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兒,蘇梔的心都軟了。
她這是第一次生出同卵雙胞胎,若不是他們眼角的淚痣不一樣,怕是她這個親娘分辨起來都有點困難。
好在兩小隻現在很懂事,在得知她快生產後,怕自己衝撞到她,去了延禧宮後乖得不得了。
隔兩日惠妃就會帶著她們過來看自己和弟弟們。
如今兩小隻可有身為姐姐的自覺了,對於突然多出來的弟弟可謂是溫柔似水,就不知道過幾年還會不會這般溫柔了。
“福晉,要不奴婢去接格格們迴來陪陪您?”
“好。”
筱月帶著人去延禧宮接小格格了,惠妃想看戲,便將她們交給了筱月,而她轉身去了宜妃的翊坤宮。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好事得和姐妹分享。
當梁九功帶迴暗訪得來的實錘證據後,康熙怒了。
“好一個烏雅氏,好一個內務府,來人,將烏雅氏一族全部打入大牢。
梁九功,你親自帶人徹查內務府,給朕抄了烏雅氏的老宅,朕要看看他們貪汙了朕多少銀子。”
康熙僅僅以為烏雅氏貪汙的是銀子,萬萬沒想到豈止是銀子這麽簡單。
烏雅家的庫房內有不少外藩上貢的東西,甚至有幾樣還在他的私庫裏。
這些東西可都是世間無二的東西,既然兩方都有,那麽必定有一方是假的,至於誰是假的......
康熙覺得自己私庫裏的那幾樣真有可能是假的,一想到自己堂堂帝王被一個奴才給誆騙了,那心裏的怒氣值就止不住的上漲。
當梁九功小心翼翼的將查到的結果呈上來時,康熙蚌埠住了。
果然,他私庫裏的東西是假的!
羞怒交加之下,康熙讓人直接斬了烏雅一族的族長。
驟然得知自家的家族被抄家下獄,德妃一點都不慌張。
隻見她換身白衣,頭上的簪花發飾全部取下,從永和宮開始一步一跪的來到了乾清門,直接就在那裏跪著了。
梁九功倒是注意到了這一幕,於是悄悄的給康熙遞了個眼色後從後方出去了。
來到乾清門外,也不說別的,直接命人準備將德妃送迴永和宮。
“放開本宮,你們這些狗奴才敢碰本宮,小心皇上要了你們的命!”
“德妃娘娘您似乎還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烏雅一族都快沒了,您從哪裏來的底氣這般鬧騰?
奴才勸您老實迴永和宮等消息吧,如今這副可憐兮兮的模樣,皇上怕是見不著的。”
德妃不想走,她剛才可是一步一跪過來的,這宮裏有多少人等著看她笑話,她又不是不知道。
若現在她灰溜溜的離開,不僅救不了家族,還要成為整個後宮的笑話,她絕不離開。
她就跪在這裏,就不信康熙能一直沒發現她。
“本宮不走,本宮要在這裏等皇上。”
然而梁九功已經知道她大勢已去了,直接命人捂了她的嘴送迴了永和宮,並且派了人在宮門外看守。
確認自己不能去康熙麵前賣慘後,德妃讓人叫來了十四阿哥,並且派人去通知了胤禛,讓他帶著烏拉那拉氏去永和宮見他。
如今胤禛還在上書房學習,蘇梔哄著兩小隻自己玩去後,便讓筱月去上書房找了胤禛,讓他去乾清門外等著替烏雅氏求情。
筱月不解,為何自家福晉這般幫四阿哥,不明白。
“順便叫四弟妹也一起去,四弟聰慧,明白的。”
“是,福晉。”
胤禛確實按蘇梔想的帶著四福晉去乾清門外等著求情了,德妃的人撲了個空後,不敢去乾清門請人,隻能默默迴了永和宮。
“果然是個養不熟的,在佟佳氏身邊長大的就是比不得本宮的十四!”
散朝後,胤禔出來將胤禛拉著進了乾清宮。
“你一會兒隻管跪下,啥話也不要說,皇阿瑪不會怪罪你的。”
“謝謝大哥。”
胤禛很感動,大哥大嫂都是好人,一心為他著想。
他現在一想到蘇梔跟他說讓他時常陪伴皇額娘,就忍不住心生感激。
若非有蘇梔的提醒,他可能要抱憾終身。
康熙得知胤禛帶著他福晉過來,就猜到可能是來給烏雅氏求情的。
他眼裏閃過一絲不滿,這時候上趕著來求情做什麽?難不成是覺得自己不會處罰他?
不過他突然想到剛才梁九功說起德妃過來過一事,聽說還是一步一跪過來的,這不是逼自己原諒烏雅一族的所做作為嗎?
簡直放肆,烏雅氏必須查辦。
內務府有貪墨之事他一直都知道,隻是水至清則無魚,有這些東西牽製,內務府的人才會好好辦事。
但他沒想到內務府有些人的膽子會這麽大,竟然敢貪墨外藩上貢之物。
貪墨就算了,還給他整個假的放在他的私庫裏!
一想到他堂堂帝王的私庫裏有假貨,他就覺得好膈應。
現在唯一慶幸的是他也稀罕那幾樣物件,沒有將其賞賜出去,不然這臉就丟大發了。
現在胤禛還想來求情,直接罰禁閉吧。
於是,胤禛從進來開始一句話都沒說過就被關了兩個月的禁閉。
得知自己要關禁閉,還是兩個月,胤禛很淡定的接受了。
隻要不讓他去永和宮,就是將他踢出宮他也願意。
“兒子謝皇阿瑪,皇阿瑪辛苦了。”
看著他這般反應,康熙居然有一種自己做得太過了的感覺?
再看向旁邊用譴責的眼神看著他的胤禔,他不樂意了,臭小子看什麽看!
“皇阿瑪,沒想到您喜歡的是德妃娘娘這樣的人啊,兒臣聽說她剛才可是跪著爬去乾清門的,這勇氣毅力兒臣自愧不如。”
康熙麻了,狗兒子在說什麽?
什麽叫跪著爬過去的,不是一步一跪嗎?
“時候不早了,皇阿瑪,兒臣還要迴去看兒子,就不在這裏陪您了。
烏雅一族的事情您可得好好處理,兒臣的嶽父這一次可是氣得不輕呢。
為了兒子出宮後能好好和嶽父一家相處,辛苦您了。”
康熙拿起硯台就朝著他扔了過去,不會說話就不要說,說出來的都是氣人的,不如不說。
她這是第一次生出同卵雙胞胎,若不是他們眼角的淚痣不一樣,怕是她這個親娘分辨起來都有點困難。
好在兩小隻現在很懂事,在得知她快生產後,怕自己衝撞到她,去了延禧宮後乖得不得了。
隔兩日惠妃就會帶著她們過來看自己和弟弟們。
如今兩小隻可有身為姐姐的自覺了,對於突然多出來的弟弟可謂是溫柔似水,就不知道過幾年還會不會這般溫柔了。
“福晉,要不奴婢去接格格們迴來陪陪您?”
“好。”
筱月帶著人去延禧宮接小格格了,惠妃想看戲,便將她們交給了筱月,而她轉身去了宜妃的翊坤宮。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好事得和姐妹分享。
當梁九功帶迴暗訪得來的實錘證據後,康熙怒了。
“好一個烏雅氏,好一個內務府,來人,將烏雅氏一族全部打入大牢。
梁九功,你親自帶人徹查內務府,給朕抄了烏雅氏的老宅,朕要看看他們貪汙了朕多少銀子。”
康熙僅僅以為烏雅氏貪汙的是銀子,萬萬沒想到豈止是銀子這麽簡單。
烏雅家的庫房內有不少外藩上貢的東西,甚至有幾樣還在他的私庫裏。
這些東西可都是世間無二的東西,既然兩方都有,那麽必定有一方是假的,至於誰是假的......
康熙覺得自己私庫裏的那幾樣真有可能是假的,一想到自己堂堂帝王被一個奴才給誆騙了,那心裏的怒氣值就止不住的上漲。
當梁九功小心翼翼的將查到的結果呈上來時,康熙蚌埠住了。
果然,他私庫裏的東西是假的!
羞怒交加之下,康熙讓人直接斬了烏雅一族的族長。
驟然得知自家的家族被抄家下獄,德妃一點都不慌張。
隻見她換身白衣,頭上的簪花發飾全部取下,從永和宮開始一步一跪的來到了乾清門,直接就在那裏跪著了。
梁九功倒是注意到了這一幕,於是悄悄的給康熙遞了個眼色後從後方出去了。
來到乾清門外,也不說別的,直接命人準備將德妃送迴永和宮。
“放開本宮,你們這些狗奴才敢碰本宮,小心皇上要了你們的命!”
“德妃娘娘您似乎還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烏雅一族都快沒了,您從哪裏來的底氣這般鬧騰?
奴才勸您老實迴永和宮等消息吧,如今這副可憐兮兮的模樣,皇上怕是見不著的。”
德妃不想走,她剛才可是一步一跪過來的,這宮裏有多少人等著看她笑話,她又不是不知道。
若現在她灰溜溜的離開,不僅救不了家族,還要成為整個後宮的笑話,她絕不離開。
她就跪在這裏,就不信康熙能一直沒發現她。
“本宮不走,本宮要在這裏等皇上。”
然而梁九功已經知道她大勢已去了,直接命人捂了她的嘴送迴了永和宮,並且派了人在宮門外看守。
確認自己不能去康熙麵前賣慘後,德妃讓人叫來了十四阿哥,並且派人去通知了胤禛,讓他帶著烏拉那拉氏去永和宮見他。
如今胤禛還在上書房學習,蘇梔哄著兩小隻自己玩去後,便讓筱月去上書房找了胤禛,讓他去乾清門外等著替烏雅氏求情。
筱月不解,為何自家福晉這般幫四阿哥,不明白。
“順便叫四弟妹也一起去,四弟聰慧,明白的。”
“是,福晉。”
胤禛確實按蘇梔想的帶著四福晉去乾清門外等著求情了,德妃的人撲了個空後,不敢去乾清門請人,隻能默默迴了永和宮。
“果然是個養不熟的,在佟佳氏身邊長大的就是比不得本宮的十四!”
散朝後,胤禔出來將胤禛拉著進了乾清宮。
“你一會兒隻管跪下,啥話也不要說,皇阿瑪不會怪罪你的。”
“謝謝大哥。”
胤禛很感動,大哥大嫂都是好人,一心為他著想。
他現在一想到蘇梔跟他說讓他時常陪伴皇額娘,就忍不住心生感激。
若非有蘇梔的提醒,他可能要抱憾終身。
康熙得知胤禛帶著他福晉過來,就猜到可能是來給烏雅氏求情的。
他眼裏閃過一絲不滿,這時候上趕著來求情做什麽?難不成是覺得自己不會處罰他?
不過他突然想到剛才梁九功說起德妃過來過一事,聽說還是一步一跪過來的,這不是逼自己原諒烏雅一族的所做作為嗎?
簡直放肆,烏雅氏必須查辦。
內務府有貪墨之事他一直都知道,隻是水至清則無魚,有這些東西牽製,內務府的人才會好好辦事。
但他沒想到內務府有些人的膽子會這麽大,竟然敢貪墨外藩上貢之物。
貪墨就算了,還給他整個假的放在他的私庫裏!
一想到他堂堂帝王的私庫裏有假貨,他就覺得好膈應。
現在唯一慶幸的是他也稀罕那幾樣物件,沒有將其賞賜出去,不然這臉就丟大發了。
現在胤禛還想來求情,直接罰禁閉吧。
於是,胤禛從進來開始一句話都沒說過就被關了兩個月的禁閉。
得知自己要關禁閉,還是兩個月,胤禛很淡定的接受了。
隻要不讓他去永和宮,就是將他踢出宮他也願意。
“兒子謝皇阿瑪,皇阿瑪辛苦了。”
看著他這般反應,康熙居然有一種自己做得太過了的感覺?
再看向旁邊用譴責的眼神看著他的胤禔,他不樂意了,臭小子看什麽看!
“皇阿瑪,沒想到您喜歡的是德妃娘娘這樣的人啊,兒臣聽說她剛才可是跪著爬去乾清門的,這勇氣毅力兒臣自愧不如。”
康熙麻了,狗兒子在說什麽?
什麽叫跪著爬過去的,不是一步一跪嗎?
“時候不早了,皇阿瑪,兒臣還要迴去看兒子,就不在這裏陪您了。
烏雅一族的事情您可得好好處理,兒臣的嶽父這一次可是氣得不輕呢。
為了兒子出宮後能好好和嶽父一家相處,辛苦您了。”
康熙拿起硯台就朝著他扔了過去,不會說話就不要說,說出來的都是氣人的,不如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