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梔突然升級做了祖母,一時間有些慌亂,她如今也就三十左右,怎麽又做了祖母?
特別是保成找理由說怕她無聊將孩子抱去養心殿給她養後,她一度懷疑自己老了。
惠嬪自降位後人低調了許多,因為她發現胤禔好像變了個人,對她恭敬多於孝順,除了例行請安外,再未踏足延禧宮半步。
甚至她的孫子出生,也隻是派人通知她一聲就沒了動作。
一年下來,她見大福晉的次數都比見胤禔的多。
也是因為這樣,她發現自己這個額娘當得很失敗,她不該為了自己的想法改變胤禔的。
可如今已經這樣了,她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挽迴胤禔的心。
特別是皇上總找理由把她禁足在延禧宮,她都快困瘋了。
阿哥所。
“大哥就打算這麽頹廢的過完這一生?你當初不是信誓旦旦的與弟弟說你要當大將軍王的嗎?”
“太晚了,如今這樣也好,至少不上戰場,爺不會有犧牲的可能。
隻要爺老實本分,身為長子,一個郡王之位跑不了。”
見他如此作為,胤禛氣哼哼的離開了。
當初他也是崇拜過胤禔的,畢竟他的武學極好。
誰知道他不知抽了什麽風,竟然棄武從文,這也就罷了,他還死不聽勸,從那以後就真的不沾武學了。
如今自己也大了,太子之位還處於空懸之中。
大家都是皇子,他又是皇貴妃之子,身份可比胤禔他們高多了,佟家與烏拉那拉氏也該為自己出點力了。
得知胤禛的心思,兩家人都開始動作了。
佟家是母族,烏拉那拉氏是妻族,既然他起了心思,他們身為他的後盾,理應支持他。
康熙得知兩家人暗中支持胤禛後,直接找蘇梔哭訴自己的不容易了。
“皇後,朕委屈,朕太委屈了,朕還沒死呢,那孽子就慫恿別人給他爭位了。
這要是朕突然死了,你們母子幾人可怎麽辦啊!
朕實在是心痛,快安慰朕。”
康熙以為自己能得到蘇梔愛的的安慰,誰知道她一點都不按常理出牌。
不安慰就算了,居然直接給他來了一句早死早超生,正好給兒子們騰位置。
省得過的太久了,親兒子都嫌棄他。
康熙氣衝衝的出走了,他要去禦花園靜靜。
皇後若是不來哄他,他今日就不迴養心殿了。
巧合的是,胤禛正好查到了當年在他背後說他身世的那幾個宮女的身份,這會兒正在禦花園與蘇培盛對話呢。
“爺,三人都是延禧宮的灑掃宮女。
奴才已經暗中調查過了,當年之事是惠嬪娘娘安排她們做的,目的是挑撥您與皇貴妃的關係。
皇貴妃曾安排人尋找她們,可惜一直沒尋到。
也是這次奴才在經過延禧宮時無意間見到了她們才敢確認的,不知您準備如何做?”
“既然那麽喜歡挑撥他人是非,那就給爺以牙還牙。
正好大哥需要一個理由重新接觸武學,有了這一出,大哥必然會和惠嬪決裂。
到時候爺在一番拉攏,大哥鐵定支持爺上位。
爺如今是皇貴妃之子,雖然比二哥和七弟他們低了些,但這副後之子的身份也夠了。
更何況二哥自動放棄太子之位,七弟又還未娶妻,爺如今可是有嫡子的人,皇阿瑪不選爺簡直就是瞎。”
“是。”
主意是打得挺好,可惜被康熙發現了,還聽了個正著,康熙直接讓梁九功將三個宮女處置了。
無論如何都找不到這三個宮女後,胤禛知道自己被算計了。
隻不知這幕後之人是誰,居然先自己一步將人解決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話有沒有被傳出去。
康熙因為聽到了胤禛的算計而將胤禔叫到了養心殿,與其促膝長談一整夜。
次日,胤禔眼眶微紅的迴了阿哥所。
大福晉知道自家爺的心思,可她身為妻子並不想他上戰場殺敵。
更何況她才生下嫡子沒多久,這個世間有太多的意外,她害怕胤禔成為意外中的一員。
“爺,既然已經選了文,便堅持到底吧。”
“好。”
胤禔感覺自己活得行屍走肉,這宮裏太壓抑了,他好想出宮。
大概是康熙也覺得兒子們大了再住在宮裏不合適,於是把爵位搞批發似的一通分發後將打發出宮了。
胤禔、胤礽、胤祉被封了多羅貝勒,胤禛、胤禩和胤佑三兄弟封了固山貝子,最小的胤?沒蹭上車,依然是個光頭阿哥。
對於自己隻封了個固山貝子一事,胤禛是有些不甘的。
他可是皇貴妃之子,胤禔就不說了,好歹是長子,但胤祉僅是妃位之子,怎麽還比自己初封爵位高?
不過,能出宮可是好事兒。
自出宮後,對太子之位有想法的胤禛開始暗中拉幫結派了。
胤禔和胤礽自動放棄,胤祉有些想法,胤禛野心勃勃。
胤祺因為是太後撫養的再加上宜妃的叮囑,也是一早就沒了繼承權,剩下的胤佑四兄弟以胤佑馬首是瞻,正在尋求他的意見。
“七哥,皇額娘如今是皇後,咱們都是嫡子,你若是有想法,弟弟們拚死支持你。”
胤佑一番分析後發現,這太子之位還是得自己來坐,這樣他們母子幾人才有活路。
就憑皇額娘現在是皇後一事,他人上位後最先處置的便是他們。
這個他人除了胤禛不做他想,三哥雖有想法,但他膽子沒那麽大,不敢付諸行動。
胤禛不一樣,未出宮前就已經讓佟家與烏拉那拉氏為其鋪路了。
“既然大哥二哥放棄了太子之位,那爺就承了這份情,要了這太子之位。”
聽到他的準確答複後,不說他們兄弟了,就連康熙也滿意了。
“還得是小七靠譜,有野心也有實力,配得上太子之位。”
蘇梔嘴角不停的抽搐,在自賣自誇這一點上,她承認自己比不上康熙。
從胤佑出生起就知道他非池中物,他日一定會成為帝王的。
如今倒好,說得好像胤佑是披荊斬棘,一路過關斬將換來的太子之位一樣。
次日,朝堂上再次掀起了立太子的熱潮。
特別是保成找理由說怕她無聊將孩子抱去養心殿給她養後,她一度懷疑自己老了。
惠嬪自降位後人低調了許多,因為她發現胤禔好像變了個人,對她恭敬多於孝順,除了例行請安外,再未踏足延禧宮半步。
甚至她的孫子出生,也隻是派人通知她一聲就沒了動作。
一年下來,她見大福晉的次數都比見胤禔的多。
也是因為這樣,她發現自己這個額娘當得很失敗,她不該為了自己的想法改變胤禔的。
可如今已經這樣了,她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挽迴胤禔的心。
特別是皇上總找理由把她禁足在延禧宮,她都快困瘋了。
阿哥所。
“大哥就打算這麽頹廢的過完這一生?你當初不是信誓旦旦的與弟弟說你要當大將軍王的嗎?”
“太晚了,如今這樣也好,至少不上戰場,爺不會有犧牲的可能。
隻要爺老實本分,身為長子,一個郡王之位跑不了。”
見他如此作為,胤禛氣哼哼的離開了。
當初他也是崇拜過胤禔的,畢竟他的武學極好。
誰知道他不知抽了什麽風,竟然棄武從文,這也就罷了,他還死不聽勸,從那以後就真的不沾武學了。
如今自己也大了,太子之位還處於空懸之中。
大家都是皇子,他又是皇貴妃之子,身份可比胤禔他們高多了,佟家與烏拉那拉氏也該為自己出點力了。
得知胤禛的心思,兩家人都開始動作了。
佟家是母族,烏拉那拉氏是妻族,既然他起了心思,他們身為他的後盾,理應支持他。
康熙得知兩家人暗中支持胤禛後,直接找蘇梔哭訴自己的不容易了。
“皇後,朕委屈,朕太委屈了,朕還沒死呢,那孽子就慫恿別人給他爭位了。
這要是朕突然死了,你們母子幾人可怎麽辦啊!
朕實在是心痛,快安慰朕。”
康熙以為自己能得到蘇梔愛的的安慰,誰知道她一點都不按常理出牌。
不安慰就算了,居然直接給他來了一句早死早超生,正好給兒子們騰位置。
省得過的太久了,親兒子都嫌棄他。
康熙氣衝衝的出走了,他要去禦花園靜靜。
皇後若是不來哄他,他今日就不迴養心殿了。
巧合的是,胤禛正好查到了當年在他背後說他身世的那幾個宮女的身份,這會兒正在禦花園與蘇培盛對話呢。
“爺,三人都是延禧宮的灑掃宮女。
奴才已經暗中調查過了,當年之事是惠嬪娘娘安排她們做的,目的是挑撥您與皇貴妃的關係。
皇貴妃曾安排人尋找她們,可惜一直沒尋到。
也是這次奴才在經過延禧宮時無意間見到了她們才敢確認的,不知您準備如何做?”
“既然那麽喜歡挑撥他人是非,那就給爺以牙還牙。
正好大哥需要一個理由重新接觸武學,有了這一出,大哥必然會和惠嬪決裂。
到時候爺在一番拉攏,大哥鐵定支持爺上位。
爺如今是皇貴妃之子,雖然比二哥和七弟他們低了些,但這副後之子的身份也夠了。
更何況二哥自動放棄太子之位,七弟又還未娶妻,爺如今可是有嫡子的人,皇阿瑪不選爺簡直就是瞎。”
“是。”
主意是打得挺好,可惜被康熙發現了,還聽了個正著,康熙直接讓梁九功將三個宮女處置了。
無論如何都找不到這三個宮女後,胤禛知道自己被算計了。
隻不知這幕後之人是誰,居然先自己一步將人解決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話有沒有被傳出去。
康熙因為聽到了胤禛的算計而將胤禔叫到了養心殿,與其促膝長談一整夜。
次日,胤禔眼眶微紅的迴了阿哥所。
大福晉知道自家爺的心思,可她身為妻子並不想他上戰場殺敵。
更何況她才生下嫡子沒多久,這個世間有太多的意外,她害怕胤禔成為意外中的一員。
“爺,既然已經選了文,便堅持到底吧。”
“好。”
胤禔感覺自己活得行屍走肉,這宮裏太壓抑了,他好想出宮。
大概是康熙也覺得兒子們大了再住在宮裏不合適,於是把爵位搞批發似的一通分發後將打發出宮了。
胤禔、胤礽、胤祉被封了多羅貝勒,胤禛、胤禩和胤佑三兄弟封了固山貝子,最小的胤?沒蹭上車,依然是個光頭阿哥。
對於自己隻封了個固山貝子一事,胤禛是有些不甘的。
他可是皇貴妃之子,胤禔就不說了,好歹是長子,但胤祉僅是妃位之子,怎麽還比自己初封爵位高?
不過,能出宮可是好事兒。
自出宮後,對太子之位有想法的胤禛開始暗中拉幫結派了。
胤禔和胤礽自動放棄,胤祉有些想法,胤禛野心勃勃。
胤祺因為是太後撫養的再加上宜妃的叮囑,也是一早就沒了繼承權,剩下的胤佑四兄弟以胤佑馬首是瞻,正在尋求他的意見。
“七哥,皇額娘如今是皇後,咱們都是嫡子,你若是有想法,弟弟們拚死支持你。”
胤佑一番分析後發現,這太子之位還是得自己來坐,這樣他們母子幾人才有活路。
就憑皇額娘現在是皇後一事,他人上位後最先處置的便是他們。
這個他人除了胤禛不做他想,三哥雖有想法,但他膽子沒那麽大,不敢付諸行動。
胤禛不一樣,未出宮前就已經讓佟家與烏拉那拉氏為其鋪路了。
“既然大哥二哥放棄了太子之位,那爺就承了這份情,要了這太子之位。”
聽到他的準確答複後,不說他們兄弟了,就連康熙也滿意了。
“還得是小七靠譜,有野心也有實力,配得上太子之位。”
蘇梔嘴角不停的抽搐,在自賣自誇這一點上,她承認自己比不上康熙。
從胤佑出生起就知道他非池中物,他日一定會成為帝王的。
如今倒好,說得好像胤佑是披荊斬棘,一路過關斬將換來的太子之位一樣。
次日,朝堂上再次掀起了立太子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