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容邊說邊往永宣帝的懷裏鑽,渾然不覺永宣帝的心情惡劣,隻想小鳥依人地一靠,卻被永宣帝無情地拂開伸出的手臂。
「帶朕去看看瑜兒罷。」永宣帝神色平靜,對著陳修容淡淡道。
陳修容被永宣帝格外冷淡的態度搞得心中一突,隻好抹著淚帶永宣帝去內室看「發燒且思念父皇」的二皇子。
二皇子正被放在小床上,由乳母搖著床、哼兒歌。乳母永宣帝來了,連忙起身請安,將位置讓出去。
永宣帝走到小床邊上,隻二皇子可愛的小臉上滿麵通紅,鼻尖上冒著汗珠,極不舒服地在那裏哼哼。
永宣帝一下子心疼起來,探身為二皇子擦去鼻尖的汗珠,問陳修容:「怎的沒請太醫?」
陳修容趕忙迴道:「臣妾著人去請了,隻是還沒迴來。」
說話間,二皇子就慢慢睜開了雙眼,看到永宣帝,怔愣了片刻後就笑起來,露出一口小白牙:「父父皇。」
二皇子生來智力發育緩慢,三四歲的孩子了才隻能勉強說出「父皇」和「母妃」兩個詞,還得說得極為緩慢。正是因為這樣,永宣帝才格外心疼二皇子,連陳修容都格外忍耐。
永宣帝聽二皇子開口喚自己,便下意識地露出一抹寵溺溫柔的微笑,再摸了摸二皇子有些燙的小臉蛋,溫聲道:「瑜兒可有想父皇?」
二皇子雖然小臉燙燙的,但所幸精神尚好、小眼明亮,咯咯笑著迴復永宣帝的話。
陳修容此時永宣帝的態度軟和了一些,便上前柔聲道:「皇上還沒用晚膳吧?上個時辰德妃姐姐那兒才去喚過太醫,恐怕太醫還要耽擱一陣子才能來,皇上就在臣妾這用晚膳吧?」
此話一出,永宣帝尚未作何反應,一旁正氣於香卉趁著自己不在、挑唆陳修容利用二皇子爭寵的香茵倒是倒吸了一口氣,恨不得時間倒流,自己代替陳修容上前說話:想留皇上便委婉些說罷了,不行用「二皇子想皇上多陪陪」的理由也比直說的強啊!更何況,提就提了,簡單說今日太醫當值忙就可以了,怎麽又要提起身為自己對照組的德妃娘娘呢!
正如香茵所想,永宣帝果然聽完後不爽,對著陳修容,腦中第一想法是:朕到現在還沒用晚膳,不都是你的鍋?
隨後第二個想法是:德妃那兒去請太醫,必然是玦兒用身子不爽快了。玦兒身子弱,整年裏是三天一小病、五日一大病的,可不德妃用玦兒這個理由,把自己從旁的妃嬪那兒拉走。
可,陳修容整個兒是居心不良。
永宣帝唇邊的笑意就是一淡,但看著二皇子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永宣帝雖然心知二皇子可能什麽都不懂,卻還是從自己小兒子的眼中讀出幾分期盼來。
或許,就像幼時,自己也不明白先帝為何每每來看自己時,隻看一眼就匆匆離開,全然不管自己眼中對父親留下的渴望。
再一想,自己的確將近一個月沒來看望二皇子了。
就在永宣帝對著小兒子湧起心疼、愧疚的心情時,陳修容將永宣帝的沉默理解為了猶豫,愈發向永宣帝走進一步:「皇上您瞧,瑜兒也必然盼著皇上留下呢。」
正巧這時,小福子進來福身:「稟皇上,禦膳已經帶過來了,隨時可以取用。」
屋裏兩位主子聽後的反應截然不同。
永宣帝結合陳修容方才殷切的話語,已然斷定陳修容是利用自己的小兒子來爭寵,此時聽完小福子的話就更加確定了——居然叫人從東側殿搬來了禦膳!
永宣帝已然在腦中想像起蔣喬含著委屈的眼了。
而陳修容則是歡喜:這蔣良媛真夠傻的,居然主動將禦膳挪到她這兒來,可不是將皇上實打實地留在自己這兒了麽?
嗐,怪道是剛進宮的新人呢。
「擺膳吧。」為著自己的小兒子,永宣帝還是選擇留在陳修容這兒,並且在心裏告訴自己:隻有這一次,下一次不論什麽原因,都不能助長後宮爭寵這股歪風邪氣!
陳修容不知道永宣帝已經在心中為自己定下「事不過一」的標準,心中就有些喜滋滋:這個辦法可行,下次再來!
鹹福宮的正殿一片燈火忙碌,後殿則隻燃了幾根零星的蠟燭。
「禦膳房的點心就是好吃,比大膳房送來的要更鬆軟、更香甜。」溫寶林坐在自己屋裏,看著桌上已經空空蕩蕩的五個點心盤子,笑著感嘆道。
隨即又有些恨恨:五道點心的正五品份例,可不是她先前一直享用的?如今蔣喬作為從五品,不但享用了正五品的份例,還是從禦膳房端出來的!瞧瞧滿宮裏的妃嬪,除了柔昭儀被特許在禦膳房點菜之外,就隻有幾位主位娘娘可以從禦膳房拿菜,還得是自己生辰當天——她蔣喬憑什麽!就憑著一副好相貌麽?
溫寶林的掌事宮女在底下笑道:「還是主子聰明,輕而易舉就享用了美味,還大方分給咱們。」
溫寶林從恨恨中迴過神來,翹起個蘭花指托住自個兒的臉:「那是蔣良媛太蠢,自己的掌事太監吃裏爬外、貪圖小利都沒發現,還愈發重用——聽說她那兩個貼身宮女也要聽李祿的話呢。也是皇上這迴不知起了什麽心思,賞賜了卻沒告訴蔣良媛。」
這主要感謝玉珠姑姑的指點,點出新人裏都有些許太後的眼線。
「莫約是隨口賞的,過後就忘了吧。」溫寶林的掌事宮女推斷道,而後道:「奴婢瞧著正殿的模樣,陳修容已經成功了呢。可憐了蔣良媛,被翻了牌子,還要獨守空房。」
「帶朕去看看瑜兒罷。」永宣帝神色平靜,對著陳修容淡淡道。
陳修容被永宣帝格外冷淡的態度搞得心中一突,隻好抹著淚帶永宣帝去內室看「發燒且思念父皇」的二皇子。
二皇子正被放在小床上,由乳母搖著床、哼兒歌。乳母永宣帝來了,連忙起身請安,將位置讓出去。
永宣帝走到小床邊上,隻二皇子可愛的小臉上滿麵通紅,鼻尖上冒著汗珠,極不舒服地在那裏哼哼。
永宣帝一下子心疼起來,探身為二皇子擦去鼻尖的汗珠,問陳修容:「怎的沒請太醫?」
陳修容趕忙迴道:「臣妾著人去請了,隻是還沒迴來。」
說話間,二皇子就慢慢睜開了雙眼,看到永宣帝,怔愣了片刻後就笑起來,露出一口小白牙:「父父皇。」
二皇子生來智力發育緩慢,三四歲的孩子了才隻能勉強說出「父皇」和「母妃」兩個詞,還得說得極為緩慢。正是因為這樣,永宣帝才格外心疼二皇子,連陳修容都格外忍耐。
永宣帝聽二皇子開口喚自己,便下意識地露出一抹寵溺溫柔的微笑,再摸了摸二皇子有些燙的小臉蛋,溫聲道:「瑜兒可有想父皇?」
二皇子雖然小臉燙燙的,但所幸精神尚好、小眼明亮,咯咯笑著迴復永宣帝的話。
陳修容此時永宣帝的態度軟和了一些,便上前柔聲道:「皇上還沒用晚膳吧?上個時辰德妃姐姐那兒才去喚過太醫,恐怕太醫還要耽擱一陣子才能來,皇上就在臣妾這用晚膳吧?」
此話一出,永宣帝尚未作何反應,一旁正氣於香卉趁著自己不在、挑唆陳修容利用二皇子爭寵的香茵倒是倒吸了一口氣,恨不得時間倒流,自己代替陳修容上前說話:想留皇上便委婉些說罷了,不行用「二皇子想皇上多陪陪」的理由也比直說的強啊!更何況,提就提了,簡單說今日太醫當值忙就可以了,怎麽又要提起身為自己對照組的德妃娘娘呢!
正如香茵所想,永宣帝果然聽完後不爽,對著陳修容,腦中第一想法是:朕到現在還沒用晚膳,不都是你的鍋?
隨後第二個想法是:德妃那兒去請太醫,必然是玦兒用身子不爽快了。玦兒身子弱,整年裏是三天一小病、五日一大病的,可不德妃用玦兒這個理由,把自己從旁的妃嬪那兒拉走。
可,陳修容整個兒是居心不良。
永宣帝唇邊的笑意就是一淡,但看著二皇子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永宣帝雖然心知二皇子可能什麽都不懂,卻還是從自己小兒子的眼中讀出幾分期盼來。
或許,就像幼時,自己也不明白先帝為何每每來看自己時,隻看一眼就匆匆離開,全然不管自己眼中對父親留下的渴望。
再一想,自己的確將近一個月沒來看望二皇子了。
就在永宣帝對著小兒子湧起心疼、愧疚的心情時,陳修容將永宣帝的沉默理解為了猶豫,愈發向永宣帝走進一步:「皇上您瞧,瑜兒也必然盼著皇上留下呢。」
正巧這時,小福子進來福身:「稟皇上,禦膳已經帶過來了,隨時可以取用。」
屋裏兩位主子聽後的反應截然不同。
永宣帝結合陳修容方才殷切的話語,已然斷定陳修容是利用自己的小兒子來爭寵,此時聽完小福子的話就更加確定了——居然叫人從東側殿搬來了禦膳!
永宣帝已然在腦中想像起蔣喬含著委屈的眼了。
而陳修容則是歡喜:這蔣良媛真夠傻的,居然主動將禦膳挪到她這兒來,可不是將皇上實打實地留在自己這兒了麽?
嗐,怪道是剛進宮的新人呢。
「擺膳吧。」為著自己的小兒子,永宣帝還是選擇留在陳修容這兒,並且在心裏告訴自己:隻有這一次,下一次不論什麽原因,都不能助長後宮爭寵這股歪風邪氣!
陳修容不知道永宣帝已經在心中為自己定下「事不過一」的標準,心中就有些喜滋滋:這個辦法可行,下次再來!
鹹福宮的正殿一片燈火忙碌,後殿則隻燃了幾根零星的蠟燭。
「禦膳房的點心就是好吃,比大膳房送來的要更鬆軟、更香甜。」溫寶林坐在自己屋裏,看著桌上已經空空蕩蕩的五個點心盤子,笑著感嘆道。
隨即又有些恨恨:五道點心的正五品份例,可不是她先前一直享用的?如今蔣喬作為從五品,不但享用了正五品的份例,還是從禦膳房端出來的!瞧瞧滿宮裏的妃嬪,除了柔昭儀被特許在禦膳房點菜之外,就隻有幾位主位娘娘可以從禦膳房拿菜,還得是自己生辰當天——她蔣喬憑什麽!就憑著一副好相貌麽?
溫寶林的掌事宮女在底下笑道:「還是主子聰明,輕而易舉就享用了美味,還大方分給咱們。」
溫寶林從恨恨中迴過神來,翹起個蘭花指托住自個兒的臉:「那是蔣良媛太蠢,自己的掌事太監吃裏爬外、貪圖小利都沒發現,還愈發重用——聽說她那兩個貼身宮女也要聽李祿的話呢。也是皇上這迴不知起了什麽心思,賞賜了卻沒告訴蔣良媛。」
這主要感謝玉珠姑姑的指點,點出新人裏都有些許太後的眼線。
「莫約是隨口賞的,過後就忘了吧。」溫寶林的掌事宮女推斷道,而後道:「奴婢瞧著正殿的模樣,陳修容已經成功了呢。可憐了蔣良媛,被翻了牌子,還要獨守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