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南水北調(2章合1章)
穿到逃荒前,全村挨餓我嘎嘎長膘 作者:賈大娘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死了這麽多人,一是天災,二是人禍,朝廷中人,確實……難辭其咎。”
秋知意看著江麵翻騰出的屍體,十分薄涼的扯了扯嘴角,道:“這有什麽意義呢?死的人已經死了,那些本該擔責的人也沒人去追究他們,難不成還能指望他們自己良心發現進行自我指責嗎?那怎麽可能?”
“就算其他活著的人,也沒人去在意這些,畢竟活著就已經很難了,他們哪裏又會去管這些事情?所以,追究誰對誰錯沒有意義,如何能活著,更好的活著才是我們最大的期望。”
蕭逸看著秋知意,有片刻的失神,他隨即凝視著滔滔洪水,道:“這些公道,有朝一日,我一定替他們討迴來。”
蕭逸歎了一口氣,道:“不過江州受水患之苦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若是要大修河道,又是極其勞民傷財的一件事,朝廷如今隻怕不會修理河道,若是河道不修,江州隻怕還會繼續受水患之苦。”
“江州城幾十萬人,這河道一日不修,水患一日不除,江州城的人就永遠脫不了這水患之苦。”
“秋姑娘之前說過這雨要下兩個多月才會停,如今時間也快到了,秋姑娘能做出如此判斷,想來是有自己的緣由的,我就想問問秋姑娘,對於這水患,可有什麽釜底抽薪的法子?”
秋知意擰眉看著水麵,腦子裏隻蹦出了四個字,“南水北調。”
“什麽?”
蕭逸不可置信的看著秋知意,道:“秋姑娘,你這是什麽意思?”
秋知意緩緩道:“有的地方年年缺水,有的地方卻年年水患,比如我在的如意村,就是因為這些年年年幹旱,我們地裏顆粒無收,這才不得不遠走他鄉開始逃荒。”
“而像江州城,卻年年水患,要是能修一條河道,讓這兩個地方的水渠連通起來,讓有水的地方流到沒水的地方,這樣一來,這上流的水就被分流了,自然不會有水患了,而幹旱的地方,因為有其他地方的水流過來,自然也不會幹旱了。”
頓了頓,“這就是我所說的南水北調。”
聞言,蕭逸眼底閃過一抹驚訝,他十分讚賞的看著秋知意,道:“秋姑娘這主意好啊,我們之前隻想到了疏通和堵塞河道或者就是擴建河道,從沒有想過從根源處就開始對河水進行分流,如果真的像秋姑娘所說的那樣去做了,那這江州一帶再不會受洪澇之苦了,其他的幹旱之地也不用再四處逃荒了。”
秋知意淡笑著沒有說話,她就是借用了一下她那個時代的東西罷了。
“總有一天,這河道一定會修好的。”蕭逸眼裏有明滅不定的光芒,秋知意沒去深究,她早知道他的身份,作為一個男主,他有這樣的誌向是基本的操作。
秋知意道:“真有這麽一天,就算是遇上明君了。”
這話一出,蕭逸袖中雙手不由得緩緩握成了拳。
秋知意見洪水的事也和他說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也沒什麽可以談的了。
剩下的就是疫病的事情了。
“蕭公子,我想借明叔幫個忙。”秋知意道。
蕭逸現在對秋知意的話是抱有很大的重視的,秋知意要求的事,基本都是正確 的。
他立馬關心的道:“你借明叔做什麽?是有什麽事嗎?”
秋知意指了指不遠處還沒有處理的屍首,也沒打算隱瞞,“蕭公子,我曾經聽人說過,說大災過後必有大疫,你看洪水中既然有那麽多屍首,我……我覺得我們必須得做點什麽,有些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蕭逸沉吟片刻,神色一下就凝重起來,他道:“我讓明叔馬上過來和你商議這事,我再寫信通知一下,看能不能把信送出去,這樣一來,即便有什麽,我們也能提前應對。”
秋知意知道蕭逸的意思,他雖然沒有說透,但她知道,蕭逸必然是要寫奏折上報朝廷的,不過就現在蕭逸這個不受寵的身份來說,秋知意對外麵的人也沒抱什麽希望。
明叔一會就過來找秋知意了,聽秋知意說了些情況以後,明叔語氣沉沉的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確實是有這個說法的,這個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就如你所說的,各種屍身在水中腐爛,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會滋生許多的毒物出來,這才產生了疫病。”
“唉,如今可真是多事之秋啊。”
明叔一邊感歎一邊拿筆開始寫方子,“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我隻能把我知道的一些防疫的方子寫出來,大家按著方子備些藥材。”
秋知意道:“明叔,我不是很清楚這些藥材的藥理,但我聽人說過幾味藥材也是防疫病的,具體是啥情況我不大清楚,你聽一聽,要是能用的話咱們就用,要是不能用,你就當沒聽見。”
明叔笑了笑,也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要知道所有的病之中,就疫病是最難的病症,從前出現過疫病的時候,人都是成千上萬的死,根本不是一般的大夫就能研製出來的。
如今他們知道的這些藥方子,都是經曆了無數代醫者的心血才締結出來的,這些藥方子的成分自然不必懷疑。
可秋知意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子,怎麽可能能說出有用的東西來?
“你說說吧,若是有用,我自然會用上的。”
秋知意隨即說出了幾味藥材來,一聽這幾味藥材,明叔握筆的手一下就頓住了。
他隨即喃喃道:“龍膽草、白頭翁、半邊蓮……這些確實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啊,若是幾味藥材混合起來,那解毒的作用是不是會加強?”
明叔開始算著藥效,好半晌,他一拍大腿,道:“秋丫頭,你說的這些果然是好東西,我怎麽就沒想到把他們都合起來用一用呢?我得現在就去找來幾種藥材試試療效……”
秋知意揉了揉眉心,道:“你再把你寫的東西拿給我吧,一會我們就照著方子去備藥,看看這山裏能不能找到現成的。”
拿了明叔的藥方,秋知意便去找了秋向北,沒想到秋向北和人吵成了一團。
“向北,你要是讓我們去找野菜野果,甚至去打獵我都想得通,可你現在咋想的,竟然要我們去采藥?我們這麽多人,采了那麽多藥能幹啥啊?咱們又不能把藥當飯吃。”
“就是啊,向北,你不給我們一個適當的理由,我們可不去采藥,要去也是去找吃的。”
目前這種情況,大家都比較關心糧食的問題,畢竟藥材隻有生病的時候才會用到。
可不像吃飯那樣,天天頓頓都要吃。
秋向北也不敢透露出以後可能有疫病的情況,隻得苦口婆心的道:“咱們這一路走來,都是吃的五穀雜糧,哪裏有不生病的?尤其現在天天下雨,家裏老人孩子的,萬一有個什麽傷寒之類的,一點藥都沒有,到時候可怎麽辦?就算你有銀子,也沒地方買啊。”
一眾人聽到秋向北這麽說,也覺得有幾分道理,不過他們擺擺手,表態,“那也不至於讓我們采個十天半月的,最多半天,咱們最多采半天就夠了,就一個傷寒,能吃得了多少藥材啊?”
秋知意同他說過了,這些東西要多備用一些,到時候可能天天都要用,真的和吃飯差不多的。
如今見村寨的人都反對,秋向北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些人現在隻想搞吃的,並不想搞什麽藥材。
正在這時候,秋向北就看見秋知意走過來了,他趕忙道:“知意。”
秋知意已經把這幫人的想法都聽見了,她看了一眼秋向北,隨即揚了揚手中的藥方子對眾人道:“叔伯哥嫂們,看見沒,這張藥方子我可是好不容易從明叔手裏要過來的。”
壓低聲音指了指明叔所在的地方,道:“大家也看到了,明叔跟著的這位公子,看他談吐就知道是個有錢人家的公子,隻是不知道怎麽就和我們混一路了,他這樣的有錢人家請的隨身大夫,肯定是難得一見的好大夫,那可不是我們平時就能隨便請到的貴人。”
“你們可能不知道,好的大夫平時去問診,還沒看病呢就得先給五兩銀子的診金,這明叔可比一般的好大夫還好。剛剛我磨了他好久,他才肯給我寫了一個藥方子。”
秋知意揚著手裏的藥方子,一副高興得不得了的樣子。
秋向北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啊?
下一刻,便聽秋向北道:“可不是嗎?大家都知道,之前我娘子被土匪嚇得動了胎氣,咱們寨裏的赤腳大夫都說這胎保不住了,可是明叔一出麵,我娘子一點事都沒有了,這事要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你們可能會不信,可這事你們是親眼瞧見的,這明叔的醫術你們應該也沒什麽懷疑的了,他這醫術要論起來,反正我第一個服。”
眾人聽見秋向北這麽一說,也紛紛點頭,明叔的醫術確實是好。
秋知意繼續道:“能從明叔手裏拿了一個方子過來,這不就是間接賺了明叔五兩銀子的問診費嗎?明叔剛剛囑咐我說,他給我的這個藥方子可不能讓外人瞧去了。”
又壓低一些聲音道:“可咱們村寨都是鄉裏鄉親的,可不算是外人,我給你們一家一份,大家按著藥方子備藥,以後肯定錯不了。”
眾人一聽,有便宜不占那是傻蛋。
神醫配出的藥方,誰會傻到不要啊?
大家頓時就變了態度。
“要要要,這方子我們要。”
“就是,不就是備藥嗎?我們花個幾天的時間備藥,後麵再去找野菜野果不是一樣的嗎?”
“神醫讓備下的東西,以後肯定是包治百病的,這藥方我們要定了,藥材我們也去備。”
……
剛剛還一副反對態度的人群這會個個變得十分積極。
秋知意趕忙喊來會認字寫字的人幫忙謄抄藥方,並教不認識的人那些名字背後的意思。
有人實在記不住,就畫了圈叉線點之類的代替,隻要他們自己知道是什麽意思,到時候能找出藥材就行。
一旁的秋向北默默的對秋知意豎起了大拇指,秋知意淡淡一笑,並未放在心上。
人總是這樣的,無利不起早,隻要告訴他們這麽做就是占便宜,肯定有一大堆人願意做的。
就這樣,秋向北帶著男人們開始進山采藥材,秋知意則帶著婦人們在附近的山林裏轉轉,找找香蕈野菜之類的東西,要是能找到,也能填飽肚子。
自打江州人和秋知意他們分開以後,江州城那邊的山洞中時不時就傳來了爭吵的聲音,他們沒有了主心骨,沒人主持公道,自然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存下很多的矛盾。
秋知意他們走的時候並沒有留下什麽東西,隻有兩三口從江州城裏帶出來的大鍋。
江州城那麽多戶人留在那裏,家家都是分了糧食的,做飯總得有一個先後吧?
有的人是幾個人合在一起煮的,有時候煮好了再分米飯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矛盾。
誰的碗大一點,誰的碗小一點,誰碗裏的飯要濃稠點,誰的要稀一點……總之,矛盾多多。
過了兩天以後,總算安靜了一些了。
聽著動靜,是組建了幾個人安排拿主意,這麽一來,確實少了很多的矛盾。
馮玉安就是被選出來當主事人的其中一個,他處理完這些雖說的事,揉了揉眉心,就問旁邊的人:“這幾天秋家寨那邊的人有沒有什麽動靜?”
跟了秋家寨的人一路,他還是很清楚秋家寨人的動向的,別說,跟著秋家寨的人走,確實能少走不少彎路。
現在脫離了秋家寨的人,他還是想著他們的事,至少秋家寨的動向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思路。
旁邊那人嗤笑一聲,道:“也不知道那群土包子犯了什麽病,竟然集體進山去采藥了,一個個的,采了滿滿一背簍還說明天還要去采,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準備把這些藥材當飯吃。”
聞言,馮玉安挑了挑眉,疑惑的道:“你確定他們采的是藥不是摘的野菜?”
“不是,我聽他們親口說的,不會有假的,再說,遠遠就聞到一大股藥味,這還能有假?就是去采藥了。”
馮玉安又問:“可是他們中有很多人生病了?”
不然怎麽會采那麽多藥材。
“也沒有啊,我看他們一群人都活蹦亂跳的,不像有人生病的樣子。”
這下,馮玉安越發的困惑了。
秋知意看著江麵翻騰出的屍體,十分薄涼的扯了扯嘴角,道:“這有什麽意義呢?死的人已經死了,那些本該擔責的人也沒人去追究他們,難不成還能指望他們自己良心發現進行自我指責嗎?那怎麽可能?”
“就算其他活著的人,也沒人去在意這些,畢竟活著就已經很難了,他們哪裏又會去管這些事情?所以,追究誰對誰錯沒有意義,如何能活著,更好的活著才是我們最大的期望。”
蕭逸看著秋知意,有片刻的失神,他隨即凝視著滔滔洪水,道:“這些公道,有朝一日,我一定替他們討迴來。”
蕭逸歎了一口氣,道:“不過江州受水患之苦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若是要大修河道,又是極其勞民傷財的一件事,朝廷如今隻怕不會修理河道,若是河道不修,江州隻怕還會繼續受水患之苦。”
“江州城幾十萬人,這河道一日不修,水患一日不除,江州城的人就永遠脫不了這水患之苦。”
“秋姑娘之前說過這雨要下兩個多月才會停,如今時間也快到了,秋姑娘能做出如此判斷,想來是有自己的緣由的,我就想問問秋姑娘,對於這水患,可有什麽釜底抽薪的法子?”
秋知意擰眉看著水麵,腦子裏隻蹦出了四個字,“南水北調。”
“什麽?”
蕭逸不可置信的看著秋知意,道:“秋姑娘,你這是什麽意思?”
秋知意緩緩道:“有的地方年年缺水,有的地方卻年年水患,比如我在的如意村,就是因為這些年年年幹旱,我們地裏顆粒無收,這才不得不遠走他鄉開始逃荒。”
“而像江州城,卻年年水患,要是能修一條河道,讓這兩個地方的水渠連通起來,讓有水的地方流到沒水的地方,這樣一來,這上流的水就被分流了,自然不會有水患了,而幹旱的地方,因為有其他地方的水流過來,自然也不會幹旱了。”
頓了頓,“這就是我所說的南水北調。”
聞言,蕭逸眼底閃過一抹驚訝,他十分讚賞的看著秋知意,道:“秋姑娘這主意好啊,我們之前隻想到了疏通和堵塞河道或者就是擴建河道,從沒有想過從根源處就開始對河水進行分流,如果真的像秋姑娘所說的那樣去做了,那這江州一帶再不會受洪澇之苦了,其他的幹旱之地也不用再四處逃荒了。”
秋知意淡笑著沒有說話,她就是借用了一下她那個時代的東西罷了。
“總有一天,這河道一定會修好的。”蕭逸眼裏有明滅不定的光芒,秋知意沒去深究,她早知道他的身份,作為一個男主,他有這樣的誌向是基本的操作。
秋知意道:“真有這麽一天,就算是遇上明君了。”
這話一出,蕭逸袖中雙手不由得緩緩握成了拳。
秋知意見洪水的事也和他說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也沒什麽可以談的了。
剩下的就是疫病的事情了。
“蕭公子,我想借明叔幫個忙。”秋知意道。
蕭逸現在對秋知意的話是抱有很大的重視的,秋知意要求的事,基本都是正確 的。
他立馬關心的道:“你借明叔做什麽?是有什麽事嗎?”
秋知意指了指不遠處還沒有處理的屍首,也沒打算隱瞞,“蕭公子,我曾經聽人說過,說大災過後必有大疫,你看洪水中既然有那麽多屍首,我……我覺得我們必須得做點什麽,有些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蕭逸沉吟片刻,神色一下就凝重起來,他道:“我讓明叔馬上過來和你商議這事,我再寫信通知一下,看能不能把信送出去,這樣一來,即便有什麽,我們也能提前應對。”
秋知意知道蕭逸的意思,他雖然沒有說透,但她知道,蕭逸必然是要寫奏折上報朝廷的,不過就現在蕭逸這個不受寵的身份來說,秋知意對外麵的人也沒抱什麽希望。
明叔一會就過來找秋知意了,聽秋知意說了些情況以後,明叔語氣沉沉的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確實是有這個說法的,這個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就如你所說的,各種屍身在水中腐爛,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會滋生許多的毒物出來,這才產生了疫病。”
“唉,如今可真是多事之秋啊。”
明叔一邊感歎一邊拿筆開始寫方子,“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我隻能把我知道的一些防疫的方子寫出來,大家按著方子備些藥材。”
秋知意道:“明叔,我不是很清楚這些藥材的藥理,但我聽人說過幾味藥材也是防疫病的,具體是啥情況我不大清楚,你聽一聽,要是能用的話咱們就用,要是不能用,你就當沒聽見。”
明叔笑了笑,也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要知道所有的病之中,就疫病是最難的病症,從前出現過疫病的時候,人都是成千上萬的死,根本不是一般的大夫就能研製出來的。
如今他們知道的這些藥方子,都是經曆了無數代醫者的心血才締結出來的,這些藥方子的成分自然不必懷疑。
可秋知意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子,怎麽可能能說出有用的東西來?
“你說說吧,若是有用,我自然會用上的。”
秋知意隨即說出了幾味藥材來,一聽這幾味藥材,明叔握筆的手一下就頓住了。
他隨即喃喃道:“龍膽草、白頭翁、半邊蓮……這些確實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啊,若是幾味藥材混合起來,那解毒的作用是不是會加強?”
明叔開始算著藥效,好半晌,他一拍大腿,道:“秋丫頭,你說的這些果然是好東西,我怎麽就沒想到把他們都合起來用一用呢?我得現在就去找來幾種藥材試試療效……”
秋知意揉了揉眉心,道:“你再把你寫的東西拿給我吧,一會我們就照著方子去備藥,看看這山裏能不能找到現成的。”
拿了明叔的藥方,秋知意便去找了秋向北,沒想到秋向北和人吵成了一團。
“向北,你要是讓我們去找野菜野果,甚至去打獵我都想得通,可你現在咋想的,竟然要我們去采藥?我們這麽多人,采了那麽多藥能幹啥啊?咱們又不能把藥當飯吃。”
“就是啊,向北,你不給我們一個適當的理由,我們可不去采藥,要去也是去找吃的。”
目前這種情況,大家都比較關心糧食的問題,畢竟藥材隻有生病的時候才會用到。
可不像吃飯那樣,天天頓頓都要吃。
秋向北也不敢透露出以後可能有疫病的情況,隻得苦口婆心的道:“咱們這一路走來,都是吃的五穀雜糧,哪裏有不生病的?尤其現在天天下雨,家裏老人孩子的,萬一有個什麽傷寒之類的,一點藥都沒有,到時候可怎麽辦?就算你有銀子,也沒地方買啊。”
一眾人聽到秋向北這麽說,也覺得有幾分道理,不過他們擺擺手,表態,“那也不至於讓我們采個十天半月的,最多半天,咱們最多采半天就夠了,就一個傷寒,能吃得了多少藥材啊?”
秋知意同他說過了,這些東西要多備用一些,到時候可能天天都要用,真的和吃飯差不多的。
如今見村寨的人都反對,秋向北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些人現在隻想搞吃的,並不想搞什麽藥材。
正在這時候,秋向北就看見秋知意走過來了,他趕忙道:“知意。”
秋知意已經把這幫人的想法都聽見了,她看了一眼秋向北,隨即揚了揚手中的藥方子對眾人道:“叔伯哥嫂們,看見沒,這張藥方子我可是好不容易從明叔手裏要過來的。”
壓低聲音指了指明叔所在的地方,道:“大家也看到了,明叔跟著的這位公子,看他談吐就知道是個有錢人家的公子,隻是不知道怎麽就和我們混一路了,他這樣的有錢人家請的隨身大夫,肯定是難得一見的好大夫,那可不是我們平時就能隨便請到的貴人。”
“你們可能不知道,好的大夫平時去問診,還沒看病呢就得先給五兩銀子的診金,這明叔可比一般的好大夫還好。剛剛我磨了他好久,他才肯給我寫了一個藥方子。”
秋知意揚著手裏的藥方子,一副高興得不得了的樣子。
秋向北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啊?
下一刻,便聽秋向北道:“可不是嗎?大家都知道,之前我娘子被土匪嚇得動了胎氣,咱們寨裏的赤腳大夫都說這胎保不住了,可是明叔一出麵,我娘子一點事都沒有了,這事要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你們可能會不信,可這事你們是親眼瞧見的,這明叔的醫術你們應該也沒什麽懷疑的了,他這醫術要論起來,反正我第一個服。”
眾人聽見秋向北這麽一說,也紛紛點頭,明叔的醫術確實是好。
秋知意繼續道:“能從明叔手裏拿了一個方子過來,這不就是間接賺了明叔五兩銀子的問診費嗎?明叔剛剛囑咐我說,他給我的這個藥方子可不能讓外人瞧去了。”
又壓低一些聲音道:“可咱們村寨都是鄉裏鄉親的,可不算是外人,我給你們一家一份,大家按著藥方子備藥,以後肯定錯不了。”
眾人一聽,有便宜不占那是傻蛋。
神醫配出的藥方,誰會傻到不要啊?
大家頓時就變了態度。
“要要要,這方子我們要。”
“就是,不就是備藥嗎?我們花個幾天的時間備藥,後麵再去找野菜野果不是一樣的嗎?”
“神醫讓備下的東西,以後肯定是包治百病的,這藥方我們要定了,藥材我們也去備。”
……
剛剛還一副反對態度的人群這會個個變得十分積極。
秋知意趕忙喊來會認字寫字的人幫忙謄抄藥方,並教不認識的人那些名字背後的意思。
有人實在記不住,就畫了圈叉線點之類的代替,隻要他們自己知道是什麽意思,到時候能找出藥材就行。
一旁的秋向北默默的對秋知意豎起了大拇指,秋知意淡淡一笑,並未放在心上。
人總是這樣的,無利不起早,隻要告訴他們這麽做就是占便宜,肯定有一大堆人願意做的。
就這樣,秋向北帶著男人們開始進山采藥材,秋知意則帶著婦人們在附近的山林裏轉轉,找找香蕈野菜之類的東西,要是能找到,也能填飽肚子。
自打江州人和秋知意他們分開以後,江州城那邊的山洞中時不時就傳來了爭吵的聲音,他們沒有了主心骨,沒人主持公道,自然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存下很多的矛盾。
秋知意他們走的時候並沒有留下什麽東西,隻有兩三口從江州城裏帶出來的大鍋。
江州城那麽多戶人留在那裏,家家都是分了糧食的,做飯總得有一個先後吧?
有的人是幾個人合在一起煮的,有時候煮好了再分米飯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矛盾。
誰的碗大一點,誰的碗小一點,誰碗裏的飯要濃稠點,誰的要稀一點……總之,矛盾多多。
過了兩天以後,總算安靜了一些了。
聽著動靜,是組建了幾個人安排拿主意,這麽一來,確實少了很多的矛盾。
馮玉安就是被選出來當主事人的其中一個,他處理完這些雖說的事,揉了揉眉心,就問旁邊的人:“這幾天秋家寨那邊的人有沒有什麽動靜?”
跟了秋家寨的人一路,他還是很清楚秋家寨人的動向的,別說,跟著秋家寨的人走,確實能少走不少彎路。
現在脫離了秋家寨的人,他還是想著他們的事,至少秋家寨的動向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思路。
旁邊那人嗤笑一聲,道:“也不知道那群土包子犯了什麽病,竟然集體進山去采藥了,一個個的,采了滿滿一背簍還說明天還要去采,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準備把這些藥材當飯吃。”
聞言,馮玉安挑了挑眉,疑惑的道:“你確定他們采的是藥不是摘的野菜?”
“不是,我聽他們親口說的,不會有假的,再說,遠遠就聞到一大股藥味,這還能有假?就是去采藥了。”
馮玉安又問:“可是他們中有很多人生病了?”
不然怎麽會采那麽多藥材。
“也沒有啊,我看他們一群人都活蹦亂跳的,不像有人生病的樣子。”
這下,馮玉安越發的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