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他覺得今日不適合見蘇梔,因為蘇梔還是比較疼胤禛的,他不想和其發生爭吵。
“算了,迴去吧,明日再來。”
“是。”
梁九功暗中鄙視康熙,多大個人了,居然懼怕敏妃娘娘,也不知您先前維護太子時怎麽不多想想後果!
說來太子也是真的心狠,明知道皇上希望他們兄弟兄友弟恭,他卻敢做出派人刺殺兄弟的事。
怕是今日皇上讓人打他板子一事也被嫉恨了吧,希望皇上不要後悔,畢竟養不教父之過。
若太子真的做出什麽大逆不道的事來,那也是皇上自作自受,該他自己承擔的。
然而兩人還未走出啟祥宮的門,琉璃便掀開簾子出來了。
“奴婢給皇上請安,娘娘讓奴婢給您帶句話,還請皇上恕罪,莫要怪罪奴婢。
四阿哥身受重傷,傷口刀刀致命,若非江湖人士相救,怕是早就曝屍荒野了。
皇上心疼太子,娘娘心中明白,但皇上僅罰太子禁足半年加三十板子就算完了,實在讓娘娘心痛。
娘娘受皇貴妃臨終所托照顧四阿哥,如今四阿哥差點身首異處,她若不能為其討迴公道,實在擔不起四阿哥一聲敏額娘。
他日若是魂歸地府,實在無言麵對皇貴妃娘娘,煩請皇上秉公處理,還四阿哥一個公道。
還有便是娘娘讓奴婢...讓奴婢跟您說,現在您出了啟祥宮的門,往後都無需再來了。
啟祥宮哪怕被閉宮,從此當成冷宮處之都行,娘娘無法正常麵對皇上。
奴婢有罪,冒犯了皇上,奴婢這就去找娘娘請求娘娘責罰,奴婢告退。”
康熙這會兒被琉璃的話氣得有些語無倫次了。
“放肆,一個奴婢也敢怪罪朕,梁九功,將她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敏妃人呢,是不是朕給她的寵愛太過了,竟敢那般非議朕?
太子自幼喪母,朕對他多加關愛不是應該的嗎?
敏妃身為庶母,又是朕的寵妃,不應該隨朕一起關愛太子嗎?怎敢編排朕與太子?
既然敏妃覺得朕出了這啟祥宮就不該再進來,那朕還真就不來了。
朕倒要看,沒了朕的寵愛,她還能不能像之前那般為人處世。”
康熙這般生氣不過是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釁了,他認為蘇梔敢這般說話,就是仗著自己喜愛她,所以才敢肆意妄為的。
所以為了讓蘇梔低頭,他決定讓她嚐嚐失寵的滋味。
“皇上既然已經決定不再踏入啟祥宮,那臣妾也不用出來相送了,想來皇上是懶得與臣妾計較的。
隻是琉璃是奉了臣妾的命令行事,皇上的懲罰未免太過,三十大板太多了,不如意思意思給個幾板子就好,您說呢?”
“朕是皇上,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三十板子就是三十板子,梁九功,你親自看著行刑。”
“是,奴才定緊盯著行刑之人,三十大板,絕不徇私。”
康熙本是想逼蘇梔低頭認錯的,誰料琉璃直接抱著一條長凳走了出來。
她看了一眼梁九功後,默默的躺到了凳子上。
康熙見此情形氣急,袖子一甩直接離開了啟祥宮。
而梁九功則命人打起了板子,那板子雖重,但未曾傷到根骨,也就麵上看著恐怖而已。
這是梁九功吩咐的,琉璃體驗下來甚至覺得再來三十大板她也扛得住。
康熙迴到乾清宮後還是覺得不夠解氣,怒砸了宮內的擺件後才覺得出了那麽兩分氣。
這後宮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醃臢地,他倒要看看沒了他傾心相護,蘇梔這個不識好歹的女人要如何在後宮立足!
奈何他小看了章佳氏的勢力,也小看了蘇梔這個幕後之人。
如今章佳氏可不是十年前的章佳氏,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體係。
得知蘇梔在宮裏變相失寵後,前朝出現了很多逼康熙立後的言論。
“中宮久無主,恐朝政不穩,還請皇上確立新後,以穩固江山社稷。”
“臣附議,皇後之位至關重要,這些年皇上不曾立新後,外界隱隱有些動蕩。
為防止那些亂黨造謠生事,還請皇上盡快立下新後,以穩定江山。”
“國不可一日無後,臣等懇請皇上下旨立下新後。”
康熙眼神冰冷的看著堂下那些個大臣,他絕不相信他們會無端提出定立新後的話來,定是有人從中慫恿。”
若皇貴妃還在,他定會以為是佟國維等人慫恿朝臣逼他立後的,但現在他卻不確定是誰慫恿的了。
其實他心裏有懷疑的人選,那便是蘇梔,奈何章佳氏一族未有人站出來附和,這就讓他不確定了。
“此事事關重大,朕需要考慮考慮,不過朕想知道你們這般想讓朕立新後,可是有了屬意的繼後人選?”
“新後是皇上的妻子,立誰為後自有皇上定奪,臣等遵旨既是,不敢妄言。”
“後宮妃嬪以惠妃為尊,若要立後,定要立惠妃娘娘。”
“大阿哥是皇長子,惠妃娘娘擔得起。”
突然一群人出來提議立惠妃為後,康熙都懵了,他看向納蘭明珠,發現他同樣皺著眉頭。
顯然這一出不是他安排的,就在他懷疑是不是章佳氏搞的鬼時,斜眼瞟到了索額圖沒來得及收迴的笑。
合著這一切都是索額圖搞的鬼啊,目的是什麽?想借此事讓自己出麵打壓惠妃母子?
胤禔雖然被自己推出來和太子打擂台,但他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怎麽可能輕易動他。
“索額圖,朕這後宮妃嬪眾多,你覺得這繼後人選由誰擔任最為合適?”
索額圖未曾想到康熙會將目光移向自己,但他今日的目的有兩個,惠妃母子以及蘇梔母子。
惠妃母子不過是引出蘇梔母子的引子罷了,既然康熙發問了,他自然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
“惠妃娘娘身為四妃之首,育有皇長子,若立為繼後是可行的,老臣沒有意見。
隻是敏妃娘娘育有兩對龍鳳胎和一對雙生子,在子嗣祥瑞上都高於惠妃,敏妃娘娘似乎更適合成為繼後。”
“算了,迴去吧,明日再來。”
“是。”
梁九功暗中鄙視康熙,多大個人了,居然懼怕敏妃娘娘,也不知您先前維護太子時怎麽不多想想後果!
說來太子也是真的心狠,明知道皇上希望他們兄弟兄友弟恭,他卻敢做出派人刺殺兄弟的事。
怕是今日皇上讓人打他板子一事也被嫉恨了吧,希望皇上不要後悔,畢竟養不教父之過。
若太子真的做出什麽大逆不道的事來,那也是皇上自作自受,該他自己承擔的。
然而兩人還未走出啟祥宮的門,琉璃便掀開簾子出來了。
“奴婢給皇上請安,娘娘讓奴婢給您帶句話,還請皇上恕罪,莫要怪罪奴婢。
四阿哥身受重傷,傷口刀刀致命,若非江湖人士相救,怕是早就曝屍荒野了。
皇上心疼太子,娘娘心中明白,但皇上僅罰太子禁足半年加三十板子就算完了,實在讓娘娘心痛。
娘娘受皇貴妃臨終所托照顧四阿哥,如今四阿哥差點身首異處,她若不能為其討迴公道,實在擔不起四阿哥一聲敏額娘。
他日若是魂歸地府,實在無言麵對皇貴妃娘娘,煩請皇上秉公處理,還四阿哥一個公道。
還有便是娘娘讓奴婢...讓奴婢跟您說,現在您出了啟祥宮的門,往後都無需再來了。
啟祥宮哪怕被閉宮,從此當成冷宮處之都行,娘娘無法正常麵對皇上。
奴婢有罪,冒犯了皇上,奴婢這就去找娘娘請求娘娘責罰,奴婢告退。”
康熙這會兒被琉璃的話氣得有些語無倫次了。
“放肆,一個奴婢也敢怪罪朕,梁九功,將她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敏妃人呢,是不是朕給她的寵愛太過了,竟敢那般非議朕?
太子自幼喪母,朕對他多加關愛不是應該的嗎?
敏妃身為庶母,又是朕的寵妃,不應該隨朕一起關愛太子嗎?怎敢編排朕與太子?
既然敏妃覺得朕出了這啟祥宮就不該再進來,那朕還真就不來了。
朕倒要看,沒了朕的寵愛,她還能不能像之前那般為人處世。”
康熙這般生氣不過是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釁了,他認為蘇梔敢這般說話,就是仗著自己喜愛她,所以才敢肆意妄為的。
所以為了讓蘇梔低頭,他決定讓她嚐嚐失寵的滋味。
“皇上既然已經決定不再踏入啟祥宮,那臣妾也不用出來相送了,想來皇上是懶得與臣妾計較的。
隻是琉璃是奉了臣妾的命令行事,皇上的懲罰未免太過,三十大板太多了,不如意思意思給個幾板子就好,您說呢?”
“朕是皇上,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三十板子就是三十板子,梁九功,你親自看著行刑。”
“是,奴才定緊盯著行刑之人,三十大板,絕不徇私。”
康熙本是想逼蘇梔低頭認錯的,誰料琉璃直接抱著一條長凳走了出來。
她看了一眼梁九功後,默默的躺到了凳子上。
康熙見此情形氣急,袖子一甩直接離開了啟祥宮。
而梁九功則命人打起了板子,那板子雖重,但未曾傷到根骨,也就麵上看著恐怖而已。
這是梁九功吩咐的,琉璃體驗下來甚至覺得再來三十大板她也扛得住。
康熙迴到乾清宮後還是覺得不夠解氣,怒砸了宮內的擺件後才覺得出了那麽兩分氣。
這後宮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醃臢地,他倒要看看沒了他傾心相護,蘇梔這個不識好歹的女人要如何在後宮立足!
奈何他小看了章佳氏的勢力,也小看了蘇梔這個幕後之人。
如今章佳氏可不是十年前的章佳氏,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體係。
得知蘇梔在宮裏變相失寵後,前朝出現了很多逼康熙立後的言論。
“中宮久無主,恐朝政不穩,還請皇上確立新後,以穩固江山社稷。”
“臣附議,皇後之位至關重要,這些年皇上不曾立新後,外界隱隱有些動蕩。
為防止那些亂黨造謠生事,還請皇上盡快立下新後,以穩定江山。”
“國不可一日無後,臣等懇請皇上下旨立下新後。”
康熙眼神冰冷的看著堂下那些個大臣,他絕不相信他們會無端提出定立新後的話來,定是有人從中慫恿。”
若皇貴妃還在,他定會以為是佟國維等人慫恿朝臣逼他立後的,但現在他卻不確定是誰慫恿的了。
其實他心裏有懷疑的人選,那便是蘇梔,奈何章佳氏一族未有人站出來附和,這就讓他不確定了。
“此事事關重大,朕需要考慮考慮,不過朕想知道你們這般想讓朕立新後,可是有了屬意的繼後人選?”
“新後是皇上的妻子,立誰為後自有皇上定奪,臣等遵旨既是,不敢妄言。”
“後宮妃嬪以惠妃為尊,若要立後,定要立惠妃娘娘。”
“大阿哥是皇長子,惠妃娘娘擔得起。”
突然一群人出來提議立惠妃為後,康熙都懵了,他看向納蘭明珠,發現他同樣皺著眉頭。
顯然這一出不是他安排的,就在他懷疑是不是章佳氏搞的鬼時,斜眼瞟到了索額圖沒來得及收迴的笑。
合著這一切都是索額圖搞的鬼啊,目的是什麽?想借此事讓自己出麵打壓惠妃母子?
胤禔雖然被自己推出來和太子打擂台,但他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怎麽可能輕易動他。
“索額圖,朕這後宮妃嬪眾多,你覺得這繼後人選由誰擔任最為合適?”
索額圖未曾想到康熙會將目光移向自己,但他今日的目的有兩個,惠妃母子以及蘇梔母子。
惠妃母子不過是引出蘇梔母子的引子罷了,既然康熙發問了,他自然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
“惠妃娘娘身為四妃之首,育有皇長子,若立為繼後是可行的,老臣沒有意見。
隻是敏妃娘娘育有兩對龍鳳胎和一對雙生子,在子嗣祥瑞上都高於惠妃,敏妃娘娘似乎更適合成為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