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村還好,我聽說別的村死了不少人。”林二嬸扇著大蒲扇,“吃隻能吃個半飽,幹活要一個人頂兩個人用,誰頂的住。”
雖然屋裏沒有外人,但她還是壓低了聲音,“多虧你們家大和在邊上照料,不然咱們村的人哪有這好日子過。”
林家也是用錢代工,但並不妨礙林二嬸知道這些事,“那中午煮的豆子都是大和自個掏錢買的。”
豆子不貴,但別的衙役可沒這麽好心白費錢。
趙大和不敢明目張膽的偏私,但在分飯上總會給村裏人多打一點,這種無關大雅的小事很尋常,畢竟一勺下去,有多有少很正常。
村裏人也沒有那個傻子跳出去說自己得了好處,都是偷偷摸摸的念著趙大和的好,要不是劉氏住在城裏,她家就該堆滿雞蛋了。
“你家老大媳婦肚子裏的看著是個男娃,吳嬸子好福氣,頭個就得曾孫。”
吳氏也露出笑臉,“男娃女娃不要緊,日後總會都齊全。”
兩家越親近就越會受影響,林二嬸以前也偏男娃,後來見到機靈聰明的蓉寶,偏著的心就慢慢移正。
“後天就是蓉寶嘉寶生辰,你家老四還沒迴來?”
吳氏自信道:“去了十來天了,肯定會趕迴來。”
村裏人的小孩不怎麽過生辰,家裏一大窩孩子,湊在一塊二十幾個,哪有閑功夫天天折騰。就算家裏有錢,也隻是買塊肉煮個雞蛋。
但趙老四一定會迴來,這一點不止楊氏自信,就連吳氏也深信不疑。
二十八號半夜,楊氏房裏的油燈還沒熄,她趴在桌麵,耳側放著一個精致的小布包,上麵繡了個呆在桂樹下的兔子。
一路緊趕慢趕的趙老四輕手進屋,他身上全是汗,臉和手也不是很幹淨,好在身後的包袱裏就有換洗衣物。
灶房鍋裏的水還有點餘熱,趙老四簡單洗了一個澡,就把楊氏抱到床上。
他最近都沒睡個好覺,身子累,但心裏卻是止不住的興奮,懷裏抱著的人微微一動,他也跟著張開了眼。
楊氏的手撫上他的眼睫,擋住外頭的光亮,“時辰還早,再睡會。”
趙老四抱住她不撒手,兩人就這樣的姿勢睡了半晌,溫柔的唿吸打在脖頸,楊氏臉上很快沁出了一層薄薄的汗。
她單手迴抱住趙老四,另一隻手把紗帳放下,擋住太陽和日光。
學堂裏的蓉寶和嘉寶拿著書盼星星盼月亮,外麵有一隻鳥飛過去他們都要抬頭去看一下。
莊先生拿著書走過,一人敲一下,“心不在焉。”
力道很輕,但兩人還是捂住了腦袋。
其餘學生見狀念書的聲音更大了些,生怕讓先生看出自己也在走神。
遠處響起了一道鍾聲,眾弟子起身行禮,“先生再見。”
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衝到飯堂,一大堆人圍在蓉寶嘉寶身邊,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蓉寶,你爹娘不會不知道今天是你的生辰吧。”
蓉寶哼了一聲,“肯定知道。”
“嘉寶,你爹什麽時候來?要不我們先去吃飯。”
“不要不要,我們要去外麵吃大餐。”蓉寶抱著一堆禮物起身,“我明天也不來。”
眾人一驚,“為什麽?明天還沒放假呢。”
“我奶奶明天生辰。”
“那你後天還來嗎?”
“後天,大後天……”蓉寶自信道:“也不來。”
所有的學生都很羨慕,他們生辰可就隻是迴家吃了頓飯,沒有誰像蓉寶這樣,連放三天假,加上旬假,就是五天,多快樂啊。
蓉寶想的理所當然,但趙老四並沒有給她這個機會,“請這麽久的假,到時得落下多少學問。”
“我聰明,一下就學會了。”蓉寶摸著他的胡子,“爹,你以後也會長胡子嗎?跟先生一樣。”
“那當然,長胡子才是真男人。”
“那為什麽舅舅不長胡子?舅舅好看。”
趙老四不信,扭頭向楊氏求證,“媳婦,你說有胡子好看還是白臉小子好看。”
楊氏中肯道:“你不長胡子好看。”
趙老四立刻沒有蓄須的打算了,“我過幾天就去篦頭鋪。”
篦頭鋪的剃頭匠不僅會修發,還會修麵。
蓉寶幾人吃完飯後在城裏玩了半天才迴家,她遠遠的就看到了村口的老楊頭,正跟幾個大爺坐在一塊吹牛,旁邊還圍了一群漢子,也豎起耳朵聽的認真。
“爹,你快停車,我要去找姥爺。”
“你急啥啊!”
車子慢悠悠的停下,蓉寶嘉寶拉著手跑過去,人小,但聲音可不小,“姥爺。”
跟眾人吹的津津有味的老楊頭一下子就收住了話匣子,想帶著外孫外孫女迴家。
聽熱鬧的大家夥不幹啊,忙催促道:“楊叔,那榨完油的豆渣當真可以肥地啊?”
老楊頭反問,“那種豆子咋能肥地?我聽說南方那邊還有茶油,榨完油後有茶枯,最好肥地了。”
花溪縣這裏吃豬油的比較多,大家夥花幾十文買一些豬板油能吃一年,隻有那些大戶人家才會去外麵買油,胡麻油比較多,味道香,還有豆油和菜籽油,吃的人少。
老楊頭能知道這些是他以前在潭州長大,那邊種蠶養桑的人比較多,窮人少,大家夥有錢買油吃,因此對豆渣菜籽渣十分了解,都是肥地的好東西。
眾人還是不信,“哪有麥子畝產四石的,就算再怎麽肥地,也沒法憑空變出這麽多糧食啊?”
老楊頭有點惱火,“上等好地,再灑這麽多肥,伺候的也精細,就算沒有四石,也至少有三石。”
一石六十斤,三石一百八十斤,村裏收成最好的才一百五十斤,要是碰上年景不好,畝產兩石都是常事。
“楊叔,大家夥也沒見過,這不就想問清楚嗎?”
“是啊楊叔,我老家以前更窮,哪見過這樣的東西。”有人舔了舔唇,“楊叔,除了那榨油的渣子,還有其他法子肥地嗎?”
家裏的好地就十來二十畝,自然是種糧食穩妥,那胡菜他們又沒種過,萬一生蟲得病,家裏人吃什麽。
茶枯就更難了,還得種樹,誰那麽大老遠去山裏把樹挖出來,而且也不知道有沒有,畢竟那是南邊的稀罕物。
雖然屋裏沒有外人,但她還是壓低了聲音,“多虧你們家大和在邊上照料,不然咱們村的人哪有這好日子過。”
林家也是用錢代工,但並不妨礙林二嬸知道這些事,“那中午煮的豆子都是大和自個掏錢買的。”
豆子不貴,但別的衙役可沒這麽好心白費錢。
趙大和不敢明目張膽的偏私,但在分飯上總會給村裏人多打一點,這種無關大雅的小事很尋常,畢竟一勺下去,有多有少很正常。
村裏人也沒有那個傻子跳出去說自己得了好處,都是偷偷摸摸的念著趙大和的好,要不是劉氏住在城裏,她家就該堆滿雞蛋了。
“你家老大媳婦肚子裏的看著是個男娃,吳嬸子好福氣,頭個就得曾孫。”
吳氏也露出笑臉,“男娃女娃不要緊,日後總會都齊全。”
兩家越親近就越會受影響,林二嬸以前也偏男娃,後來見到機靈聰明的蓉寶,偏著的心就慢慢移正。
“後天就是蓉寶嘉寶生辰,你家老四還沒迴來?”
吳氏自信道:“去了十來天了,肯定會趕迴來。”
村裏人的小孩不怎麽過生辰,家裏一大窩孩子,湊在一塊二十幾個,哪有閑功夫天天折騰。就算家裏有錢,也隻是買塊肉煮個雞蛋。
但趙老四一定會迴來,這一點不止楊氏自信,就連吳氏也深信不疑。
二十八號半夜,楊氏房裏的油燈還沒熄,她趴在桌麵,耳側放著一個精致的小布包,上麵繡了個呆在桂樹下的兔子。
一路緊趕慢趕的趙老四輕手進屋,他身上全是汗,臉和手也不是很幹淨,好在身後的包袱裏就有換洗衣物。
灶房鍋裏的水還有點餘熱,趙老四簡單洗了一個澡,就把楊氏抱到床上。
他最近都沒睡個好覺,身子累,但心裏卻是止不住的興奮,懷裏抱著的人微微一動,他也跟著張開了眼。
楊氏的手撫上他的眼睫,擋住外頭的光亮,“時辰還早,再睡會。”
趙老四抱住她不撒手,兩人就這樣的姿勢睡了半晌,溫柔的唿吸打在脖頸,楊氏臉上很快沁出了一層薄薄的汗。
她單手迴抱住趙老四,另一隻手把紗帳放下,擋住太陽和日光。
學堂裏的蓉寶和嘉寶拿著書盼星星盼月亮,外麵有一隻鳥飛過去他們都要抬頭去看一下。
莊先生拿著書走過,一人敲一下,“心不在焉。”
力道很輕,但兩人還是捂住了腦袋。
其餘學生見狀念書的聲音更大了些,生怕讓先生看出自己也在走神。
遠處響起了一道鍾聲,眾弟子起身行禮,“先生再見。”
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衝到飯堂,一大堆人圍在蓉寶嘉寶身邊,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蓉寶,你爹娘不會不知道今天是你的生辰吧。”
蓉寶哼了一聲,“肯定知道。”
“嘉寶,你爹什麽時候來?要不我們先去吃飯。”
“不要不要,我們要去外麵吃大餐。”蓉寶抱著一堆禮物起身,“我明天也不來。”
眾人一驚,“為什麽?明天還沒放假呢。”
“我奶奶明天生辰。”
“那你後天還來嗎?”
“後天,大後天……”蓉寶自信道:“也不來。”
所有的學生都很羨慕,他們生辰可就隻是迴家吃了頓飯,沒有誰像蓉寶這樣,連放三天假,加上旬假,就是五天,多快樂啊。
蓉寶想的理所當然,但趙老四並沒有給她這個機會,“請這麽久的假,到時得落下多少學問。”
“我聰明,一下就學會了。”蓉寶摸著他的胡子,“爹,你以後也會長胡子嗎?跟先生一樣。”
“那當然,長胡子才是真男人。”
“那為什麽舅舅不長胡子?舅舅好看。”
趙老四不信,扭頭向楊氏求證,“媳婦,你說有胡子好看還是白臉小子好看。”
楊氏中肯道:“你不長胡子好看。”
趙老四立刻沒有蓄須的打算了,“我過幾天就去篦頭鋪。”
篦頭鋪的剃頭匠不僅會修發,還會修麵。
蓉寶幾人吃完飯後在城裏玩了半天才迴家,她遠遠的就看到了村口的老楊頭,正跟幾個大爺坐在一塊吹牛,旁邊還圍了一群漢子,也豎起耳朵聽的認真。
“爹,你快停車,我要去找姥爺。”
“你急啥啊!”
車子慢悠悠的停下,蓉寶嘉寶拉著手跑過去,人小,但聲音可不小,“姥爺。”
跟眾人吹的津津有味的老楊頭一下子就收住了話匣子,想帶著外孫外孫女迴家。
聽熱鬧的大家夥不幹啊,忙催促道:“楊叔,那榨完油的豆渣當真可以肥地啊?”
老楊頭反問,“那種豆子咋能肥地?我聽說南方那邊還有茶油,榨完油後有茶枯,最好肥地了。”
花溪縣這裏吃豬油的比較多,大家夥花幾十文買一些豬板油能吃一年,隻有那些大戶人家才會去外麵買油,胡麻油比較多,味道香,還有豆油和菜籽油,吃的人少。
老楊頭能知道這些是他以前在潭州長大,那邊種蠶養桑的人比較多,窮人少,大家夥有錢買油吃,因此對豆渣菜籽渣十分了解,都是肥地的好東西。
眾人還是不信,“哪有麥子畝產四石的,就算再怎麽肥地,也沒法憑空變出這麽多糧食啊?”
老楊頭有點惱火,“上等好地,再灑這麽多肥,伺候的也精細,就算沒有四石,也至少有三石。”
一石六十斤,三石一百八十斤,村裏收成最好的才一百五十斤,要是碰上年景不好,畝產兩石都是常事。
“楊叔,大家夥也沒見過,這不就想問清楚嗎?”
“是啊楊叔,我老家以前更窮,哪見過這樣的東西。”有人舔了舔唇,“楊叔,除了那榨油的渣子,還有其他法子肥地嗎?”
家裏的好地就十來二十畝,自然是種糧食穩妥,那胡菜他們又沒種過,萬一生蟲得病,家裏人吃什麽。
茶枯就更難了,還得種樹,誰那麽大老遠去山裏把樹挖出來,而且也不知道有沒有,畢竟那是南邊的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