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邊境問題解決之後,斯大林命令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帶領蘇聯紅軍開始撤軍,並調遣蘇聯遠東艦隊配合蘇聯紅軍,進攻朝鮮的日軍。
1945年7月29日,在美軍太平洋關島基地第20航空隊司令部裏,一批指揮軍官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會上下達了一項新的、極為特殊的作戰任務。
美國戰略空軍司令官斯帕思宣讀了一道命令:“第509混成大隊要在1945年8月3日以後,在氣象條件允許時,盡早對下述目標之一目視投擲原子彈。目標是:廣島、小倉、新瀉、長崎。”
這時,綽號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已經完成製造和技術檢查,並秘密運到了提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所需的零部件,也由“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於29日送到,正在加緊組裝。
從7月27日到8月1日的6天時間裏,美國飛機連續出現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不斷散發《波茨坦公告》和傳單。
在傳單上警告說,如果日本不接受《波茨坦公告》,將會遭到更加猛烈的空中轟炸。每次傳單散發完之後,緊接著就是一次普通炸彈的猛烈轟炸。
8月1日,執行原子彈轟炸任務的美軍第509混成大隊,進行了最後一次演習。8月2日,航空隊司令官下達了正式的原子彈轟炸命令,確定用7架b-29飛機出擊,首先轟炸廣島。
其中1架飛機運載原子彈,由大隊長保羅﹒蒂貝茨上校親自駕駛;另有兩架飛機擔任觀測,還有3架飛機直接擔任氣象偵察。
此外,還有一架飛機作為預備隊,留在硫磺島機場待命,隨時準備替換可能發生故障的飛機。還指定了兩架飛機,在原子彈轟炸後,負責進行作戰效果檢查。而美軍第20航空隊,則負責擔任海、空援救任務,以防不測。
8月5日下午,執行轟炸任務的原子彈完全準備就緒。一名核技術人員把一小塊鈾固定在彈殼內,然後把這顆5噸重的“小男孩”放置在早已挖好的小壕溝內,再打開b-29飛機機身腹部的艙門,把原子彈升起來裝入飛機,牢牢地固定在機艙內。
8月6日淩晨,3架負責氣象偵測的飛機首先起飛。2點45分,裝載原子彈的飛機機組人員共12人一起登上飛機,做好了起飛出發的準備。
不一會,保羅﹒蒂貝茨上校便駕駛他的82號飛機,迎著微微的暖風,滑至a跑道的起飛線上。
這架飛機的機頭上,寫著保羅﹒蒂貝茨上校的母親的名字——“埃諾拉·蓋伊”。這是在頭一天,他才讓機務人員專門寫上去的代號。在跑道兩側,停著幾輛消防車和救護車。
2點49分,塔台傳來命令,飛機馬上起飛。保羅﹒蒂貝茨上校又慎重地檢查了一遍飛機的所有儀表。隨即,他啟動飛機,鬆開刹車,加大油門,飛機風馳電掣般地向前方衝去。
然而,由於飛機整體太重,上麵除了裝有5噸重的原子彈以外,還有2.65萬升汽油,這是必須備足的燃料。飛機以每秒80米的速度全速滑行,眼看就要到達跑道盡頭了,可是飛機仍然抬不起頭來。
這時,保羅﹒蒂貝茨萬分焦急,渾身已被汗水浸透,他恨不得把腳踩進油箱裏。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用盡全力把駕駛杆往上一推,在距離跑道盡頭隻有幾米的地方,機頭終於抬起來了,離開了地麵,慢慢向上爬升,在夜空中飛向他們的第一個會合點——硫璜島。
2小時後,“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順利抵達硫璜島上空。當它與擔負照相和偵察任務的兩架飛機會合後,它們編成“v”字隊形,在晴朗的太平洋上空,沿著324度航向,直接飛向日本四國島。
隨著保羅﹒蒂貝茨上校率領的飛行編隊漸漸接近日本,空中的烏雲也多了起來。見到這種情景,機組成員們都有些擔心,他們都擔憂到時候目視瞄準受到妨礙,轟炸不準確,效果不好。
正在這時,機組收到了伊紮利駕駛的的氣象偵察機發來的氣象通報:廣島天氣良好,不會影響投彈。接著,去小倉、長崎進行偵察的飛機,也相繼發迴了氣象通報:可以投彈。
保羅﹒蒂貝茨決定,及時趕往第一目標,並向指揮部發迴電報:轟炸廣島!就這4個字,對廣島市民來說,真是太不幸了,等於對他們判了死刑。
此時正是夏季高溫,這一天,廣島天氣晴朗,城市上空異常炎熱。在廣島時間7點09分,市區響起了一陣防空警報,因為美軍的數架飛機飛入了廣島上空,卻沒有轟炸,而是盤旋幾圈後,又飛離而去。這是一種迷惑戰術,就是為了欺騙日本人。
8點整,廣島上空又出現了3架飛機,也就是保羅﹒蒂貝茨上校率領的原子彈轟炸小組。雖然這時下麵的城市裏也及時發出了防空警報,但飛機下麵的廣島市民,好像沒聽見一樣,根本不當迴事。
因為這一年來,美軍飛機不斷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而廣島卻未遭受到多大的破壞,人們對防空警報早就習以為常了。
雖然警報響起,但市民很少有人進入防空壕進行隱蔽的,他們不以為美軍是要來轟炸廣島,因為剛才的美軍飛機,也是轉幾圈就飛走了。
他們更沒有想到,美國即將對廣島進行原子彈轟炸。市民們有的在工作、有的在家裏、有的正走在大街上,還有的正在仰著頭看天上的飛機。
8點06分,“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飛越廣島縣東部的鬆永觀察哨上空,8點13分通過西條上空。8點14分17秒,投彈手菲阿比報告:“發現目標,廣島就在前麵!”
保羅﹒蒂貝茨上校聽到報告後,心花怒放!因為他在儀表上看到,飛機僅比規定的時間晚了17秒鍾,就飛到了指定地點,算是基本準時。
1分鍾後,飛機彈艙門打開,“小男孩”滑出了彈艙,向地麵砸去。保羅﹒蒂貝茨知道,43秒鍾後,原子彈就要爆炸了。
此時,廣島市的nhk廣播電台的播音員古田正在廣播防空警報:“敵3架大型機已通過西條上空,繼續西飛,要嚴加……”還沒等他念完稿子,“小男孩”就在相生橋東南150米的外科醫院上空爆炸了,這時正是8點16分!
“小男孩”離艙50秒後,在距地麵600米的空中爆炸,立即發射出令人眼花目眩、刺激神經的強烈白光,隨即傳來震耳欲聾的大爆炸聲音。
頃刻之間,一團酷似蘑菇狀的煙雲開始向上騰升,全市立即被這一團黑暗的煙雲所淹沒。
原子彈爆炸時發出的強烈光芒,使地麵上的人們雙目失明;爆炸衝擊波形成的狂風,所到之處,把所有的東西都摧毀殆盡。廣島頓時化為焦熱的火海,廣島被摧毀了。
1945年8月9日上午,日本內閣在皇宮舉行戰爭會議,討論如何結束戰爭的問題。
會上意見不一,爭論不休,幾個死硬派法西斯分子依然不肯屈服,還在叫囂“一億玉碎”“血戰到底”。
10點58分,與會人員還在爭吵,這時又傳來美國飛機向長崎投擲了和轟炸廣島一樣的“特殊炸彈”,也就是遭到了美國人命名為“胖子”的第二顆原子彈的轟炸。
這一次,“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的駕駛者,則換成了查爾斯·斯維尼少校。
按照原來的計劃,美國的第二顆原子彈,是準備投在小倉的。可是,由於當時小倉的天氣突然變得很不好,不利於準確投彈。
攜帶“胖子”的美軍飛機進入小倉上空幾次,都沒有發現目標,後來決定改為轟炸長崎,讓小倉躲過一劫。
10點多鍾,“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飛臨長崎上空,發現這裏的天氣也不是很好,也影響準確投彈,城市上空雲霧很濃,不能用目視直接看清目標,隻能依靠雷達引導轟炸了。
10點58分,在即將準備用雷達指揮投彈的一瞬間,突然發現雲層中有一個縫隙,能夠看清楚長崎市區的境況,機組隨即決定改為目視轟炸。
長崎地處山穀,當天又沒有風,特殊的地形阻礙了原子彈爆炸時發出的部分衝擊波,因而使這次轟炸所受到的破壞,總體上要比廣島輕得多。
杜魯門之所以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急於想趕在蘇聯占領朝鮮之前使用原子彈,是為了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以便日後在解決東亞問題時掌握發言權。
1945年7月29日,在美軍太平洋關島基地第20航空隊司令部裏,一批指揮軍官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會上下達了一項新的、極為特殊的作戰任務。
美國戰略空軍司令官斯帕思宣讀了一道命令:“第509混成大隊要在1945年8月3日以後,在氣象條件允許時,盡早對下述目標之一目視投擲原子彈。目標是:廣島、小倉、新瀉、長崎。”
這時,綽號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已經完成製造和技術檢查,並秘密運到了提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所需的零部件,也由“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於29日送到,正在加緊組裝。
從7月27日到8月1日的6天時間裏,美國飛機連續出現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不斷散發《波茨坦公告》和傳單。
在傳單上警告說,如果日本不接受《波茨坦公告》,將會遭到更加猛烈的空中轟炸。每次傳單散發完之後,緊接著就是一次普通炸彈的猛烈轟炸。
8月1日,執行原子彈轟炸任務的美軍第509混成大隊,進行了最後一次演習。8月2日,航空隊司令官下達了正式的原子彈轟炸命令,確定用7架b-29飛機出擊,首先轟炸廣島。
其中1架飛機運載原子彈,由大隊長保羅﹒蒂貝茨上校親自駕駛;另有兩架飛機擔任觀測,還有3架飛機直接擔任氣象偵察。
此外,還有一架飛機作為預備隊,留在硫磺島機場待命,隨時準備替換可能發生故障的飛機。還指定了兩架飛機,在原子彈轟炸後,負責進行作戰效果檢查。而美軍第20航空隊,則負責擔任海、空援救任務,以防不測。
8月5日下午,執行轟炸任務的原子彈完全準備就緒。一名核技術人員把一小塊鈾固定在彈殼內,然後把這顆5噸重的“小男孩”放置在早已挖好的小壕溝內,再打開b-29飛機機身腹部的艙門,把原子彈升起來裝入飛機,牢牢地固定在機艙內。
8月6日淩晨,3架負責氣象偵測的飛機首先起飛。2點45分,裝載原子彈的飛機機組人員共12人一起登上飛機,做好了起飛出發的準備。
不一會,保羅﹒蒂貝茨上校便駕駛他的82號飛機,迎著微微的暖風,滑至a跑道的起飛線上。
這架飛機的機頭上,寫著保羅﹒蒂貝茨上校的母親的名字——“埃諾拉·蓋伊”。這是在頭一天,他才讓機務人員專門寫上去的代號。在跑道兩側,停著幾輛消防車和救護車。
2點49分,塔台傳來命令,飛機馬上起飛。保羅﹒蒂貝茨上校又慎重地檢查了一遍飛機的所有儀表。隨即,他啟動飛機,鬆開刹車,加大油門,飛機風馳電掣般地向前方衝去。
然而,由於飛機整體太重,上麵除了裝有5噸重的原子彈以外,還有2.65萬升汽油,這是必須備足的燃料。飛機以每秒80米的速度全速滑行,眼看就要到達跑道盡頭了,可是飛機仍然抬不起頭來。
這時,保羅﹒蒂貝茨萬分焦急,渾身已被汗水浸透,他恨不得把腳踩進油箱裏。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用盡全力把駕駛杆往上一推,在距離跑道盡頭隻有幾米的地方,機頭終於抬起來了,離開了地麵,慢慢向上爬升,在夜空中飛向他們的第一個會合點——硫璜島。
2小時後,“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順利抵達硫璜島上空。當它與擔負照相和偵察任務的兩架飛機會合後,它們編成“v”字隊形,在晴朗的太平洋上空,沿著324度航向,直接飛向日本四國島。
隨著保羅﹒蒂貝茨上校率領的飛行編隊漸漸接近日本,空中的烏雲也多了起來。見到這種情景,機組成員們都有些擔心,他們都擔憂到時候目視瞄準受到妨礙,轟炸不準確,效果不好。
正在這時,機組收到了伊紮利駕駛的的氣象偵察機發來的氣象通報:廣島天氣良好,不會影響投彈。接著,去小倉、長崎進行偵察的飛機,也相繼發迴了氣象通報:可以投彈。
保羅﹒蒂貝茨決定,及時趕往第一目標,並向指揮部發迴電報:轟炸廣島!就這4個字,對廣島市民來說,真是太不幸了,等於對他們判了死刑。
此時正是夏季高溫,這一天,廣島天氣晴朗,城市上空異常炎熱。在廣島時間7點09分,市區響起了一陣防空警報,因為美軍的數架飛機飛入了廣島上空,卻沒有轟炸,而是盤旋幾圈後,又飛離而去。這是一種迷惑戰術,就是為了欺騙日本人。
8點整,廣島上空又出現了3架飛機,也就是保羅﹒蒂貝茨上校率領的原子彈轟炸小組。雖然這時下麵的城市裏也及時發出了防空警報,但飛機下麵的廣島市民,好像沒聽見一樣,根本不當迴事。
因為這一年來,美軍飛機不斷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而廣島卻未遭受到多大的破壞,人們對防空警報早就習以為常了。
雖然警報響起,但市民很少有人進入防空壕進行隱蔽的,他們不以為美軍是要來轟炸廣島,因為剛才的美軍飛機,也是轉幾圈就飛走了。
他們更沒有想到,美國即將對廣島進行原子彈轟炸。市民們有的在工作、有的在家裏、有的正走在大街上,還有的正在仰著頭看天上的飛機。
8點06分,“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飛越廣島縣東部的鬆永觀察哨上空,8點13分通過西條上空。8點14分17秒,投彈手菲阿比報告:“發現目標,廣島就在前麵!”
保羅﹒蒂貝茨上校聽到報告後,心花怒放!因為他在儀表上看到,飛機僅比規定的時間晚了17秒鍾,就飛到了指定地點,算是基本準時。
1分鍾後,飛機彈艙門打開,“小男孩”滑出了彈艙,向地麵砸去。保羅﹒蒂貝茨知道,43秒鍾後,原子彈就要爆炸了。
此時,廣島市的nhk廣播電台的播音員古田正在廣播防空警報:“敵3架大型機已通過西條上空,繼續西飛,要嚴加……”還沒等他念完稿子,“小男孩”就在相生橋東南150米的外科醫院上空爆炸了,這時正是8點16分!
“小男孩”離艙50秒後,在距地麵600米的空中爆炸,立即發射出令人眼花目眩、刺激神經的強烈白光,隨即傳來震耳欲聾的大爆炸聲音。
頃刻之間,一團酷似蘑菇狀的煙雲開始向上騰升,全市立即被這一團黑暗的煙雲所淹沒。
原子彈爆炸時發出的強烈光芒,使地麵上的人們雙目失明;爆炸衝擊波形成的狂風,所到之處,把所有的東西都摧毀殆盡。廣島頓時化為焦熱的火海,廣島被摧毀了。
1945年8月9日上午,日本內閣在皇宮舉行戰爭會議,討論如何結束戰爭的問題。
會上意見不一,爭論不休,幾個死硬派法西斯分子依然不肯屈服,還在叫囂“一億玉碎”“血戰到底”。
10點58分,與會人員還在爭吵,這時又傳來美國飛機向長崎投擲了和轟炸廣島一樣的“特殊炸彈”,也就是遭到了美國人命名為“胖子”的第二顆原子彈的轟炸。
這一次,“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的駕駛者,則換成了查爾斯·斯維尼少校。
按照原來的計劃,美國的第二顆原子彈,是準備投在小倉的。可是,由於當時小倉的天氣突然變得很不好,不利於準確投彈。
攜帶“胖子”的美軍飛機進入小倉上空幾次,都沒有發現目標,後來決定改為轟炸長崎,讓小倉躲過一劫。
10點多鍾,“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飛臨長崎上空,發現這裏的天氣也不是很好,也影響準確投彈,城市上空雲霧很濃,不能用目視直接看清目標,隻能依靠雷達引導轟炸了。
10點58分,在即將準備用雷達指揮投彈的一瞬間,突然發現雲層中有一個縫隙,能夠看清楚長崎市區的境況,機組隨即決定改為目視轟炸。
長崎地處山穀,當天又沒有風,特殊的地形阻礙了原子彈爆炸時發出的部分衝擊波,因而使這次轟炸所受到的破壞,總體上要比廣島輕得多。
杜魯門之所以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急於想趕在蘇聯占領朝鮮之前使用原子彈,是為了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以便日後在解決東亞問題時掌握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