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新民把玉珍在縣教育局的情況說與了玉珍:“對不起,沒能把這學校保住。”
玉珍說:“沒保住,沒有對不起我,我還好些。真的是做這個事,擔一肚子心,生怕出事,又怕教不好,家長有意見。隻是明天看你怎樣向家長和老百姓交代。”
新民:“我怎麽交代?我不到場,就由教育辦去搞。”
玉珍:“那怎麽行?你不到場,老百姓怎麽會聽他們的?”
“就是要讓老百姓鬧鬧,看他們到底有多狠。”
“新民,這你就想錯了。既然他們決定拆,就不怕老百姓鬧。老百姓真鬧,你的孩子我不管,你胳膊擰得過大腿。這一鬧,從後他們就把我們村裏的孩子不當數,什麽優惠都不給,輸的還是你和老百姓。”
新民一聽,真還不知所措。
玉珍:“你呀,要幫教育辦的人說話,積極支持他們拆。”
“這我能做到嗎?”
玉珍:“做不到也要裝。不說遠的,說近的,你得罪了他們,我們將來的孩子讀書都有難度。”
“他敢。”
玉珍:“有什麽不敢?你以為他們怕你啊。你一個人大代表也沒權,就是有權,也不能搞一輩子。誰怕你。”
“我把人大代表今天辭了。”
玉珍:“什麽?你怎麽變得像個孩子。這人大代表是老百姓對你的信任。你這是在耍孩子脾氣。他們要拆學校,你把人大代表辭了,他們就不拆了嗎?”
“我曾經跟老百姓表過態,寧可不當這個書記,但必須保這所學校。可現在保不住了,隻好不當這個人大代表了。”
玉珍:“那你是不是準備辭支部書記?”
“這個還不行。李智勇剛把那邊公司轉給弟弟了,全心過來。今天全部手續都辦齊了,我這一辭,怎麽向他交代?”
“你呀,我看,我在你心目中就隻是一個女人。而你心中的戰友比誰都重要。”
“在女人中,你最重要。在男人中,戰友最重要。人家李智勇聽說要拆學校,馬上就要我跟你講,去他公司上班。先去學習會計知識,然後到公司當會計。”
“這個好。隻是去上班了,我們接孩子的事又要耽擱了。”
“他說沒事兒。收茶葉的時候忙一點,其它的時候你可以邊上班邊帶孩子。”
“好,明天把學生交了,你就打聽接孩子的事兒。”
“這不行,明天把孩子交了,你就先去學會計,不能失誤智勇的事兒。很快,茶葉就要上市了,一開稱,你就要做帳。”
“那也行,孩子的事也不能放棄,早放信出去。雖然接孩子,也不能見孩子就要,得看看出息。”
“看什麽出息,隻要沒病就可以。”
“那不行。如果那孩子家庭出身不好,我們帶不出好孩子的。”
“不能這樣認為。你看三國曹操的堂客卞夫人是一名娼妓,可她四個孩子,曹丕、曹彰、曹植、曹雄多厲害。曹丕接了王位;曹植才華橫溢,七步成詩;其他的也分別成王。在曹操二十多個孩子中,唯獨卞夫人的四個成了有用人才。”
“誰跟你說這些大道理?我認為注意哈好些。”
“孩子可以說沒有選擇,關鍵在後天的教育。”
“那你決定吧,我隻負責帶。”
“你能帶好,成為又一個孟母,我就喊你萬歲。”
清晨,新民給鄉教育辦打電話。接通了鄉教育辦的唐書記。新民說我是金雞村的新民。
唐書記:“哦。是王書記啊,教育局打了電話,說你去了局裏,是什麽情況?”
新民:“沒什麽說的,你來宣布拆學校。”
唐書記:“這就對了嘛。感謝王書記支持我們的工作。”
新民:“給你們添了麻煩,還請你們諒解。”
唐書記:“王書記,關於你愛人的事,胡局長也說,你是人大代表,要我考慮。我呢?想來想去……”
新民:“沒什麽想來想去,她直接迴家栽田種地。”
唐書記:“那既然這樣,也很好。我現在就過來。”
教室裏,玉珍還在給孩子上課。無數村民都散圍在學校的操場上。
村民甲:“我的孫子太小,到三叉河去不可能,既然現在就要拆,我兒子說暫時不讀了,下期帶到外麵去讀。”
村民乙:“我們真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到別處去,誰帶呢?家裏的牛、羊、豬,茶園又甩不得。”
新民從茶廠過來。大家一起圍著新民。
新民:“這個事兒我實在無能為力。但反過來一想,別處不早就拆了嗎?我們這裏還多搞了這麽多年,希望大家理解。等一會兒,上麵來人了,大家不要說落後的話。因為,我們的孩子以後還是要靠他們教育的。”
龍丘福老頭說:“我的後人說把孩子帶出去。以前還要我們交教育基金,算是打水漂了。”
劉二卯:“不讀總可以吧。反正我們的後人又不可能當官考大學,認得到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一輛麵包車開來,從車上下來幾個人。
新民走過去:“唐書記,學生家長都等急了,你看怎麽安排?”
唐書記:“先把家長喊到一起,開個會,統一一下思想。”
新民:“那就都進村部去吧。”一群村民隨新民進到村部。
新民:“大家靜下來。這是我們鄉教育辦的唐書記,請他給大家講講政策。”
唐書記:“要拆這所學校,並不是我們鄉教育辦的意圖,而是國家的大政策。本來早就要拆了的。希望大家理解。另外,學生的就讀問題基本上是就近入學,都可以轉入三叉河中心小學。”
孫慧蘭:“那裏既沒地方住,也沒地方吃飯,孩子還讀跑學嗎?”
唐書記:“我們已經向上申請了,準備擴建宿舍、食堂,以後會有。”
蘇四五:“以後,以後要到什麽時候。我們的孩子明天就要去。這上下十幾裏地,跑去跑來,你說可不可能?”
李曉鳳:“幹脆就說,我們這老百姓的後人不用讀書,反正是些搞生產的種。”
唐書記:“那這樣,你們願到鄉中心聯校去讀書的也可以。”
李曉鳳:“這兩尺長的一些孩子讀寄宿,擦屁股都搞不好。”
蘇四五:“算了,就不讀算了。我就不相信,我孩子不讀書,還犯法了。”
唐書記:“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那還真是犯法喲。”
大家七嘴八舌,場麵混亂。
新民:“大家不要鬧。有句俗話說,自己的孩子隻有自己疼。既然這是大勢所趨,我們兩個人也鬧不渾水。還是積極想辦法。我表個態,不管多少錢,幼兒班的孩子玉珍還是帶下去,哪怕隻有四個。至於一至四年級的都想辦法轉走。”
唐書記:“既然王書記這樣說,我也就挑點擔子,一、二年級,就把這一期搞完,三、四年級的先轉。”
雷立忠:“一、二年級可以不轉,為什麽三、四年級又要轉?這不是還是可以不轉嗎?”
唐書記:“那既然這樣說,就一起轉。我這是背人過河挺人腰,作好不討好。”
新民:“這樣也好。就讓一、二年級把這期搞完。三、四年級先轉。”
唐書記:“這樣才好向上交差。”
新民:“我是知道這裏麵的經路的。要不上麵要求嚴,我也不會為了這個事,把縣人大代表都辭了。”
李曉鳳:“什麽?你把人大代表都辭了。”
新民:“是的。我作為一個支部書記,又當了縣人大代表,連幾個孩子讀書的學校都保不住,有愧於當這個人大代表,我辭了。”
唐書記:“大家要理解我們這些當小官的苦衷。你看,你們王書記還沒下決心嗎?跑教育局、找縣長還不是一句話:執行上級的決定。”
劉宏忠:“既然這樣,我們不在這裏讀了,大家都把書包背迴去,放牛、放羊,還是要人的。”
一些家長從村部走到教室。
教室,玉珍還在上課。學生都在聽講,做作業。家長進教室。
玉珍:“請學生不要走,家長各自找到孩子的位置坐下來,我還有幾句話要說。”
家長來到孩子身邊,孩子站起來,家長坐下,小的學生被家長抱著。大的學生坐在家長的旁邊。
玉珍:“各位大伯、大叔、大媽、大嬸、兄弟姐妹,各位學生,我玉珍本也不是教書的料子,全是被逼。今天又被逼要放棄這幫孩子,我實在不忍心。為了這些孩子,我曾上環。為了這些孩子,我流產。我把這些孩子當成了自己親生親養的。雖然他們並不聰明,可很忠厚可愛。今天他們要離開我,我一千個舍不得。其實這些年,我把錢看的並不重要。而一天不和孩子們在一起,我都行坐不安。要離開了,我要給學生講。你們到了新的學校,條件好一些,老師多一些,就要更加努力學習。要以好的成績得到老師的喜愛。否則老師會罵你們山古佬。別的學生也會欺負你們的。我還要給你們家長說幾句:孩子是你們的。隻有你們自己重視,他們才能健康成長。特別是剛到一個新的學校,老師不熟,同學不熟,沒有家長在身邊,他們一天魂不守舍,膽小如鼠,成績幾天就會垮下來。所以你們的陪伴是最大的鼓勵。等他們漸漸適應了,你們也就可以放手了。拜托你們。”
劉宏忠:“張老師,他們教育辦把學校拆了,學生轉了,為什麽不把你也安排到這個學校去?我們的孩子看到你,他們也膽子大一些。”
孫慧蘭:“他們不願給你工資,我們照樣給。”
玉珍:“這不是你們說了算的,我不屬於教師的編製,再說現在也不缺教師,我隻能跟大家說,這一期我的報酬就不要了,這一點希望大家支持我。”
玉珍說:“沒保住,沒有對不起我,我還好些。真的是做這個事,擔一肚子心,生怕出事,又怕教不好,家長有意見。隻是明天看你怎樣向家長和老百姓交代。”
新民:“我怎麽交代?我不到場,就由教育辦去搞。”
玉珍:“那怎麽行?你不到場,老百姓怎麽會聽他們的?”
“就是要讓老百姓鬧鬧,看他們到底有多狠。”
“新民,這你就想錯了。既然他們決定拆,就不怕老百姓鬧。老百姓真鬧,你的孩子我不管,你胳膊擰得過大腿。這一鬧,從後他們就把我們村裏的孩子不當數,什麽優惠都不給,輸的還是你和老百姓。”
新民一聽,真還不知所措。
玉珍:“你呀,要幫教育辦的人說話,積極支持他們拆。”
“這我能做到嗎?”
玉珍:“做不到也要裝。不說遠的,說近的,你得罪了他們,我們將來的孩子讀書都有難度。”
“他敢。”
玉珍:“有什麽不敢?你以為他們怕你啊。你一個人大代表也沒權,就是有權,也不能搞一輩子。誰怕你。”
“我把人大代表今天辭了。”
玉珍:“什麽?你怎麽變得像個孩子。這人大代表是老百姓對你的信任。你這是在耍孩子脾氣。他們要拆學校,你把人大代表辭了,他們就不拆了嗎?”
“我曾經跟老百姓表過態,寧可不當這個書記,但必須保這所學校。可現在保不住了,隻好不當這個人大代表了。”
玉珍:“那你是不是準備辭支部書記?”
“這個還不行。李智勇剛把那邊公司轉給弟弟了,全心過來。今天全部手續都辦齊了,我這一辭,怎麽向他交代?”
“你呀,我看,我在你心目中就隻是一個女人。而你心中的戰友比誰都重要。”
“在女人中,你最重要。在男人中,戰友最重要。人家李智勇聽說要拆學校,馬上就要我跟你講,去他公司上班。先去學習會計知識,然後到公司當會計。”
“這個好。隻是去上班了,我們接孩子的事又要耽擱了。”
“他說沒事兒。收茶葉的時候忙一點,其它的時候你可以邊上班邊帶孩子。”
“好,明天把學生交了,你就打聽接孩子的事兒。”
“這不行,明天把孩子交了,你就先去學會計,不能失誤智勇的事兒。很快,茶葉就要上市了,一開稱,你就要做帳。”
“那也行,孩子的事也不能放棄,早放信出去。雖然接孩子,也不能見孩子就要,得看看出息。”
“看什麽出息,隻要沒病就可以。”
“那不行。如果那孩子家庭出身不好,我們帶不出好孩子的。”
“不能這樣認為。你看三國曹操的堂客卞夫人是一名娼妓,可她四個孩子,曹丕、曹彰、曹植、曹雄多厲害。曹丕接了王位;曹植才華橫溢,七步成詩;其他的也分別成王。在曹操二十多個孩子中,唯獨卞夫人的四個成了有用人才。”
“誰跟你說這些大道理?我認為注意哈好些。”
“孩子可以說沒有選擇,關鍵在後天的教育。”
“那你決定吧,我隻負責帶。”
“你能帶好,成為又一個孟母,我就喊你萬歲。”
清晨,新民給鄉教育辦打電話。接通了鄉教育辦的唐書記。新民說我是金雞村的新民。
唐書記:“哦。是王書記啊,教育局打了電話,說你去了局裏,是什麽情況?”
新民:“沒什麽說的,你來宣布拆學校。”
唐書記:“這就對了嘛。感謝王書記支持我們的工作。”
新民:“給你們添了麻煩,還請你們諒解。”
唐書記:“王書記,關於你愛人的事,胡局長也說,你是人大代表,要我考慮。我呢?想來想去……”
新民:“沒什麽想來想去,她直接迴家栽田種地。”
唐書記:“那既然這樣,也很好。我現在就過來。”
教室裏,玉珍還在給孩子上課。無數村民都散圍在學校的操場上。
村民甲:“我的孫子太小,到三叉河去不可能,既然現在就要拆,我兒子說暫時不讀了,下期帶到外麵去讀。”
村民乙:“我們真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到別處去,誰帶呢?家裏的牛、羊、豬,茶園又甩不得。”
新民從茶廠過來。大家一起圍著新民。
新民:“這個事兒我實在無能為力。但反過來一想,別處不早就拆了嗎?我們這裏還多搞了這麽多年,希望大家理解。等一會兒,上麵來人了,大家不要說落後的話。因為,我們的孩子以後還是要靠他們教育的。”
龍丘福老頭說:“我的後人說把孩子帶出去。以前還要我們交教育基金,算是打水漂了。”
劉二卯:“不讀總可以吧。反正我們的後人又不可能當官考大學,認得到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一輛麵包車開來,從車上下來幾個人。
新民走過去:“唐書記,學生家長都等急了,你看怎麽安排?”
唐書記:“先把家長喊到一起,開個會,統一一下思想。”
新民:“那就都進村部去吧。”一群村民隨新民進到村部。
新民:“大家靜下來。這是我們鄉教育辦的唐書記,請他給大家講講政策。”
唐書記:“要拆這所學校,並不是我們鄉教育辦的意圖,而是國家的大政策。本來早就要拆了的。希望大家理解。另外,學生的就讀問題基本上是就近入學,都可以轉入三叉河中心小學。”
孫慧蘭:“那裏既沒地方住,也沒地方吃飯,孩子還讀跑學嗎?”
唐書記:“我們已經向上申請了,準備擴建宿舍、食堂,以後會有。”
蘇四五:“以後,以後要到什麽時候。我們的孩子明天就要去。這上下十幾裏地,跑去跑來,你說可不可能?”
李曉鳳:“幹脆就說,我們這老百姓的後人不用讀書,反正是些搞生產的種。”
唐書記:“那這樣,你們願到鄉中心聯校去讀書的也可以。”
李曉鳳:“這兩尺長的一些孩子讀寄宿,擦屁股都搞不好。”
蘇四五:“算了,就不讀算了。我就不相信,我孩子不讀書,還犯法了。”
唐書記:“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那還真是犯法喲。”
大家七嘴八舌,場麵混亂。
新民:“大家不要鬧。有句俗話說,自己的孩子隻有自己疼。既然這是大勢所趨,我們兩個人也鬧不渾水。還是積極想辦法。我表個態,不管多少錢,幼兒班的孩子玉珍還是帶下去,哪怕隻有四個。至於一至四年級的都想辦法轉走。”
唐書記:“既然王書記這樣說,我也就挑點擔子,一、二年級,就把這一期搞完,三、四年級的先轉。”
雷立忠:“一、二年級可以不轉,為什麽三、四年級又要轉?這不是還是可以不轉嗎?”
唐書記:“那既然這樣說,就一起轉。我這是背人過河挺人腰,作好不討好。”
新民:“這樣也好。就讓一、二年級把這期搞完。三、四年級先轉。”
唐書記:“這樣才好向上交差。”
新民:“我是知道這裏麵的經路的。要不上麵要求嚴,我也不會為了這個事,把縣人大代表都辭了。”
李曉鳳:“什麽?你把人大代表都辭了。”
新民:“是的。我作為一個支部書記,又當了縣人大代表,連幾個孩子讀書的學校都保不住,有愧於當這個人大代表,我辭了。”
唐書記:“大家要理解我們這些當小官的苦衷。你看,你們王書記還沒下決心嗎?跑教育局、找縣長還不是一句話:執行上級的決定。”
劉宏忠:“既然這樣,我們不在這裏讀了,大家都把書包背迴去,放牛、放羊,還是要人的。”
一些家長從村部走到教室。
教室,玉珍還在上課。學生都在聽講,做作業。家長進教室。
玉珍:“請學生不要走,家長各自找到孩子的位置坐下來,我還有幾句話要說。”
家長來到孩子身邊,孩子站起來,家長坐下,小的學生被家長抱著。大的學生坐在家長的旁邊。
玉珍:“各位大伯、大叔、大媽、大嬸、兄弟姐妹,各位學生,我玉珍本也不是教書的料子,全是被逼。今天又被逼要放棄這幫孩子,我實在不忍心。為了這些孩子,我曾上環。為了這些孩子,我流產。我把這些孩子當成了自己親生親養的。雖然他們並不聰明,可很忠厚可愛。今天他們要離開我,我一千個舍不得。其實這些年,我把錢看的並不重要。而一天不和孩子們在一起,我都行坐不安。要離開了,我要給學生講。你們到了新的學校,條件好一些,老師多一些,就要更加努力學習。要以好的成績得到老師的喜愛。否則老師會罵你們山古佬。別的學生也會欺負你們的。我還要給你們家長說幾句:孩子是你們的。隻有你們自己重視,他們才能健康成長。特別是剛到一個新的學校,老師不熟,同學不熟,沒有家長在身邊,他們一天魂不守舍,膽小如鼠,成績幾天就會垮下來。所以你們的陪伴是最大的鼓勵。等他們漸漸適應了,你們也就可以放手了。拜托你們。”
劉宏忠:“張老師,他們教育辦把學校拆了,學生轉了,為什麽不把你也安排到這個學校去?我們的孩子看到你,他們也膽子大一些。”
孫慧蘭:“他們不願給你工資,我們照樣給。”
玉珍:“這不是你們說了算的,我不屬於教師的編製,再說現在也不缺教師,我隻能跟大家說,這一期我的報酬就不要了,這一點希望大家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