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嬴政:廟號?不是廢了嗎?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些年吧……”
嬴政笑著說道。
“你還去泰山旅遊過啊,那也算是出了趟遠門了。”
趙龍不禁說道,“說實話,我也去過呢,當時把我累的。”
你也去過?
嬴政聽了心說,不過,當時朕倒是沒感覺累。
沒錯,畢竟是被人抬上去的。
而且,朕,不但去過,還在上麵,封了個禪!
哎,等等……
忽然之間,嬴政想到什麽,忙對趙龍問道,“先生,你去過泰山,那,敢問,你可知道大秦的始皇帝可是也去過泰山的?”
“那我當然知道了,泰山封禪嘛。”
趙龍笑著說道,“古代第一位封禪的皇帝,皇帝搞封禪,就是他開的頭啊。”
哦?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心裏一樂。
“這封禪啊,雖說始皇帝是以第一個封禪的皇帝,不過,其實在他之前,也有人封禪過,隻不過不是皇帝。”
趙龍說道,“當時你去泰山的時候,那些導遊跟你聊過沒?”
“導什麽?”
“遊啊!”
“導遊?導遊是怎麽遊?”
嬴政聽了,不解問道。
我特麽?
當聽到嬴政的話之後,趙龍一陣無語,“導遊啊!什麽導遊是怎麽遊,導遊還能怎麽遊,就是在本地的,然後領著你的那個……有吧?”
“哦,那倒是有……些……”
嬴政一笑言道。
這倒是也沒錯,他上泰山的時候,那本地的郡縣一切官吏,都得小心一樣的跟隨著伺候著。
當然……
不到級別的,那還沒資格跟著。
“這不就完了,那個就叫導遊。”
趙龍笑著說道,“給錢了吧?”
啥?
給錢?
“給什麽錢?”
嬴政稍稍一愣,這才說道,“哦,賞錢?”
“嘿你這人,說話還挺有意思的。”
聽到嬴政的話,趙龍又是一陣無語。
賞錢個屁啊,這話怎麽就那麽奇怪呢?
不過,倒也不能說完全不對……
畢竟導遊這個行業,還是比較特殊的。
“先生剛才說,始皇帝是第一位在泰山封禪的,那除卻始皇帝之外,可都還有什麽人,在泰山封禪過?”
嬴政繼續問道。
“那你都去泰山旅遊了,還找導遊了,他沒給你說啊?”
趙龍聽了,不解問道。
“這,卻是沒說。”
嬴政一笑言道。
“嘿,這導遊賺黑心錢啊。”
趙龍忍不住說道,“光賺錢不幹事,真不地道!”
“對對,可不是麽……”
嬴政接過話,笑道,“還是先生講一講的好。”
沒錯,嬴政自己也是很想明白,這封禪的事情,也算自己開頭,也不算自己開頭,那如此的規格,後世到底是如何看的,評價的?
“封禪是大事,那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敢的。”
趙龍說道,“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隻有大朝代的集大成者,那才有資格去封禪,這個,其實比廟號什麽的,都嚴格多了,你要是德不配位,那不但群臣會阻止,而且還會遺臭萬年的。”
“是嗎?”
嬴政聽了一愣,“竟然比那什麽廟號都嚴格?”
廟號?
嬴政心說,朕不是廢了麽?
這倒是沒錯,廟號嬴政廢了,但後麵漢朝又開始用了。
而且,廟號那本身就是非常非常嚴格的。
廟號一開始是商朝設立的,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會特別追上廟,讓後世的子孫,永遠的祭祀,延其香火。
所以,廟號一開始的時候,不是七個八個,而隻有三個。
那就是,太、高、中。
太,那就是創立基業的那個,叫太宗。
高,是除卻創立基業的先王之外,功勞最高的那個,叫高宗。
中,就是在朝代進入跌宕和羸弱的時候,能夠讓王朝中興的中興之君,叫中宗。
太宗是太甲,高宗是武丁,中宗是太戊。
太宗不是商湯,是太甲。
後來覺得不夠,就又加了幾個稱謂。
然後商湯這才被尊奉為了太祖。
祖,開創者,宗,繼承發揚者,這一套係統這才成了。
到後來周朝不用廟號用諡號,而秦朝,廟號諡號都不用。
就是因為始皇帝覺得兒子評價老子,那不是大不孝麽?
自己的功績,誰都不能評價!
不用!
所以,千古唯一始皇帝,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
獨一份的存在。
到了後麵漢朝的時候,基於仁孝控製……不是,是基於仁孝治天下的目的,也是為了和暴秦相左,就不但恢複了廟號,也恢複了諡號。
雖然漢朝恢複了廟號,但是評級還是非常嚴格的,整個西漢十二個皇帝,算著開國皇帝劉邦在內,總共才隻能有四個。
除了漢高祖劉邦之外,剩下三個是太宗皇帝漢文帝劉恆,世宗皇帝漢武帝劉徹,還有中宗皇帝漢宣帝劉洵,
就這三個,多一個都不行。
就這,漢武帝死後,群臣們還是非常激烈的爭執了很長時間,最後才願意給漢武帝一個廟號的。
世宗,這個廟號其實也是一個說起來有些詭異的詞,僅次於神宗。
因為自古以來,能稱作世宗的,除了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朝代,還有一些非人類之外,大一統的朝代裏,也就三個人。
那就是漢武帝劉徹,明朝的道長嘉靖,還有清朝的雍正。
都是帶著不少邊角黑料的人。
當然,太宗這個稱謂,那也是夠神奇的。
自古以來,太宗上位者,是安安穩穩正大光明的繼承先皇統治的,幾乎沒一個!
也就第一人的太甲,不過繼位後也是被放逐了,也不平靜。
後來的漢太宗劉恆,那是漢惠帝死了之後,經過蕩平諸呂的波折,最後才意外落到劉恆這個代王的手裏的。
唐朝也是,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才奪得的皇位。
宋朝的太宗趙光義,燭光斧影,自言繼位,結果老哥死了之後,那還要把趙匡胤的幾個兒子給逼死的逼死,逼殘的逼殘。
明太宗就不用說了,朱棣,直接發動靖難之役,別人搶兄弟叔父的皇位,我搶侄子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政權的太宗,那皇位得來的也是相當的不平靜,比如元太宗窩闊台,和四弟托雷相愛相殺,還有劉宋的那位豬王劉彧,名字和他爺爺劉裕同音,結果一個比一個極品。
嬴政笑著說道。
“你還去泰山旅遊過啊,那也算是出了趟遠門了。”
趙龍不禁說道,“說實話,我也去過呢,當時把我累的。”
你也去過?
嬴政聽了心說,不過,當時朕倒是沒感覺累。
沒錯,畢竟是被人抬上去的。
而且,朕,不但去過,還在上麵,封了個禪!
哎,等等……
忽然之間,嬴政想到什麽,忙對趙龍問道,“先生,你去過泰山,那,敢問,你可知道大秦的始皇帝可是也去過泰山的?”
“那我當然知道了,泰山封禪嘛。”
趙龍笑著說道,“古代第一位封禪的皇帝,皇帝搞封禪,就是他開的頭啊。”
哦?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心裏一樂。
“這封禪啊,雖說始皇帝是以第一個封禪的皇帝,不過,其實在他之前,也有人封禪過,隻不過不是皇帝。”
趙龍說道,“當時你去泰山的時候,那些導遊跟你聊過沒?”
“導什麽?”
“遊啊!”
“導遊?導遊是怎麽遊?”
嬴政聽了,不解問道。
我特麽?
當聽到嬴政的話之後,趙龍一陣無語,“導遊啊!什麽導遊是怎麽遊,導遊還能怎麽遊,就是在本地的,然後領著你的那個……有吧?”
“哦,那倒是有……些……”
嬴政一笑言道。
這倒是也沒錯,他上泰山的時候,那本地的郡縣一切官吏,都得小心一樣的跟隨著伺候著。
當然……
不到級別的,那還沒資格跟著。
“這不就完了,那個就叫導遊。”
趙龍笑著說道,“給錢了吧?”
啥?
給錢?
“給什麽錢?”
嬴政稍稍一愣,這才說道,“哦,賞錢?”
“嘿你這人,說話還挺有意思的。”
聽到嬴政的話,趙龍又是一陣無語。
賞錢個屁啊,這話怎麽就那麽奇怪呢?
不過,倒也不能說完全不對……
畢竟導遊這個行業,還是比較特殊的。
“先生剛才說,始皇帝是第一位在泰山封禪的,那除卻始皇帝之外,可都還有什麽人,在泰山封禪過?”
嬴政繼續問道。
“那你都去泰山旅遊了,還找導遊了,他沒給你說啊?”
趙龍聽了,不解問道。
“這,卻是沒說。”
嬴政一笑言道。
“嘿,這導遊賺黑心錢啊。”
趙龍忍不住說道,“光賺錢不幹事,真不地道!”
“對對,可不是麽……”
嬴政接過話,笑道,“還是先生講一講的好。”
沒錯,嬴政自己也是很想明白,這封禪的事情,也算自己開頭,也不算自己開頭,那如此的規格,後世到底是如何看的,評價的?
“封禪是大事,那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敢的。”
趙龍說道,“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隻有大朝代的集大成者,那才有資格去封禪,這個,其實比廟號什麽的,都嚴格多了,你要是德不配位,那不但群臣會阻止,而且還會遺臭萬年的。”
“是嗎?”
嬴政聽了一愣,“竟然比那什麽廟號都嚴格?”
廟號?
嬴政心說,朕不是廢了麽?
這倒是沒錯,廟號嬴政廢了,但後麵漢朝又開始用了。
而且,廟號那本身就是非常非常嚴格的。
廟號一開始是商朝設立的,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會特別追上廟,讓後世的子孫,永遠的祭祀,延其香火。
所以,廟號一開始的時候,不是七個八個,而隻有三個。
那就是,太、高、中。
太,那就是創立基業的那個,叫太宗。
高,是除卻創立基業的先王之外,功勞最高的那個,叫高宗。
中,就是在朝代進入跌宕和羸弱的時候,能夠讓王朝中興的中興之君,叫中宗。
太宗是太甲,高宗是武丁,中宗是太戊。
太宗不是商湯,是太甲。
後來覺得不夠,就又加了幾個稱謂。
然後商湯這才被尊奉為了太祖。
祖,開創者,宗,繼承發揚者,這一套係統這才成了。
到後來周朝不用廟號用諡號,而秦朝,廟號諡號都不用。
就是因為始皇帝覺得兒子評價老子,那不是大不孝麽?
自己的功績,誰都不能評價!
不用!
所以,千古唯一始皇帝,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
獨一份的存在。
到了後麵漢朝的時候,基於仁孝控製……不是,是基於仁孝治天下的目的,也是為了和暴秦相左,就不但恢複了廟號,也恢複了諡號。
雖然漢朝恢複了廟號,但是評級還是非常嚴格的,整個西漢十二個皇帝,算著開國皇帝劉邦在內,總共才隻能有四個。
除了漢高祖劉邦之外,剩下三個是太宗皇帝漢文帝劉恆,世宗皇帝漢武帝劉徹,還有中宗皇帝漢宣帝劉洵,
就這三個,多一個都不行。
就這,漢武帝死後,群臣們還是非常激烈的爭執了很長時間,最後才願意給漢武帝一個廟號的。
世宗,這個廟號其實也是一個說起來有些詭異的詞,僅次於神宗。
因為自古以來,能稱作世宗的,除了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朝代,還有一些非人類之外,大一統的朝代裏,也就三個人。
那就是漢武帝劉徹,明朝的道長嘉靖,還有清朝的雍正。
都是帶著不少邊角黑料的人。
當然,太宗這個稱謂,那也是夠神奇的。
自古以來,太宗上位者,是安安穩穩正大光明的繼承先皇統治的,幾乎沒一個!
也就第一人的太甲,不過繼位後也是被放逐了,也不平靜。
後來的漢太宗劉恆,那是漢惠帝死了之後,經過蕩平諸呂的波折,最後才意外落到劉恆這個代王的手裏的。
唐朝也是,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才奪得的皇位。
宋朝的太宗趙光義,燭光斧影,自言繼位,結果老哥死了之後,那還要把趙匡胤的幾個兒子給逼死的逼死,逼殘的逼殘。
明太宗就不用說了,朱棣,直接發動靖難之役,別人搶兄弟叔父的皇位,我搶侄子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政權的太宗,那皇位得來的也是相當的不平靜,比如元太宗窩闊台,和四弟托雷相愛相殺,還有劉宋的那位豬王劉彧,名字和他爺爺劉裕同音,結果一個比一個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