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朱厚照的強勢
朱厚照錯愕一下,暗罵陳垚這小子怎麽一出又一出,這反轉來的太快,自己都跟不上他的想法了。
明明前麵在罵商人無義的,可馬上就說商人對家國有利,誰不知道這點呀,隻是大明朝官方是不會明說的。
說起商人,大明官方的語言是對百姓民生有便利,絕口不提對家國有利,一直是有意識的打壓商人階層。
這也是後世人們黑朱元璋的一個理由,說什麽沈萬三建造南京城,因為錢財太多被朱元璋殺了的。
完全是放狗屁,沈萬三確有其人,但他在元末就已經死了,哪來的被朱元璋殺了的事。
他是被元朝流放到雲南死的,把這賬算到明朝身上,真不知是讀書人壞,還是讀書人傻,亦或是後世根本沒幾個人讀史書。
見到朱厚照錯愕的神情,陳垚一點沒想為自己辯解,而是再接再厲的說道:“臣建議放寬對商人的買賣流通限製,開征收商業稅貼補國用,皇上聖明,想想兩宋國土那麽一點大,官員俸祿連盛唐都比上,為何?正是因為宋代鼓勵商業,征收商稅。”
這又是一記重磅炸彈,大家還沒從文武之爭中決出勝負,他這又開辟戰場,眾人心中紛紛大罵這混蛋是瘋了吧。
可這話說的有道理,宋朝的財政是曆朝曆代最好的,要不是軍隊太多,官吏太多拖垮了大宋,女真人、蒙古人沒那麽容易滅了大宋朝。
“臣還要再提一條建議。”
陳垚再次開口,登時激起滿殿文臣的憤怒:“還有完沒完了!”
不知道是誰喊出這話,可陳垚理都不理他,正色對著朱厚照拱手道:“臣請恢複祖宗的開中法,給予邊軍實物而非陰涼自行購買軍糧。”
“臣彈劾平江侯!”
終於文臣們抓住機會了,汪金整個人都跳起來,嘶聲叫道。
朱厚照也在皺眉,陳垚這建議他也不滿,汪金這一跳正當其時,他看向汪金道:“彈劾什麽?好好說。”
語氣沒有厭惡,也沒有反對,看得出他的不滿。
汪金這下更興奮了,“是”的一句後鄭重的拱手道:“開中法乃先皇善政,解決了鹽商和官員聯手貪腐,為朝廷財政創收創下良好的記錄,平江侯到底是何居心,竟然在否定先皇善政,臣認為他其心可誅!”
朱厚照的不滿也在於此,原本開中法是商人運糧食去九邊,然後換取朝廷的鹽引當做報酬,這就是鹽商的來曆。
但明孝宗時查出多起鹽商跟鹽政官員合夥,貪汙、倒賣食鹽賺取暴利的案子,而且經調查發現,這種事很早就有了。
也就是說大明朝從開始開中法不久後,就有人插手貪腐這一塊,到孝宗時期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根本無法查下去了。
因此當時的戶部尚書葉淇另開蹊徑,改為直接用銀子買鹽引,然後把銀子送到邊軍,讓他們自行購糧。
這一政策雖然無法杜絕貪腐,但卻斬斷了鹽政這一條利益鏈,終明朝一世再也沒有大鹽商產生。
揚州的鹽商最輝煌的是在滿清時期,滿清重新啟用開中法,廢棄現銀買鹽引,加上皇子奪嫡需要大量金錢,鹽商成了康熙朝最富裕的群體。
“平江侯有何話要說的?”
朱厚照平靜的看向陳垚問道。
陳垚臉色一整,無比鄭重的長揖一禮道:“臣請恢複開中法,是為了武將地位升高後製約他們,朝廷握緊糧草,即便是有人想造反也要掂量一下,他的手下能堅持幾天不吃飯。”
“轟”這下文武都炸開了,但朱厚照恍惚一下眼神卻亮了。
他從小就知道文武失衡,對他這皇帝代表著什麽,那是會被架空成傀儡的危險,隻能靠大臣的良知。
可在權利麵前良知值幾個錢,不是每個人都有高尚道德的,為了權利多少人連親人都能犧牲,何況是君臣關係。
但他同樣明白提高武臣身份後也不是沒危險,漢朝的刺史成了州牧,帶來就是大漢滅亡。
大唐的文武勢均力敵,最後衰敗於藩鎮之亂,大宋以文製武,的確從未有成規模的造反,但大宋誰都能欺負一下。
明朝正是鑒於這些,才在開國時設定了武勳,文武分開,可打天下跟守天下是不同的,以文治國的確是正確的道路,隻是這其中的度極難把握。
大明的文臣日漸淩駕於武臣不是沒有原因的,從朱元璋死後就開始的靖難之戰,說白了也是武勳不滿朱允炆才造成的。
不是掌握正統的朱允炆打不過朱棣,而是那時候的武勳不支持朱允炆,幾乎都選擇了出工不出力。
而後的英宗複辟,奪門之變同樣有武勳的影子,士卒是哪裏來的,為何能進入紫禁城,這裏麵沒有武勳在支持,傻子才相信。
因此武臣權利太大也是很危險的事,朱厚照也很頭疼,現在陳垚遞給他一條控製邊軍的策略,他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朱厚照自己就是將才,對於行軍打仗他比大部分人都熟悉,甚至現在大明的大部分武勳都不如他。
戰爭最重要是後勤,這一點他門清,以前隻是沒想到開中法還有這作用,現在被提醒,他醒悟了,為何祖宗要用這笨辦法。
“朕決定了,之前那旨意不改,兵部還權給五軍都督府,現在再加一條,那就是恢複開中法。”
“皇上聖明!”
陳垚逮住機會,率先拍馬屁,高聲叫著然後示意勳貴們快跟上。
王瓊歎了口氣道:“開中法的確是製約邊將的良策,可同樣是滋生貪腐的溫床呀!”
陳垚看向他,這會沒有頂嘴反駁,而是鄭重的拱手一禮道:“王本兵所言極是!但任何事情都要權衡利弊,弊大於利則止,利大於弊則行,這才是正理。”
王瓊意外的看向他,心說這混小子怎麽轉性了,不冷嘲熱諷自己了?
陳垚像是讀懂他眼神一樣,嘿嘿一笑,撓撓頭道:“晚輩起先無禮是為了家國大事,論起私誼,晚輩還要感謝王大人。”
朱厚照錯愕一下,暗罵陳垚這小子怎麽一出又一出,這反轉來的太快,自己都跟不上他的想法了。
明明前麵在罵商人無義的,可馬上就說商人對家國有利,誰不知道這點呀,隻是大明朝官方是不會明說的。
說起商人,大明官方的語言是對百姓民生有便利,絕口不提對家國有利,一直是有意識的打壓商人階層。
這也是後世人們黑朱元璋的一個理由,說什麽沈萬三建造南京城,因為錢財太多被朱元璋殺了的。
完全是放狗屁,沈萬三確有其人,但他在元末就已經死了,哪來的被朱元璋殺了的事。
他是被元朝流放到雲南死的,把這賬算到明朝身上,真不知是讀書人壞,還是讀書人傻,亦或是後世根本沒幾個人讀史書。
見到朱厚照錯愕的神情,陳垚一點沒想為自己辯解,而是再接再厲的說道:“臣建議放寬對商人的買賣流通限製,開征收商業稅貼補國用,皇上聖明,想想兩宋國土那麽一點大,官員俸祿連盛唐都比上,為何?正是因為宋代鼓勵商業,征收商稅。”
這又是一記重磅炸彈,大家還沒從文武之爭中決出勝負,他這又開辟戰場,眾人心中紛紛大罵這混蛋是瘋了吧。
可這話說的有道理,宋朝的財政是曆朝曆代最好的,要不是軍隊太多,官吏太多拖垮了大宋,女真人、蒙古人沒那麽容易滅了大宋朝。
“臣還要再提一條建議。”
陳垚再次開口,登時激起滿殿文臣的憤怒:“還有完沒完了!”
不知道是誰喊出這話,可陳垚理都不理他,正色對著朱厚照拱手道:“臣請恢複祖宗的開中法,給予邊軍實物而非陰涼自行購買軍糧。”
“臣彈劾平江侯!”
終於文臣們抓住機會了,汪金整個人都跳起來,嘶聲叫道。
朱厚照也在皺眉,陳垚這建議他也不滿,汪金這一跳正當其時,他看向汪金道:“彈劾什麽?好好說。”
語氣沒有厭惡,也沒有反對,看得出他的不滿。
汪金這下更興奮了,“是”的一句後鄭重的拱手道:“開中法乃先皇善政,解決了鹽商和官員聯手貪腐,為朝廷財政創收創下良好的記錄,平江侯到底是何居心,竟然在否定先皇善政,臣認為他其心可誅!”
朱厚照的不滿也在於此,原本開中法是商人運糧食去九邊,然後換取朝廷的鹽引當做報酬,這就是鹽商的來曆。
但明孝宗時查出多起鹽商跟鹽政官員合夥,貪汙、倒賣食鹽賺取暴利的案子,而且經調查發現,這種事很早就有了。
也就是說大明朝從開始開中法不久後,就有人插手貪腐這一塊,到孝宗時期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根本無法查下去了。
因此當時的戶部尚書葉淇另開蹊徑,改為直接用銀子買鹽引,然後把銀子送到邊軍,讓他們自行購糧。
這一政策雖然無法杜絕貪腐,但卻斬斷了鹽政這一條利益鏈,終明朝一世再也沒有大鹽商產生。
揚州的鹽商最輝煌的是在滿清時期,滿清重新啟用開中法,廢棄現銀買鹽引,加上皇子奪嫡需要大量金錢,鹽商成了康熙朝最富裕的群體。
“平江侯有何話要說的?”
朱厚照平靜的看向陳垚問道。
陳垚臉色一整,無比鄭重的長揖一禮道:“臣請恢複開中法,是為了武將地位升高後製約他們,朝廷握緊糧草,即便是有人想造反也要掂量一下,他的手下能堅持幾天不吃飯。”
“轟”這下文武都炸開了,但朱厚照恍惚一下眼神卻亮了。
他從小就知道文武失衡,對他這皇帝代表著什麽,那是會被架空成傀儡的危險,隻能靠大臣的良知。
可在權利麵前良知值幾個錢,不是每個人都有高尚道德的,為了權利多少人連親人都能犧牲,何況是君臣關係。
但他同樣明白提高武臣身份後也不是沒危險,漢朝的刺史成了州牧,帶來就是大漢滅亡。
大唐的文武勢均力敵,最後衰敗於藩鎮之亂,大宋以文製武,的確從未有成規模的造反,但大宋誰都能欺負一下。
明朝正是鑒於這些,才在開國時設定了武勳,文武分開,可打天下跟守天下是不同的,以文治國的確是正確的道路,隻是這其中的度極難把握。
大明的文臣日漸淩駕於武臣不是沒有原因的,從朱元璋死後就開始的靖難之戰,說白了也是武勳不滿朱允炆才造成的。
不是掌握正統的朱允炆打不過朱棣,而是那時候的武勳不支持朱允炆,幾乎都選擇了出工不出力。
而後的英宗複辟,奪門之變同樣有武勳的影子,士卒是哪裏來的,為何能進入紫禁城,這裏麵沒有武勳在支持,傻子才相信。
因此武臣權利太大也是很危險的事,朱厚照也很頭疼,現在陳垚遞給他一條控製邊軍的策略,他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朱厚照自己就是將才,對於行軍打仗他比大部分人都熟悉,甚至現在大明的大部分武勳都不如他。
戰爭最重要是後勤,這一點他門清,以前隻是沒想到開中法還有這作用,現在被提醒,他醒悟了,為何祖宗要用這笨辦法。
“朕決定了,之前那旨意不改,兵部還權給五軍都督府,現在再加一條,那就是恢複開中法。”
“皇上聖明!”
陳垚逮住機會,率先拍馬屁,高聲叫著然後示意勳貴們快跟上。
王瓊歎了口氣道:“開中法的確是製約邊將的良策,可同樣是滋生貪腐的溫床呀!”
陳垚看向他,這會沒有頂嘴反駁,而是鄭重的拱手一禮道:“王本兵所言極是!但任何事情都要權衡利弊,弊大於利則止,利大於弊則行,這才是正理。”
王瓊意外的看向他,心說這混小子怎麽轉性了,不冷嘲熱諷自己了?
陳垚像是讀懂他眼神一樣,嘿嘿一笑,撓撓頭道:“晚輩起先無禮是為了家國大事,論起私誼,晚輩還要感謝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