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錢程,彥波希立刻電話喚於冠群到了茶室。
“老師,有麽事?”
“麻煩你現在就和譚談在全市的幼兒園裏跑跑,看看有多少願意和我們合作,在他們的教育內容裏加進去中醫藥知識的。”
“老師您這是要......?”
於冠群似懂非懂,他不知道怎麽教授見了一麵錢程,就突然決定要這樣,難道錢程給了老師什麽建議?
“譚談不是說,中醫要從娃娃抓起嗎?他說得對啊,隻有從小開始接觸,才會培養出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我是真不希望再有孩子和齊健一樣,被家長裹挾著去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造成那麽大的資源浪費!”
“您的計劃是好,可就是不知道學校和家長怎麽想,現在家長們考慮的可是升學率啊!都嚷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巧立名目多收費,三五歲的娃娃就給開始上什麽加強班,講小學的知識了,咱讓人家認識中草藥,這離著什麽高考、中考的,八竿子都打不著,那不是耽誤時光嗎?我看恐怕難過大人這一關,沒有家長的支持,我們這件事是很難做下去的!”
於冠群的憂慮一下子戳到了現實的痛點,給彥波希瞬間燃起的熱情澆了一盆冷水。
是啊,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是比以前豐富得沒法比,可他們失去很多本該屬於他們的快樂。從三歲的娃娃上了幼兒園開始,就被強行灌輸了進了許多的“知識”。而那些知識隻不過是憑空想象的世界裏的東西,孩子們無法從自然界去感受樂趣。
一曲鵝鵝鵝,經嫩聲嫩氣的娃娃一讀,確實美妙無比,愉悅的是大人,受累的是孩子,因為在這些善於背誦的孩子裏,有幾個是真正見過鵝的?又有幾個能真正領略那“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意境之美呢?
“先試試吧,或許就有不同的呢?”
彥波希說出這句話,純粹是為了給於冠群打氣,連他自己都不抱太大的希望,可他內心卻還期望著有奇跡出現,“說不定能碰上開明的老師和家長呢!”
是錢程對那個藥茶的的好奇,影響了彥波希,讓他想到在孩子們中間普及中藥知識。
就是一個普通人,如果能接收到中藥材知識的普及,那麽一些小疼小癢的,完全可以自己通過喝藥茶、吃野菜、塗藥汁等方法來輕鬆化解的,就是沒有病,也可以通過藥食同源這個根據,對一些疾病提前預防。
但掌握這些知識的最好時期,就是從幼童開始。
如果自己不是從小受家傳的影響,僅僅是靠著醫學院幾年的學生生涯,是掌握不了那麽多的藥材知識的。如果小滿不是在幼年跟隨自己的爸爸學了一些醫藥知識,她又怎麽會在第一時間給自己熬製了那樣一碗藥粥,讓自己好得那麽快呢?
他決定一試!如其讓大家相信那些偽醫的空蒙拐騙,什麽茄子綠豆的胡吃濫喝,還不如自己這個真中醫,給孩子們現身說教,寓教於樂呢!
彥波希生出一種衝動,他覺得自己的這個設想會讓小朋友們多一些機會逃出書本的藩籬,見識一下真正的自然界。
見教授堅持,於冠群雷厲風行,叫上譚談就走了。出門前對尚且等待的病人們說:“稍稍一等,教授馬上就下來給你們瞧病!”
幾位病人皆大歡喜。
彥波希下樓連著看了三位病號,隻身一人忙得不亦樂乎,特別是那個抓藥環節,甚是繁瑣,因沒有人給複核,彥波希都得一一對著處方監看好幾遍,確保沒有差錯,他才能心安地交到病患手裏,比平時格外多耽誤了好些時候。
診斷完了所有的病患,又發完了所有的藥,病人們都走了,彥波希累得兩腿發直。
想想午飯還沒有著落,就電話給於冠群,問他們迴不迴來。
於冠群拋開吃飯的事,在電話裏急急地向他匯報了與幼兒園接觸的情況:
“我們上午跑了四家幼兒園,他們對我們的提議都持懷疑態度,還有的說,增加教學項目得征得上級主管部門和家長的同意才可以,總之,還沒有一家和咱達成合作的意向!下午我和譚談再跑幾家看看,如果實在沒有,老師,我看咱們還是放棄這項計劃吧!”
“嗯,你們迴來吃飯嗎?”
“我們就地解決吧,老師,您要是不想出來吃,冰箱裏還有些飯菜,勞駕您自己上鍋熱一熱,將就一頓吧啊!”
“好!”
放下了電話,彥波希孤零零地來到廚房,打開冰箱,果真有一盒米飯和一碗青豆西紅柿炒蛋。這是昨天的剩飯,雖然冷藏著沒有變質,但彥波希向來不吃剩飯,他看著碗裏軟坨坨的西紅柿炒蛋實在沒有食欲。
掩上冰箱門,他往四下裏一找,見還有幾個茄子和黃瓜,外加一把香菜趴在灶台上,心想:“這一個人的飯,還真不好做,少了不值當的動火,多了又是浪費,昨日出診看到小區邊上新開了一家粥店,也不知道味道如何,今日正好去試試,要是好,明天就讓於冠群和譚談也來吃一頓!”
彥波希一人來到粥店,遠遠就看到大門口一番新店開張景象。
門口正上方一塊黑底鎏金牌匾,上寫四個大字“宜心粥道”,這個名稱讓彥波希很費思量,感覺有點月國人的風格,兩側放置的四個大花籃,地上還留著開業放的鞭炮皮,紅花花的一地,把個開業大吉的氣氛營造的十分充足。
當他一步邁進門,迎麵的一塊紅匾,落入他的眼簾,隻見上麵寫著“好家粥道”,再看兩旁掛著一副對聯,上聯是:民以食為天,下聯是:食以粥為先。
彥波希點頭暗讚,這句子編的還蠻符合實際的。
他舉目四顧,顧客滿堂,人聲嘈雜,見西北角靠窗處還有一個閑桌,就走過去。
剛剛落座,就過來一位年輕的女子,交給他一張粥譜讓點粥,彥波希看了一遍,好家夥,正反兩麵足足列舉了有上百個品種,這讓彥波希一時眼花繚亂,搜尋了半天,最後目光落在一個“花生地瓜麵”上,他指著那道粥說:“我就要這個地瓜麵的!”
“您還要些別的菜和飯嗎?”
服務員善意地提醒,彥波希又對著飯譜和菜譜,分別要了發麵餅和一小碟涼拌黃瓜,小姑娘才填了單子,前去報飯。
彥波希在想:‘剛剛點過的這碗粥,會不會和小滿的娘做得“精糧粥”是一樣的東西呢?
“老師,有麽事?”
“麻煩你現在就和譚談在全市的幼兒園裏跑跑,看看有多少願意和我們合作,在他們的教育內容裏加進去中醫藥知識的。”
“老師您這是要......?”
於冠群似懂非懂,他不知道怎麽教授見了一麵錢程,就突然決定要這樣,難道錢程給了老師什麽建議?
“譚談不是說,中醫要從娃娃抓起嗎?他說得對啊,隻有從小開始接觸,才會培養出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我是真不希望再有孩子和齊健一樣,被家長裹挾著去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造成那麽大的資源浪費!”
“您的計劃是好,可就是不知道學校和家長怎麽想,現在家長們考慮的可是升學率啊!都嚷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巧立名目多收費,三五歲的娃娃就給開始上什麽加強班,講小學的知識了,咱讓人家認識中草藥,這離著什麽高考、中考的,八竿子都打不著,那不是耽誤時光嗎?我看恐怕難過大人這一關,沒有家長的支持,我們這件事是很難做下去的!”
於冠群的憂慮一下子戳到了現實的痛點,給彥波希瞬間燃起的熱情澆了一盆冷水。
是啊,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是比以前豐富得沒法比,可他們失去很多本該屬於他們的快樂。從三歲的娃娃上了幼兒園開始,就被強行灌輸了進了許多的“知識”。而那些知識隻不過是憑空想象的世界裏的東西,孩子們無法從自然界去感受樂趣。
一曲鵝鵝鵝,經嫩聲嫩氣的娃娃一讀,確實美妙無比,愉悅的是大人,受累的是孩子,因為在這些善於背誦的孩子裏,有幾個是真正見過鵝的?又有幾個能真正領略那“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意境之美呢?
“先試試吧,或許就有不同的呢?”
彥波希說出這句話,純粹是為了給於冠群打氣,連他自己都不抱太大的希望,可他內心卻還期望著有奇跡出現,“說不定能碰上開明的老師和家長呢!”
是錢程對那個藥茶的的好奇,影響了彥波希,讓他想到在孩子們中間普及中藥知識。
就是一個普通人,如果能接收到中藥材知識的普及,那麽一些小疼小癢的,完全可以自己通過喝藥茶、吃野菜、塗藥汁等方法來輕鬆化解的,就是沒有病,也可以通過藥食同源這個根據,對一些疾病提前預防。
但掌握這些知識的最好時期,就是從幼童開始。
如果自己不是從小受家傳的影響,僅僅是靠著醫學院幾年的學生生涯,是掌握不了那麽多的藥材知識的。如果小滿不是在幼年跟隨自己的爸爸學了一些醫藥知識,她又怎麽會在第一時間給自己熬製了那樣一碗藥粥,讓自己好得那麽快呢?
他決定一試!如其讓大家相信那些偽醫的空蒙拐騙,什麽茄子綠豆的胡吃濫喝,還不如自己這個真中醫,給孩子們現身說教,寓教於樂呢!
彥波希生出一種衝動,他覺得自己的這個設想會讓小朋友們多一些機會逃出書本的藩籬,見識一下真正的自然界。
見教授堅持,於冠群雷厲風行,叫上譚談就走了。出門前對尚且等待的病人們說:“稍稍一等,教授馬上就下來給你們瞧病!”
幾位病人皆大歡喜。
彥波希下樓連著看了三位病號,隻身一人忙得不亦樂乎,特別是那個抓藥環節,甚是繁瑣,因沒有人給複核,彥波希都得一一對著處方監看好幾遍,確保沒有差錯,他才能心安地交到病患手裏,比平時格外多耽誤了好些時候。
診斷完了所有的病患,又發完了所有的藥,病人們都走了,彥波希累得兩腿發直。
想想午飯還沒有著落,就電話給於冠群,問他們迴不迴來。
於冠群拋開吃飯的事,在電話裏急急地向他匯報了與幼兒園接觸的情況:
“我們上午跑了四家幼兒園,他們對我們的提議都持懷疑態度,還有的說,增加教學項目得征得上級主管部門和家長的同意才可以,總之,還沒有一家和咱達成合作的意向!下午我和譚談再跑幾家看看,如果實在沒有,老師,我看咱們還是放棄這項計劃吧!”
“嗯,你們迴來吃飯嗎?”
“我們就地解決吧,老師,您要是不想出來吃,冰箱裏還有些飯菜,勞駕您自己上鍋熱一熱,將就一頓吧啊!”
“好!”
放下了電話,彥波希孤零零地來到廚房,打開冰箱,果真有一盒米飯和一碗青豆西紅柿炒蛋。這是昨天的剩飯,雖然冷藏著沒有變質,但彥波希向來不吃剩飯,他看著碗裏軟坨坨的西紅柿炒蛋實在沒有食欲。
掩上冰箱門,他往四下裏一找,見還有幾個茄子和黃瓜,外加一把香菜趴在灶台上,心想:“這一個人的飯,還真不好做,少了不值當的動火,多了又是浪費,昨日出診看到小區邊上新開了一家粥店,也不知道味道如何,今日正好去試試,要是好,明天就讓於冠群和譚談也來吃一頓!”
彥波希一人來到粥店,遠遠就看到大門口一番新店開張景象。
門口正上方一塊黑底鎏金牌匾,上寫四個大字“宜心粥道”,這個名稱讓彥波希很費思量,感覺有點月國人的風格,兩側放置的四個大花籃,地上還留著開業放的鞭炮皮,紅花花的一地,把個開業大吉的氣氛營造的十分充足。
當他一步邁進門,迎麵的一塊紅匾,落入他的眼簾,隻見上麵寫著“好家粥道”,再看兩旁掛著一副對聯,上聯是:民以食為天,下聯是:食以粥為先。
彥波希點頭暗讚,這句子編的還蠻符合實際的。
他舉目四顧,顧客滿堂,人聲嘈雜,見西北角靠窗處還有一個閑桌,就走過去。
剛剛落座,就過來一位年輕的女子,交給他一張粥譜讓點粥,彥波希看了一遍,好家夥,正反兩麵足足列舉了有上百個品種,這讓彥波希一時眼花繚亂,搜尋了半天,最後目光落在一個“花生地瓜麵”上,他指著那道粥說:“我就要這個地瓜麵的!”
“您還要些別的菜和飯嗎?”
服務員善意地提醒,彥波希又對著飯譜和菜譜,分別要了發麵餅和一小碟涼拌黃瓜,小姑娘才填了單子,前去報飯。
彥波希在想:‘剛剛點過的這碗粥,會不會和小滿的娘做得“精糧粥”是一樣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