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斜睨著眼睛,從鼻子裏冷哼出一句。
“怎麽,你小子不知好歹,還想打我?我這是為了你姐好……”
媒婆的話還沒說完,丁誌光掄起拳頭重重地朝媒婆砸過去,可惜的是聚齊他全身力氣和火氣的拳頭沒有砸中媒婆的臉,而是砸向了自己姐姐的肩膀,導致姐姐好幾天吃飯時拿筷子的手都有點抖。
姐姐後來也結婚了,嫁給村裏的老光棍。至於姐姐喜不喜歡,丁誌光不知道,隻知道,姐姐自從嫁給老光棍後。依舊是每天早出晚歸,隻是家裏家外的重活,不再是姐姐一個人使出吃奶的力氣去完成,而是她隻要動動嘴皮,那個窮得隻剩下汗毛的姐夫總會屁顛屁顛去做。
高三那年,隻會在自己麵前憨憨露出笑容的姐夫,聽到丁誌光需要購買資料,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張嶄新的五十元票子塞到丁誌光的掌心裏,還悄悄地囑咐。
“不要跟姐姐說,這是他的私房錢。”
丁誌光既好笑又納悶,憑著他恨不得把身上的多少根汗毛都說給姐姐聽的人,也能私藏得了這麽大的一張票子。但由於那時太缺錢,又急需這筆錢。丁誌光隻在心裏覺得好笑並沒有深究,直到姐夫對芬大娘說了一句極正常建議的話,被阮田指使別人打死後,在他的口袋裏找到了一張賣血證明。丁誌光的淚水如噴泉般地流出來,也是那一刻,喚起沉寂在丁誌光胸膛內的雄心和仇恨,他無所畏懼,寧可玉碎不可瓦全,也要將阮田繩之以法。
“誌光哥哥。”
一個個子瘦瘦的少年從灌木叢中躥出來,手裏抓著一隻灰不溜秋的鵪鶉鳥,鳥在他的雙手裏撲棱棱地掙紮著。
丁誌光朝毛泥招了招手。
“三年未見毛泥,過來,快讓誌光哥哥好好看看。”
“還不快把鳥放了,家裏的玉米都被它們吃光了。還抓?”
芬大娘有點生氣地對毛泥說。
“不,我要養著它下蛋。”
毛泥倔著嘴來到了丁誌光的身旁,依偎在丁誌光的身邊。丁誌光愛憐地用手摸了摸這個瘦得隻剩皮包骨頭,三年前在死神懷抱裏徜徉過的少年。
“還不謝謝誌光哥哥,如果沒有誌光哥,你早就跟你爹媽團圓了。”
芬大娘看著毛泥嬌嗔道。
毛泥眼皮翻了翻,嘴巴就是一個子未吐。依偎在丁誌光懷裏的身體,在芬大娘言語催化下,下意識地往丁誌光的身體贈了贈,那動作、表情,溫馴得像一隻粘人的小貓一樣,乖巧中又不失淘氣。
告別總是在彼此問候與寒喧中,臨上車前,芬大娘硬是把攢了許久的,滿滿一籃子蛋塞給丁誌光,其中一半是雞蛋,一半是鳥蛋。芬大娘的盛情無法讓丁誌光推辭。
“我來開車吧,來時不認識路,迴去,我知道怎麽走了。”
“你姐不住在村裏,現在住在哪?”
丁誌光歎了一口氣。
“三年前那件事,在很多人眼裏我是英雄的化身,但對我的親人來說卻是災難。我姐好端端的家因這件事變得支離破碎。姐夫去世後,我姐承受不了打擊,精神出了問題,我送她去醫院治療半年後,精神狀態好轉了許多。她主動提出院,我拗不過她。我以為她想迴家,誰知,她表示不想迴家,隻想一個人找個安靜地方呆著。”
蘇明理解了坐在副駕駛位置這個年輕人,平日在警局裏那副不苟言笑冰冷的表情,藏著一顆看似完整,實則碎得七零八落而勉強拚湊的心。丁誌光從七裏屯調上警局後,很少看見他臉上有過笑容,永遠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樣。警局裏不理解他的同事無端地給他扣上子虛烏有的帽子。丁誌光辦了一件轟動天水城的案件,成了名人,對警局裏的同事不屑一顧。
在警局裏,蘇明無數次聽見關於丁誌光的流言蜚語,丁誌光對於辦公室裏好說閑話的人,從來沒有理會過。光這點,蘇明對他就另眼相看。
謠言止於智者。
蘇明麵對詆毀丁誌光五花八門的謠言,從來都是聽而不信。
三年前那件案子,如影隨形般漂浮在丁誌光的腦海裏。
中元節的前一天,快到下班時間,所裏的警員大多都走光了,隻剩下丁誌光和另一位快退休年齡,在派出所裏經常被人稱之為老桂的警員。丁誌光收拾完桌子上的東西,跟坐一旁的老桂打了聲招唿,準備迴姐姐家吃飯。早上出門前,姐夫還特意叮囑丁誌光中午早點迴家吃飯,他買了條草魚,準備中午時分做丁誌光最愛吃的酸辣魚。
丁誌光從辦公室裏出來,走到派出所大門口,碰見芬大娘苦著一張臉氣衝衝地來派出所,見到丁誌光,拉著丁誌光的手哭。
“警察同誌,我要報警,七裏屯還有沒有天理?我媳婦上吊自殺了,可憐的毛泥被人踹得隻剩一口氣了,你們警察同誌一定要給我主持公道啊,把這個沒人性的惡霸繩之以法。”
如果不是丁誌光強行用手扶著芬大娘,她早已跪了下來。
芬大娘是個命苦之人,年紀輕輕就守寡,一個人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成人。兒子十八歲那年響應國家當兵的號召,由於在隊伍裏表現突出,退伍那年應聘成為一名消防員,最讓芬大娘高興的莫不過是兒子找到工作的同時又覓得了一位善良的佳人。兒子的事業與婚姻同時都有了著落,為娘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芬大娘眼看自己苦了大半輩子的日子有了盼頭。
天不遂人願,就在全家沉浸在幸福時光時,兒子在一次森林救火中英勇犧牲,這樣的打擊對於芬大娘是一種致命的,跟芬大娘一樣備受打擊沉重的還有新婚燕爾的兒媳小艾。
丁誌光現在還記得,那天芬大娘和兒媳小艾在七裏屯的領導陪同下接迴兒子骨灰的場麵。芬大娘被人在兩旁牢牢地攙扶拖著前行。一米七的個頭,化成一個小小的盒子,連最後一麵都是通過別人的嘴上得知的。這樣的離別對於一個母親是何等的殘酷打擊!對於一個至愛的妻子是何等的撕心裂肺的別離!國家為此將芬大娘的兒子授予烈士。
“怎麽,你小子不知好歹,還想打我?我這是為了你姐好……”
媒婆的話還沒說完,丁誌光掄起拳頭重重地朝媒婆砸過去,可惜的是聚齊他全身力氣和火氣的拳頭沒有砸中媒婆的臉,而是砸向了自己姐姐的肩膀,導致姐姐好幾天吃飯時拿筷子的手都有點抖。
姐姐後來也結婚了,嫁給村裏的老光棍。至於姐姐喜不喜歡,丁誌光不知道,隻知道,姐姐自從嫁給老光棍後。依舊是每天早出晚歸,隻是家裏家外的重活,不再是姐姐一個人使出吃奶的力氣去完成,而是她隻要動動嘴皮,那個窮得隻剩下汗毛的姐夫總會屁顛屁顛去做。
高三那年,隻會在自己麵前憨憨露出笑容的姐夫,聽到丁誌光需要購買資料,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張嶄新的五十元票子塞到丁誌光的掌心裏,還悄悄地囑咐。
“不要跟姐姐說,這是他的私房錢。”
丁誌光既好笑又納悶,憑著他恨不得把身上的多少根汗毛都說給姐姐聽的人,也能私藏得了這麽大的一張票子。但由於那時太缺錢,又急需這筆錢。丁誌光隻在心裏覺得好笑並沒有深究,直到姐夫對芬大娘說了一句極正常建議的話,被阮田指使別人打死後,在他的口袋裏找到了一張賣血證明。丁誌光的淚水如噴泉般地流出來,也是那一刻,喚起沉寂在丁誌光胸膛內的雄心和仇恨,他無所畏懼,寧可玉碎不可瓦全,也要將阮田繩之以法。
“誌光哥哥。”
一個個子瘦瘦的少年從灌木叢中躥出來,手裏抓著一隻灰不溜秋的鵪鶉鳥,鳥在他的雙手裏撲棱棱地掙紮著。
丁誌光朝毛泥招了招手。
“三年未見毛泥,過來,快讓誌光哥哥好好看看。”
“還不快把鳥放了,家裏的玉米都被它們吃光了。還抓?”
芬大娘有點生氣地對毛泥說。
“不,我要養著它下蛋。”
毛泥倔著嘴來到了丁誌光的身旁,依偎在丁誌光的身邊。丁誌光愛憐地用手摸了摸這個瘦得隻剩皮包骨頭,三年前在死神懷抱裏徜徉過的少年。
“還不謝謝誌光哥哥,如果沒有誌光哥,你早就跟你爹媽團圓了。”
芬大娘看著毛泥嬌嗔道。
毛泥眼皮翻了翻,嘴巴就是一個子未吐。依偎在丁誌光懷裏的身體,在芬大娘言語催化下,下意識地往丁誌光的身體贈了贈,那動作、表情,溫馴得像一隻粘人的小貓一樣,乖巧中又不失淘氣。
告別總是在彼此問候與寒喧中,臨上車前,芬大娘硬是把攢了許久的,滿滿一籃子蛋塞給丁誌光,其中一半是雞蛋,一半是鳥蛋。芬大娘的盛情無法讓丁誌光推辭。
“我來開車吧,來時不認識路,迴去,我知道怎麽走了。”
“你姐不住在村裏,現在住在哪?”
丁誌光歎了一口氣。
“三年前那件事,在很多人眼裏我是英雄的化身,但對我的親人來說卻是災難。我姐好端端的家因這件事變得支離破碎。姐夫去世後,我姐承受不了打擊,精神出了問題,我送她去醫院治療半年後,精神狀態好轉了許多。她主動提出院,我拗不過她。我以為她想迴家,誰知,她表示不想迴家,隻想一個人找個安靜地方呆著。”
蘇明理解了坐在副駕駛位置這個年輕人,平日在警局裏那副不苟言笑冰冷的表情,藏著一顆看似完整,實則碎得七零八落而勉強拚湊的心。丁誌光從七裏屯調上警局後,很少看見他臉上有過笑容,永遠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樣。警局裏不理解他的同事無端地給他扣上子虛烏有的帽子。丁誌光辦了一件轟動天水城的案件,成了名人,對警局裏的同事不屑一顧。
在警局裏,蘇明無數次聽見關於丁誌光的流言蜚語,丁誌光對於辦公室裏好說閑話的人,從來沒有理會過。光這點,蘇明對他就另眼相看。
謠言止於智者。
蘇明麵對詆毀丁誌光五花八門的謠言,從來都是聽而不信。
三年前那件案子,如影隨形般漂浮在丁誌光的腦海裏。
中元節的前一天,快到下班時間,所裏的警員大多都走光了,隻剩下丁誌光和另一位快退休年齡,在派出所裏經常被人稱之為老桂的警員。丁誌光收拾完桌子上的東西,跟坐一旁的老桂打了聲招唿,準備迴姐姐家吃飯。早上出門前,姐夫還特意叮囑丁誌光中午早點迴家吃飯,他買了條草魚,準備中午時分做丁誌光最愛吃的酸辣魚。
丁誌光從辦公室裏出來,走到派出所大門口,碰見芬大娘苦著一張臉氣衝衝地來派出所,見到丁誌光,拉著丁誌光的手哭。
“警察同誌,我要報警,七裏屯還有沒有天理?我媳婦上吊自殺了,可憐的毛泥被人踹得隻剩一口氣了,你們警察同誌一定要給我主持公道啊,把這個沒人性的惡霸繩之以法。”
如果不是丁誌光強行用手扶著芬大娘,她早已跪了下來。
芬大娘是個命苦之人,年紀輕輕就守寡,一個人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成人。兒子十八歲那年響應國家當兵的號召,由於在隊伍裏表現突出,退伍那年應聘成為一名消防員,最讓芬大娘高興的莫不過是兒子找到工作的同時又覓得了一位善良的佳人。兒子的事業與婚姻同時都有了著落,為娘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芬大娘眼看自己苦了大半輩子的日子有了盼頭。
天不遂人願,就在全家沉浸在幸福時光時,兒子在一次森林救火中英勇犧牲,這樣的打擊對於芬大娘是一種致命的,跟芬大娘一樣備受打擊沉重的還有新婚燕爾的兒媳小艾。
丁誌光現在還記得,那天芬大娘和兒媳小艾在七裏屯的領導陪同下接迴兒子骨灰的場麵。芬大娘被人在兩旁牢牢地攙扶拖著前行。一米七的個頭,化成一個小小的盒子,連最後一麵都是通過別人的嘴上得知的。這樣的離別對於一個母親是何等的殘酷打擊!對於一個至愛的妻子是何等的撕心裂肺的別離!國家為此將芬大娘的兒子授予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