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紀元更迭時境易,大道無情生靈棄
洪荒:三清首徒,拒絕分家 作者:好好d學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自此之後,清玄子便跟隨三清左右,一直在昆侖山修行。
不過由於清玄子還未化形,無法修煉,三清也就時常為其講道。
而清玄子跟腳是極品先天靈寶,悟性自然不凡,再加上由於清玄子前世也熟讀古籍道藏,常常能舉一反三,引得三清也是讚歎連連。
故即便清玄子未曾化形,但其對道的理解,已經絲毫不遜色於大部分太乙金仙境界的修士了。
當然,清玄子也向三清請教過該如何化形,三清雖有辦法讓清玄子直接化形。
不過那就相當於催熟,比如清玄子如果積累足夠後化形,最次也有太乙金仙的修為。
但若是三清現在便強行幫清玄子化形,化形時不僅可能連真仙都達不到,還可能影響清玄子的天資。
三清自然不會做出如此殺雞取卵之事。
而且就算是三清,在盤古身化萬物之後,便已誕生靈智,也是經過了無盡歲月的積累,得以至今方才化形。
漸漸的,在三清勸導之下,清玄子也打消了迫切想要化形的念頭。
自三清化形之後,昆侖山也就平靜下來了,不過這段時間內,洪荒大地可未曾平靜。
在三清化形之後不久,不周山山腰處也爆發兩道仙光,一男一女兩道身影從中走出,一道身影俊朗儒雅,一道身影風華絕代!
接著西方須彌山同樣有仙光衝天,仙光散去,兩個道人盤坐於須彌山巔,一個道人麵容愁苦異常,一個道人麵容清秀俊朗!
隨後太陽星上兩道金黃色的光柱驟然迸發,兩道身影負手而立,一道身影威武霸道,一道身影睥睨天下!
與此同時,不周山山腳,十二道顏色各異的仙光爆發而起,席卷整個不周山山腳,良久之後,仙光散去,十二道奇形怪狀的身影也顯露而出!
緊接著太陰星,萬壽山,西昆侖,東海上,血海中,北海底等等多處地方皆有仙光爆發,神柱衝天!!
在這之後,許多跟腳較低,早已積累足夠的先天生靈也無需顧忌了,也紛紛開始加入化形的行列。
一時間,洪荒之中異象連連,天驕並起,自龍漢大劫和道魔之爭過後,洪荒也終於進入了蓬勃發展之階段。
無數自龍漢大劫僥幸存活下來的生靈也不禁感慨,時境變遷了啊!
上古的洪荒霸主龍鳳麒麟三族已經永遠退出洪荒舞台了。
這些特意避開量劫因果,積累至今方始化形的生靈也將在這個時代大展拳腳,各領風騷!
紀元更迭時境易,大道無情生靈棄!
不過外界頻生的異象卻沒在昆侖山引起什麽波瀾,畢竟對於三清來說,你再強,也沒有我們強,你跟腳再高,也不可能有我們高。
……
此時,再看昆侖山,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自半山腰往上,整座山體被一分為三,三座主峰矗立於山腰之上,直通雲霄!
細細向三座主峰上看去,還能發現三座散發著古樸道韻的宮殿淩立其上,皆是壯麗巍峨,神霄絳闕,霞光萬道,瑞彩千條!
三塊紫金色的牌匾掛在三座古樸道宮的大門之上,其上各自書著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
其一為“太清宮”,其二為“玉清宮”,其三為“上清宮”!
而這三座主峰之名也就顯而易見了,分別為太清峰,玉清峰和上清峰。
太清峰居於其餘兩座山峰之間,玉清峰居於太清峰之左,上清峰居於太清峰之右。
原本三清是打算將太清峰置於最左端,玉清峰其次,上清峰置於最右端的。
不過清玄子聽見三清的打算,卻有點不淡定了。
前世他所看的洪荒小說中,三清分家之前,元始天尊的玉清峰和通天的上清峰就是緊挨在一起的。
要知道封神量劫的直接原因就是闡教和截教的矛盾導致的。
而在三清收徒之後,因為元始天尊和通天收徒方式不同,玉清弟子可是一直看不上上清弟子的。
若是玉清峰和上清峰緊挨著,遲早會有摩擦產生,而摩擦也會漸漸變為衝突,最終矛盾不斷,三清分家也有這一部分原因。
既然清玄子已經穿越洪荒,不管之後將成為三清弟兄,還是三清首徒,都不會允許三清分家的事情發生,自然要未雨綢繆。
在清玄子的百般勸誡之下,三清雖然不太理解,不過還是更改了原來的打算。
清玄子見此,這才鬆了一口氣。
看著現在的三清宮,想著之後的八景宮,玉虛宮和碧遊宮,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阻止三清分家的悲劇!
……
洪荒不記年,滄海似桑田!
不知過了多久,時光在平淡中悄然而逝,又到三清坐而論道之時了。
三清化形之後,平日裏雖各自居於三清宮中,但百年一聚,萬年一論道,兄弟感情也是極好。
相較而言,清玄子卻是顯得有些“居無定所”了,一段時間待著太清宮,這一段時間又在玉清宮現身,另一段時間又能在上清宮發現其的身影。
這天,太清宮門前,三位飄逸出塵的道人端坐於蒲團之上,呈三角之狀,正是齊聚太清峰的三清。
而在三位道人中心出,還有一株聖潔的白蓮,花開十二品,玄妙非凡,正是近距離聆聽三清講道的清玄子。
這也是三清要求的,雖然清玄子此時可能還無法參悟透,但還是大有裨益的,清玄子也極為樂意,畢竟這是多少生靈求之不得的殊榮!
三清點了點頭,相視一笑,閉上雙目,無比玄妙的道音從其口中不斷傳出,仙音陣陣,道音靡靡。
昆侖山上的無數草木精靈,奇珍仙材也在此等玄妙的道音下開啟靈智,感激的朝著太清峰的方向拜了下去。
而處於三清中心的清玄子得益更多,原本還有些晦澀難懂之處也如同撥開雲霧一般豁然開朗。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三清所論之道也愈發深奧,就連清玄子也無法參悟了。
這一論道,就是數年,論道聲戛然而止,三清也緩緩睜開雙目,臉上也皆是帶上些許滿意,顯然從這次論道所得不少。
太上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率先開口道:“看來這萬年來,你們收獲也是不小,修為也都達到大羅金仙圓滿了。”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驕傲說道:“那是自然,以吾等跟腳,修至大羅金仙圓滿不過探囊取物罷了。”
通天心中雖然讚同,但看著自己二兄如此模樣,心中不知為何生出一種想懟他的衝動。
剛欲組織語言,可太上仿佛看穿了他要做甚,出口打斷道:“不過大羅金仙圓滿之後,為何讓吾生出前路已斷之感?”
元始天尊和通天聞言也沉默了,他們自然知道太上早在上次論道之時,就已突破至大羅金仙圓滿。
萬年即過,雖然其的氣息較之之前更加深不可測,但還是在大羅金仙的範疇。
不過由於清玄子還未化形,無法修煉,三清也就時常為其講道。
而清玄子跟腳是極品先天靈寶,悟性自然不凡,再加上由於清玄子前世也熟讀古籍道藏,常常能舉一反三,引得三清也是讚歎連連。
故即便清玄子未曾化形,但其對道的理解,已經絲毫不遜色於大部分太乙金仙境界的修士了。
當然,清玄子也向三清請教過該如何化形,三清雖有辦法讓清玄子直接化形。
不過那就相當於催熟,比如清玄子如果積累足夠後化形,最次也有太乙金仙的修為。
但若是三清現在便強行幫清玄子化形,化形時不僅可能連真仙都達不到,還可能影響清玄子的天資。
三清自然不會做出如此殺雞取卵之事。
而且就算是三清,在盤古身化萬物之後,便已誕生靈智,也是經過了無盡歲月的積累,得以至今方才化形。
漸漸的,在三清勸導之下,清玄子也打消了迫切想要化形的念頭。
自三清化形之後,昆侖山也就平靜下來了,不過這段時間內,洪荒大地可未曾平靜。
在三清化形之後不久,不周山山腰處也爆發兩道仙光,一男一女兩道身影從中走出,一道身影俊朗儒雅,一道身影風華絕代!
接著西方須彌山同樣有仙光衝天,仙光散去,兩個道人盤坐於須彌山巔,一個道人麵容愁苦異常,一個道人麵容清秀俊朗!
隨後太陽星上兩道金黃色的光柱驟然迸發,兩道身影負手而立,一道身影威武霸道,一道身影睥睨天下!
與此同時,不周山山腳,十二道顏色各異的仙光爆發而起,席卷整個不周山山腳,良久之後,仙光散去,十二道奇形怪狀的身影也顯露而出!
緊接著太陰星,萬壽山,西昆侖,東海上,血海中,北海底等等多處地方皆有仙光爆發,神柱衝天!!
在這之後,許多跟腳較低,早已積累足夠的先天生靈也無需顧忌了,也紛紛開始加入化形的行列。
一時間,洪荒之中異象連連,天驕並起,自龍漢大劫和道魔之爭過後,洪荒也終於進入了蓬勃發展之階段。
無數自龍漢大劫僥幸存活下來的生靈也不禁感慨,時境變遷了啊!
上古的洪荒霸主龍鳳麒麟三族已經永遠退出洪荒舞台了。
這些特意避開量劫因果,積累至今方始化形的生靈也將在這個時代大展拳腳,各領風騷!
紀元更迭時境易,大道無情生靈棄!
不過外界頻生的異象卻沒在昆侖山引起什麽波瀾,畢竟對於三清來說,你再強,也沒有我們強,你跟腳再高,也不可能有我們高。
……
此時,再看昆侖山,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自半山腰往上,整座山體被一分為三,三座主峰矗立於山腰之上,直通雲霄!
細細向三座主峰上看去,還能發現三座散發著古樸道韻的宮殿淩立其上,皆是壯麗巍峨,神霄絳闕,霞光萬道,瑞彩千條!
三塊紫金色的牌匾掛在三座古樸道宮的大門之上,其上各自書著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
其一為“太清宮”,其二為“玉清宮”,其三為“上清宮”!
而這三座主峰之名也就顯而易見了,分別為太清峰,玉清峰和上清峰。
太清峰居於其餘兩座山峰之間,玉清峰居於太清峰之左,上清峰居於太清峰之右。
原本三清是打算將太清峰置於最左端,玉清峰其次,上清峰置於最右端的。
不過清玄子聽見三清的打算,卻有點不淡定了。
前世他所看的洪荒小說中,三清分家之前,元始天尊的玉清峰和通天的上清峰就是緊挨在一起的。
要知道封神量劫的直接原因就是闡教和截教的矛盾導致的。
而在三清收徒之後,因為元始天尊和通天收徒方式不同,玉清弟子可是一直看不上上清弟子的。
若是玉清峰和上清峰緊挨著,遲早會有摩擦產生,而摩擦也會漸漸變為衝突,最終矛盾不斷,三清分家也有這一部分原因。
既然清玄子已經穿越洪荒,不管之後將成為三清弟兄,還是三清首徒,都不會允許三清分家的事情發生,自然要未雨綢繆。
在清玄子的百般勸誡之下,三清雖然不太理解,不過還是更改了原來的打算。
清玄子見此,這才鬆了一口氣。
看著現在的三清宮,想著之後的八景宮,玉虛宮和碧遊宮,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阻止三清分家的悲劇!
……
洪荒不記年,滄海似桑田!
不知過了多久,時光在平淡中悄然而逝,又到三清坐而論道之時了。
三清化形之後,平日裏雖各自居於三清宮中,但百年一聚,萬年一論道,兄弟感情也是極好。
相較而言,清玄子卻是顯得有些“居無定所”了,一段時間待著太清宮,這一段時間又在玉清宮現身,另一段時間又能在上清宮發現其的身影。
這天,太清宮門前,三位飄逸出塵的道人端坐於蒲團之上,呈三角之狀,正是齊聚太清峰的三清。
而在三位道人中心出,還有一株聖潔的白蓮,花開十二品,玄妙非凡,正是近距離聆聽三清講道的清玄子。
這也是三清要求的,雖然清玄子此時可能還無法參悟透,但還是大有裨益的,清玄子也極為樂意,畢竟這是多少生靈求之不得的殊榮!
三清點了點頭,相視一笑,閉上雙目,無比玄妙的道音從其口中不斷傳出,仙音陣陣,道音靡靡。
昆侖山上的無數草木精靈,奇珍仙材也在此等玄妙的道音下開啟靈智,感激的朝著太清峰的方向拜了下去。
而處於三清中心的清玄子得益更多,原本還有些晦澀難懂之處也如同撥開雲霧一般豁然開朗。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三清所論之道也愈發深奧,就連清玄子也無法參悟了。
這一論道,就是數年,論道聲戛然而止,三清也緩緩睜開雙目,臉上也皆是帶上些許滿意,顯然從這次論道所得不少。
太上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率先開口道:“看來這萬年來,你們收獲也是不小,修為也都達到大羅金仙圓滿了。”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驕傲說道:“那是自然,以吾等跟腳,修至大羅金仙圓滿不過探囊取物罷了。”
通天心中雖然讚同,但看著自己二兄如此模樣,心中不知為何生出一種想懟他的衝動。
剛欲組織語言,可太上仿佛看穿了他要做甚,出口打斷道:“不過大羅金仙圓滿之後,為何讓吾生出前路已斷之感?”
元始天尊和通天聞言也沉默了,他們自然知道太上早在上次論道之時,就已突破至大羅金仙圓滿。
萬年即過,雖然其的氣息較之之前更加深不可測,但還是在大羅金仙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