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道宮,其內除了一個蒲團之外便空無一物。


    清玄子走上前去,發現這個蒲團也是一件上品後天靈寶,坐上去有凝神靜氣,加快修煉速度之功效。


    清玄子心中再次感慨了一番三清的財大氣粗,在如今洪荒之中,先天靈寶幾乎已全部被大能收入囊中。


    其餘生靈想獲得靈寶已是極為不易,而在三清峰,靈寶卻如不值錢般的隨處可見。


    清玄子盤坐於蒲團之上,思緒開始翻湧起來。


    心中想道:“元始師尊說如今距不周山之行已過了十數元會,一元會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所以我沉睡了百餘萬年之久。”


    “太上師尊又說尋求證道之機,可見太上師尊已臻至準聖圓滿,想要尋求聖道了,元始師尊和通天師尊應該也達到了這個地步。”


    “不過雖然太上師尊說著尋求證道之機,可眉宇間不見急切,故女媧娘娘應該也還未造人成聖。”


    “況且三位師尊還未開山收徒,此時洪荒應處於巫妖二族爭鋒之階段。”


    心中思索間,清玄子便推測出洪荒此時形勢。


    “修行三清仙訣!”


    迴過神來,清玄子首先便打算修行集太清仙訣,玉清仙訣,上清仙訣之長的三清仙訣!


    清玄子閉目盤坐於蒲團之上,口中默念腦海中那段晦澀難懂的法門。


    “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原流泉浡,衝而徐盈;混混滑滑,濁而徐清。故植之而塞於天地,橫之而彌於四海……”


    “夫太上之道,生萬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


    “夫元始之道……”


    “夫通天之道……”


    玄妙的道音從清玄子口中不斷吐出,引得無數神禽仙鶴在混元宮之上盤旋遨遊。


    同時清玄子心中也陷入冥想之中,元神似脫離肉體,掙脫洪荒,來到一片無垠的混沌之中。


    這無盡的混沌中央,突然清光大作,三道深不可測的法相橫亙於混沌之中,這是三清法相!


    清玄子口中默念三清仙訣,心中觀想三清法相。


    整座忘塵峰的靈氣都朝著混元宮匯聚,匯聚著周天星光被清玄子吸收。


    清玄子識海中的三道三清本源,也從識海中離開,流轉於清玄子體內各處,洗滌著清玄子一身的法力,使之朝著更高層次的三清仙力蛻變。


    洪荒不記年,歲月不羨仙!


    不知過了多久,清玄子原本斑駁的法力全都轉化為凝練無比的三清仙力。


    在仙力蛻變的同時,清玄子的境界也在穩步的上升。


    真仙中期,真仙後期,真仙圓滿……


    由於清玄子化形之後便是大羅之體,而今雖境界跌落,但理解尚在,隻要法力足夠,突破自是水到渠成,毫無瓶頸可言!


    清玄子頭頂二十四品淨世白蓮法相顯現,在周天日月星辰之光中搖曳,吸收著日精月華。


    二十四品淨世白蓮吸收的日精月華順勢轉化為精純的能量,在三清本源的同化下,又轉變為三清仙力,自然而然的流入清玄子體內。


    哢嚓!


    玄仙壁壘應聲而碎,清玄子的修為也直入玄仙之境!


    雖然已經踏足玄仙,但清玄子卻沒有停止修煉。


    隨著時間的流逝。


    玄仙中期……


    玄仙後期……


    又過了不知多久,清玄子睜開了雙目,清光迸發,而後快速內斂。


    清玄子伸了伸懶腰,周身氣息爆發,一身修為赫然達到了玄仙圓滿之境!


    一朝修行,從真仙初期直入玄仙圓滿,此等突破速度,在其餘生靈眼中必定驚世駭俗,可清玄子卻無半點欣喜之意,常規操作罷了!


    “修為上的突破先到此吧。”


    突破至玄仙圓滿,清玄子也不打算繼續修煉了。


    畢竟清玄子也牢記太上之言,想著沉澱一番,打造一個渾厚無比的道基,如此清玄子才有更大可能邁向更高的天地。


    更何況萬丈高樓平地起,若是沒有牢固的根基,修為再高不過水上浮萍,空中樓閣,如夢泡影!


    其次便是金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生命層次,何為金仙?


    在清玄子前世曆史中,在漢朝及其之前,將青銅稱為金。


    又因青銅表麵有一層致密的氧化膜,極其耐氧化,也就是難以腐朽,金性不朽!


    在古籍道藏之中,道教神話以金仙代指不朽之神仙,與天地共生!


    金性不朽,萬劫不磨,方為金仙!


    洪荒之中,修士踏足金仙之後,就已經不在五行之中,跳脫壽元的桎梏,長生久視。


    在無外力的作用下,不在量劫的影響中,完全可稱之為與天同壽!


    而且突破金仙之後,便可以初步感悟天地法則,實力更是不能同玄仙而語。


    也正是因為金仙生命層次的不同,生靈想要突破金仙,必須度過三災之劫。


    度的過,得證金仙果位,道途更近一步;度不過,身死道消,魂歸天地!


    三災分別為雷災,火災及其風災!


    雷災,就是天降雷災打你,天雷降身,錘煉筋骨,需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不過便是就此絕命。


    雷災之後,便是火災,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神火,非仙非凡,喚做“陰火”。


    陰火入體,強化體魄,此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髒成灰,四肢皆朽,將一身道行皆燒成虛幻。


    度過火災之後,便是風災,天降風災吹你。


    這風可不是什麽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鬆竹風,叫做“贔風”。


    贔風臨神,凝精聚神,此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這三災可不是能輕易度過的,在西遊量劫之中,量劫主角孫悟空於斜月三星洞拜須菩提學藝之時。


    菩提祖師曾對孫悟空如此說:“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隻是防備著‘三災利害’。”


    意思是孫悟空即便以備神體,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但仍然要防備這三災。


    菩提祖師也言明“三災”乃是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


    之後更是傳予孫悟空七十二地煞變化之術以來躲避三災,取巧度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三清首徒,拒絕分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好d學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好d學習並收藏洪荒:三清首徒,拒絕分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