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朝堂薦才
大宋小郎中之逆天改命 作者:月落江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曾鞏《襄州嶽廟祈雨文》:甽畮克諧於豐富,裏閭皆保於靖康。靖者安寧、康者安康,預示著我大宋山河安寧,百姓安康,實在是好!”
蔡京的彩虹屁立即奉上,不得不說這位老先生在哪個皇帝手下都能吃的開。
趙楷不禁也有些得意洋洋,隻是隨後便憂心忡忡的說道:
“朕現在最憂心的就是父皇和大哥的安危,顧卿,朕封你為安國公,兼河北東西路宣撫使,天下兵馬大元帥,全權負責與北境敵國的戰事,務必將父皇和二哥迎迴來。”
眾人一聽,立即向顧思遠投以豔羨的目光,年紀輕輕就位居國公,大宋開國一百多年,除了各位皇子,這位當屬是第一名了。
趙佶看著眾人的反應,立即說道:“凡是我朝重臣,各有封賞,時間緊迫,朕來不及細說,具體事宜,就交於門下省商議吧。”
大家這才喜笑顏開,立即齊聲道:“臣等多謝官家!”
顧思遠立即說道:“請官家放心,為君分憂,是臣之職責,微臣一定會竭盡全力!”
“為君分憂”四個字,說的趙楷心花怒放。
“官家,微臣與遼國的耶律淳已經達成了一份盟約,若能實施,將給我朝帶來巨大的利益!於國於民都大有益處!”
“哦?快說來聽聽!”
趙楷一聽,立即來了興趣,他剛登基就能做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那可不就是明君之像。
顧思遠便將與遼國用守城器械換戰馬之事說了一遍。
“官家,這是宋遼兩國簽訂的協約,請官家預覽。”
如今朝堂之上,也就蔡京能壯著膽子,倚老賣老的開口說話了:
“敢問安國公,若按照你好達成的協議,豈不是我們要幫助遼國抗擊金國?那我們收複燕雲是不是遙遙無期?”
顧思遠不禁白了他一眼,你們這群人,鼠目寸光,活該滅國。
趙楷一聽,立即又看向顧思遠。
“呃……顧卿,蔡相之言,你以為如何?”
顧思遠深吸一口,便毫不客氣的開口說道:
“我們對戰兩線作戰的遼國尚且沒有把握,如果直接麵對著將遼國打得丟盔棄甲的金國人,我們又當如何?金人狼子野心,戰力超常,他們的騎兵天下無敵,諸位到時該如何應對?”
麵對顧思遠的靈魂拷問,所有人都沉默不語,蔡京如同犯了老年癡呆一般,翻來覆去的看他那雙老手。
顧思遠見沒人迴答,便繼續說道:
“如果這份協議能夠達成,遼國的戰馬就會源源不斷的送到我國,而他們最終隻等龜縮在燕雲十六州,去抵抗金人。這樣,遼國就成了我大宋的馬夫和守門人,我們坐收漁利,豈不快哉?”
“那如果遼國得了我們的輜重,掉過頭來打我們怎麽辦?”
一名中年官員問道。
“敢問大人是?”
“下官不才,兵部侍郎費禮。”
“費禮?廢物還差不多,我且問你,咱們大宋得了那麽多戰馬,有了曉勇的騎兵,難道打不過隻知道守城的遼兵?那你還真是廢物。”
費禮氣的滿臉通紅,
“安國公如此粗魯,是不是有辱斯文?”
“金遼西夏比本國公粗魯多了,閣下為何卻能忍氣吞聲?還去跪舔他們?”
費禮沒想到顧思遠說的如此粗魯不堪,不由得紅著臉退到了一邊。
看到顧思遠噴人的戰鬥力如此強悍,群臣再也沒人敢出來自討沒趣。
“咳咳,諸位,本國公的方案大家還有什麽意見,不要怕,暢所欲言即可。”
眾人都嚇得默默的搖頭,
顧思遠又轉身看向了趙楷,
“呃……眾卿若是沒有什麽異議,那就這麽辦吧?各部要通力配合安國公,將此事辦好。”
趙楷說著,將手中的協議遞給了身邊的宦官。
“官家,臣還有一事,這是臣為我大宋舉薦的賢才,請官家過目!”
顧思遠說著,從懷裏又掏出一本奏書遞了上去。
眾大臣一看,心道今日陛下剛剛登基,連登基大典都沒有舉辦呢,你就準備的這麽齊全,這不是有預謀的?
可是現在誰還能不開眼的提起這麽掃興的事兒。
“監南劍州沙縣稅務李綱?”
趙楷瞟了一眼上麵的名單,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李綱,便下意識的問道。
蔡京頓時心中一驚,這個李綱本是京官,結果處處跟自己作對。
尤其是重和元年,開封城發了一場大水,所有人都不吭聲,他非要不知死活的上《論水災事乞對奏狀》。
指出大水襲來漂浸民居,權臣、宦官本應竭智效力,捐軀報國救民於災難之中,然而水災過去數日,災民卻遲遲得不到救濟,全是權臣作祟。
這還不算,不久之後,上書成癮的李綱又上疏指陳時政,將矛頭直指當今官家,勸告官家不應一味享樂,而應積極采取措施,減輕人民負擔。惹的官家很是不悅。
早就看李綱不順眼的蔡京正好善解上意的指責李綱“言論不當”。
趙佶一看,二人很默契的便將李綱弄到了南劍州沙縣,去做了一個管理稅務的小官。
如此一個小人物,怎麽會引起顧思遠的注意?
“李綱此人,德才兼備,為了國家社稷可以不懼艱險,奮力而為,可謂國士無雙!”
趙楷嗬嗬一笑,說道:
“顧卿,在朕的印象中,你還沒有給誰有這麽高的評價,既如此,朕就調他迴京,任他為太常少卿如何?”
“臣代李綱,謝官家隆恩!”
趙楷點了點頭,又繼續看下去,
“登州通判宗澤?”
趙楷仔細的迴憶了一下,也沒想起他是誰。
“宗澤老將軍,雖然久在官場但都是任一些縣尉、縣令等一些小官,一直年近六十,才做了這登州通判,所以官家對他或許並不熟悉。”
趙楷點了點頭,有些猶豫的說道:
“他既然已經年近六十,顧卿卻如此推薦他,會不會……”
顧思遠看了一眼蔡京,心道,這貨年齡也不小了,不還是堂而皇之的站到這高堂之上?
蔡京的彩虹屁立即奉上,不得不說這位老先生在哪個皇帝手下都能吃的開。
趙楷不禁也有些得意洋洋,隻是隨後便憂心忡忡的說道:
“朕現在最憂心的就是父皇和大哥的安危,顧卿,朕封你為安國公,兼河北東西路宣撫使,天下兵馬大元帥,全權負責與北境敵國的戰事,務必將父皇和二哥迎迴來。”
眾人一聽,立即向顧思遠投以豔羨的目光,年紀輕輕就位居國公,大宋開國一百多年,除了各位皇子,這位當屬是第一名了。
趙佶看著眾人的反應,立即說道:“凡是我朝重臣,各有封賞,時間緊迫,朕來不及細說,具體事宜,就交於門下省商議吧。”
大家這才喜笑顏開,立即齊聲道:“臣等多謝官家!”
顧思遠立即說道:“請官家放心,為君分憂,是臣之職責,微臣一定會竭盡全力!”
“為君分憂”四個字,說的趙楷心花怒放。
“官家,微臣與遼國的耶律淳已經達成了一份盟約,若能實施,將給我朝帶來巨大的利益!於國於民都大有益處!”
“哦?快說來聽聽!”
趙楷一聽,立即來了興趣,他剛登基就能做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那可不就是明君之像。
顧思遠便將與遼國用守城器械換戰馬之事說了一遍。
“官家,這是宋遼兩國簽訂的協約,請官家預覽。”
如今朝堂之上,也就蔡京能壯著膽子,倚老賣老的開口說話了:
“敢問安國公,若按照你好達成的協議,豈不是我們要幫助遼國抗擊金國?那我們收複燕雲是不是遙遙無期?”
顧思遠不禁白了他一眼,你們這群人,鼠目寸光,活該滅國。
趙楷一聽,立即又看向顧思遠。
“呃……顧卿,蔡相之言,你以為如何?”
顧思遠深吸一口,便毫不客氣的開口說道:
“我們對戰兩線作戰的遼國尚且沒有把握,如果直接麵對著將遼國打得丟盔棄甲的金國人,我們又當如何?金人狼子野心,戰力超常,他們的騎兵天下無敵,諸位到時該如何應對?”
麵對顧思遠的靈魂拷問,所有人都沉默不語,蔡京如同犯了老年癡呆一般,翻來覆去的看他那雙老手。
顧思遠見沒人迴答,便繼續說道:
“如果這份協議能夠達成,遼國的戰馬就會源源不斷的送到我國,而他們最終隻等龜縮在燕雲十六州,去抵抗金人。這樣,遼國就成了我大宋的馬夫和守門人,我們坐收漁利,豈不快哉?”
“那如果遼國得了我們的輜重,掉過頭來打我們怎麽辦?”
一名中年官員問道。
“敢問大人是?”
“下官不才,兵部侍郎費禮。”
“費禮?廢物還差不多,我且問你,咱們大宋得了那麽多戰馬,有了曉勇的騎兵,難道打不過隻知道守城的遼兵?那你還真是廢物。”
費禮氣的滿臉通紅,
“安國公如此粗魯,是不是有辱斯文?”
“金遼西夏比本國公粗魯多了,閣下為何卻能忍氣吞聲?還去跪舔他們?”
費禮沒想到顧思遠說的如此粗魯不堪,不由得紅著臉退到了一邊。
看到顧思遠噴人的戰鬥力如此強悍,群臣再也沒人敢出來自討沒趣。
“咳咳,諸位,本國公的方案大家還有什麽意見,不要怕,暢所欲言即可。”
眾人都嚇得默默的搖頭,
顧思遠又轉身看向了趙楷,
“呃……眾卿若是沒有什麽異議,那就這麽辦吧?各部要通力配合安國公,將此事辦好。”
趙楷說著,將手中的協議遞給了身邊的宦官。
“官家,臣還有一事,這是臣為我大宋舉薦的賢才,請官家過目!”
顧思遠說著,從懷裏又掏出一本奏書遞了上去。
眾大臣一看,心道今日陛下剛剛登基,連登基大典都沒有舉辦呢,你就準備的這麽齊全,這不是有預謀的?
可是現在誰還能不開眼的提起這麽掃興的事兒。
“監南劍州沙縣稅務李綱?”
趙楷瞟了一眼上麵的名單,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李綱,便下意識的問道。
蔡京頓時心中一驚,這個李綱本是京官,結果處處跟自己作對。
尤其是重和元年,開封城發了一場大水,所有人都不吭聲,他非要不知死活的上《論水災事乞對奏狀》。
指出大水襲來漂浸民居,權臣、宦官本應竭智效力,捐軀報國救民於災難之中,然而水災過去數日,災民卻遲遲得不到救濟,全是權臣作祟。
這還不算,不久之後,上書成癮的李綱又上疏指陳時政,將矛頭直指當今官家,勸告官家不應一味享樂,而應積極采取措施,減輕人民負擔。惹的官家很是不悅。
早就看李綱不順眼的蔡京正好善解上意的指責李綱“言論不當”。
趙佶一看,二人很默契的便將李綱弄到了南劍州沙縣,去做了一個管理稅務的小官。
如此一個小人物,怎麽會引起顧思遠的注意?
“李綱此人,德才兼備,為了國家社稷可以不懼艱險,奮力而為,可謂國士無雙!”
趙楷嗬嗬一笑,說道:
“顧卿,在朕的印象中,你還沒有給誰有這麽高的評價,既如此,朕就調他迴京,任他為太常少卿如何?”
“臣代李綱,謝官家隆恩!”
趙楷點了點頭,又繼續看下去,
“登州通判宗澤?”
趙楷仔細的迴憶了一下,也沒想起他是誰。
“宗澤老將軍,雖然久在官場但都是任一些縣尉、縣令等一些小官,一直年近六十,才做了這登州通判,所以官家對他或許並不熟悉。”
趙楷點了點頭,有些猶豫的說道:
“他既然已經年近六十,顧卿卻如此推薦他,會不會……”
顧思遠看了一眼蔡京,心道,這貨年齡也不小了,不還是堂而皇之的站到這高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