”
“行了,有什麽不放心的,嬌嬌都說了她和玄燁安排了後手的,他們一個是皇長子,一個是元後嫡子,這一遭是必經的。
隻有經曆過才會成長,才會明白盛世來得不容易,哀家讚同嬌嬌的做法。
不過,這福晉人選還是要相看起來的,你那裏可有合適的人選?哀家希望他們歸來後,能立刻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