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老四強烈的反對下,這個話題沒法繼續談下去。


    不過蓉寶嘉寶一點都不擔心,反正又不是今年去,現在提前商量,隻是給他爹接受的時間,免得到時太過傷心。


    反正遊學是肯定要去的,她爹攔不住。蓉寶蹦蹦跳的迴學舍,思娘正坐太陽底下看書。


    她停下了歡快的步子,小跑進屋,把自己帶來的書和衣裳都收到箱子裏,然後用木盆端了一點水灑在地麵上,掃地的時候灰塵就要少很多。


    隻是掃帚太大了,蓉寶人小,有點揮不動,她擼起袖子,吭哧吭哧的掃了大半天,才把屋子徹底收拾幹淨。


    蓉寶往後一倒,在床上滾了好幾圈,半晌跑起來拖了張大椅子,找了一個太陽最大的地方睡覺。


    初春的太陽十分暖和,蓉寶一開始還想著家裏的果樹今年可以結多少果子,但很快就意識模糊,漸漸沉睡。


    北苑是先生的居所,莊先生自然也住在這裏,他抱著書過來,看到椅子上的蓉寶一笑,放緩了腳步。


    春日好風光,山林田野,河水溪流,都都隨著旭日東升漸漸活了過來。


    貓了一冬的農人都紮著袖子擼著褲腿下來。


    趙老頭雖然幹重活有點吃力,但鬆土挖坑還是沒什麽問題,他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兩下就握住鋤柄繼續鬆土。


    趙老大和趙老二則牽著家裏的牛忙著犁地耙田。


    這個時候就能看出家裏人丁多的好處了,這個累了換那個,大家夥輪著來,活幹的又輕鬆又好。


    當然,家裏有牛就最好,不僅省人力,還犁的深。


    趙家的牛平日裏要用,但到了春耕就要想法子空出來,犁地是個辛苦活,不僅人會累,牛也會累,所以下地的牛是不會再幹別的活了,而且口糧也好,都是最鮮亮好吃的草。


    十幾畝水田浸了五六天了,趙老大趕著牛犁了兩道,又耙了兩遍。村裏人見他坐在田坎上休息,就放下鋤頭湊過去問,“老大,你家的地都犁了嗎?”


    “還有個十幾畝水田。”


    水田現在還不急,如今主要是種麥子,這一畝地隻是先犁出來育秧。


    “我家小子去年分了地,家裏人手不夠,忙不開,你家的牛借我使兩天。”


    村裏人誰家有個好使的農具,或者耕牛都是互相分享的,趙老大也不會小氣說不給,但這段時間指定是不行的,因為已經有人預定了,而且牛也要歇息,所以要排到十多天後。


    那人“唉”了一聲,覺得太耽誤時間了,他們可以等,地裏的活等不了,而且三月初菜蔬瓜果也要陸續下種了。


    漢子迴家把這事一說,被家裏的婆娘罵的狗血淋頭,“去年就讓你跟趙大他們家說一聲,你就是屎糊著嘴不肯開口,如今別家都說了,你再去說有啥用?”


    “去年沒借牛不也過來了嗎?”


    “去年家裏才多少地?你使兩把傻力氣就夠了。今年這麽多地,借個牛迴來人多輕鬆?你就臭要麵子,死活不開口。”


    “說一句兩句就夠了,你嘰裏咕嚕跟念經一樣。犁個地咋了,能累死在田裏?”


    婦人越發的氣,“累死你個蠢驢!”


    她把碗往桌上一擱,憋著一肚子氣出門。


    如今村裏的牛還是挺多的,趙家三頭牛都借出去了,楊家兩頭牛都在佃戶手裏,錢家也有兩頭牛,但地多,這會兒不知耕完了沒。


    婦人站在院裏喊了喊,“錢三媳婦。”


    錢三媳婦端著碗出門,請她進屋吃飯。


    “在家裏吃了來的。”婦人笑問,“你家地啥時候犁完啊?我想跟你借頭牛使使。”


    錢三媳婦在家帶孩子,不太清楚地裏的事,就進屋問了問。


    家裏隻剩十幾畝地了,一頭牛夠使,但能不能借還要等錢老頭發話。


    錢老頭點頭,“都是一個村子裏的人,幫把手是應該的。”


    錢三媳婦這才出門說行,“過兩天來牽牛。”


    婦人鬆了口氣,連說了好幾聲謝。


    拉犁苦的很,就是油水幹飯的貼,人也得累掉一層皮,有牛幫忙犁地就輕鬆太多了。


    自家男人就知道做傻活,累不死他!


    一年之計在於春,城裏忙著洗衣曬被,打馬踏青,村裏人則忙著犁地鬆土,除草下種。


    完全湊不開手的時候,家裏五六歲大的孩子都要幫忙,再心大一點的婦人,還會讓五歲大的閨女去河邊洗衣裳洗碗,不過都挑在早上河邊人最多的時候,這樣就算不小心掉水裏了,也有人幫忙撈上來。


    隻是村裏人見了,少不得背後說閑話。


    說當娘的心狠,這河裏的水急,萬一被衝走了怎麽辦,好歹是從自己肚子裏鑽出來的。


    也有人不以為意,覺得這麽大的人了不幫家裏做點事幹吃白飯嗎?


    不過如今家家戶戶都忙,大家夥也就隻能趁早上洗衣裳的時候說幾嘴,等忙完這一陣,村裏又是唾沫閑話滿天飛。


    .


    日頭擊碎夜間的儼寒,春風拂柳,輕寒料峭,綠意初綻。


    大街小巷在第一縷日照下醒來。


    背著竹筐進城賣菜的農人天蒙亮就在城門外等著了,地裏的菜蔬沒這麽快,但山裏的野蔬不少。


    酒樓裏各式各樣的幹菜也換成了野蔬,炒拌、清炒、捏丸子、煎炸,地裏隨處可見的東西進了這道門就身價倍增。


    城裏也有不少有錢老爺就好這一口,在外常惦記花溪縣的野蔬,這並不是因為野菜有多好吃,而是故土在此,念的是此間山水。


    徐先和擱了筷,悵然道:“我記得京中寶味樓有一道薺菜白玉羹,製法雖簡單,但滋味鮮美。”


    師爺微微一笑,“大人不如吃一下這花溪縣的薺菜與京中有何不同。”


    徐先和低頭側看熙熙攘攘的街道,半晌無言。


    就在師爺以為他不會開口時,徐先和突然道:“景不同,人不同,心境也不同。”


    他歎了口氣,“我其實不太喜歡寶味樓廚子的手藝,太清淡了,也並不覺得野蔬有何可食之處。但延明,人都是會變的,我變了,”他看向師爺,篤定道:“你也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氏發家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安的平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安的平平並收藏趙氏發家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