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郎的心情更糟糕了,他心裏裝著無數的事,這會又壓上一塊秤砣。
少年人誰不想去外麵看一眼呢?
趙五郎天性淡漠,少年老成,可世上這樣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趙四郎這樣的普通人。
他天資一般,家境普通,自幼被張氏寄予厚望,扛著一家人的期待往前走。
張氏沒讀過書,沒有見識。她不知道有人生來天賦異稟,比如趙六郎整天貪吃好玩,可拿起書就是學的比別人好;她也不知道人分三六九等,比如沈萬寶讀了五六年書大字不識,以後照樣是富甲一方的沈家主。
她把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和驕傲都在放在孩子身上,卻從未想過,自己能拿出什麽。
她要趙四郎背負著趙家大房的興盛、對兄長阿姐的愧疚去念書,要村裏人看著自己這個當娘的有多偉大,她張氏的本事有多厲害!
將來趙四郎有出息,她不會覺得是孩子的努力,她會在想,當初要不是我,你趙家的孩子怎麽會有出息?你趙四郎怎麽會有機會光宗耀祖?
要是不行,她隻會對這個孩子失望、責備。
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有錯,哪怕別人把鐵證擺在她麵前,她第一時間是去質疑所有人。
九歲的趙四郎還不懂這個道理,他隻知道自己真的很累,讀書累,讀不懂書更累。
“先生教的許多文章我如今還不會背,哪有空出去玩。”
趙六郎蹲到他旁邊,“我也不會背,到時我們在路上一塊念書,把元寶跟陳文也拉上。”
他把地上的幾顆雜草一一拔出,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有意思,這不就跟先生說的遊學一樣了嗎?
“四哥,我們一塊去吧,我娘給我拿了好多錢,咱們痛快的玩一場!”
趙四郎把頭抬起,“我才不去呢,我在家苦讀,開學一定考過你。”
“不是吧。”趙六郎哀嚎一聲,“先生都說了,不必太多壓抑自我,心境清明,讀書自然豁然開朗。”
“先生也說了,讀書在勤勉。”趙四郎起身,麵色無異樣,可語氣十分失落,“你不是說在府城認識一個寫字很厲害的人嗎?也幫我求一副堂聯,我要掛在臥房自勉。”
“有道理,我上迴都忘記這迴事了。”趙六郎的想法天馬行空,“叫他多寫一點,到時貼在我家。”
他說的家是村口那棟建好的房子,遷居新房,喜聯少不了,楊氏跟楊文禮會親自動筆,最好再貼幾副陳留書的墨寶。
趙六郎自己的字不行,但並不妨礙他點評別人。陳文的字像雞爪,肯定不行;沈萬寶字都認不全,這個也不行。
剩下的肖才敏、梁鈺、曹郎可以各求一副,還其他書院的學子,也可以去求一對。全掛在自個書房,集齊這麽多學子的祝福,熏陶才氣,不怕腦袋不開竅。
遠在縣裏的陳文自然不知道自個已經被人排除在外,他把身上的衣裳脫下,晃著腦袋拒絕,“不成不成,我是去玩,又不是去當二世祖,花哨也就罷了,還這麽繁瑣,刀都舞不動。”
一旁的圓臉小丫頭愁眉苦臉,“小少爺,這些都是夫人差人送來的,說你整日打扮的像個二流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陳家如今是個破落戶。”
她從丫鬟手中又拿過那件錦衣長袍,對著陳文比劃,“大少爺差人從京中送來的布料,總共八箱子,獨我們院就占了三箱。大少爺眼光好,都是鮮亮的顏色,雲藍、寶藍好看的很!”
陳文更加沒了興致,“拿走拿走,我才不穿!一點都不好看。”
“夫人特意吩咐說,少爺去府城玩可以,但不能失了禮儀和身份。”圓臉小丫頭捏著嗓子講話,“要是少爺不聽,日後就別出門。”
茶水覺得好笑,嘴巴捂在袖子裏憋著臉通紅。
陳文冷了臉,“你們放肆,衣裳是我祖母親手所做,究竟哪一點失了規矩身份?”
圓臉小丫頭立刻跪下,“奴婢不敢。”
滿屋的其他下人也紛紛跪倒在地。
老太太做的親手做的衣裳是別人求不到的體麵,陳夫人一個做兒媳的要覺得“不合身份”“有失體統”,那就是不孝。
茶水微抬著頭給他使眼色,少爺,我曉得你不開心,可別一下子鬧這麽大啊!老爺剛從祠堂出來,別把夫人又送進去了。
陳文從小到大,對自己兄長有孺慕也有討厭,既為自己有個這麽厲害的哥哥而驕傲,又討厭自己是他的弟弟,一輩子活在他的名頭下。
珩,君子之玉,稀世之才。連名字都取的這麽好聽。
陳文越想越酸,也不知道自己整日這麽鬧有什麽用,反有他哥在一天,自己這輩子都翻不了身。
外人見到他的第一句永遠是,你就是陳珩的弟弟。
他不是眼紅,也不是嫉妒,隻是在想,自己什麽時候能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屋裏的丫鬟小廝跪了半晌,才聽見陳文淡聲道:“起來吧。”
敏珠微垂著頭,知道陳文這會心情不好,便不出聲多說,這母子之間,難分個對錯。
要說陳夫人對他不好,銀錢上麵從來沒有小氣,吃穿用度都跟大少爺一樣,可當娘的那顆心,就分不出一點來疼疼小少爺。
有時心情好就問一兩句,得知小少爺學業不精,她也沒失望,隻說,“有珩兒在,日後自可護著他。”
聽上去覺得這個當娘的不錯,可說話時滿臉冷漠,寒人心的很。
敏珠又在屋內站了半晌,等陳文鬧完脾氣,才帶著下人把衣裳原路拿迴去。
陳夫人不關心陳家的名聲,她隻怕陳文在外丟臉影響到陳珩的仕途,平日加以管教,也都是在這上麵。
“又發脾氣了?”陳夫人轉動著手上的佛珠,目光輕飄飄一瞥,不威自怒。
敏珠解釋了一句,“少爺平日最不喜繁瑣奢貴,雖著素衣,但氣度風姿不凡,在外從不失禮……”
陳夫人微微抬手,陳文如何並她不關心,想起了自己的煩心事,頭迴對大兒子生出不滿。
少年人誰不想去外麵看一眼呢?
趙五郎天性淡漠,少年老成,可世上這樣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趙四郎這樣的普通人。
他天資一般,家境普通,自幼被張氏寄予厚望,扛著一家人的期待往前走。
張氏沒讀過書,沒有見識。她不知道有人生來天賦異稟,比如趙六郎整天貪吃好玩,可拿起書就是學的比別人好;她也不知道人分三六九等,比如沈萬寶讀了五六年書大字不識,以後照樣是富甲一方的沈家主。
她把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和驕傲都在放在孩子身上,卻從未想過,自己能拿出什麽。
她要趙四郎背負著趙家大房的興盛、對兄長阿姐的愧疚去念書,要村裏人看著自己這個當娘的有多偉大,她張氏的本事有多厲害!
將來趙四郎有出息,她不會覺得是孩子的努力,她會在想,當初要不是我,你趙家的孩子怎麽會有出息?你趙四郎怎麽會有機會光宗耀祖?
要是不行,她隻會對這個孩子失望、責備。
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有錯,哪怕別人把鐵證擺在她麵前,她第一時間是去質疑所有人。
九歲的趙四郎還不懂這個道理,他隻知道自己真的很累,讀書累,讀不懂書更累。
“先生教的許多文章我如今還不會背,哪有空出去玩。”
趙六郎蹲到他旁邊,“我也不會背,到時我們在路上一塊念書,把元寶跟陳文也拉上。”
他把地上的幾顆雜草一一拔出,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有意思,這不就跟先生說的遊學一樣了嗎?
“四哥,我們一塊去吧,我娘給我拿了好多錢,咱們痛快的玩一場!”
趙四郎把頭抬起,“我才不去呢,我在家苦讀,開學一定考過你。”
“不是吧。”趙六郎哀嚎一聲,“先生都說了,不必太多壓抑自我,心境清明,讀書自然豁然開朗。”
“先生也說了,讀書在勤勉。”趙四郎起身,麵色無異樣,可語氣十分失落,“你不是說在府城認識一個寫字很厲害的人嗎?也幫我求一副堂聯,我要掛在臥房自勉。”
“有道理,我上迴都忘記這迴事了。”趙六郎的想法天馬行空,“叫他多寫一點,到時貼在我家。”
他說的家是村口那棟建好的房子,遷居新房,喜聯少不了,楊氏跟楊文禮會親自動筆,最好再貼幾副陳留書的墨寶。
趙六郎自己的字不行,但並不妨礙他點評別人。陳文的字像雞爪,肯定不行;沈萬寶字都認不全,這個也不行。
剩下的肖才敏、梁鈺、曹郎可以各求一副,還其他書院的學子,也可以去求一對。全掛在自個書房,集齊這麽多學子的祝福,熏陶才氣,不怕腦袋不開竅。
遠在縣裏的陳文自然不知道自個已經被人排除在外,他把身上的衣裳脫下,晃著腦袋拒絕,“不成不成,我是去玩,又不是去當二世祖,花哨也就罷了,還這麽繁瑣,刀都舞不動。”
一旁的圓臉小丫頭愁眉苦臉,“小少爺,這些都是夫人差人送來的,說你整日打扮的像個二流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陳家如今是個破落戶。”
她從丫鬟手中又拿過那件錦衣長袍,對著陳文比劃,“大少爺差人從京中送來的布料,總共八箱子,獨我們院就占了三箱。大少爺眼光好,都是鮮亮的顏色,雲藍、寶藍好看的很!”
陳文更加沒了興致,“拿走拿走,我才不穿!一點都不好看。”
“夫人特意吩咐說,少爺去府城玩可以,但不能失了禮儀和身份。”圓臉小丫頭捏著嗓子講話,“要是少爺不聽,日後就別出門。”
茶水覺得好笑,嘴巴捂在袖子裏憋著臉通紅。
陳文冷了臉,“你們放肆,衣裳是我祖母親手所做,究竟哪一點失了規矩身份?”
圓臉小丫頭立刻跪下,“奴婢不敢。”
滿屋的其他下人也紛紛跪倒在地。
老太太做的親手做的衣裳是別人求不到的體麵,陳夫人一個做兒媳的要覺得“不合身份”“有失體統”,那就是不孝。
茶水微抬著頭給他使眼色,少爺,我曉得你不開心,可別一下子鬧這麽大啊!老爺剛從祠堂出來,別把夫人又送進去了。
陳文從小到大,對自己兄長有孺慕也有討厭,既為自己有個這麽厲害的哥哥而驕傲,又討厭自己是他的弟弟,一輩子活在他的名頭下。
珩,君子之玉,稀世之才。連名字都取的這麽好聽。
陳文越想越酸,也不知道自己整日這麽鬧有什麽用,反有他哥在一天,自己這輩子都翻不了身。
外人見到他的第一句永遠是,你就是陳珩的弟弟。
他不是眼紅,也不是嫉妒,隻是在想,自己什麽時候能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屋裏的丫鬟小廝跪了半晌,才聽見陳文淡聲道:“起來吧。”
敏珠微垂著頭,知道陳文這會心情不好,便不出聲多說,這母子之間,難分個對錯。
要說陳夫人對他不好,銀錢上麵從來沒有小氣,吃穿用度都跟大少爺一樣,可當娘的那顆心,就分不出一點來疼疼小少爺。
有時心情好就問一兩句,得知小少爺學業不精,她也沒失望,隻說,“有珩兒在,日後自可護著他。”
聽上去覺得這個當娘的不錯,可說話時滿臉冷漠,寒人心的很。
敏珠又在屋內站了半晌,等陳文鬧完脾氣,才帶著下人把衣裳原路拿迴去。
陳夫人不關心陳家的名聲,她隻怕陳文在外丟臉影響到陳珩的仕途,平日加以管教,也都是在這上麵。
“又發脾氣了?”陳夫人轉動著手上的佛珠,目光輕飄飄一瞥,不威自怒。
敏珠解釋了一句,“少爺平日最不喜繁瑣奢貴,雖著素衣,但氣度風姿不凡,在外從不失禮……”
陳夫人微微抬手,陳文如何並她不關心,想起了自己的煩心事,頭迴對大兒子生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