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風雨停歇,眾人去的歡喜,誰都不曾想到家裏會轉瞬就變了天 。


    趙老四把容寶嘉寶趕出去,問起來龍去脈。


    這事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張家人上門要和離。


    兩家見麵時沒有絲毫劍拔弩張的氣氛,大家夥格外和氣,言笑晏晏,對坐一團,好似迴到當初定親時的場景。


    那時相會,這是別離。


    桌上的茶水上了一壺又一壺,張父把自己女兒嫁過來的功勞講完後,才費力的張嘴,“如今夫妻兩個情分不在,互看兩厭,不如就此別過,免得多生埋怨,傷了兩家和氣。”


    吳氏的手一顫,“新歡夫妻間尚有磕絆,更何況老夫老妻。兩人相處近二十載,生兒育女,情深義厚。張氏偏心子女導致兄弟姐妹間不合,這事若能改過,我老婆子對她這個長媳絕沒有半分不滿。 ”


    “這十根手指頭尚有長短。”張母的語氣格外不善,“就因為當娘的這個多喂了點東西,另兩個就怨恨親娘,這種不孝的子女日後等爹娘老了,還不知道是什麽嘴臉,不要也罷!”


    張家先不講理,吳氏也沒必要跟她客氣,“你我都是活到這個歲數的人,一些道理不必我講,大家心裏都清楚。村裏人兄弟失和,有多少因為大人偏心所致?旁人偏心男娃,疼幺兒,那是他們家的事,我們家沒有這種歪風邪氣。十根手指頭有長有短,可傷了那根心都會疼,那碗水再怎麽偏,也不能全灑地下去吧?”


    “人心生來就偏,誰都沒法管住,可也得講道理,分是非。大郎是我趙家長孫,日後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守望祖業,全都要靠這個孩子。他做事好為人正,有孝心,本分老實,從來沒來沒有說過這偏心眼子的娘一句不好。”


    吳氏捶打著自己的胸口,“是我這個老婆子,心疼孫子,才出頭講句理。親家母可知她怎麽說的……”


    她手指著張氏,“家裏的銀錢日後都要留給四郎讀書,大郎晴姐沾不上半分,等四郎出人頭地了,再迴頭幫扶哥哥姐姐。”


    “人將來如何,誰能看的準,若四郎運道不好,一輩子出不身,他哥哥姐姐就活該為他苦這麽多年?又假如四郎有出息,能掙到錢,可他也有兒有女,會樂意把家業分給侄子外甥?”


    屋內又是一陣冗長的沉默,張氏不是錯在偏心,而是偏心太過。


    誰都知道這個道理,可人總是會被一些東西蒙住眼,張母疼愛閨女,就千方百計的幫張氏找補,貶低趙家。


    可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張父一時無言,他拿出煙絲塞到煙杆裏,吞雲吐霧間心裏湧現無盡的後悔,偏心,害人啊!


    “此事確實是我張家對不住親家,沒有教好閨女,本沒臉上門,可如今兩家情分淺薄,再這樣糾纏下去還不知要生出多少怨恨來,不如……”


    他的話沒說完,趙老頭一錘定音,“親家說的有理,與其做一對冤家,不如大家夥好聚好散。張氏嫁到我趙家來,操持家事,生養二子一女,幫我趙家傳香火。如今要和離,我們趙家也會給一份養老錢,日後等大郎幾個成人長誌,自然也會孝敬親娘。”


    張父鬆了口氣,這嫁妝就是女人的底氣,以後閨女再嫁,也能尋門不錯的親事。


    張氏的嫁妝不算貴重,但大件小件都齊全。張家人進大房搬嫁妝,大到櫃子桌子,小到水桶鞋襪,全收拾的一幹二淨。


    吳氏進屋抹淚,她不是舍不得張氏,隻是覺得趙大郎幾個沒有親娘,可憐的很。


    趙老頭聽著老妻壓抑的哭聲,心裏越發煩躁,“哭啥子,大郎幾個那麽大的人,還要人喂飯不成?”


    趙老大坐在上門的門檻上,沉默的看著這一切。


    趙老二不會安慰人,兒子又不在身邊,連個出主意的人都找不到。他磨磨蹭蹭的坐到另一邊,兄弟倆就跟門神一樣,一左一右守在門口。


    楊氏跟趙氏也沒有心情做別的事,搬著張凳子坐在屋簷下咬耳朵,誰都沒想到先走出那一步的會是張家。


    南元朝民風開放,和離之事屢見不鮮,但村裏是非口舌多,誰家要是出了這樣的事,能被人嘮一輩子。


    張家村就是因為有幾個歸宗女,被大家夥說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又說她們村風氣不好,教出來的閨女總顧娘家,又說她們村姑娘的身子不好,生不了男娃,還有說他們村子的姑娘命不好,克夫克親。


    張家族老也沒辦法,隻能把人遠遠的嫁出去,平息村裏的風言風語。


    對於棗嶺村的人來講,還是趙家老大跟張氏和離這事更大,大家夥也不顧得下雨不下雨,鄰裏鄰外到處溜達。


    嘴巴一勾,開口便是,“我聽說那趙家……”


    就連劉氏都上門坐了好幾次,除了問清緣由,就是可憐大房那幾個孩子。


    她身子越發的不好,走路像隻蝸牛一樣,趙大和勸了好母親好多次,說要接她進城養老。


    但老人家倔,舍不得家裏的磚瓦,村裏的山水,更舍不得孤零零住在山上的老伴。


    妯娌兩個互相攙扶進院,劉氏不用問,隻要聽不見小孩喊“大奶奶”,就知道趙家人今日又一同進城去玩了。


    吳氏將她扶到桌邊坐下,從櫃子裏翻出好幾樣點心,都是兒子孫子孝敬的,她臉上帶笑,“晴姐慧姐昨日幫她四叔去掃屋子,掙了幾十文的工錢,那貨郎趕巧進村,兩人買了一大堆吃食點心,說要給大奶奶吃。”


    劉氏笑道:“孩子有心了。”


    她拿了塊棗紅色的小點心,放在嘴裏抿,如今牙齒掉光,吃什麽都不方便。


    “大郎的媳婦就快進門,到時生了孩子都沒婆婆幫手,你看啥時候給老大再娶一個?”


    吳氏聽見劉氏的發問一時愣住,她還真沒想過這事,趙老大這幾天都鬱鬱寡歡,連話都不說一句,大房的幾個孩子也笑不出來。


    她怎麽可能會想這事,趙家要是剛和離就再娶新婦,還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難聽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氏發家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安的平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安的平平並收藏趙氏發家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