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啥?
那是因為人家益壽堂收藥都是一手交貨一手交錢,隻要藥材過關,立刻給現銀,從來不打欠條賒賬。
而其他藥鋪卻很少能做的和益壽堂一樣體麵痛快,誰家開門做生意的都需要資金周轉,哪有多少不賒不借的。
所以藥商和藥農也都願意與益壽堂合作,有了上好的藥材自然是第一個送到益壽堂的。
以至於最後那些原本不服的藥鋪也都服了。
益壽堂的二樓開設的診堂,每日最少有五名大夫坐堂看診,這些大夫都是這些年來賽神醫親自培養的,各有各的所長,之所以會這多大夫同時坐診,實在是因為來益壽堂看病的人太多了,不僅是上京城的百姓,甚至還有從外地慕名而來求醫的也很多,而且益壽堂的大夫還經常被上京城內官宦富戶的人家請上門去看診。
益壽堂的三樓倒是不對外開放的,是店裏的夥計和學徒休息睡覺的地方,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集體宿舍。
益壽堂的後堂和後院則是姬坤自己的地方。其實姬家在上京城內也有一處宅院,當年賽神醫一家都住在那裏,隻是後來賽神醫和夫人先後去世,姬坤覺得一人住在那裏冷清,索性就搬到了益壽堂裏住著,也省去他每日來迴奔波的辛苦。
孫輕舟將馬匹拴在了益壽堂的門口,然後走進了一樓大堂。
這益壽堂不愧是上京城裏最大的醫館,這才開門沒多一會兒,裏麵已經熙熙攘攘的擠滿了來求醫買藥的老百姓和忙忙碌碌的藥師藥童,這真的是別的醫館藥鋪不能與之相比的。
這裏既然是醫館,自然不會有夥計迎上來殷勤的問你需要買什麽藥或者看什麽病,這似乎有幸災樂禍的嫌疑,萬一不是來看病抓藥的呢,豈不是平白添了別人的晦氣,所以益壽堂的大堂掛著一幅對聯:隻是世人莫生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孫輕舟四下張望了一圈,想尋個夥計問一問,恰巧有一個藥童從他身邊經過,他立刻伸手攔住了藥童的去路,然後拱了拱手,客氣有禮的問道:“這位小哥,請問你們東家可在店裏?”
藥童年紀不大約莫隻有十四五歲,可是說話的語氣卻十分的老練,他問:“你是來看病的?”然後伸手指了指大堂一側的小凳子,“你去那裏排隊去,凳子上有號牌,等樓上叫了號,你再上去。”說完就要走。
孫輕舟趕緊一把拉住藥童的胳膊,然後解釋道:“我不是來看病的,我是來找你們東家有事的。”
藥童一臉不悅的將孫輕舟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然後一臉警惕的說道:“不看病來醫館做什麽?別欺負我年紀小,我告訴你,你這樣的人我見多了,都說來找我們東家有事,其實就是為了找我們東家看病。”然後擺出一副小爺不好騙的樣子,指著小凳子上坐著的一個男子,“瞧見那個男人了沒?他已經坐在那裏半個月了,就是想讓我們東家親自給他看病,別的大夫都不要。”
孫輕舟順著藥童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坐著一個胡子拉碴的年輕男子,但那男子卻沒有絲毫的不耐煩,手裏還拿著一本書,看的津津有味,要不是藥童說那人也是來看病的,孫輕舟怎麽也不會覺得那是個病人。
“我真不是來看病的。”孫輕舟有些急了,想著該怎麽解釋,這藥童才能相信自己,突然想起來夏如傾曾教過他,做人要學會變通,於是趕緊從袖袋裏掏出二兩銀子,悄麽的塞進了藥童的手裏,然後低聲說,“我真的是來找你們東家有事相商的,小哥替我通傳一聲吧。”
藥童見了銀子兩眼立刻就放了光,要知道,他們這些學徒和藥童在這裏跟著師傅習醫學藥是沒有工錢可以領的,不僅沒有工錢可以領,相反家裏還要準備一筆錢和禮物作為拜師禮,畢竟誰的本事也不可能白教給你,而益壽堂則是管他們的一日三餐、四季衣袍和住的地方。
可是即使這樣,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因為益壽堂的名氣大,將來即使不留在益壽堂,也可以自己出去開醫館,就算沒有本錢開醫館,別家醫館也是會搶著重金聘請的。
而益壽堂收學徒的標準也是十分嚴苛,不是什麽人都收的,每年前來想送自己孩子來拜師的人家沒有上千也有幾百,可益壽堂每年也隻招收一名學徒和一名藥童而已。
大家都知道,要想成為一名大夫,至少要跟著師傅學上十年,而成為益壽堂的學徒至少要學上十五年,就算滿了十五年,也還得跟著師傅一起診脈看病,一年以後,方可自行診脈開方。
所以從五六歲開始學醫,到二十一二歲出師,等於都是要靠家裏供養的,沒點家底的人家也不敢輕易送孩子來學醫。
不過藥童就要簡單點,一般跟著藥鋪的藥師學上七八年就可以自行抓藥,收徒的標準也會低一些,主要就是心細,畢竟抓錯藥可是關乎性命的事情。
也是孫輕舟運氣好,要是換了別人恐怕不會搭理他,而這藥童偏偏是這裏學徒和藥童中家裏條件最差的一個,家裏為了送他來益壽堂,攢了許多年的銀子,最後還問親戚借了一筆錢才能送他過來,他來到益壽堂的時候都已經十歲了,要不是家裏與這裏的藥師沾了點兒親,斷然是不會收他的。
藥童將孫輕舟塞在自己手裏的銀子不動聲色的塞進了袖袋裏,然後有些為難的開口說道:“這位公子,真的不是我不想給你通傳,我們東家的脾氣古怪,從來不肯輕易見人,別說是你們這些外人了,就是我們這些天天守在店裏的也很難見上一麵。”說完似乎又想起了什麽,“也不能這麽說,運氣好的話或許能見到,我前些天的晚上就見到東家出門了,可是迴來以後就迴了後院,再也沒有出來過。”
那是因為人家益壽堂收藥都是一手交貨一手交錢,隻要藥材過關,立刻給現銀,從來不打欠條賒賬。
而其他藥鋪卻很少能做的和益壽堂一樣體麵痛快,誰家開門做生意的都需要資金周轉,哪有多少不賒不借的。
所以藥商和藥農也都願意與益壽堂合作,有了上好的藥材自然是第一個送到益壽堂的。
以至於最後那些原本不服的藥鋪也都服了。
益壽堂的二樓開設的診堂,每日最少有五名大夫坐堂看診,這些大夫都是這些年來賽神醫親自培養的,各有各的所長,之所以會這多大夫同時坐診,實在是因為來益壽堂看病的人太多了,不僅是上京城的百姓,甚至還有從外地慕名而來求醫的也很多,而且益壽堂的大夫還經常被上京城內官宦富戶的人家請上門去看診。
益壽堂的三樓倒是不對外開放的,是店裏的夥計和學徒休息睡覺的地方,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集體宿舍。
益壽堂的後堂和後院則是姬坤自己的地方。其實姬家在上京城內也有一處宅院,當年賽神醫一家都住在那裏,隻是後來賽神醫和夫人先後去世,姬坤覺得一人住在那裏冷清,索性就搬到了益壽堂裏住著,也省去他每日來迴奔波的辛苦。
孫輕舟將馬匹拴在了益壽堂的門口,然後走進了一樓大堂。
這益壽堂不愧是上京城裏最大的醫館,這才開門沒多一會兒,裏麵已經熙熙攘攘的擠滿了來求醫買藥的老百姓和忙忙碌碌的藥師藥童,這真的是別的醫館藥鋪不能與之相比的。
這裏既然是醫館,自然不會有夥計迎上來殷勤的問你需要買什麽藥或者看什麽病,這似乎有幸災樂禍的嫌疑,萬一不是來看病抓藥的呢,豈不是平白添了別人的晦氣,所以益壽堂的大堂掛著一幅對聯:隻是世人莫生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孫輕舟四下張望了一圈,想尋個夥計問一問,恰巧有一個藥童從他身邊經過,他立刻伸手攔住了藥童的去路,然後拱了拱手,客氣有禮的問道:“這位小哥,請問你們東家可在店裏?”
藥童年紀不大約莫隻有十四五歲,可是說話的語氣卻十分的老練,他問:“你是來看病的?”然後伸手指了指大堂一側的小凳子,“你去那裏排隊去,凳子上有號牌,等樓上叫了號,你再上去。”說完就要走。
孫輕舟趕緊一把拉住藥童的胳膊,然後解釋道:“我不是來看病的,我是來找你們東家有事的。”
藥童一臉不悅的將孫輕舟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然後一臉警惕的說道:“不看病來醫館做什麽?別欺負我年紀小,我告訴你,你這樣的人我見多了,都說來找我們東家有事,其實就是為了找我們東家看病。”然後擺出一副小爺不好騙的樣子,指著小凳子上坐著的一個男子,“瞧見那個男人了沒?他已經坐在那裏半個月了,就是想讓我們東家親自給他看病,別的大夫都不要。”
孫輕舟順著藥童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坐著一個胡子拉碴的年輕男子,但那男子卻沒有絲毫的不耐煩,手裏還拿著一本書,看的津津有味,要不是藥童說那人也是來看病的,孫輕舟怎麽也不會覺得那是個病人。
“我真不是來看病的。”孫輕舟有些急了,想著該怎麽解釋,這藥童才能相信自己,突然想起來夏如傾曾教過他,做人要學會變通,於是趕緊從袖袋裏掏出二兩銀子,悄麽的塞進了藥童的手裏,然後低聲說,“我真的是來找你們東家有事相商的,小哥替我通傳一聲吧。”
藥童見了銀子兩眼立刻就放了光,要知道,他們這些學徒和藥童在這裏跟著師傅習醫學藥是沒有工錢可以領的,不僅沒有工錢可以領,相反家裏還要準備一筆錢和禮物作為拜師禮,畢竟誰的本事也不可能白教給你,而益壽堂則是管他們的一日三餐、四季衣袍和住的地方。
可是即使這樣,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因為益壽堂的名氣大,將來即使不留在益壽堂,也可以自己出去開醫館,就算沒有本錢開醫館,別家醫館也是會搶著重金聘請的。
而益壽堂收學徒的標準也是十分嚴苛,不是什麽人都收的,每年前來想送自己孩子來拜師的人家沒有上千也有幾百,可益壽堂每年也隻招收一名學徒和一名藥童而已。
大家都知道,要想成為一名大夫,至少要跟著師傅學上十年,而成為益壽堂的學徒至少要學上十五年,就算滿了十五年,也還得跟著師傅一起診脈看病,一年以後,方可自行診脈開方。
所以從五六歲開始學醫,到二十一二歲出師,等於都是要靠家裏供養的,沒點家底的人家也不敢輕易送孩子來學醫。
不過藥童就要簡單點,一般跟著藥鋪的藥師學上七八年就可以自行抓藥,收徒的標準也會低一些,主要就是心細,畢竟抓錯藥可是關乎性命的事情。
也是孫輕舟運氣好,要是換了別人恐怕不會搭理他,而這藥童偏偏是這裏學徒和藥童中家裏條件最差的一個,家裏為了送他來益壽堂,攢了許多年的銀子,最後還問親戚借了一筆錢才能送他過來,他來到益壽堂的時候都已經十歲了,要不是家裏與這裏的藥師沾了點兒親,斷然是不會收他的。
藥童將孫輕舟塞在自己手裏的銀子不動聲色的塞進了袖袋裏,然後有些為難的開口說道:“這位公子,真的不是我不想給你通傳,我們東家的脾氣古怪,從來不肯輕易見人,別說是你們這些外人了,就是我們這些天天守在店裏的也很難見上一麵。”說完似乎又想起了什麽,“也不能這麽說,運氣好的話或許能見到,我前些天的晚上就見到東家出門了,可是迴來以後就迴了後院,再也沒有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