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三國同人]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 作者:冼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皎聽他這樣說,不由笑了笑,道:「你孔明姑父以前也對漢室頗為欣賞呢。」
孫紹啊了一聲,瞪大了眼睛,似乎是極為不敢置信,道:「姑父怎麽會……」想必他是覺得諸葛亮如今是孫策手下重臣之一,掌管鹽鐵等重要政事,更是將一樁樁一件件都處理的分外妥當,怎麽會像他口中的那些死腦筋一樣憧憬「光復漢室」呢。
周皎進了屋,自己給自己熱上一壺茶水,讓孫紹在一旁坐下,這才道:「與其說是想要『光復漢室』,不如說他們傾慕漢室興旺時政通人和的情境,維護漢室是為了求一個心安罷了。
其餘不說,他們敢於為自己所思所想盡全力,不也是值得我們佩服的嗎?紹兒覺得呢?」
孫紹低聲道:「原來是這樣……」
周皎見他若有所思的樣子,有些好笑,接著道:「至於是非功過、孰好孰壞,那是後人才能評判的,與我們沒有關係。」
她將茶壺從爐上取下來,將煮好的茶水倒了出來,把其中一杯遞給孫紹,道:「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又有誰能說清楚我們今日喝的這一杯茶是否也會影響後世的人們呢?與其在意這些,倒不如將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不是嗎?」
孫紹對上她明亮溫和的眼睛,不由輕快地應了一聲。
議和的日期定在了三日之後,江東使團自然也立刻準備起了議和時需要提出的條件,其實大部分條例都是還未出發前便商量好的,比如城池歸屬、百姓戶籍,同時還要約定友好往來,不得私自侵犯對方領地等等……除此之外,周皎還不忘追加一條——給孫策封王。
其實這條她在江東與孫策討論的時候,孫策還是有些猶豫,畢竟如今名義上還是劉家的天下,這天下再怎麽亂、孫策再怎麽厲害,終究還是個「外人」,貿然封王恐怕容易落人口實。
她這樣一說,眾人也都能想到其中利弊,不由有些猶疑,各自沉默不語。
周皎見他們猶豫,搖搖頭道:「曹公所思所想恐怕也是這一點。」
自漢朝建立以來確實沒有異姓王出現,漢高祖劉邦也說了,臣子們的功勞即使再大,也絕不能封異姓王出來。
但那又如何呢?曹操如今不稱王不代表他不想稱王啊,何況現在孫策與曹操實際上是二分天下,名義上卻還要屈居於曹操之下,實在是說不過去,他們還是要盡早從曹操之下脫離出來,「自立門戶」才好,起碼要成為和曹操平起平坐的身份,至於之後要不要根據情況再從漢朝臣屬的「大籠子」裏麵跳出來,就看孫策的個人意願了。
周皎給眾人細細剖析了一番理由,聽來確實有些道理,眾人理解後自然應了下來,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著在之後的議和之中大展風采。
第134章 信步其中逢舊友
轉眼間便到了議和之日,因為場麵比較正式,自然是要穿官服的。
周嬌是女子,官服也略微有些不同,除了品級不同二有些詫異,整體與其他人相差不多,看著也還算整齊。
議和說到底就是展現嘴皮子的時候,周皎還不忘戲謔地讓人自帶了茶葉,說是有人要是喝不慣議和會館裏的茶水,沖杯自家的茶必然能好好和他們辯上個幾百迴合,原本有些緊張的人聽她這樣開玩笑,也從容了不少,都笑著稱是。
一行人到達議和會館的時候,曹操派遣來的人都已經落座,看著年紀都不小,應當是「履歷豐富」。
雙方對視一眼,各自哼了一聲,大有互相看不慣對方的意思。
周皎見他們這樣,好懸才沒笑出了聲,隻是對著坐在中間的曹昂微微頷首。
說來距離他們上次相見也已經過去了十年,但曹昂除了比當初更多了些堅毅,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曹昂也向周皎點頭示意,兩人礙於如今的情形,也不方便敘舊。
周皎坐下之後,對曹昂道:「既然如此,我們便開始吧。」
曹昂微微頷首,道:「好。」
周皎對一旁的顧邵道:「孝則,將我們的條件都念一遍。」
「是。」
顧邵應了一聲,從袖中拿出一個冊子展開,將其中孫策對於目前的邊境劃分等等一係列要求都說完,直到最後才將封王的要求說了出來。
如果前麵的隻是讓對麵的官員臉臭,那「封王」這個條件一出,對麵就炸了鍋,紛紛唾沫星子飛濺,引經據典證明孫策這麽做是大逆不道,不合時宜。
周皎這邊雖然平均年紀沒有對麵大,但戰鬥力也都不是蓋的,他們其中有的親身經歷過諸葛亮當時的輿論戰的盛況,有的曾經是學堂中力辯群雄的辯論高手,大多是經常在秣陵的大榜上跟人吵過架、辯過論的,看到這場麵完全不怕,也一股腦地辯了起來。
周皎雖然坐在中間,但全程基本不怎麽說話,偶爾喝一口茶,興致盎然地看著兩邊吵架。
要論引經據典,她看的書自然是沒有這群人多,周皎當然不和他們辯論,以免將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對麵的曹昂也不怎麽說話,隻是默默地看著周圍的人吵架。
「周正使,你為人臣下,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也不勸諫,任由孫策胡來嗎!」
周皎原本安靜如雞,忽然被點到了名,不由微微挑眉,卻也不含糊,道:「敢問何處大逆不道了,若論奪權篡位,吳侯從未做過,他治理江南多年,江南可曾發生過動亂?比起北方自顧不暇的樣子,江南百姓安居樂業,大多能吃飽穿暖,這不是吳侯的功勞嗎?難道非要那些莫須有的『軍功』才能評判吳侯的作為?」
孫紹啊了一聲,瞪大了眼睛,似乎是極為不敢置信,道:「姑父怎麽會……」想必他是覺得諸葛亮如今是孫策手下重臣之一,掌管鹽鐵等重要政事,更是將一樁樁一件件都處理的分外妥當,怎麽會像他口中的那些死腦筋一樣憧憬「光復漢室」呢。
周皎進了屋,自己給自己熱上一壺茶水,讓孫紹在一旁坐下,這才道:「與其說是想要『光復漢室』,不如說他們傾慕漢室興旺時政通人和的情境,維護漢室是為了求一個心安罷了。
其餘不說,他們敢於為自己所思所想盡全力,不也是值得我們佩服的嗎?紹兒覺得呢?」
孫紹低聲道:「原來是這樣……」
周皎見他若有所思的樣子,有些好笑,接著道:「至於是非功過、孰好孰壞,那是後人才能評判的,與我們沒有關係。」
她將茶壺從爐上取下來,將煮好的茶水倒了出來,把其中一杯遞給孫紹,道:「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又有誰能說清楚我們今日喝的這一杯茶是否也會影響後世的人們呢?與其在意這些,倒不如將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不是嗎?」
孫紹對上她明亮溫和的眼睛,不由輕快地應了一聲。
議和的日期定在了三日之後,江東使團自然也立刻準備起了議和時需要提出的條件,其實大部分條例都是還未出發前便商量好的,比如城池歸屬、百姓戶籍,同時還要約定友好往來,不得私自侵犯對方領地等等……除此之外,周皎還不忘追加一條——給孫策封王。
其實這條她在江東與孫策討論的時候,孫策還是有些猶豫,畢竟如今名義上還是劉家的天下,這天下再怎麽亂、孫策再怎麽厲害,終究還是個「外人」,貿然封王恐怕容易落人口實。
她這樣一說,眾人也都能想到其中利弊,不由有些猶疑,各自沉默不語。
周皎見他們猶豫,搖搖頭道:「曹公所思所想恐怕也是這一點。」
自漢朝建立以來確實沒有異姓王出現,漢高祖劉邦也說了,臣子們的功勞即使再大,也絕不能封異姓王出來。
但那又如何呢?曹操如今不稱王不代表他不想稱王啊,何況現在孫策與曹操實際上是二分天下,名義上卻還要屈居於曹操之下,實在是說不過去,他們還是要盡早從曹操之下脫離出來,「自立門戶」才好,起碼要成為和曹操平起平坐的身份,至於之後要不要根據情況再從漢朝臣屬的「大籠子」裏麵跳出來,就看孫策的個人意願了。
周皎給眾人細細剖析了一番理由,聽來確實有些道理,眾人理解後自然應了下來,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著在之後的議和之中大展風采。
第134章 信步其中逢舊友
轉眼間便到了議和之日,因為場麵比較正式,自然是要穿官服的。
周嬌是女子,官服也略微有些不同,除了品級不同二有些詫異,整體與其他人相差不多,看著也還算整齊。
議和說到底就是展現嘴皮子的時候,周皎還不忘戲謔地讓人自帶了茶葉,說是有人要是喝不慣議和會館裏的茶水,沖杯自家的茶必然能好好和他們辯上個幾百迴合,原本有些緊張的人聽她這樣開玩笑,也從容了不少,都笑著稱是。
一行人到達議和會館的時候,曹操派遣來的人都已經落座,看著年紀都不小,應當是「履歷豐富」。
雙方對視一眼,各自哼了一聲,大有互相看不慣對方的意思。
周皎見他們這樣,好懸才沒笑出了聲,隻是對著坐在中間的曹昂微微頷首。
說來距離他們上次相見也已經過去了十年,但曹昂除了比當初更多了些堅毅,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曹昂也向周皎點頭示意,兩人礙於如今的情形,也不方便敘舊。
周皎坐下之後,對曹昂道:「既然如此,我們便開始吧。」
曹昂微微頷首,道:「好。」
周皎對一旁的顧邵道:「孝則,將我們的條件都念一遍。」
「是。」
顧邵應了一聲,從袖中拿出一個冊子展開,將其中孫策對於目前的邊境劃分等等一係列要求都說完,直到最後才將封王的要求說了出來。
如果前麵的隻是讓對麵的官員臉臭,那「封王」這個條件一出,對麵就炸了鍋,紛紛唾沫星子飛濺,引經據典證明孫策這麽做是大逆不道,不合時宜。
周皎這邊雖然平均年紀沒有對麵大,但戰鬥力也都不是蓋的,他們其中有的親身經歷過諸葛亮當時的輿論戰的盛況,有的曾經是學堂中力辯群雄的辯論高手,大多是經常在秣陵的大榜上跟人吵過架、辯過論的,看到這場麵完全不怕,也一股腦地辯了起來。
周皎雖然坐在中間,但全程基本不怎麽說話,偶爾喝一口茶,興致盎然地看著兩邊吵架。
要論引經據典,她看的書自然是沒有這群人多,周皎當然不和他們辯論,以免將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對麵的曹昂也不怎麽說話,隻是默默地看著周圍的人吵架。
「周正使,你為人臣下,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也不勸諫,任由孫策胡來嗎!」
周皎原本安靜如雞,忽然被點到了名,不由微微挑眉,卻也不含糊,道:「敢問何處大逆不道了,若論奪權篡位,吳侯從未做過,他治理江南多年,江南可曾發生過動亂?比起北方自顧不暇的樣子,江南百姓安居樂業,大多能吃飽穿暖,這不是吳侯的功勞嗎?難道非要那些莫須有的『軍功』才能評判吳侯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