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先遣軍取得了重大勝利,國人們都在高興的時候,有的人卻不太高興。


    首先就是遠在重慶的老蔣,更是對東三省垂涎欲滴,多次派人去延安交涉,希望延安領導能夠同意把東北讓出來,交給重慶國民黨管理,直接被延安領導同誌嚴詞拒絕了,想什麽美事呢,不服就幹!就是有這個底氣。


    還有一個人很不高興,那就是蘇聯的斯大林同誌。


    本來斯大林是不同意出兵東北的,可是現在日本的軍事工業幾乎被毀殆盡,遭受美軍沉重打擊的日本軍事工業,基本已無法正常生產,本土的防守都成了問題,更沒有辦法保障東北的關東軍了。


    此時的日本已經是到了崩潰的邊緣,根本不可能抵擋住美軍的攻勢,日軍投降隻是時間問題,日本人早晚會投降。


    對於中國大陸的日軍來說,失去了日本本土的補給,而且籠罩在失敗的恐懼中,其實已經是彈指可破的。


    斯大林也看破了這一點,蘇軍在這時進攻已是強弩之末的日本關東軍,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突然投降,不作為宣戰國的蘇聯是不會有任何好處可得的。


    本來蘇聯在蘇德戰爭中損失巨大,更迫切需要休息和恢複,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可是東北的工業設施和各種資源太誘人了,這不是眼下蘇聯正緊缺的麽。


    現在終於找到機會,趁機派兵進入東北。於是斯大林決定出兵150萬,準備對已經是老弱病殘的日本關東軍發動進攻。


    可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先遣軍突然崛起,竟然不到兩個月就打敗日本關東軍。


    斯大林不爽了,叫囂一億國民“玉碎”的日本,不是說即便本土失守,也要遷都朝鮮,甚至東北的嗎,怎麽這麽輕易就敗了呢。


    什麽時候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變得這麽強大了?一個強大的中國對於蘇聯來說,也是一種威脅,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狂蛇他本來就對中國共產黨不完全放心,有時擔心它成為“鐵托第二”。


    於是斯大林決定繼續派兵,先派五十萬蘇聯紅軍去中國邊境,試探一下東北抗日先遣軍的反應。


    1945年6月中旬,一列運送白俄羅斯方麵軍第2混成團全體官兵的軍用列車,從德國波美拉尼亞出發,向蘇聯莫斯科駛去。


    他們是去參加勝利閱兵,大家都在興奮地計劃著,檢閱之後,將有4年戰爭以來第一次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還有人在興高采烈地談論到什麽地方去度假。


    但是,局勢的變化使他們不得不把這些計劃擱到一邊。這支隊伍中的最高指揮官是紅旗第一集團司令員鮑羅多夫,閱兵的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到了蘇軍總參的電話。


    總長安東諾夫大將向他宣布了命令,要他帶領紅旗第一集團軍開赴遠東,加入濱海軍隊集群,跨越中蘇邊境進入中國,幫助中國消滅日本法西斯。


    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拍著他的肩膀說:“就這樣吧,等我們打垮了日本你再休假。斯大林同誌吩咐,要挑選一些既有作戰經驗,又熟悉這些地方的人到那裏去,恰好你是西伯利亞人”。


    鮑羅多夫得知,同時編入濱海軍隊集群的還有與他在歐洲並肩戰鬥的第5、第25、第35三個集團軍。


    6月25日,他和另外幾個集團軍司令一起飛向新的戰場。


    可是讓他不理解的是,中國的東北抗日先遣軍不是已經打敗了關東軍了麽,蘇聯紅軍過去打日本人是為了什麽呢?想不明白的他索性不想了,畢竟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


    蘇聯紅軍的行動早就被我黨的情報人員獲取,畢竟這麽大的兵力調動,是瞞不了多久的。


    1945年7月1日,延安的領導同誌收到蘇聯紅軍出兵東北的情報後,立即召開會議,與幾位延安領導商量對策,最後定下來的對策就是,調集東北抗日先遣軍的機械化部隊到中蘇邊境集結。


    現在東北抗日先遣軍已經發展到五十萬人了,東三省報名參軍的老百姓太多了。


    原來我黨的土地政策雖然剛剛公布了二十天,但是我黨在地方的同誌們早就開始行動了,土改幾乎與光複東北同步進行,隻要抗日先遣軍打下一個地盤,緊接而來的就是土改。


    我黨不愧是一個誌在全國政權的政黨,必須打破民眾中長期存在的以國民政府為正統的觀念,確立自己的合法性。


    從1945年4月21日進入東北之後,我黨就非常重視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展,為此東北局先後派出2萬多黨員幹部,下鄉發動群眾,帶領窮人發動土地改革。


    使得東北地區的革命熱情高漲,為了保住革命果實——分好的土地,年輕人都積極參加革命,開始踴躍報名參加抗日先遣軍。


    土改改革首先在抗日先遣軍的腹地開始,我黨負責地方工作的同誌開始派工作隊下鄉,奔赴各地鄉村,住進貧苦農民的家裏,挨家挨戶地宣傳土改政策,發動群眾清查土豪劣紳和敵偽軍組織。


    一方麵是為了鞏固基層政權,另一方麵是為了清查地主的糧食財產和土地,並將這些土地還有浮財分給老百姓。


    在獲得老百姓的信任後,各地工作隊又開始建立農會和民兵組織,防止還鄉團的打擊報複。


    土改政策的進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促進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之後的大決戰打下了堅實基礎。


    東北抗日先遣軍總指揮收到中央的命令後,暗自慶幸和抗日先遣軍的同誌們早就已經開始行動,修複和修建軍事要塞。


    抗日先遣軍總指揮果斷下令李雲龍、丁偉、孔捷在中蘇邊境的各個要塞,增派部隊,嚴陣以待,防範蘇聯紅軍進入中國。


    1945年8月1日上午9時,蘇聯紅軍大約50萬蘇軍受二戰名將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的指揮,企圖橫渡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和烏蘇裏江,從東、西、北三個方向進入中國東北,被我東北抗日先遣軍阻擋與國門之外。


    蘇聯紅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見對岸的中國軍隊竟然有這麽多的坦克部隊,陣地防守的相當嚴密,也不敢輕舉妄動,連忙請示斯大林同誌。


    收到報告的斯大林此時有些鬱悶,看來中國軍隊早就準備好了,根據華西列夫斯基匯報的情況,看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先遣軍戰鬥力挺強。


    不然也不會輕易的打敗關東軍,而且華西列夫斯基可不是浪得虛名,他說中國軍隊很強,那就的確是很強。


    斯大林知道自己不僅師出無名,而且蘇聯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武裝力量,並沒有對中國發動全麵戰爭的能力。


    首先是薄弱的交通基礎設施限製了蘇軍的戰爭力量。遠東地區的補給命脈西伯利亞大鐵路都是單線的,運力無法滿足百萬蘇軍的後勤需求。


    再加上西伯利亞和駐蒙古的幾十個師,這些部隊理論上應該有一百萬員額,但實際上多是簡編的很差的不滿員師,戰鬥力遠不能跟蘇軍的西方集團相比。


    中國東北幾個大城市要塞化很強,想速戰速決不太容易。


    蘇軍從滿洲裏經海拉爾—齊齊哈爾,沿鐵路突擊完全要塞化的哈爾濱,會遇到極大困難。


    僅僅一個要塞化的哈爾濱對於蘇軍來說,就是一個重大的障礙,遠東軍區的蘇聯紅軍在這裏必然會遭到重大損失。


    其實在占領了哈爾濱之後,抗日先遣軍的首長們才知道哈爾濱的要塞化程度,這座城市堅固的令人難以想象,之所以這麽輕鬆就被抗日先遣軍打下來,純屬日本人日落西山,兵力、裝備嚴重不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李雲龍成上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森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森哥並收藏亮劍之李雲龍成上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