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四下看了看。
這兒雖然是山地,但因為山體極其龐大的緣故,盡管山高,可地勢相對來說還算有些平坦。
在這些斜斜的山地之中,到處都長有各種植物,其中包括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以及鋪地的雜草藤蔓。
要從這些雜亂而茂密的植物中去發現一隻花生豆大小的蜜蜂,著實有些困難。
而且,林裏也不僅僅有蜜蜂這一種昆蟲。在這種比較原始的林子裏,除了蜜蜂,還會有許許多多小蟲子。
這些蟲子大的比蜜蜂大不了多少,小的也比蜜蜂小不了多少,所以很多時候都會看花眼,最後白高興一場。
不過,劉青山覺得,既然剛剛在這附近發現了采蜜的蜜蜂,那就說明,蜂巢不遠。
因為蜜蜂采蜜半徑大約在三公裏左右,也就是說,在發現蜜蜂采蜜的地方,跟蜂巢的距離,一般不會超過三公裏。
按照這個思路,隻要在附近找到水源,就能進一步確定蜂巢的位置。
因為,蜜蜂跟其他動物一樣,也離不開水源。當蜂群缺水的時候,蜜蜂就要到水源處去采水。這種情況在相對於幹燥的秋冬兩季尤為普遍。
而且,蜂群中外出采水的大多是老年蜂,這些老家夥采水完畢之後,就會徑直飛迴蜂巢。
而且,一般情況來說,蜜蜂采水的點跟蜂巢的距離一般不會超過五百米。
一個是三公裏,一個是五百米,由此可以看出來,追蹤采水的老蜜蜂肯定比追蹤采蜜的蜜蜂容易些。
如此,劉青山往山穀走去。
一般來說,水源會聚集在山穀的地方。
特別是這種大山,正山腰的位置不利於積水,所以,要找到水源,就得往山穀去。
所謂山穀,就是兩山夾道的地方。
這種地方相對來說光照時間要短一些,也就陰涼一些,很適合水源聚集。
劉青山撥開灌木藤蔓,一路往山穀去。
到達山穀之後,果然找到了一個水窪。
水窪正好位於山穀中間,左右兩邊就是兩座山的山牆。
水窪有水,就導致周圍泥土潮濕,不利於大樹生長,所以顯得較為廣闊一些。周邊除了一些雜草之外,便隻能看到一些灌木。
劉青山走過去,先洗了把手,然後捧起水喝了一口。
甘甜清冽,別有一番滋味啊。
不過,現在還不是感歎山水甜美的時候。現在,找到采水的蜜蜂才是要事。
劉青山站定腳步,立在水窪旁邊,雙目灼灼的盯著周圍的潮濕泥地看。
蜜蜂不是蜻蜓。蜜蜂采水,一般會在潮濕的泥地裏采,而不是直接撲到水麵上,所以,要格外留意水窪周邊的潮濕泥地。
劉青山看了一會兒,很快就在一旁的泥地裏發現了蜜蜂。
哈哈,還真有蜜蜂啊。
這樣一來,就足以說明,蜂巢現在距離他最多隻有五百米的位置。
可是,如果以他為中心,在半徑五百米的圓圈內找到蜂巢也不容易。
畢竟山林這麽大,樹木這麽多,找起來還真不簡單。
為了提高效率,還得追蹤采水的蜜蜂。
好在,這采水的蜜蜂是老家夥,反應遲鈍一些,飛起來也費勁一點,所以追蹤起來沒那麽苦難。
不過,人就是人,蜜蜂就是蜜蜂,一個會飛,一個不會飛,就算你劉青山再牛逼,也不可能像蜜蜂一樣輕鬆越過灌木林。
所以,劉青山在一處茂密的灌木林前邊,又把這隻采水的蜜蜂給追丟了。
不過,現在追丟倒也沒什麽。畢竟已經確定了方向跟大致的距離。
從水坑到這裏,約莫走了兩百米左右。
那麽,從這裏到蜂巢,頂多還有三百米不到,甚至更短。
這樣一來,要找到蜂巢也不是什麽難事。
劉青山慢慢走過灌木林,來到了一處地勢相對平緩的山地中。
這裏大樹茂密,枝幹粗壯。
根據蜜蜂的習性,它們要麽把蜂巢建造在石洞中,要麽就建造在樹洞裏。
當然,有些時候,它們也會選擇土洞。
不過,從周圍的環境來看,這些林子樹木茂密,也就導致了泥土潮濕,那麽,蜜蜂將蜂巢建在土裏的可能性不大。
如此一來,就剩下石頭縫或者樹洞了。
這附近沒有什麽石頭,就算有,也隻是那種小至拳頭大小,大到腦袋大小的普通石頭。這些石頭多散落於地麵,完全不可能用於建造蜂巢。
所以,最後,就剩下一個選項了——樹洞。
有洞的樹,自然要大。
不然的話,胳膊大小的樹,要是空了心,還不得死翹翹?
劉青山一眼看去,看到了不少大樹。
這些樹木當中,除去發育不良的苗木之外,已經成材的大樹裏,其中最小的,估計也有他腰身那麽大塊。
這樣一來,就隻能聽聲音了。
既然確定了蜂巢在這附近不遠,那隻要靜下心來仔細聆聽蜜蜂的聲音,準能找到蜂巢。
如此一想,劉青山就站定腳步,立在茂林之中,閉上眼睛,豎起耳朵,細細的分辨著周圍的聲音。
唿唿的,是風聲吧。
微風不大,吹動樹葉之後,還會發出一些細微的沙沙聲響。
之後,就是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還有一些小動物鬼鬼祟祟的聲音。
嗯,還有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像是幾隻可愛的小果子狸在林子裏追逐打鬧。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小動物。不過,光聽腳步聲可辨別不出它們究竟是什麽鬼。
除去這些雜音之外......
劉青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來,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輕鬆一些,聽力也更敏銳一些。
除去這些雜音之外,嗯,果真還有一些嗡嗡的聲音。
不過,這聲音不在遠處,就在耳畔!
劉青山猛然睜開眼睛一看,正好看到一隻小蜜蜂從身邊飛過,飛往的,正好就是正前方。
看來,蜂巢不遠了!
劉青山趕緊追上去。
因為地勢較為平坦,而且這隻蜜蜂飛得很低,所以追起來並不困難。
蜜蜂迴巢的時候,飛得越高,那說明距離蜂巢就越遠,飛得越低,那說明距離蜂巢就越近。
從這隻蜜蜂的飛行高度來看,蜂巢就在前邊了。
這兒雖然是山地,但因為山體極其龐大的緣故,盡管山高,可地勢相對來說還算有些平坦。
在這些斜斜的山地之中,到處都長有各種植物,其中包括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以及鋪地的雜草藤蔓。
要從這些雜亂而茂密的植物中去發現一隻花生豆大小的蜜蜂,著實有些困難。
而且,林裏也不僅僅有蜜蜂這一種昆蟲。在這種比較原始的林子裏,除了蜜蜂,還會有許許多多小蟲子。
這些蟲子大的比蜜蜂大不了多少,小的也比蜜蜂小不了多少,所以很多時候都會看花眼,最後白高興一場。
不過,劉青山覺得,既然剛剛在這附近發現了采蜜的蜜蜂,那就說明,蜂巢不遠。
因為蜜蜂采蜜半徑大約在三公裏左右,也就是說,在發現蜜蜂采蜜的地方,跟蜂巢的距離,一般不會超過三公裏。
按照這個思路,隻要在附近找到水源,就能進一步確定蜂巢的位置。
因為,蜜蜂跟其他動物一樣,也離不開水源。當蜂群缺水的時候,蜜蜂就要到水源處去采水。這種情況在相對於幹燥的秋冬兩季尤為普遍。
而且,蜂群中外出采水的大多是老年蜂,這些老家夥采水完畢之後,就會徑直飛迴蜂巢。
而且,一般情況來說,蜜蜂采水的點跟蜂巢的距離一般不會超過五百米。
一個是三公裏,一個是五百米,由此可以看出來,追蹤采水的老蜜蜂肯定比追蹤采蜜的蜜蜂容易些。
如此,劉青山往山穀走去。
一般來說,水源會聚集在山穀的地方。
特別是這種大山,正山腰的位置不利於積水,所以,要找到水源,就得往山穀去。
所謂山穀,就是兩山夾道的地方。
這種地方相對來說光照時間要短一些,也就陰涼一些,很適合水源聚集。
劉青山撥開灌木藤蔓,一路往山穀去。
到達山穀之後,果然找到了一個水窪。
水窪正好位於山穀中間,左右兩邊就是兩座山的山牆。
水窪有水,就導致周圍泥土潮濕,不利於大樹生長,所以顯得較為廣闊一些。周邊除了一些雜草之外,便隻能看到一些灌木。
劉青山走過去,先洗了把手,然後捧起水喝了一口。
甘甜清冽,別有一番滋味啊。
不過,現在還不是感歎山水甜美的時候。現在,找到采水的蜜蜂才是要事。
劉青山站定腳步,立在水窪旁邊,雙目灼灼的盯著周圍的潮濕泥地看。
蜜蜂不是蜻蜓。蜜蜂采水,一般會在潮濕的泥地裏采,而不是直接撲到水麵上,所以,要格外留意水窪周邊的潮濕泥地。
劉青山看了一會兒,很快就在一旁的泥地裏發現了蜜蜂。
哈哈,還真有蜜蜂啊。
這樣一來,就足以說明,蜂巢現在距離他最多隻有五百米的位置。
可是,如果以他為中心,在半徑五百米的圓圈內找到蜂巢也不容易。
畢竟山林這麽大,樹木這麽多,找起來還真不簡單。
為了提高效率,還得追蹤采水的蜜蜂。
好在,這采水的蜜蜂是老家夥,反應遲鈍一些,飛起來也費勁一點,所以追蹤起來沒那麽苦難。
不過,人就是人,蜜蜂就是蜜蜂,一個會飛,一個不會飛,就算你劉青山再牛逼,也不可能像蜜蜂一樣輕鬆越過灌木林。
所以,劉青山在一處茂密的灌木林前邊,又把這隻采水的蜜蜂給追丟了。
不過,現在追丟倒也沒什麽。畢竟已經確定了方向跟大致的距離。
從水坑到這裏,約莫走了兩百米左右。
那麽,從這裏到蜂巢,頂多還有三百米不到,甚至更短。
這樣一來,要找到蜂巢也不是什麽難事。
劉青山慢慢走過灌木林,來到了一處地勢相對平緩的山地中。
這裏大樹茂密,枝幹粗壯。
根據蜜蜂的習性,它們要麽把蜂巢建造在石洞中,要麽就建造在樹洞裏。
當然,有些時候,它們也會選擇土洞。
不過,從周圍的環境來看,這些林子樹木茂密,也就導致了泥土潮濕,那麽,蜜蜂將蜂巢建在土裏的可能性不大。
如此一來,就剩下石頭縫或者樹洞了。
這附近沒有什麽石頭,就算有,也隻是那種小至拳頭大小,大到腦袋大小的普通石頭。這些石頭多散落於地麵,完全不可能用於建造蜂巢。
所以,最後,就剩下一個選項了——樹洞。
有洞的樹,自然要大。
不然的話,胳膊大小的樹,要是空了心,還不得死翹翹?
劉青山一眼看去,看到了不少大樹。
這些樹木當中,除去發育不良的苗木之外,已經成材的大樹裏,其中最小的,估計也有他腰身那麽大塊。
這樣一來,就隻能聽聲音了。
既然確定了蜂巢在這附近不遠,那隻要靜下心來仔細聆聽蜜蜂的聲音,準能找到蜂巢。
如此一想,劉青山就站定腳步,立在茂林之中,閉上眼睛,豎起耳朵,細細的分辨著周圍的聲音。
唿唿的,是風聲吧。
微風不大,吹動樹葉之後,還會發出一些細微的沙沙聲響。
之後,就是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還有一些小動物鬼鬼祟祟的聲音。
嗯,還有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像是幾隻可愛的小果子狸在林子裏追逐打鬧。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小動物。不過,光聽腳步聲可辨別不出它們究竟是什麽鬼。
除去這些雜音之外......
劉青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來,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輕鬆一些,聽力也更敏銳一些。
除去這些雜音之外,嗯,果真還有一些嗡嗡的聲音。
不過,這聲音不在遠處,就在耳畔!
劉青山猛然睜開眼睛一看,正好看到一隻小蜜蜂從身邊飛過,飛往的,正好就是正前方。
看來,蜂巢不遠了!
劉青山趕緊追上去。
因為地勢較為平坦,而且這隻蜜蜂飛得很低,所以追起來並不困難。
蜜蜂迴巢的時候,飛得越高,那說明距離蜂巢就越遠,飛得越低,那說明距離蜂巢就越近。
從這隻蜜蜂的飛行高度來看,蜂巢就在前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