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寶等了許久,莊先生才緩步進屋,她往先生的身後看,果真沒見到那個討厭的小胖子。
莊先生沒有解釋剛才的事,隻說了一句,“當初入學時,我已跟你們父母講清此事,若還有誰想迴家,可以私下跟先生講,束修跟學禮都可以退。”
底下的學生不管心裏怎麽想,但麵色都是嚴肅端正,蓉寶還在想著莊先生會教哪一本書時,他拿出了《三字經》。
這本書蓉寶倒著都能背出來,她覺得沒意思,但莊先生主要講釋義,還會喊人站起來迴答問題,蓉寶不想輸給別人,就把眼睛睜的像銅鈴一樣,無比認真。
好在莊先生涉獵廣,有時還會在講堂裏說幾個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惹人爭議的便是父不慈,子不孝是對是錯。
蓉寶跟嘉寶自然認為是對的,也有人認為不對。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父親有生育之恩,孝順當然是天經地義的。若因為父親的一點小過,就不孝順呢,那人也是品行敗壞之人。”
蓉寶反駁,“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我們要孝順父母,可做父母也要慈愛我們,要是那種壞爹,根本就不值得孝順。”
“世上父母,沒有一個不期待自己孩子好,就算打罵,也是望子成龍,為人子女若是不能體諒父母心意,反而怨恨不孝,這種人不配為人子。”
嘉寶駁道:“父慈子孝,若父親隻知打罵兒女,從不言行教導,如何教子成才,又怎能叫慈父。還有一些生而不養,被旁人撿到養大,那應該孝順生父還是養父?”
“自然是都孝順。”
齊鳴謹出聲,“不對,自然是孝順養父,若是沒有供他衣食的人,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孩子如何活下去。”
“生恩比天大……”
莊先生聽到他們吵成一團也沒製止,對錯先且不論,小孩子就是得有自己的想法,敢說敢爭。
蓉寶這邊十二個人對上對方二十多個依舊一點都不害怕,反而將對麵說的啞口無言。
“世上又怎會有拋棄兒女之人,既沒有你們口中的這種惡父,自然不會有父慈子不孝之事。”
“怎麽沒有,我們村裏可多了,很多生了閨女的人不想要,就會把她們送人,我聽我村裏的嬸娘說,還有丟河裏淹死的呢。”
“胡說,”出聲的那人一身錦衣,麵如冠玉,“世上怎麽有如此惡毒之人。”
“就是有,村子裏可多了,我們村還算好的,還有一些村子會把五六歲的閨女賣出去換錢給兒子娶媳婦。”
蓉寶一出聲,便有其他出身農家之人紛紛附和,“我有個表叔就把自己閨女賣了。”
“我三伯母家有個小妹妹,剛生下來就死了,我娘說是被我三伯父掐死的。”
“我舅舅家……”
眾人的年紀還小,猛的一聽這種事,就感覺屋內似有陰風遊蕩,背後發涼。
蓉寶哆哆嗦嗦道:“你要不信,我下迴帶你去村裏問問,很多嬸娘都知道這些事。”
那人沉默了,他旁邊一個年歲相仿的人也出聲道:“我府裏有個小丫鬟也是被她娘賣進來的。”
莊先生見眾人討論的差不多了,捋著胡須笑道:“世上值得爭論之事,都沒有確切的答案,見識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對與不對,隨心而論罷了!不必放在心上。”
雙方在堂上沒有爭出個對錯,散學後又聚攏在一起,翻著書找答案,有說,“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也有說,“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你來我往,爭辯不休。
蓉寶跟眾人論了兩天後終於歇了氣,主要是學堂裏的飯不好吃,不隻她跟嘉寶吃不慣,幾乎所有新入學的學生都吃不慣。
大家夥苦大仇深的擠在飯堂門口,等著李嬸子出門跟她說一說菜裏多放點鹽。
趙四郎吃完飯路過幾人,順手把蓉寶嘉寶拎走,“沒用,你以為隻有你們想到了這事呢。”
他們都鬧了好幾年了,還有上一批的學兄,大家夥對飯堂的菜實在深惡痛絕。
肉不少,不是清蒸就是燉,吃兩頓就覺得膩的慌。
“哎,”蓉寶歎氣,“比我娘做的飯還難吃。”
趙四郎從自己屋內拿了一罐子醃菜給兩人,“拌飯吃,香的很。”
蓉寶感動的都快吸鼻子了,她自己也帶了不少小菜,但這幾天都給同窗分完了,有奶就是娘,大家夥現在關係鐵的不得了。
她本想藏著點,誰料飯還沒吃完,東西就被眾人發現了。
“不白吃你的,等我迴家,也叫我們家廚娘做好多吃食過來,你愛吃什麽?”
“魚,排骨,還有五花肉,還有雞。”
元錦總結,“就是肉,我給帶好多過來。”
其餘人也紛紛出聲,“我娘做的肘子可好吃了。”
“我……”
嘉寶三兩下把嘴裏的飯吃下肚,“先生布置的課業我還沒做完,先走一步。”
他不說還好,這一說,所有人又哀嚎出聲,你推我擠的往學堂跑去。
莊先生終於開始講《大學》,其中釋義都要他們寫上自己的理解,眾人就湊在一堆,集百家之長寫出最獨一無二的話。
……
花溪縣一如既往的熱鬧繁華,大家夥好似都隨著地裏的嫩芽一塊出土生長,走親訪友、幹活掙錢、談婚論嫁,忙的不可開交。
趙老四前幾天剛從府城迴來,路上化雪後也不好走,車隊鏢局走的慢,七八日才到府城,赫章書院還沒有開學,要到三月十號。
趙六郎一點都不見外的敲響陳留書的門,趙老四留了一些錢,幫趙六郎收拾妥當後,就馬不停蹄的趕迴家。
趙老三去了好幾趟鏢局,在蓉寶進學後的第三天就收到了趙五郎和楊家報平安的書信,薄薄的一張紙,讓兩家人的都安下了心,趙氏還哭了好幾常,一下子想著兒子現在是胖是瘦,路上有沒有累著,進城的飯菜可還合胃口。
楊家的東西多,除了家書,還有楊章成寄過來的年禮,並附帖子一張,給家裏長輩請安問好,並說舅舅幫自己說了一門親。
莊先生沒有解釋剛才的事,隻說了一句,“當初入學時,我已跟你們父母講清此事,若還有誰想迴家,可以私下跟先生講,束修跟學禮都可以退。”
底下的學生不管心裏怎麽想,但麵色都是嚴肅端正,蓉寶還在想著莊先生會教哪一本書時,他拿出了《三字經》。
這本書蓉寶倒著都能背出來,她覺得沒意思,但莊先生主要講釋義,還會喊人站起來迴答問題,蓉寶不想輸給別人,就把眼睛睜的像銅鈴一樣,無比認真。
好在莊先生涉獵廣,有時還會在講堂裏說幾個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惹人爭議的便是父不慈,子不孝是對是錯。
蓉寶跟嘉寶自然認為是對的,也有人認為不對。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父親有生育之恩,孝順當然是天經地義的。若因為父親的一點小過,就不孝順呢,那人也是品行敗壞之人。”
蓉寶反駁,“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我們要孝順父母,可做父母也要慈愛我們,要是那種壞爹,根本就不值得孝順。”
“世上父母,沒有一個不期待自己孩子好,就算打罵,也是望子成龍,為人子女若是不能體諒父母心意,反而怨恨不孝,這種人不配為人子。”
嘉寶駁道:“父慈子孝,若父親隻知打罵兒女,從不言行教導,如何教子成才,又怎能叫慈父。還有一些生而不養,被旁人撿到養大,那應該孝順生父還是養父?”
“自然是都孝順。”
齊鳴謹出聲,“不對,自然是孝順養父,若是沒有供他衣食的人,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孩子如何活下去。”
“生恩比天大……”
莊先生聽到他們吵成一團也沒製止,對錯先且不論,小孩子就是得有自己的想法,敢說敢爭。
蓉寶這邊十二個人對上對方二十多個依舊一點都不害怕,反而將對麵說的啞口無言。
“世上又怎會有拋棄兒女之人,既沒有你們口中的這種惡父,自然不會有父慈子不孝之事。”
“怎麽沒有,我們村裏可多了,很多生了閨女的人不想要,就會把她們送人,我聽我村裏的嬸娘說,還有丟河裏淹死的呢。”
“胡說,”出聲的那人一身錦衣,麵如冠玉,“世上怎麽有如此惡毒之人。”
“就是有,村子裏可多了,我們村還算好的,還有一些村子會把五六歲的閨女賣出去換錢給兒子娶媳婦。”
蓉寶一出聲,便有其他出身農家之人紛紛附和,“我有個表叔就把自己閨女賣了。”
“我三伯母家有個小妹妹,剛生下來就死了,我娘說是被我三伯父掐死的。”
“我舅舅家……”
眾人的年紀還小,猛的一聽這種事,就感覺屋內似有陰風遊蕩,背後發涼。
蓉寶哆哆嗦嗦道:“你要不信,我下迴帶你去村裏問問,很多嬸娘都知道這些事。”
那人沉默了,他旁邊一個年歲相仿的人也出聲道:“我府裏有個小丫鬟也是被她娘賣進來的。”
莊先生見眾人討論的差不多了,捋著胡須笑道:“世上值得爭論之事,都沒有確切的答案,見識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對與不對,隨心而論罷了!不必放在心上。”
雙方在堂上沒有爭出個對錯,散學後又聚攏在一起,翻著書找答案,有說,“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也有說,“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你來我往,爭辯不休。
蓉寶跟眾人論了兩天後終於歇了氣,主要是學堂裏的飯不好吃,不隻她跟嘉寶吃不慣,幾乎所有新入學的學生都吃不慣。
大家夥苦大仇深的擠在飯堂門口,等著李嬸子出門跟她說一說菜裏多放點鹽。
趙四郎吃完飯路過幾人,順手把蓉寶嘉寶拎走,“沒用,你以為隻有你們想到了這事呢。”
他們都鬧了好幾年了,還有上一批的學兄,大家夥對飯堂的菜實在深惡痛絕。
肉不少,不是清蒸就是燉,吃兩頓就覺得膩的慌。
“哎,”蓉寶歎氣,“比我娘做的飯還難吃。”
趙四郎從自己屋內拿了一罐子醃菜給兩人,“拌飯吃,香的很。”
蓉寶感動的都快吸鼻子了,她自己也帶了不少小菜,但這幾天都給同窗分完了,有奶就是娘,大家夥現在關係鐵的不得了。
她本想藏著點,誰料飯還沒吃完,東西就被眾人發現了。
“不白吃你的,等我迴家,也叫我們家廚娘做好多吃食過來,你愛吃什麽?”
“魚,排骨,還有五花肉,還有雞。”
元錦總結,“就是肉,我給帶好多過來。”
其餘人也紛紛出聲,“我娘做的肘子可好吃了。”
“我……”
嘉寶三兩下把嘴裏的飯吃下肚,“先生布置的課業我還沒做完,先走一步。”
他不說還好,這一說,所有人又哀嚎出聲,你推我擠的往學堂跑去。
莊先生終於開始講《大學》,其中釋義都要他們寫上自己的理解,眾人就湊在一堆,集百家之長寫出最獨一無二的話。
……
花溪縣一如既往的熱鬧繁華,大家夥好似都隨著地裏的嫩芽一塊出土生長,走親訪友、幹活掙錢、談婚論嫁,忙的不可開交。
趙老四前幾天剛從府城迴來,路上化雪後也不好走,車隊鏢局走的慢,七八日才到府城,赫章書院還沒有開學,要到三月十號。
趙六郎一點都不見外的敲響陳留書的門,趙老四留了一些錢,幫趙六郎收拾妥當後,就馬不停蹄的趕迴家。
趙老三去了好幾趟鏢局,在蓉寶進學後的第三天就收到了趙五郎和楊家報平安的書信,薄薄的一張紙,讓兩家人的都安下了心,趙氏還哭了好幾常,一下子想著兒子現在是胖是瘦,路上有沒有累著,進城的飯菜可還合胃口。
楊家的東西多,除了家書,還有楊章成寄過來的年禮,並附帖子一張,給家裏長輩請安問好,並說舅舅幫自己說了一門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