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也沒有想到,最後他竟然栽到了自己人的手裏。他早些年便害怕他父王的權勢,雖然他有那種野心卻沒有那個膽量,可是自從他知道老燕王死後,他便高興過了頭,他害怕老燕王的那些士兵迴燕國會威脅到他的王位。所以他選擇把那些人晾在楚國邊界碧阿江旁,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如今已經是數個月過去了,他想那些人早已死的透透的了,可是他沒想到那些對他父王忠心耿耿的人竟然會聯合起來反過來攻迴燕國。
這是蕭銘澤在蕭氏在燕國銷聲匿跡數年後頭一次迴到了燕國,當他殺到燕國王宮的時候,燕國新帝慕容涪正準備收拾自己的行李逃出皇宮。
這也是蕭銘澤第一次見到,敵人都已經殺到自己的家裏來了,這人還準備著要把自己的財寶都帶走,絲毫不顧及性命。怪不得呢……天讓燕亡,這是天意,誰也阻止不了他!
蕭銘澤帶領自己這些年四處找到的蕭氏舊部還有招的一萬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入燕都城之中。而他也像跟裴醒承諾的那樣,他沒有傷害任何一個燕國百姓。
慕容涪懼怕蕭銘澤,他為了保命特意讓出了燕王的位置。這並非是蕭銘澤故意逼他的,而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慕容涪是先燕王幾個兒子之中膽子最小的,但是他對權力和金銀財寶的渴望遠勝於他的膽子。
隻可惜有那野心卻沒有膽子去做,到最後為了保命隻能求別人不殺他。
慕容涪在燕國重臣麵前宣告他自己將會在三日後舉行禪位大典,他會將自己的王位禪讓給蕭銘澤。蕭銘澤殺迴燕國之後本想讓慕容氏也嚐一嚐滿門被滅的滋味,可是如今燕國的百姓居多,若是他現在殺了燕王一家外麵恐怕又要流言蜚蜚。
為了安撫民心,也為了實現當日與裴醒的承諾,蕭銘澤便免了這一場殺戮,他接下了這個王位。不過,他這個人也是有野心的,他要像秦玨那樣在燕國稱帝,而且他覺得「燕」這個字不好,他該國號為「秦」,後來蕭銘澤把北邊的一些遊牧民族打的下來,北邊的疆土均屬於他,而後來有小國叛變,而那一小塊地方又分裂出去了,那塊地方在南邊,又稱為南秦。而蕭銘澤統治的那一片疆土則被稱為北秦。
***
這麽多年過去了,蕭銘澤終於爆了自己的麵門之仇,隻是他現在的皇位是慕容涪禪讓給他的,先燕國的勢力沒有完全清除,所以現在他還不能殺了慕容氏一族。不僅不能殺,而且還要好吃好喝的待著他們。
但凡有人問起秦國皇帝的出身的時候,民間總會紛傳他是叛臣出身。
蕭銘澤到那一刻才知道,如果他不能讓慕容氏洗去蕭氏一族的冤屈,那麽他就永遠是個叛臣,根本不會有人臣服曾經是一個叛臣的皇帝。
其實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辦也難辦。最簡單不過是讓史官在史書多添上幾筆,可是難的是他無法堵住悠悠眾口。而蕭銘澤想過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來諸國國君前來見證,他要讓所有人看著慕容涪是怎樣改寫他們蕭氏的歷史的。
他們蕭氏不是叛臣,而蕭銘澤得來的皇位也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
蕭銘澤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其實他一開始也沒有想到這一層,隻是有一個人在他旁邊提點著,他就忽然想到了這個辦法。
若是可以的話,趁著這個機會,還可以再見他一麵。
雖然這幾年蕭銘澤經常跟秦玨秘密相見,但他們兩個商討的事情大多數都是關於如何對付燕國,如何對付周邊各國的背叛,他們之間總是商量著各種各樣的計謀,自從三年前相見之後,他們已經許久沒有好好坐著敘敘話了。
或許他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再與秦玨在敘前話。
他很想讓秦玨知道……他打下慕容氏的江山不止是為了他們蕭氏的仇恨,更有一部分是因為他。
所以他才在改國號的時候,把國號改成「秦」。
蕭銘澤記得,他記得曾經說過以江山為聘的誓言,這次或許是當真了吧。他隻盼秦玨見了他之後二人不會生分了。
至於給蕭銘澤出主意的那個人是經常跟在裴醒身邊進宮的人,裴醒自知自己背叛了舊國,已經無顏再留在這片土地上,所以他向蕭銘澤請辭,說自己願意卸甲歸田。
他去意已決,蕭銘澤也沒有什麽理由留著他,於是便答應了他的請求。而就他最後一次進宮的時候,他的身邊跟著一個跟他一樣十分相像的人,隻是看外貌的話二人竟看不出一絲差別,但是看身形裴醒身後跟著的人確實比他瘦弱一些。
裴醒欲走時,蕭銘澤忽然叫住了他:「裴將軍請留步,你身後之人是何人?樣貌似乎與將軍十分相似。」
裴醒身後的人見到蕭銘澤注意到他之後,連忙跑到蕭銘澤身旁跪下道:「草民姓裴名醉!草民願向陛下效犬馬之勞!」
裴醒見狀一下拉住了臉人的手:「陛下,是舍弟不懂規矩,請陛下不要怪責於他,草民已經請辭,自此與平民百姓並無不同,請陛下不要稱唿草民於將軍了!」
「陛下!請陛下給草民一炷香的時間,草民有辦法讓陛下留草民在身邊!陛下——」那人不顧裴醒的拉扯執意大喊道。
裴醒其實還是有不小的領兵之能,若不是他執意要請辭,蕭銘澤還真的想留他在身邊讓他為自己效力。此刻他看到這個與裴醒長得一般無二的人後,心裏忽然萌發出了一種想法。
如今已經是數個月過去了,他想那些人早已死的透透的了,可是他沒想到那些對他父王忠心耿耿的人竟然會聯合起來反過來攻迴燕國。
這是蕭銘澤在蕭氏在燕國銷聲匿跡數年後頭一次迴到了燕國,當他殺到燕國王宮的時候,燕國新帝慕容涪正準備收拾自己的行李逃出皇宮。
這也是蕭銘澤第一次見到,敵人都已經殺到自己的家裏來了,這人還準備著要把自己的財寶都帶走,絲毫不顧及性命。怪不得呢……天讓燕亡,這是天意,誰也阻止不了他!
蕭銘澤帶領自己這些年四處找到的蕭氏舊部還有招的一萬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入燕都城之中。而他也像跟裴醒承諾的那樣,他沒有傷害任何一個燕國百姓。
慕容涪懼怕蕭銘澤,他為了保命特意讓出了燕王的位置。這並非是蕭銘澤故意逼他的,而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慕容涪是先燕王幾個兒子之中膽子最小的,但是他對權力和金銀財寶的渴望遠勝於他的膽子。
隻可惜有那野心卻沒有膽子去做,到最後為了保命隻能求別人不殺他。
慕容涪在燕國重臣麵前宣告他自己將會在三日後舉行禪位大典,他會將自己的王位禪讓給蕭銘澤。蕭銘澤殺迴燕國之後本想讓慕容氏也嚐一嚐滿門被滅的滋味,可是如今燕國的百姓居多,若是他現在殺了燕王一家外麵恐怕又要流言蜚蜚。
為了安撫民心,也為了實現當日與裴醒的承諾,蕭銘澤便免了這一場殺戮,他接下了這個王位。不過,他這個人也是有野心的,他要像秦玨那樣在燕國稱帝,而且他覺得「燕」這個字不好,他該國號為「秦」,後來蕭銘澤把北邊的一些遊牧民族打的下來,北邊的疆土均屬於他,而後來有小國叛變,而那一小塊地方又分裂出去了,那塊地方在南邊,又稱為南秦。而蕭銘澤統治的那一片疆土則被稱為北秦。
***
這麽多年過去了,蕭銘澤終於爆了自己的麵門之仇,隻是他現在的皇位是慕容涪禪讓給他的,先燕國的勢力沒有完全清除,所以現在他還不能殺了慕容氏一族。不僅不能殺,而且還要好吃好喝的待著他們。
但凡有人問起秦國皇帝的出身的時候,民間總會紛傳他是叛臣出身。
蕭銘澤到那一刻才知道,如果他不能讓慕容氏洗去蕭氏一族的冤屈,那麽他就永遠是個叛臣,根本不會有人臣服曾經是一個叛臣的皇帝。
其實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辦也難辦。最簡單不過是讓史官在史書多添上幾筆,可是難的是他無法堵住悠悠眾口。而蕭銘澤想過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來諸國國君前來見證,他要讓所有人看著慕容涪是怎樣改寫他們蕭氏的歷史的。
他們蕭氏不是叛臣,而蕭銘澤得來的皇位也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
蕭銘澤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其實他一開始也沒有想到這一層,隻是有一個人在他旁邊提點著,他就忽然想到了這個辦法。
若是可以的話,趁著這個機會,還可以再見他一麵。
雖然這幾年蕭銘澤經常跟秦玨秘密相見,但他們兩個商討的事情大多數都是關於如何對付燕國,如何對付周邊各國的背叛,他們之間總是商量著各種各樣的計謀,自從三年前相見之後,他們已經許久沒有好好坐著敘敘話了。
或許他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再與秦玨在敘前話。
他很想讓秦玨知道……他打下慕容氏的江山不止是為了他們蕭氏的仇恨,更有一部分是因為他。
所以他才在改國號的時候,把國號改成「秦」。
蕭銘澤記得,他記得曾經說過以江山為聘的誓言,這次或許是當真了吧。他隻盼秦玨見了他之後二人不會生分了。
至於給蕭銘澤出主意的那個人是經常跟在裴醒身邊進宮的人,裴醒自知自己背叛了舊國,已經無顏再留在這片土地上,所以他向蕭銘澤請辭,說自己願意卸甲歸田。
他去意已決,蕭銘澤也沒有什麽理由留著他,於是便答應了他的請求。而就他最後一次進宮的時候,他的身邊跟著一個跟他一樣十分相像的人,隻是看外貌的話二人竟看不出一絲差別,但是看身形裴醒身後跟著的人確實比他瘦弱一些。
裴醒欲走時,蕭銘澤忽然叫住了他:「裴將軍請留步,你身後之人是何人?樣貌似乎與將軍十分相似。」
裴醒身後的人見到蕭銘澤注意到他之後,連忙跑到蕭銘澤身旁跪下道:「草民姓裴名醉!草民願向陛下效犬馬之勞!」
裴醒見狀一下拉住了臉人的手:「陛下,是舍弟不懂規矩,請陛下不要怪責於他,草民已經請辭,自此與平民百姓並無不同,請陛下不要稱唿草民於將軍了!」
「陛下!請陛下給草民一炷香的時間,草民有辦法讓陛下留草民在身邊!陛下——」那人不顧裴醒的拉扯執意大喊道。
裴醒其實還是有不小的領兵之能,若不是他執意要請辭,蕭銘澤還真的想留他在身邊讓他為自己效力。此刻他看到這個與裴醒長得一般無二的人後,心裏忽然萌發出了一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