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嬴政:朕也是有原則的!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自己進行完及冠加冕典禮之後,嬴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徹底滅了韓國,但是那個時候還是呂不韋掌權,呂不韋表示,你可以要他們好處,但是滅國的事情要慎重,最好還是不要。
因為那個時候戰國七雄的科舉已經維持了很多年了,其他小國就算被滅都要被其他諸侯們所口誅筆伐,甚至討伐,如果你滅了一個大國,那麽其他國家對你的敵意和警覺都會大幅增加,這可能對秦國十分不利。
說的也是有點道理的,隻不過不多……
因為呂不韋的眼裏,都是一些沒必要傷及命脈的利益,如果一旦有什麽風險,他就不願意做了。
而嬴政的心理,卻是有一盤大棋。
我光欺負欺負他們算什麽呀?我要滅了他們,我要把天下的王全都收歸自己的手裏!
你呂不韋不讓我正好不想當你的傀儡,那幹脆就把你給搞了!
於是乎,嬴政發動自己的地位優勢,利用他是秦王的身份最終扳倒了呂不韋。
親自掌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韓國滅了!
其實多多少少也是有點發泄私怨的成分,因為要不是秦國朝堂上的韓國外戚搞鬼,他唯一的兄弟成憍也不會和他走向對立,也不會死。
然後貴族們看你滅個韓國就滅了吧,畢竟他小啊,結果嬴政一發不可收拾,還要滅了趙國。
結果群臣們不幹了,表示為韓國它小,影響不大就這樣,其他諸侯都對大秦產生了太多的敵意和不滿,如果你再滅一個國,那你不但要考慮外部的反對勢力,還要考慮滅的這些地方你要消化多久才能夠消化完全?
因為你割一塊土地進來和滅一個國,那性質是不同的。
你割一塊土地,但是保留他的王權,那麽剩下的人還有點奔頭有點希望,他們不會狗急跳牆,你就能把你咬下來這一口慢慢消化掉。
但是你滅了國就不一樣了,你滅了國是把別人所有的希望全給打碎了,那他們不得跟你拚命玩命啊?
所以他們建議嬴政吃點肉就夠了,不要滅了趙國。
但是嬴政還是不聽,滅趙!
而就在眾人以為嬴政已經連滅兩國,肯定要收斂一點的時候……
嬴政又把目光馬上對準了魏國,又一口氣讓王賁水淹大梁,把魏國給吃了下來。
連滅三晉,也該差不多了吧?
結果嬴政又把目光對準了楚國,這下子朝臣們很多都不幹了!
秦國和楚國百年聯姻,雖然曾經不止一次打過仗,也欺負過他們,但是你滅國的話,那秦國的這些楚國派可就受不了。
所以他們奮力反對,還連帶著通風報信。
另外在秦國當了那麽多年丞相的昌平君本人,也直接有了叛秦歸楚的心。
而老秦權貴們也反對,要是楚國太大了,你可以吃他們一部分,但你想滅國的話,我建議你別做!
麵對滿朝文武的反對,嬴政表示我不要你建議,我要我建議。
然後他最終找到了王翦,他問王翦,別人都不支持我,你不會也不支持我吧?
王翦說我可以支持也可以不支持,關鍵看你給我多少人呀?
要是我事情辦砸了迴來就算你不殺我,就怕我以後在秦國不能立足呀!
嬴政表示你都打那麽多勝仗了,你客氣什麽?給你個三十萬怎麽樣?
王翦聽了直接搖頭說沒有六十萬,別想讓我攬這個活。
嬴政聽了一怒,六十萬大軍,你想要我的老命是嗎?
而就在這個時候,年輕的將領李信現狀馬上主動表態,什麽六十萬,陛下,他老啦,不中用啦,我來!我二十萬就夠了!
嬴政聽了大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馬上交給李信二十萬軍隊,伐楚!
然後李信前腳伐楚,昌平君後腳建議項燕,裏應外合,一舉,生吞二十萬秦軍!
當然李信迴來之後,哪怕折損了足足二十萬的兵馬,嬴政也沒有殺他,也沒有責罰他,他把罪過都怪罪到了昌平君的頭上,讓李興自己迴家歇著就行了。
秦始皇嬴政這個人,對百姓真未必有多好,否則也不會叫他們黔首,但是對自己這些貴族們那是一等一的好。
然後嬴政就麵對了整個朝堂上所有貴族們的問責,我們就說嘛,不能打不能打,你非要打,你看?打出問題來了吧?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懂了吧?
嬴政聽了都氣壞了,直接駕著馬車逃離朝堂直奔王翦家裏!
我給你六十萬,你幫我把楚國給做了!
王翦聽了表示你早幹嘛去了,我不去!
嬴政聽了心裏痛罵,表麵笑嗬嗬的賠罪,老王,你不要生氣,連推帶哄的,表示你現在要是不出山繼續出征,那這幫貴族們不得念叨我一輩子嗎?
王翦聽了說我去可以,但出去作戰得聽我的。
嬴政就同意了,哪怕王翦後來要屯兵一年要各種各樣的美女和封地,嬴政照樣給,你願意拖你就拖,朕要的是結果!
結果就是這幫朝臣們看到王翦足足一年的時間,遲遲不行動,於是就紛紛上奏,攻擊王翦。
說陛下,您看王翦帶了那麽多兵馬,要這要那的,結果最後還是不出兵,我懷疑他居心叵測,他可能別有居心,想要配合什麽人造反,這背後肯定有幕後黑手啊!
嬴政聽了直接一擺手,王翦的幕後黑手就是朕!然後百官們就沒辦法了……
最後王翦終於把楚國給滅了,而吵鬧了一整年的老秦貴族們終於閉嘴了。
經過滅楚國之後,嬴政的自盡心也瞬間膨脹到了極點,緊接著要滅燕國,而這一次群臣們又反對了。
因為燕國雖然名義上也是戰國七雄也參與了不少春秋戰國的征戰互動,但那個地方,是不是有點遠了?
他隻是名義上的諸侯,但是地理上,從來不屬於過周王和之前古華夏的範疇。
既然這樣,還幹嘛勞師動眾的滅了燕國呢?再加上當時剛打完楚國,不如讓軍隊休息休息,慢慢把楚國這個龐然大物給消化消化,別打了,別打了……
麵對群臣們,外加那些武將的勸諫,嬴政一時之間還真的沒什麽辦法了。
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了燕太子丹,於是乎就讓人故意放太子丹離開,然後借故問責燕王,讓燕王賠償大把的土地來謝罪,要求幾乎是要把燕國給全吞下來。
結果燕王趕緊謝罪,不如我直接把人殺了給你吧?
嬴政表示,我要你的人幹嘛呀?我要你地!我是有原則的!
因為那個時候戰國七雄的科舉已經維持了很多年了,其他小國就算被滅都要被其他諸侯們所口誅筆伐,甚至討伐,如果你滅了一個大國,那麽其他國家對你的敵意和警覺都會大幅增加,這可能對秦國十分不利。
說的也是有點道理的,隻不過不多……
因為呂不韋的眼裏,都是一些沒必要傷及命脈的利益,如果一旦有什麽風險,他就不願意做了。
而嬴政的心理,卻是有一盤大棋。
我光欺負欺負他們算什麽呀?我要滅了他們,我要把天下的王全都收歸自己的手裏!
你呂不韋不讓我正好不想當你的傀儡,那幹脆就把你給搞了!
於是乎,嬴政發動自己的地位優勢,利用他是秦王的身份最終扳倒了呂不韋。
親自掌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韓國滅了!
其實多多少少也是有點發泄私怨的成分,因為要不是秦國朝堂上的韓國外戚搞鬼,他唯一的兄弟成憍也不會和他走向對立,也不會死。
然後貴族們看你滅個韓國就滅了吧,畢竟他小啊,結果嬴政一發不可收拾,還要滅了趙國。
結果群臣們不幹了,表示為韓國它小,影響不大就這樣,其他諸侯都對大秦產生了太多的敵意和不滿,如果你再滅一個國,那你不但要考慮外部的反對勢力,還要考慮滅的這些地方你要消化多久才能夠消化完全?
因為你割一塊土地進來和滅一個國,那性質是不同的。
你割一塊土地,但是保留他的王權,那麽剩下的人還有點奔頭有點希望,他們不會狗急跳牆,你就能把你咬下來這一口慢慢消化掉。
但是你滅了國就不一樣了,你滅了國是把別人所有的希望全給打碎了,那他們不得跟你拚命玩命啊?
所以他們建議嬴政吃點肉就夠了,不要滅了趙國。
但是嬴政還是不聽,滅趙!
而就在眾人以為嬴政已經連滅兩國,肯定要收斂一點的時候……
嬴政又把目光馬上對準了魏國,又一口氣讓王賁水淹大梁,把魏國給吃了下來。
連滅三晉,也該差不多了吧?
結果嬴政又把目光對準了楚國,這下子朝臣們很多都不幹了!
秦國和楚國百年聯姻,雖然曾經不止一次打過仗,也欺負過他們,但是你滅國的話,那秦國的這些楚國派可就受不了。
所以他們奮力反對,還連帶著通風報信。
另外在秦國當了那麽多年丞相的昌平君本人,也直接有了叛秦歸楚的心。
而老秦權貴們也反對,要是楚國太大了,你可以吃他們一部分,但你想滅國的話,我建議你別做!
麵對滿朝文武的反對,嬴政表示我不要你建議,我要我建議。
然後他最終找到了王翦,他問王翦,別人都不支持我,你不會也不支持我吧?
王翦說我可以支持也可以不支持,關鍵看你給我多少人呀?
要是我事情辦砸了迴來就算你不殺我,就怕我以後在秦國不能立足呀!
嬴政表示你都打那麽多勝仗了,你客氣什麽?給你個三十萬怎麽樣?
王翦聽了直接搖頭說沒有六十萬,別想讓我攬這個活。
嬴政聽了一怒,六十萬大軍,你想要我的老命是嗎?
而就在這個時候,年輕的將領李信現狀馬上主動表態,什麽六十萬,陛下,他老啦,不中用啦,我來!我二十萬就夠了!
嬴政聽了大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馬上交給李信二十萬軍隊,伐楚!
然後李信前腳伐楚,昌平君後腳建議項燕,裏應外合,一舉,生吞二十萬秦軍!
當然李信迴來之後,哪怕折損了足足二十萬的兵馬,嬴政也沒有殺他,也沒有責罰他,他把罪過都怪罪到了昌平君的頭上,讓李興自己迴家歇著就行了。
秦始皇嬴政這個人,對百姓真未必有多好,否則也不會叫他們黔首,但是對自己這些貴族們那是一等一的好。
然後嬴政就麵對了整個朝堂上所有貴族們的問責,我們就說嘛,不能打不能打,你非要打,你看?打出問題來了吧?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懂了吧?
嬴政聽了都氣壞了,直接駕著馬車逃離朝堂直奔王翦家裏!
我給你六十萬,你幫我把楚國給做了!
王翦聽了表示你早幹嘛去了,我不去!
嬴政聽了心裏痛罵,表麵笑嗬嗬的賠罪,老王,你不要生氣,連推帶哄的,表示你現在要是不出山繼續出征,那這幫貴族們不得念叨我一輩子嗎?
王翦聽了說我去可以,但出去作戰得聽我的。
嬴政就同意了,哪怕王翦後來要屯兵一年要各種各樣的美女和封地,嬴政照樣給,你願意拖你就拖,朕要的是結果!
結果就是這幫朝臣們看到王翦足足一年的時間,遲遲不行動,於是就紛紛上奏,攻擊王翦。
說陛下,您看王翦帶了那麽多兵馬,要這要那的,結果最後還是不出兵,我懷疑他居心叵測,他可能別有居心,想要配合什麽人造反,這背後肯定有幕後黑手啊!
嬴政聽了直接一擺手,王翦的幕後黑手就是朕!然後百官們就沒辦法了……
最後王翦終於把楚國給滅了,而吵鬧了一整年的老秦貴族們終於閉嘴了。
經過滅楚國之後,嬴政的自盡心也瞬間膨脹到了極點,緊接著要滅燕國,而這一次群臣們又反對了。
因為燕國雖然名義上也是戰國七雄也參與了不少春秋戰國的征戰互動,但那個地方,是不是有點遠了?
他隻是名義上的諸侯,但是地理上,從來不屬於過周王和之前古華夏的範疇。
既然這樣,還幹嘛勞師動眾的滅了燕國呢?再加上當時剛打完楚國,不如讓軍隊休息休息,慢慢把楚國這個龐然大物給消化消化,別打了,別打了……
麵對群臣們,外加那些武將的勸諫,嬴政一時之間還真的沒什麽辦法了。
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了燕太子丹,於是乎就讓人故意放太子丹離開,然後借故問責燕王,讓燕王賠償大把的土地來謝罪,要求幾乎是要把燕國給全吞下來。
結果燕王趕緊謝罪,不如我直接把人殺了給你吧?
嬴政表示,我要你的人幹嘛呀?我要你地!我是有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