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姑父,表哥,表弟
秦時:老爹嬴政,賜婚少司命 作者:一夜聽風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一個大時代。
六國紛爭,早在數年前就已經結束。
然而仇恨並不會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消散無形。
國仇家恨,在如今的華夏大地比比皆是。
對於老秦人來說,隻要走出了函穀關,曾經便是敵國。
然而現在……
始皇帝兼並六國,雖然創造了亙古未有的偉業,將華夏一族自此凝一。
可這代價呢?
始皇帝從三十歲開始對六國的兼並戰爭,一直到三十九歲,滅六國,成就大一統的強大帝國。
而在這十年時間,光是大秦銳士的傷亡就達到了數十萬,而在六國之中,因戰亂直接和間接死亡的人數,保守都在百萬以上。
這就是大秦帝國建立的代價。
而這種代價之下則是仇恨。
尤其是對於楚國來說。
因為某些原因,當年始皇帝,在殲滅項燕率領的楚軍主力之後,對楚國進行了非常殘酷的……
風順著窗子吹入房間。
對於漣漪來說,很多以前生活在鹹陽的事情雖然有些模糊,可依舊曆曆在目。
她見過那個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也見過如今那位太子殿下,更是對那位最近一段時間叱吒風雲的趙王極為熟悉。
相比於,始皇帝,太子和趙王這樣的稱唿。
對於漣漪來說,姑父,表哥,表弟或許是曾經最為熟悉的。
從當年的宣太後開始,秦國和楚國之間數代都是沾親帶故。
也有大量羋姓族人,在秦國身居高位。
漣漪的父親,當年幾乎在整個秦國都可以說權傾朝野的昌平君,便極受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信任。
是秦國兼並四國最大的功臣之一。
然而這一切都從昌平君背叛秦國開始。
當年秦王伐楚。
李信率領二十萬秦軍攻楚。
昌平君負責後方督運糧草。
原本戰事順利,秦軍攻入楚國腹地。
然而這一切隨著昌平君的背叛戛然而止。
秦軍大敗,二十萬秦軍損失過半。
秦王雖然沒有為難當時在秦國的羋姓族人,但自此之後羋姓族人也徹底遠離秦國權力中樞。
而身為昌平君的家眷子女,也在秦王的默許之下,安全前往楚國。
迴歸來昌平君被推舉成為楚王。
可好景不長,第二年,秦將王翦率軍六十五萬,再次攻楚。
這一次再無僥幸。
楚軍主力被殲滅,都城被攻破。
楚國王族被屠戮。
昌平君自殺殉國。
而王室子女各自逃命。
漣漪則是在農家的庇護之下,一直活到現在。
還在秦國時,漣漪的印象當中,自己應該叫做姑父的那位始皇帝,是一位威嚴而又隨和的人。
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孩子,相比於那些大臣更多了一點耐心。
自己那位表哥扶蘇,則是一如既往謙謙公子,溫潤如玉。
至於如今,那位叱吒風雲的趙王,則是從小的時候就十分深沉,每天不是習武就是泡在各種典籍之中。
用父親昌平君的話來說,他最像年輕時的秦王。
然而現在的一切。
都已經成為了過往。
唯有仇恨始終縈繞人心。
“趙王……”
即便是在這醉夢樓當中,漣漪也是聽過這段時間她那位表弟的事跡的。
上將軍王離常來,各種達官顯貴也是醉夢樓的常客。
席間自然多談論幾分天下大勢以及時政朝局。
殺趙高。
兩月平定百越,收虜四十萬。
裂土封疆受,封趙王,統領燕趙整個帝國北方,是希望
又在邯鄲城下殲滅二十餘萬匈奴和諸族聯軍。
每一樣功績都可以算的上是驚天動地。
漣漪現在還記得那些人的談論那位表弟時的表情。
有恐懼,有欽佩,有擔憂……
而今天……
聯係還真的很好奇,那個已經十一二年沒見的表弟,如今是什麽樣子。
趙王……
……
隨行的隻有十名武裝騎兵。
馬車馳騁在馳道上。
如今帝國修築馳道的工程依舊在繼續。
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海加快了進度。
想致富,先修路。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後世,方便快捷的物流運輸能極大的刺激經濟發展。
而在古代,方便快捷的交通,也能加快各地的交流。
同樣非常直接的,即便是發生叛亂,鎮壓叛亂的軍隊也能利用這些馳道,快速平叛。
馳道兩邊,能看到不少村子和鎮子。
都還算的上熱鬧,這說明東郡在戰後的發展上還算不錯。
沒有戰亂,人民就能安心生產,在大秦對於犯罪相對比較嚴苛的律令之下。
這天下不說夜不閉戶,至少也算的上是天下太平。
律法嚴苛並沒有什麽不好的。
關鍵是要恰到好處。
嚴苛一點,能夠有效降低犯罪率,卻也不能嚴苛到人人自危的程度。
前世自己那位十八帝之所以二世而亡,一定程度上便是律法已經嚴苛到人人自危,生活無望的程度。
再加上賦稅,徭役等等。
日子過不下去了,享有口吃的,而朝廷指望不上,那就隻能造反了。
這怪不了這些底層百姓,為的不過是活著而已。
他們隻不過是被那些舊貴族所利用罷了。
很快醉夢樓已經遙遙在望。
醉夢樓,整個東郡以及周邊範圍內,最為著名風月場所。
倒不是什麽不幹淨的地方。
但這種地方,多少和儒家那種教義有明顯的衝突。
而且在原著當中,醉夢樓這裏,同樣水混的很。
道路兩旁開始出現值守的軍士。
每一個都身穿銀色重甲,麵戴狼牙麵具,手持長戟。
每隔十步站一人。
遠遠不過幾裏的路程。
這裏就站了數百人。
足見王離對扶澈的重視。
“趙王到!”
一聲高唿。
馬車停下。
此時此刻,在醉夢樓前。
沒有紅毯。
沒有禮樂。
也沒有任何花裏胡哨的東西。
僅僅隻有王離,身後的四位大將,以及數十名東郡大營之中的都尉校尉。
扶澈的車駕緩緩停下。
“參!”
一人高唿。
包括王離在內,上到將官,下到軍士,全部對扶澈行禮,軍禮。
扶澈從馬車上緩緩而下,目光掃向四周。
相比於當日在儒家小聖賢莊那一套雜七雜八,軍營裏這一套倒是更符合扶澈的胃口。
“諸位,免禮。”
扶澈淡然道:“王離將軍,前些日將軍戍衛始皇帝出行,寡人未與將軍一敘,今日叨擾了。”
王離站直身體,看向扶澈。
此時在扶澈的眼中,王離就像是一把出鞘的戰刀。
剛直鋒銳。
這樣的人……
如果說有點私心小心思,出身世家大族,這是難免的。
可如果說這個人與羅網是一丘之貉。
那似乎辱沒了王家的威名和麵前這位大秦上將軍。
六國紛爭,早在數年前就已經結束。
然而仇恨並不會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消散無形。
國仇家恨,在如今的華夏大地比比皆是。
對於老秦人來說,隻要走出了函穀關,曾經便是敵國。
然而現在……
始皇帝兼並六國,雖然創造了亙古未有的偉業,將華夏一族自此凝一。
可這代價呢?
始皇帝從三十歲開始對六國的兼並戰爭,一直到三十九歲,滅六國,成就大一統的強大帝國。
而在這十年時間,光是大秦銳士的傷亡就達到了數十萬,而在六國之中,因戰亂直接和間接死亡的人數,保守都在百萬以上。
這就是大秦帝國建立的代價。
而這種代價之下則是仇恨。
尤其是對於楚國來說。
因為某些原因,當年始皇帝,在殲滅項燕率領的楚軍主力之後,對楚國進行了非常殘酷的……
風順著窗子吹入房間。
對於漣漪來說,很多以前生活在鹹陽的事情雖然有些模糊,可依舊曆曆在目。
她見過那個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也見過如今那位太子殿下,更是對那位最近一段時間叱吒風雲的趙王極為熟悉。
相比於,始皇帝,太子和趙王這樣的稱唿。
對於漣漪來說,姑父,表哥,表弟或許是曾經最為熟悉的。
從當年的宣太後開始,秦國和楚國之間數代都是沾親帶故。
也有大量羋姓族人,在秦國身居高位。
漣漪的父親,當年幾乎在整個秦國都可以說權傾朝野的昌平君,便極受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信任。
是秦國兼並四國最大的功臣之一。
然而這一切都從昌平君背叛秦國開始。
當年秦王伐楚。
李信率領二十萬秦軍攻楚。
昌平君負責後方督運糧草。
原本戰事順利,秦軍攻入楚國腹地。
然而這一切隨著昌平君的背叛戛然而止。
秦軍大敗,二十萬秦軍損失過半。
秦王雖然沒有為難當時在秦國的羋姓族人,但自此之後羋姓族人也徹底遠離秦國權力中樞。
而身為昌平君的家眷子女,也在秦王的默許之下,安全前往楚國。
迴歸來昌平君被推舉成為楚王。
可好景不長,第二年,秦將王翦率軍六十五萬,再次攻楚。
這一次再無僥幸。
楚軍主力被殲滅,都城被攻破。
楚國王族被屠戮。
昌平君自殺殉國。
而王室子女各自逃命。
漣漪則是在農家的庇護之下,一直活到現在。
還在秦國時,漣漪的印象當中,自己應該叫做姑父的那位始皇帝,是一位威嚴而又隨和的人。
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孩子,相比於那些大臣更多了一點耐心。
自己那位表哥扶蘇,則是一如既往謙謙公子,溫潤如玉。
至於如今,那位叱吒風雲的趙王,則是從小的時候就十分深沉,每天不是習武就是泡在各種典籍之中。
用父親昌平君的話來說,他最像年輕時的秦王。
然而現在的一切。
都已經成為了過往。
唯有仇恨始終縈繞人心。
“趙王……”
即便是在這醉夢樓當中,漣漪也是聽過這段時間她那位表弟的事跡的。
上將軍王離常來,各種達官顯貴也是醉夢樓的常客。
席間自然多談論幾分天下大勢以及時政朝局。
殺趙高。
兩月平定百越,收虜四十萬。
裂土封疆受,封趙王,統領燕趙整個帝國北方,是希望
又在邯鄲城下殲滅二十餘萬匈奴和諸族聯軍。
每一樣功績都可以算的上是驚天動地。
漣漪現在還記得那些人的談論那位表弟時的表情。
有恐懼,有欽佩,有擔憂……
而今天……
聯係還真的很好奇,那個已經十一二年沒見的表弟,如今是什麽樣子。
趙王……
……
隨行的隻有十名武裝騎兵。
馬車馳騁在馳道上。
如今帝國修築馳道的工程依舊在繼續。
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海加快了進度。
想致富,先修路。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後世,方便快捷的物流運輸能極大的刺激經濟發展。
而在古代,方便快捷的交通,也能加快各地的交流。
同樣非常直接的,即便是發生叛亂,鎮壓叛亂的軍隊也能利用這些馳道,快速平叛。
馳道兩邊,能看到不少村子和鎮子。
都還算的上熱鬧,這說明東郡在戰後的發展上還算不錯。
沒有戰亂,人民就能安心生產,在大秦對於犯罪相對比較嚴苛的律令之下。
這天下不說夜不閉戶,至少也算的上是天下太平。
律法嚴苛並沒有什麽不好的。
關鍵是要恰到好處。
嚴苛一點,能夠有效降低犯罪率,卻也不能嚴苛到人人自危的程度。
前世自己那位十八帝之所以二世而亡,一定程度上便是律法已經嚴苛到人人自危,生活無望的程度。
再加上賦稅,徭役等等。
日子過不下去了,享有口吃的,而朝廷指望不上,那就隻能造反了。
這怪不了這些底層百姓,為的不過是活著而已。
他們隻不過是被那些舊貴族所利用罷了。
很快醉夢樓已經遙遙在望。
醉夢樓,整個東郡以及周邊範圍內,最為著名風月場所。
倒不是什麽不幹淨的地方。
但這種地方,多少和儒家那種教義有明顯的衝突。
而且在原著當中,醉夢樓這裏,同樣水混的很。
道路兩旁開始出現值守的軍士。
每一個都身穿銀色重甲,麵戴狼牙麵具,手持長戟。
每隔十步站一人。
遠遠不過幾裏的路程。
這裏就站了數百人。
足見王離對扶澈的重視。
“趙王到!”
一聲高唿。
馬車停下。
此時此刻,在醉夢樓前。
沒有紅毯。
沒有禮樂。
也沒有任何花裏胡哨的東西。
僅僅隻有王離,身後的四位大將,以及數十名東郡大營之中的都尉校尉。
扶澈的車駕緩緩停下。
“參!”
一人高唿。
包括王離在內,上到將官,下到軍士,全部對扶澈行禮,軍禮。
扶澈從馬車上緩緩而下,目光掃向四周。
相比於當日在儒家小聖賢莊那一套雜七雜八,軍營裏這一套倒是更符合扶澈的胃口。
“諸位,免禮。”
扶澈淡然道:“王離將軍,前些日將軍戍衛始皇帝出行,寡人未與將軍一敘,今日叨擾了。”
王離站直身體,看向扶澈。
此時在扶澈的眼中,王離就像是一把出鞘的戰刀。
剛直鋒銳。
這樣的人……
如果說有點私心小心思,出身世家大族,這是難免的。
可如果說這個人與羅網是一丘之貉。
那似乎辱沒了王家的威名和麵前這位大秦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