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金榜盤點(123)
嫡公主一身反骨,專愛給乾隆添堵 作者:冰鎮蜜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登基之後,權力都被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兩個老臣牢牢控製著,萬事由不得他這個皇帝做主。】
【看似高高在上的皇帝,竟成了傀儡,無情的蓋章機器。】
【以李治的虎狼心性,自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為了成為真正說一不二的皇帝,就必須把權力給拿迴來。】
【然而,李治心裏也明白,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占了禮法大義,如今自己手中無權,若是與之硬碰硬,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在這種情況下,李治又一次影帝上身,開始了一連串的表演,準備利用一個人,幫他把權力的拿迴來。】
【而這個能幫到李治的外援不是別人,正是武則天。】
【很多人都以為,李治不顧群臣非議,將武則天這個已故先帝妃嬪迎迴宮中,並在後麵廢王立武事件中,毅然決然立她當皇後,是因為他喜歡武則天,愛得深入骨髓、無法自拔。】
【誠然,李治是愛武則天的,不然也不會跟她生了六個孩子,至於愛得深沉,倒是不一定。】
【在江山和美人麵前,李治與絕大多數的帝王一樣,都是愛江山超過愛美人,武則天再好,也比不過權力。】
【對於他這種權力欲、掌控欲極強的皇帝來說,之所以選擇武則天,更深層的原因是武則天家世沒落,武氏屬於小姓,與王皇後的太原王氏、蕭淑妃的蘭陵蕭氏差了何止十萬八千裏。】
【一個沒有家世、沒有倚仗的皇後,才是李治這種一心獨攬大權,痛恨束縛、壓製的皇帝最想要的,這也是武則天能得到李治信任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聰明人的武則天也明白,自己出身不夠好,又有先帝妃嬪這段黑曆史,除了依靠李治這個皇帝,根本沒有第二條出路,所以她心甘情願充當給李治幹髒活的黑手套。】
【一個想要權利和地位,一個想要對方給自己衝鋒陷陣,雙方一拍即合,才有了標誌性的‘廢王立武’事件。】
【‘廢王立武’事件,本質是李治收攏皇權的一盤大局,此事件過去之後,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大臣,被徹底驅逐權力中心圈,流放的流放,自殺的自殺。】
【可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裏,李治是色令智昏,為了武則天這個美人,才狠心把王皇後給廢了,於是各種狐媚惑主、紅顏禍水的謾罵,如潮水般湧向武則天。】
【到頭來,好處都讓李治得了,黑鍋全給武則天背了。】
【更可笑的是,武則天的親信大臣在朝廷曆數長孫無忌的罪過,要李治依法治罪時,李治一邊哭哭啼啼說長孫無忌是他的至親,一邊狠心將流放過程中的長孫無忌逼死。】
【李治這人,麵上比誰都軟,下手比誰都狠,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有人格分裂症呢。】
金榜話鋒一轉,又調侃起來。
【可老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
【看似高高在上的皇帝,竟成了傀儡,無情的蓋章機器。】
【以李治的虎狼心性,自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為了成為真正說一不二的皇帝,就必須把權力給拿迴來。】
【然而,李治心裏也明白,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占了禮法大義,如今自己手中無權,若是與之硬碰硬,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在這種情況下,李治又一次影帝上身,開始了一連串的表演,準備利用一個人,幫他把權力的拿迴來。】
【而這個能幫到李治的外援不是別人,正是武則天。】
【很多人都以為,李治不顧群臣非議,將武則天這個已故先帝妃嬪迎迴宮中,並在後麵廢王立武事件中,毅然決然立她當皇後,是因為他喜歡武則天,愛得深入骨髓、無法自拔。】
【誠然,李治是愛武則天的,不然也不會跟她生了六個孩子,至於愛得深沉,倒是不一定。】
【在江山和美人麵前,李治與絕大多數的帝王一樣,都是愛江山超過愛美人,武則天再好,也比不過權力。】
【對於他這種權力欲、掌控欲極強的皇帝來說,之所以選擇武則天,更深層的原因是武則天家世沒落,武氏屬於小姓,與王皇後的太原王氏、蕭淑妃的蘭陵蕭氏差了何止十萬八千裏。】
【一個沒有家世、沒有倚仗的皇後,才是李治這種一心獨攬大權,痛恨束縛、壓製的皇帝最想要的,這也是武則天能得到李治信任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聰明人的武則天也明白,自己出身不夠好,又有先帝妃嬪這段黑曆史,除了依靠李治這個皇帝,根本沒有第二條出路,所以她心甘情願充當給李治幹髒活的黑手套。】
【一個想要權利和地位,一個想要對方給自己衝鋒陷陣,雙方一拍即合,才有了標誌性的‘廢王立武’事件。】
【‘廢王立武’事件,本質是李治收攏皇權的一盤大局,此事件過去之後,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大臣,被徹底驅逐權力中心圈,流放的流放,自殺的自殺。】
【可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裏,李治是色令智昏,為了武則天這個美人,才狠心把王皇後給廢了,於是各種狐媚惑主、紅顏禍水的謾罵,如潮水般湧向武則天。】
【到頭來,好處都讓李治得了,黑鍋全給武則天背了。】
【更可笑的是,武則天的親信大臣在朝廷曆數長孫無忌的罪過,要李治依法治罪時,李治一邊哭哭啼啼說長孫無忌是他的至親,一邊狠心將流放過程中的長孫無忌逼死。】
【李治這人,麵上比誰都軟,下手比誰都狠,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有人格分裂症呢。】
金榜話鋒一轉,又調侃起來。
【可老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