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別稱春城,是雲南省省會、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國務院批複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7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和3個自治縣,總麵積平方千米,建成區麵積483.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95萬人,城鎮人口511.52萬人,城鎮化率73.6%。
昆明地處中國西南地區、雲貴高原中部,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處在南北國際大通道和以深圳為起點的第三座東西向亞歐大陸橋的交匯點,是中國麵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位於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
昆明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滇池周圍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國建立,定都於此;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時期,南明永曆政權在昆明建都。昆明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為山原地貌,三麵環山,南瀕滇池,沿湖風光綺麗,由於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享有“春城”的美譽。
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3名,並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昆明市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昆明”一詞作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難稽考。關於“昆明”一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大多數學者認為,“昆明”最初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昆明”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早期並非城市名稱,而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即今日的雲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見諸記載,“昆明”一詞的出現,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當時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寫道:“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裏。”由此可見,“昆明”一詞是古代雲南一個少數民族的族稱。[1]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則是在唐代。“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按此處置昆明縣,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鎮(今鹽源縣境)。唐代為什麽把定笮鎮命名為“昆明”,記載當中已寫得很清楚,係它接近昆明之故。此處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蓋漢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雲南西部地區。直到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為烏蠻、白蠻據有,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於滇池周圍。宋寶佑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在鄯闡設“昆明千戶所”,“昆明”始作為地名出現,延續至今。“昆明”一詞的含義,晉常琚解釋說:“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這句話可解釋為人口眾多的昆明族。
昆明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個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2]
數萬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這一帶過著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原始生活。約四千至七千年前,滇池一帶已有了定居的農業民族,從事“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和狩獵、飼養畜禽等多種經營活動,並已能紡紗、織布。滇池地區和稻穀種植至今至少已約有數千年的曆史。
昆明地處中國西南地區、雲貴高原中部,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處在南北國際大通道和以深圳為起點的第三座東西向亞歐大陸橋的交匯點,是中國麵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位於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
昆明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滇池周圍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國建立,定都於此;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時期,南明永曆政權在昆明建都。昆明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為山原地貌,三麵環山,南瀕滇池,沿湖風光綺麗,由於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享有“春城”的美譽。
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3名,並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昆明市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昆明”一詞作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難稽考。關於“昆明”一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大多數學者認為,“昆明”最初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昆明”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早期並非城市名稱,而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即今日的雲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見諸記載,“昆明”一詞的出現,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當時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寫道:“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裏。”由此可見,“昆明”一詞是古代雲南一個少數民族的族稱。[1]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則是在唐代。“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按此處置昆明縣,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鎮(今鹽源縣境)。唐代為什麽把定笮鎮命名為“昆明”,記載當中已寫得很清楚,係它接近昆明之故。此處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蓋漢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雲南西部地區。直到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為烏蠻、白蠻據有,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於滇池周圍。宋寶佑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在鄯闡設“昆明千戶所”,“昆明”始作為地名出現,延續至今。“昆明”一詞的含義,晉常琚解釋說:“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這句話可解釋為人口眾多的昆明族。
昆明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個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2]
數萬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這一帶過著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原始生活。約四千至七千年前,滇池一帶已有了定居的農業民族,從事“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和狩獵、飼養畜禽等多種經營活動,並已能紡紗、織布。滇池地區和稻穀種植至今至少已約有數千年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