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無官可用,上門請呂建幫忙。
呂建點頭:“事情的確如此,看來大明又會出現官員短缺的局麵了。”
官員短缺的局麵,早在萬曆年達到了極致高峰。
其實大明的滅亡,是從萬曆年開始的。
萬曆皇帝懶政,那不是懶政,那是因為國本之爭,皇帝和大臣有抵觸有情緒。最終到了所有大臣的建議都不聽,所有的奏折都不批的地步了。
這下就出現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大明的官員選拔,是由吏部考功司提名,吏部轉承內閣在做甄別考驗,然後遞交皇上審批。
這叫天子門生。內閣有做任何事的權力,但絕對沒有官員任免權力。
然而萬曆不理政,當然也就對審批官員事更加不理了。
其中代表的是當年內閣首輔申時行,他上書請求致仕,神宗也不說不準也不說準,也不說不準的原因,就那麽晾著。
結果申時行就一份奏折一份奏折的連續上,其中都把這京城的宅子賣了,寄宿在寺廟之中,最終把賣宅子的錢都花光了,也沒得到神宗的批複。那就繼續上書,一直上書到170多分,最終也沒有獲得神宗的批準,不得不告病直接跑迴了老家。
一個堂堂首輔都如此,何況其他?
結果就在萬曆時期,京師各道禦史上疏:“中央機構空虛,各種事務荒廢,皇上深居二十多年,從來沒有一次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
首輔葉向高卻說,皇帝一日可接見福王兩次,卻絕不見群臣,弄得一些閣員,根本不知道皇帝長什麽樣子。重臣雖對政事憂心如焚,卻無計可施,僅能以數太陽影子長短,來打發值班的時間。
萬曆四十五年十一月,內閣統計,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隻剩下四個人,十三道隻剩下五人。大明整個官員缺少了一半。其中六部尚書就隻剩下倆,造成有些部門直接癱瘓了。
而同樣的,到了天啟年的時候,隻在天啟二年,開了一場科舉,緊急在國子監補充了一批官員,但官員的缺額實在太大了,還不能補全。
結果魏忠賢上位,他認為科舉上來近士,都是東林人,自己再開科舉,就是強大東林給自己找敵人,所以幹脆就停了科舉。所以你看,整個天啟朝的臣子,清一色的都是萬曆年的科舉出身。
然後就是這一場黨爭,魏忠賢打倒一批,然後東林反過來又滅了閹黨,又打倒一批,現在大明的官員,那真缺的很。
再加上這一次被打倒的,都是高官顯爵的地位,這些京城裏的官員,都眼巴巴的盯著呢,誰還能和徐光啟,遠離朝堂政治中心,跑去上海那個小地方吃苦受罪?
再加上由於徐光啟,已經成了東林叛徒,雖然現在還沒有直接喊出口號要打倒他,但拒不配合他也是自然。
而這時候占據朝堂的,幾乎都是東林黨人,這樣一來,徐光啟就幾乎無官可用了。
這時候他不得不跑過來呂建這裏,請求保皇黨出來,給他湊齊班子了。
麵對這樣的請求,呂建很想幫助他,但也是上麵的種種原因,保皇黨其實也不願意跟著他去,如果呂建強迫,會招到黨員的不滿,對以後自己的威望地位不利。
這事可怎麽辦?
徐光啟必須把開海的事情做好,但官員從哪裏來?
看著徐光啟期盼的眼神,呂建腦海裏突然靈光一閃,自己何不趁著這個機會,實際的控製住這個潛力巨大的海事總理衙門呢?
“徐大人不要心急,官員我是有的,而且是配套的,並且經驗十足配合默契,做事兢兢業業,勤儉奉公。”
一聽有這麽一群好官員,徐光啟不由得興奮的眼前一亮:“他們在哪裏?”
呂建笑了:“我的西北信王長史府衙門,因為信王已經登基,封地變成了皇莊,其實那個衙門就已經解散了。隻是當今皇上也拿不出人來去治理,所以一直還由他們管理的。現在你徐老大人缺少官員屬下,那就不妨將他們整個調過去,豈不兩全其美?”
一聽這樣,徐光啟當時大笑拍手叫好:“我早就聽說,你的西北欽差行轅,還有信王長史衙門的官員,高效廉潔,務實肯幹,而且思想活躍開放,正適合我的衙門。那我就笑納了,明天我就向皇上申請,調他們去上海,馬上就可以上手。真是完美啊。”
徐光啟的辦事效率相當的高,他迴去第2天,就請見崇禎,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崇禎也在為這個海事總理衙門的人員在發愁。那可是他未來的錢袋子,越早成立辦差,就會越早的獲得收益。
至於自己的那個封地皇莊,當然也不能放棄。
於是在將整個長史衙門,連窩端給徐光啟之後,封許傑為海事衙門左侍郎,從三品,掌握江南海事市舶司,封齊飛為海事衙門右侍郎,從三品,掌管北市舶司,欽此行轅和西北王莊。
其他長史衙門官員,都對應六部,官職品級,轉隸徐光啟。
而呂文學也因為南北糧食調劑有功,升任山西督糧道,江南轉運使,官居四品.
這算是崇禎酬勞諸位潛邸有功,雞犬升天了。
一時間皆大歡喜。
長史衙門大大小小近百個官員,由許傑率領,還有齊飛呂文學,迴京叩謝皇恩,然後在呂建家齊聚,感謝呂建恩主的提拔。
呂建將他們帶到了自己的後花園,噢,現在是菜地。
麵對著月色下鬱鬱蔥蔥的蘿卜白菜,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一群人激動不已,尤其是官迷許傑和呂文學,那激動的是小臉通紅,嘴唇哆嗦,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呂建笑著平淡道:“諸位都是當初在當今潛邸中,為當今效過力的,能夠得到今日的封賞提拔,那也是皇上對諸位舊情的眷顧,也是諸位應該得到的。這不應該感謝我,而應該時刻感念皇恩浩蕩。”
這裏沒有外人,也沒有了虎視眈眈錦衣衛的監聽,呂文學首先就為自己的恩主抱不平:“若說在潛邸的時候,功勞最大的就是大人您,而在這場激烈的皇位之爭中,也是您立下了赫赫功勞,然而您卻沒有得到加封賞賜,隻給了一個空頭侯爵,這真的不公平。”
侯爵是勳貴,但大明的勳貴就是被忽略的一群。
呂建淡然道:“當初我兢兢業業,為國出力,奢望的就是三品官,就是能夠打倒我那個可惡的老丈人。
現在恩怨了了,已經是親人,我的三品官的目標也實現了,那麽剩下來對我來說,都是神馬浮雲。當再大的官掌再大的權,對我也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反倒遭人忌憚,那我何必呢?”
這樣的解釋,在平常人的眼中,那是行不通的。
但在絕對心腹許傑和齊飛的眼中,這種解釋是非常自然的。
但,自己家大人,真的願意輕鬆放棄權力嗎?
“在沿海各個港口,新增市舶司,趁著朝廷無人可用,同時其他人,還不看好這個衙門的情況下,你們要親自審查招收各個港口市舶司的提舉,這一點非常關鍵。一定要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人,執行我們的政策。最終等那幫混蛋反應過來的時候,要讓各地的市舶司成為鐵板一塊,做到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保證大明官場唯一一塊純潔的係統,不被那幫混蛋們將好的政策辦砸。”
說的冠冕堂皇,其實就是呂建在江南,準備培養出一批屬於自己的勢力。牢牢掌控海事衙門。
呂建點頭:“事情的確如此,看來大明又會出現官員短缺的局麵了。”
官員短缺的局麵,早在萬曆年達到了極致高峰。
其實大明的滅亡,是從萬曆年開始的。
萬曆皇帝懶政,那不是懶政,那是因為國本之爭,皇帝和大臣有抵觸有情緒。最終到了所有大臣的建議都不聽,所有的奏折都不批的地步了。
這下就出現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大明的官員選拔,是由吏部考功司提名,吏部轉承內閣在做甄別考驗,然後遞交皇上審批。
這叫天子門生。內閣有做任何事的權力,但絕對沒有官員任免權力。
然而萬曆不理政,當然也就對審批官員事更加不理了。
其中代表的是當年內閣首輔申時行,他上書請求致仕,神宗也不說不準也不說準,也不說不準的原因,就那麽晾著。
結果申時行就一份奏折一份奏折的連續上,其中都把這京城的宅子賣了,寄宿在寺廟之中,最終把賣宅子的錢都花光了,也沒得到神宗的批複。那就繼續上書,一直上書到170多分,最終也沒有獲得神宗的批準,不得不告病直接跑迴了老家。
一個堂堂首輔都如此,何況其他?
結果就在萬曆時期,京師各道禦史上疏:“中央機構空虛,各種事務荒廢,皇上深居二十多年,從來沒有一次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
首輔葉向高卻說,皇帝一日可接見福王兩次,卻絕不見群臣,弄得一些閣員,根本不知道皇帝長什麽樣子。重臣雖對政事憂心如焚,卻無計可施,僅能以數太陽影子長短,來打發值班的時間。
萬曆四十五年十一月,內閣統計,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隻剩下四個人,十三道隻剩下五人。大明整個官員缺少了一半。其中六部尚書就隻剩下倆,造成有些部門直接癱瘓了。
而同樣的,到了天啟年的時候,隻在天啟二年,開了一場科舉,緊急在國子監補充了一批官員,但官員的缺額實在太大了,還不能補全。
結果魏忠賢上位,他認為科舉上來近士,都是東林人,自己再開科舉,就是強大東林給自己找敵人,所以幹脆就停了科舉。所以你看,整個天啟朝的臣子,清一色的都是萬曆年的科舉出身。
然後就是這一場黨爭,魏忠賢打倒一批,然後東林反過來又滅了閹黨,又打倒一批,現在大明的官員,那真缺的很。
再加上這一次被打倒的,都是高官顯爵的地位,這些京城裏的官員,都眼巴巴的盯著呢,誰還能和徐光啟,遠離朝堂政治中心,跑去上海那個小地方吃苦受罪?
再加上由於徐光啟,已經成了東林叛徒,雖然現在還沒有直接喊出口號要打倒他,但拒不配合他也是自然。
而這時候占據朝堂的,幾乎都是東林黨人,這樣一來,徐光啟就幾乎無官可用了。
這時候他不得不跑過來呂建這裏,請求保皇黨出來,給他湊齊班子了。
麵對這樣的請求,呂建很想幫助他,但也是上麵的種種原因,保皇黨其實也不願意跟著他去,如果呂建強迫,會招到黨員的不滿,對以後自己的威望地位不利。
這事可怎麽辦?
徐光啟必須把開海的事情做好,但官員從哪裏來?
看著徐光啟期盼的眼神,呂建腦海裏突然靈光一閃,自己何不趁著這個機會,實際的控製住這個潛力巨大的海事總理衙門呢?
“徐大人不要心急,官員我是有的,而且是配套的,並且經驗十足配合默契,做事兢兢業業,勤儉奉公。”
一聽有這麽一群好官員,徐光啟不由得興奮的眼前一亮:“他們在哪裏?”
呂建笑了:“我的西北信王長史府衙門,因為信王已經登基,封地變成了皇莊,其實那個衙門就已經解散了。隻是當今皇上也拿不出人來去治理,所以一直還由他們管理的。現在你徐老大人缺少官員屬下,那就不妨將他們整個調過去,豈不兩全其美?”
一聽這樣,徐光啟當時大笑拍手叫好:“我早就聽說,你的西北欽差行轅,還有信王長史衙門的官員,高效廉潔,務實肯幹,而且思想活躍開放,正適合我的衙門。那我就笑納了,明天我就向皇上申請,調他們去上海,馬上就可以上手。真是完美啊。”
徐光啟的辦事效率相當的高,他迴去第2天,就請見崇禎,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崇禎也在為這個海事總理衙門的人員在發愁。那可是他未來的錢袋子,越早成立辦差,就會越早的獲得收益。
至於自己的那個封地皇莊,當然也不能放棄。
於是在將整個長史衙門,連窩端給徐光啟之後,封許傑為海事衙門左侍郎,從三品,掌握江南海事市舶司,封齊飛為海事衙門右侍郎,從三品,掌管北市舶司,欽此行轅和西北王莊。
其他長史衙門官員,都對應六部,官職品級,轉隸徐光啟。
而呂文學也因為南北糧食調劑有功,升任山西督糧道,江南轉運使,官居四品.
這算是崇禎酬勞諸位潛邸有功,雞犬升天了。
一時間皆大歡喜。
長史衙門大大小小近百個官員,由許傑率領,還有齊飛呂文學,迴京叩謝皇恩,然後在呂建家齊聚,感謝呂建恩主的提拔。
呂建將他們帶到了自己的後花園,噢,現在是菜地。
麵對著月色下鬱鬱蔥蔥的蘿卜白菜,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一群人激動不已,尤其是官迷許傑和呂文學,那激動的是小臉通紅,嘴唇哆嗦,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呂建笑著平淡道:“諸位都是當初在當今潛邸中,為當今效過力的,能夠得到今日的封賞提拔,那也是皇上對諸位舊情的眷顧,也是諸位應該得到的。這不應該感謝我,而應該時刻感念皇恩浩蕩。”
這裏沒有外人,也沒有了虎視眈眈錦衣衛的監聽,呂文學首先就為自己的恩主抱不平:“若說在潛邸的時候,功勞最大的就是大人您,而在這場激烈的皇位之爭中,也是您立下了赫赫功勞,然而您卻沒有得到加封賞賜,隻給了一個空頭侯爵,這真的不公平。”
侯爵是勳貴,但大明的勳貴就是被忽略的一群。
呂建淡然道:“當初我兢兢業業,為國出力,奢望的就是三品官,就是能夠打倒我那個可惡的老丈人。
現在恩怨了了,已經是親人,我的三品官的目標也實現了,那麽剩下來對我來說,都是神馬浮雲。當再大的官掌再大的權,對我也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反倒遭人忌憚,那我何必呢?”
這樣的解釋,在平常人的眼中,那是行不通的。
但在絕對心腹許傑和齊飛的眼中,這種解釋是非常自然的。
但,自己家大人,真的願意輕鬆放棄權力嗎?
“在沿海各個港口,新增市舶司,趁著朝廷無人可用,同時其他人,還不看好這個衙門的情況下,你們要親自審查招收各個港口市舶司的提舉,這一點非常關鍵。一定要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人,執行我們的政策。最終等那幫混蛋反應過來的時候,要讓各地的市舶司成為鐵板一塊,做到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保證大明官場唯一一塊純潔的係統,不被那幫混蛋們將好的政策辦砸。”
說的冠冕堂皇,其實就是呂建在江南,準備培養出一批屬於自己的勢力。牢牢掌控海事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