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滿兩歲的小妞無奈留在學校跟她爺一起生活。學校遠在鄉下,很難見一麵。整個偌大的學校,僅四個人,兩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個小學生,加上不滿兩歲的小妞,這就是學校當前的整體狀況。
白天還好,四人相處,一到晚上,隻剩小妞跟她爺大眼瞪小眼的,我能想象那種孤獨,怎用言辭表達。
生活所迫,老婆跟著我在工地當信號員,媽在酒店當服務員,一周也很難見麵。一家人辛苦奔波,隻為生活。目前的生活,還談不上好,我的目標是隻要將債務能夠清理得少點就不錯了,至於致富,目前還不敢想。現在將小妞丟那麽遠,於情於理,都是被迫的。
最撕心裂肺,痛苦不堪的是老婆。記得第一次將小妞送往學校的時候是個明朗的下午,當車駛出原本就不寬闊的公路,從右側一條蜿蜒陡峭的水泥硬化路上拐進去時,我的心也很難受。原以為學校在一個交通比較便捷的村鎮,起碼生活不那麽困難,現在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下頓時明白了老婆給我說過的,在山裏,路不好走,超市、菜鋪子沒有,她們五姊妹都是從那裏走出來的。
若不是駕齡十年,這條路足以讓人心生膽怯。長城車皮實的地盤給了我信心,起碼感覺車輛是控製在我手中的。姨夫囑咐我慢點開,彎道很緊,說不定還會會車。七擰八拐了一段時間,車終於下山了,眼前逐漸顯出了一道平川,房子,梯田,也漸漸清晰。我問了不知道多次了:“該到了吧?”
姨夫指著前麵左手一扇鏽跡斑斑的大鐵門說,前麵就是了,慢點走,門跟前停一下,我去開門。
車開到大門前,透過鐵門可以看到操場上瘋狂生長的野草,足有半人高,荒草離離的根部,可以看到嫩嫩的草芽,掙紮著探出土殼,星星點點,有了些許生機,幾排整齊的柏樹掩映著一排白牆紅瓦的教室,那麽寂靜,隻有風在樹梢上留戀。
車開進操場,爬上一段小坡,車頭仰得厲害,幾乎看得見屋頂跟藍色的天空,等車向左稍轉,是一排牆麵斑駁的辦公室辦,門前幾步遠有一口水窖。
小妞快快樂樂地下車,就開始在院子裏蹦噠,很開心的樣子。春日的下午,空氣清新,陽光明媚,對時常窩在城裏的人來說,有種說不出的輕鬆跟愜意,感覺詩意滿滿。我四處望著,勾起了小時候的很多記憶,一時間又有點傷感。我覺得在鄉下,身心才能得到自然地舒展,隻要有吃有喝,真心不錯。我想象著在樹前月下,擺一張桌子,來點酒菜,多逍遙,多快活!這是城市無法給予的美妙感受。然而如今,人都極力向城市發展,鄉村漸漸凋零,漸漸荒涼起來。這一路走來,幾乎沒碰見一個人,沒聽見一聲狗吠。
老婆情緒低落,我都看在眼裏,畢竟小妞是第一次離開她的視線,她的心肯定空蕩蕩的。她給我講她們姊妹在這兒讀書生活的事,我聽得很仔細。
姨夫的辦公室也是宿舍,現在也是教室,堪稱現代化的多功能高檔辦公室。宿舍門前很寬敞,左手一排教室,門楣上麵的白底紅字的標牌,沾染著塵土,依稀可看清指示著各年級的教室、儲藏室、教務處等。右手一排整齊的柏樹。宿舍背後是一座規模頗大的寺廟,肅穆,令人望而生靜,空氣中不斷傳來廊簷下掛著的風鈴的清脆的聲音,一聲一聲直鑽進人的心裏去。每次看到寺廟,我的心總是感到安寧許多。我想,小妞每夜都能聽著古樸的風鈴聲入睡,不知道小小的心靈會作何感想?她會感到孤獨嗎?
我想,孩子有孩子的憂患和思考,小眼睛裏不斷產生的光芒,閃爍著原始的智慧。
我們替爺孫倆打掃衛生,老婆笑著說:“她爺的宿舍裏,有些東西很有些曆史了,我記得有很多東西在我們念書的時候就在呢。”
為了讓他們爺倆住得舒心,這次的打掃格外徹底,我們把床移開,床底下塞滿了各種物件:紙箱子,飲料瓶,煙頭,啤酒蓋,襪子,鞋子,書,本子……老婆和老二隨便挑一件,都能說上一段曆史。嗬嗬。時過境遷,然而,時間似乎在這間房子停留了,從未前行。
“這些垃圾都是老頭子用來留住歲月的最生動的方式,如今看著這些舊物件,再看看孫子,他就能親切地看到二十年前的場景。”我笑著說。
“她爺就是不收拾,有些垃圾能撇就撇,留著光惹細菌。”老婆說。
“我認為爸就是懶,我們那時候在的時候就不愛收拾,現在才不收拾了。”老二說。
“一個人的生活都愛將就。”老婆笑著說。
我們果斷地清理了姨夫多少年來都舍不得處理的物件,驅趕了陪伴這個人民教師多年的各種不知名的微生物。一場大掃除,使整個房間豁然明亮起來了,等重新鋪好了床被,擦幹淨了桌椅板凳和牆麵,一時間感覺輕爽多了。
“這才像個辦公室,像個宿舍,像個教室了嘛!”我感慨。
“要不是孫子來,爸肯定能髒兮兮地住到退休。”老二感慨。
我不認為姨夫不勤勞不愛講衛生,反而有些替他難過。曾經這裏也是熱鬧的大花園,孩子們跑來跑去,到處書聲朗朗,如今這樣淒涼,孤寂,換了誰都會感覺心灰意懶的。孩子們都進城了,他們還要堅守在這裏。姨夫說,過不了幾年,鄉裏的學校估計都要撤了。他們是站最後一班崗的。
鄉裏學校撤了,哪有那麽容易?有經濟條件的進城了,進不去城的,不願進城的,孩子們還是得在鄉裏讀書。可是這樣的環境,適合孩子讀書嗎?一個孩子失去了集體,走出校園,他們能適應大環境嗎?我想這都是問題。
我在各間教室看了看,桌椅都整齊地擺放著,上麵都落滿了塵埃。我來到講台,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句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我走出教室,放目遠去,兩山夾著幹枯的山溝,遠看是山,近看還是山。所謂詩意滿滿,也是一時之感啊。
???????二
自古離別寸斷腸,以前似乎沒多少這麽個體會,即使那些年自認為愛得死去活來的時間,也沒有離開小妞時那般寸斷肝腸。男人麽,表麵總表現得淡定、平和,似乎看不出有多不舍和牽掛,可是內心誰能看透呢?
姨夫抱著小妞站在鐵門口,嘴裏不斷安慰著小妞,小妞以為姨夫抱著她看夜景,嘴裏咿咿呀呀地說著,指天畫地地比劃著。我啟動了車,車燈照著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我和老婆要離開了。
我假裝不看小妞的臉,更不敢看她那雙小眼睛,她眨巴著眼睛望著我們,當車身錯過時,我聽到小妞急切的聲音,她哭了,她意識到她沒有坐上車跟我們一起走。老婆趴在窗口不斷揮手,安慰著小妞,說我們很快就來接她和爺爺。我硬著臉,加大油門,引擎唿嘯著,很快將姨夫和小妞撇在黑暗裏。我聽見小妞的哭聲在夜色裏顯得那樣縹緲,那樣執拗。車已穿過一大片一大片的黑暗。老婆抽泣著,眼睛亮晶晶地掛在嘴邊,她沉默著。輪胎碾壓路麵發出沉悶的聲音,是那樣粘稠,那樣黏著,似乎要將輪胎粘住,不再前行。
老二在後座一個勁兒地安慰老婆,她說:“放心吧,爸帶的比誰都小心,又不是見不上,每個星期,爸就帶著來了。”
老婆壓抑的哭泣此起彼伏,她雙手蒙住臉,痛苦萬狀。我的鼻子酸酸的,難以唿吸。腦海不斷閃過的都是小妞一個下午就被塵土染得髒兮兮的小樣子:黑黑的小手,汗水和著泥土黏在臉蛋上,衣服鞋子看不到本來顏色。她喜歡在土堆了玩土。
沒有離別,就感受不到親情的濃烈,相處時的珍貴。人生自從呱呱墜地,聚少離多,是人生的常態。現代生活,那種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一家團聚的生活成了奢求。奔波才是人生的主題。
當人們對於幸福全寄托在金錢多少之時,痛苦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畢竟不是人人都可以掙到大錢。人人都在掙紮,都希望過得幸福,這沒有錯,可是,我總覺得這樣的生活不是我所想要的。為何人類文明越發達,人就越匆忙,越累呢?甚至連撫養孩子都顧不上呢?
老婆抽噎著斷斷續續地說:“娃太小了,稍微大點,我也不這樣心疼,從未離開過媽媽,真不知道今晚她會不會哭到天亮……”
??????? 2018 .4.21
不滿兩歲的小妞無奈留在學校跟她爺一起生活。學校遠在鄉下,很難見一麵。整個偌大的學校,僅四個人,兩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個小學生,加上不滿兩歲的小妞,這就是學校當前的整體狀況。
白天還好,四人相處,一到晚上,隻剩小妞跟她爺大眼瞪小眼的,我能想象那種孤獨,怎用言辭表達。
生活所迫,老婆跟著我在工地當信號員,媽在酒店當服務員,一周也很難見麵。一家人辛苦奔波,隻為生活。目前的生活,還談不上好,我的目標是隻要將債務能夠清理得少點就不錯了,至於致富,目前還不敢想。現在將小妞丟那麽遠,於情於理,都是被迫的。
最撕心裂肺,痛苦不堪的是老婆。記得第一次將小妞送往學校的時候是個明朗的下午,當車駛出原本就不寬闊的公路,從右側一條蜿蜒陡峭的水泥硬化路上拐進去時,我的心也很難受。原以為學校在一個交通比較便捷的村鎮,起碼生活不那麽困難,現在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下頓時明白了老婆給我說過的,在山裏,路不好走,超市、菜鋪子沒有,她們五姊妹都是從那裏走出來的。
若不是駕齡十年,這條路足以讓人心生膽怯。長城車皮實的地盤給了我信心,起碼感覺車輛是控製在我手中的。姨夫囑咐我慢點開,彎道很緊,說不定還會會車。七擰八拐了一段時間,車終於下山了,眼前逐漸顯出了一道平川,房子,梯田,也漸漸清晰。我問了不知道多次了:“該到了吧?”
姨夫指著前麵左手一扇鏽跡斑斑的大鐵門說,前麵就是了,慢點走,門跟前停一下,我去開門。
車開到大門前,透過鐵門可以看到操場上瘋狂生長的野草,足有半人高,荒草離離的根部,可以看到嫩嫩的草芽,掙紮著探出土殼,星星點點,有了些許生機,幾排整齊的柏樹掩映著一排白牆紅瓦的教室,那麽寂靜,隻有風在樹梢上留戀。
車開進操場,爬上一段小坡,車頭仰得厲害,幾乎看得見屋頂跟藍色的天空,等車向左稍轉,是一排牆麵斑駁的辦公室辦,門前幾步遠有一口水窖。
小妞快快樂樂地下車,就開始在院子裏蹦噠,很開心的樣子。春日的下午,空氣清新,陽光明媚,對時常窩在城裏的人來說,有種說不出的輕鬆跟愜意,感覺詩意滿滿。我四處望著,勾起了小時候的很多記憶,一時間又有點傷感。我覺得在鄉下,身心才能得到自然地舒展,隻要有吃有喝,真心不錯。我想象著在樹前月下,擺一張桌子,來點酒菜,多逍遙,多快活!這是城市無法給予的美妙感受。然而如今,人都極力向城市發展,鄉村漸漸凋零,漸漸荒涼起來。這一路走來,幾乎沒碰見一個人,沒聽見一聲狗吠。
老婆情緒低落,我都看在眼裏,畢竟小妞是第一次離開她的視線,她的心肯定空蕩蕩的。她給我講她們姊妹在這兒讀書生活的事,我聽得很仔細。
姨夫的辦公室也是宿舍,現在也是教室,堪稱現代化的多功能高檔辦公室。宿舍門前很寬敞,左手一排教室,門楣上麵的白底紅字的標牌,沾染著塵土,依稀可看清指示著各年級的教室、儲藏室、教務處等。右手一排整齊的柏樹。宿舍背後是一座規模頗大的寺廟,肅穆,令人望而生靜,空氣中不斷傳來廊簷下掛著的風鈴的清脆的聲音,一聲一聲直鑽進人的心裏去。每次看到寺廟,我的心總是感到安寧許多。我想,小妞每夜都能聽著古樸的風鈴聲入睡,不知道小小的心靈會作何感想?她會感到孤獨嗎?
我想,孩子有孩子的憂患和思考,小眼睛裏不斷產生的光芒,閃爍著原始的智慧。
我們替爺孫倆打掃衛生,老婆笑著說:“她爺的宿舍裏,有些東西很有些曆史了,我記得有很多東西在我們念書的時候就在呢。”
為了讓他們爺倆住得舒心,這次的打掃格外徹底,我們把床移開,床底下塞滿了各種物件:紙箱子,飲料瓶,煙頭,啤酒蓋,襪子,鞋子,書,本子……老婆和老二隨便挑一件,都能說上一段曆史。嗬嗬。時過境遷,然而,時間似乎在這間房子停留了,從未前行。
“這些垃圾都是老頭子用來留住歲月的最生動的方式,如今看著這些舊物件,再看看孫子,他就能親切地看到二十年前的場景。”我笑著說。
“她爺就是不收拾,有些垃圾能撇就撇,留著光惹細菌。”老婆說。
“我認為爸就是懶,我們那時候在的時候就不愛收拾,現在才不收拾了。”老二說。
“一個人的生活都愛將就。”老婆笑著說。
我們果斷地清理了姨夫多少年來都舍不得處理的物件,驅趕了陪伴這個人民教師多年的各種不知名的微生物。一場大掃除,使整個房間豁然明亮起來了,等重新鋪好了床被,擦幹淨了桌椅板凳和牆麵,一時間感覺輕爽多了。
“這才像個辦公室,像個宿舍,像個教室了嘛!”我感慨。
“要不是孫子來,爸肯定能髒兮兮地住到退休。”老二感慨。
我不認為姨夫不勤勞不愛講衛生,反而有些替他難過。曾經這裏也是熱鬧的大花園,孩子們跑來跑去,到處書聲朗朗,如今這樣淒涼,孤寂,換了誰都會感覺心灰意懶的。孩子們都進城了,他們還要堅守在這裏。姨夫說,過不了幾年,鄉裏的學校估計都要撤了。他們是站最後一班崗的。
鄉裏學校撤了,哪有那麽容易?有經濟條件的進城了,進不去城的,不願進城的,孩子們還是得在鄉裏讀書。可是這樣的環境,適合孩子讀書嗎?一個孩子失去了集體,走出校園,他們能適應大環境嗎?我想這都是問題。
我在各間教室看了看,桌椅都整齊地擺放著,上麵都落滿了塵埃。我來到講台,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句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我走出教室,放目遠去,兩山夾著幹枯的山溝,遠看是山,近看還是山。所謂詩意滿滿,也是一時之感啊。
???????二
自古離別寸斷腸,以前似乎沒多少這麽個體會,即使那些年自認為愛得死去活來的時間,也沒有離開小妞時那般寸斷肝腸。男人麽,表麵總表現得淡定、平和,似乎看不出有多不舍和牽掛,可是內心誰能看透呢?
姨夫抱著小妞站在鐵門口,嘴裏不斷安慰著小妞,小妞以為姨夫抱著她看夜景,嘴裏咿咿呀呀地說著,指天畫地地比劃著。我啟動了車,車燈照著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我和老婆要離開了。
我假裝不看小妞的臉,更不敢看她那雙小眼睛,她眨巴著眼睛望著我們,當車身錯過時,我聽到小妞急切的聲音,她哭了,她意識到她沒有坐上車跟我們一起走。老婆趴在窗口不斷揮手,安慰著小妞,說我們很快就來接她和爺爺。我硬著臉,加大油門,引擎唿嘯著,很快將姨夫和小妞撇在黑暗裏。我聽見小妞的哭聲在夜色裏顯得那樣縹緲,那樣執拗。車已穿過一大片一大片的黑暗。老婆抽泣著,眼睛亮晶晶地掛在嘴邊,她沉默著。輪胎碾壓路麵發出沉悶的聲音,是那樣粘稠,那樣黏著,似乎要將輪胎粘住,不再前行。
老二在後座一個勁兒地安慰老婆,她說:“放心吧,爸帶的比誰都小心,又不是見不上,每個星期,爸就帶著來了。”
老婆壓抑的哭泣此起彼伏,她雙手蒙住臉,痛苦萬狀。我的鼻子酸酸的,難以唿吸。腦海不斷閃過的都是小妞一個下午就被塵土染得髒兮兮的小樣子:黑黑的小手,汗水和著泥土黏在臉蛋上,衣服鞋子看不到本來顏色。她喜歡在土堆了玩土。
沒有離別,就感受不到親情的濃烈,相處時的珍貴。人生自從呱呱墜地,聚少離多,是人生的常態。現代生活,那種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一家團聚的生活成了奢求。奔波才是人生的主題。
當人們對於幸福全寄托在金錢多少之時,痛苦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畢竟不是人人都可以掙到大錢。人人都在掙紮,都希望過得幸福,這沒有錯,可是,我總覺得這樣的生活不是我所想要的。為何人類文明越發達,人就越匆忙,越累呢?甚至連撫養孩子都顧不上呢?
老婆抽噎著斷斷續續地說:“娃太小了,稍微大點,我也不這樣心疼,從未離開過媽媽,真不知道今晚她會不會哭到天亮……”
??????? 2018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