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安安學校打架
七十年代,家庭事業雙豐收 作者:水波198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院子裏養花種菜以後,時間過得特別快。
爺爺奶奶生活有了寄托,爺爺每天圍著他的那兩盆蘭花澆水施肥,還要去圖書館查找養花的資料。
奶奶不僅種了於茵給她拿迴來的花苗,還和以前的街坊鄰居要了不少花籽,見縫插針的種了好多。
看著小苗一點點破土而出,奶奶感覺自己年輕了。
平平安安也很忙,忙著捉蟲喂雞,忙著給果樹澆水,還要忙著和夥伴們述說自己家裏小雞長雞冠子了,蔬菜結花苞了,開花了,又結果了。
快快也很忙,他是所有人的小幫手。要幫爺爺提水,幫奶奶拔草,還要幫哥哥姐姐捉蟲喂雞,總之他忙得團團轉。
慢慢呢,她喜歡畫畫。
爺爺的蘭花,她要仔細觀察,畫下來,奶奶的小花,在她的筆下也發生著變化,哥哥姐姐的小雞,在他的筆下也很生動。她喜歡靜靜的做一些安靜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
爺爺覺得慢慢很有繪畫的天賦,征得了於茵和盧書睿的同意,想著下半年送慢慢去朋友那試試,那是位很厲害的繪畫大家。
盧書睿和於茵在學校過得也很充實,努力的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又旁聽一些其他的專業知識。
期中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和同學的關係也親近了很多。
於茵和蘇亦嫻的書信來往一直沒有斷。說說著彼此的生活,身邊發生的故事,孩子們的趣事。
阿香來信說,她丈夫被調到了昆明軍區,她即將隨軍到昆明。這一段時間會比較忙,可能要等穩定之後再通信了。
於茵很為阿香高興,昆明和他們縣比,各方麵兒都要好很多,孩子的教育環境也會更好一些。
於大嫂的書信和包裹更是不斷,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宣泄口一樣,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高興的事情,都喜歡寫信和於茵說一說。
不知怎麽的,兩人處著處著,有點像閨蜜的感覺了。
於大嫂性格開朗,說話也比較直接。從她的信裏,於茵知道了,於母和於晴在於大嫂這屢屢碰壁後還不甘心,反而越挫越勇,他們之間的故事夠寫成一部小說了。
於小歌夫妻在京市過得也很好,雙胞胎兒子身體健康,就是有點淘氣。在白曉羽娘家的幫襯下,小兩口日子過的順風順水。
於家這邊的親戚基本就這樣,沒有什麽大的波折,偶爾有些小摩擦。
而盧書睿這邊,爺爺奶奶和他們一起生活,盧三叔和盧三嬸兒隔三差五的就會過來陪爺爺奶奶說說話,聊聊天兒。盧舒棋和妹妹放假了,也會過來,大家一起吃個飯,聚一聚。
來於茵家最勤的反而是盧父,因為和盧母鬧了矛盾,老兩口分家了。
盧父自己吃食堂,下班了迴家睡覺。盧母幫盧書康夫妻照顧著兩個孫子,自顧不暇,因為兩個人上了大學,不放假就不迴家,各自瀟灑。
每個休息日,盧父放假休息。沒事兒就會買點兒東西,來看望盧爺爺盧奶奶,陪著四個孩子玩會兒,在於茵家吃完晚飯,才迴家睡覺。
盧大哥一家五口偶爾也會過來溜達,但是他們的工作太忙了,能趕到一起休息的時候太少。
但是盧大哥家的孩子很喜歡於茵家,喜歡他們的院子,喜歡他們的果樹,蔬菜和小雞。三個孩子教養很好,於茵也很喜歡他們。
二姐的肚子很大了,再有一兩個月就要生了,不方便經常過來。但是壯壯和朵朵會經常過來玩兒,和安安幾個也處的很好。
而於茵和盧書睿也很忙,晚上兩人會進入空間,把空間裏的作物好好的打理。收的收種的種,所有能用的土地都被利用上了,不像於茵以前空了好多,太浪費了。
家裏的蔬菜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了,偶爾於茵會從空間裏偷渡一些出來,當做從小商小販那裏買來的,大家都沒有懷疑。
現在外麵經常能看到一些郊區過來的農民,走街串巷賣一些自家園子裏的蔬菜,雞蛋什麽的。
日子就這麽一天一天的過著,平淡而溫馨,直到安安班主任的一通電話,才打破了平靜。
電話是打到於茵他們係辦公室的,班主任吳老師找於茵接電話的時候,於茵還有一點懵。
當時安安學校需要留聯係方式,於茵就把他們係辦公室的電話留了下來,沒想到還有用到的一天。
“盧向婉家長,請你現在來學校一趟,盧向婉和同學發生了矛盾,打架了,需要雙方家長來處理一下。”於茵再接起電話的時候,就聽到安安班主任的通知。
於茵和吳老師道了謝,又請了假,騎著自行車匆匆的去了安安的學校。
張老師辦公室中,安安和另一名小男孩兒並排站在老師的辦公桌前,班主任張老師坐在椅子上。沒有看見其他的家長,應該還沒有到,於茵離的比較近,來的快。
“張老師你好,我是盧向婉的媽媽,於茵,打擾了。”於茵趕緊跟張老師打招唿,在學校沒有叫安安這個小名兒,而是喊了盧向婉。
“盧向婉媽媽你好,鄭浩的家長還沒到,你稍等一下,等都到齊了,我們再說一說這件事情。”張老師態度還不錯,沒有大發雷霆,一直保持著冷靜。
於茵看了一眼安安,臉上青了一塊,而那個小男孩的一隻眼睛,眼眶也青了,
這是兩敗俱傷。
安安偷瞄了一眼媽媽,發現媽媽並沒有生氣,她緊繃的心放了下來。
她知道自己動手和同學打架做的不對,可是當時沒控製住。
又過了20多分鍾,從門外進來一位中年男人,模樣長得和小男孩有一些像,這應該是小男孩的爸爸了。
“張老師你好,是不是鄭浩又在學校惹事兒了?看我迴家不打死他,臭小子,太頑皮了。”鄭浩爸爸一進門,先向老師道歉,不問緣由,先批評自己的孩子。
這就是那個時代大多數家長的作風,信奉著棍棒底下出孝子。
很少有家長耐心的聽孩子的話,先打一頓再說,尤其是男孩子。
鄭浩爸爸的話,讓於茵有點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麽了。跟著一起批評安安,於茵做不到,孩子打架了,要先問明白原因,不能上來就一頓棍棒教育啊!
張老師也看出了於茵的不讚同,他沒有按照鄭浩爸爸的話,批評孩子。而是讓雙方家長心平氣和的聽孩子說一下打架的原因。
張老師不錯,於茵在心裏想著,接下來要好好聽聽兩個孩子為什麽打架了。
爺爺奶奶生活有了寄托,爺爺每天圍著他的那兩盆蘭花澆水施肥,還要去圖書館查找養花的資料。
奶奶不僅種了於茵給她拿迴來的花苗,還和以前的街坊鄰居要了不少花籽,見縫插針的種了好多。
看著小苗一點點破土而出,奶奶感覺自己年輕了。
平平安安也很忙,忙著捉蟲喂雞,忙著給果樹澆水,還要忙著和夥伴們述說自己家裏小雞長雞冠子了,蔬菜結花苞了,開花了,又結果了。
快快也很忙,他是所有人的小幫手。要幫爺爺提水,幫奶奶拔草,還要幫哥哥姐姐捉蟲喂雞,總之他忙得團團轉。
慢慢呢,她喜歡畫畫。
爺爺的蘭花,她要仔細觀察,畫下來,奶奶的小花,在她的筆下也發生著變化,哥哥姐姐的小雞,在他的筆下也很生動。她喜歡靜靜的做一些安靜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
爺爺覺得慢慢很有繪畫的天賦,征得了於茵和盧書睿的同意,想著下半年送慢慢去朋友那試試,那是位很厲害的繪畫大家。
盧書睿和於茵在學校過得也很充實,努力的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又旁聽一些其他的專業知識。
期中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和同學的關係也親近了很多。
於茵和蘇亦嫻的書信來往一直沒有斷。說說著彼此的生活,身邊發生的故事,孩子們的趣事。
阿香來信說,她丈夫被調到了昆明軍區,她即將隨軍到昆明。這一段時間會比較忙,可能要等穩定之後再通信了。
於茵很為阿香高興,昆明和他們縣比,各方麵兒都要好很多,孩子的教育環境也會更好一些。
於大嫂的書信和包裹更是不斷,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宣泄口一樣,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高興的事情,都喜歡寫信和於茵說一說。
不知怎麽的,兩人處著處著,有點像閨蜜的感覺了。
於大嫂性格開朗,說話也比較直接。從她的信裏,於茵知道了,於母和於晴在於大嫂這屢屢碰壁後還不甘心,反而越挫越勇,他們之間的故事夠寫成一部小說了。
於小歌夫妻在京市過得也很好,雙胞胎兒子身體健康,就是有點淘氣。在白曉羽娘家的幫襯下,小兩口日子過的順風順水。
於家這邊的親戚基本就這樣,沒有什麽大的波折,偶爾有些小摩擦。
而盧書睿這邊,爺爺奶奶和他們一起生活,盧三叔和盧三嬸兒隔三差五的就會過來陪爺爺奶奶說說話,聊聊天兒。盧舒棋和妹妹放假了,也會過來,大家一起吃個飯,聚一聚。
來於茵家最勤的反而是盧父,因為和盧母鬧了矛盾,老兩口分家了。
盧父自己吃食堂,下班了迴家睡覺。盧母幫盧書康夫妻照顧著兩個孫子,自顧不暇,因為兩個人上了大學,不放假就不迴家,各自瀟灑。
每個休息日,盧父放假休息。沒事兒就會買點兒東西,來看望盧爺爺盧奶奶,陪著四個孩子玩會兒,在於茵家吃完晚飯,才迴家睡覺。
盧大哥一家五口偶爾也會過來溜達,但是他們的工作太忙了,能趕到一起休息的時候太少。
但是盧大哥家的孩子很喜歡於茵家,喜歡他們的院子,喜歡他們的果樹,蔬菜和小雞。三個孩子教養很好,於茵也很喜歡他們。
二姐的肚子很大了,再有一兩個月就要生了,不方便經常過來。但是壯壯和朵朵會經常過來玩兒,和安安幾個也處的很好。
而於茵和盧書睿也很忙,晚上兩人會進入空間,把空間裏的作物好好的打理。收的收種的種,所有能用的土地都被利用上了,不像於茵以前空了好多,太浪費了。
家裏的蔬菜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了,偶爾於茵會從空間裏偷渡一些出來,當做從小商小販那裏買來的,大家都沒有懷疑。
現在外麵經常能看到一些郊區過來的農民,走街串巷賣一些自家園子裏的蔬菜,雞蛋什麽的。
日子就這麽一天一天的過著,平淡而溫馨,直到安安班主任的一通電話,才打破了平靜。
電話是打到於茵他們係辦公室的,班主任吳老師找於茵接電話的時候,於茵還有一點懵。
當時安安學校需要留聯係方式,於茵就把他們係辦公室的電話留了下來,沒想到還有用到的一天。
“盧向婉家長,請你現在來學校一趟,盧向婉和同學發生了矛盾,打架了,需要雙方家長來處理一下。”於茵再接起電話的時候,就聽到安安班主任的通知。
於茵和吳老師道了謝,又請了假,騎著自行車匆匆的去了安安的學校。
張老師辦公室中,安安和另一名小男孩兒並排站在老師的辦公桌前,班主任張老師坐在椅子上。沒有看見其他的家長,應該還沒有到,於茵離的比較近,來的快。
“張老師你好,我是盧向婉的媽媽,於茵,打擾了。”於茵趕緊跟張老師打招唿,在學校沒有叫安安這個小名兒,而是喊了盧向婉。
“盧向婉媽媽你好,鄭浩的家長還沒到,你稍等一下,等都到齊了,我們再說一說這件事情。”張老師態度還不錯,沒有大發雷霆,一直保持著冷靜。
於茵看了一眼安安,臉上青了一塊,而那個小男孩的一隻眼睛,眼眶也青了,
這是兩敗俱傷。
安安偷瞄了一眼媽媽,發現媽媽並沒有生氣,她緊繃的心放了下來。
她知道自己動手和同學打架做的不對,可是當時沒控製住。
又過了20多分鍾,從門外進來一位中年男人,模樣長得和小男孩有一些像,這應該是小男孩的爸爸了。
“張老師你好,是不是鄭浩又在學校惹事兒了?看我迴家不打死他,臭小子,太頑皮了。”鄭浩爸爸一進門,先向老師道歉,不問緣由,先批評自己的孩子。
這就是那個時代大多數家長的作風,信奉著棍棒底下出孝子。
很少有家長耐心的聽孩子的話,先打一頓再說,尤其是男孩子。
鄭浩爸爸的話,讓於茵有點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麽了。跟著一起批評安安,於茵做不到,孩子打架了,要先問明白原因,不能上來就一頓棍棒教育啊!
張老師也看出了於茵的不讚同,他沒有按照鄭浩爸爸的話,批評孩子。而是讓雙方家長心平氣和的聽孩子說一下打架的原因。
張老師不錯,於茵在心裏想著,接下來要好好聽聽兩個孩子為什麽打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