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因為朱雄的一番話讓朱元璋動了惻隱之心。
整個大明帝國一共有十五個省,每年各省稅收不同,賦稅也不同。
而且十五個省裏麵總有那麽幾個省會遭受不同的天災人禍。
這讓朱元璋一直都頭疼不已,他不是一個信鬼神的人,而是一個相信自己的人。
所以對於朱元璋而言,與其將帝國的氣運寄托在天道之上,
倒還不如自己勤勤勉勉,親力而為。
朱元璋看著朱雄,目光炯炯有神道:
“你的意思是說,隻要下了大西洋,那麽就可以得到其他國家的東西,這樣一來,我國的大門也隨之打開,一進一出,大明可以坐享其成?”
朱雄點點頭。
對於朱元璋而言,他不是一個迂腐的人。
很多事情朱元璋看的都比別人要透徹深邃。
隻是整個朝廷之中一直都沒有一個人去告訴朱元璋該怎麽做。
更沒有人上書具體的行動辦法。
“大明帝國十五省每年餓死的人不在少數,雖說陛下不微服尋訪,但是現在也沒有人敢徇私舞弊,
拿人命開玩笑吧,餓殍遍地之時,陛下應該也吃不下飯吧?”
朱元璋聞言點頭。
朱雄說的不錯,雖然朱元璋是一國之君,可他從來沒有驕奢淫逸過。
從朱元璋當了皇帝的那天起,他一直都是勤儉節約的好皇帝。
而一個帝國之君都如此勤儉解決了,那麽手底下的人更應該如此。
可是事情往往發生的不盡人意,在朱元璋如此嚴苛的手段之下,依舊有無數的貪官汙吏出現。
朱元璋極其痛恨這樣的人 ,鐵血手段層出不窮,而那些貪官汙吏卻沒有減少很多。
追其根本,這些官吏是窮怕了,不敢不貪!
“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這件事還需要商議,現在你剛剛打下倭寇,如果咱讓你下西洋的話,
隻怕有所不妥,正好因為倭寇戰敗,咱已經大赦天下了,同時,我讓六王入京,共慶我大明開疆擴域的大事。”
“跟我迴京師,一起探討這件事。”
朱元璋默默的看著朱雄說道。
“好!”
朱雄也點點頭頷首道。
“嗯,那麽就這麽定了,你說的事情咱會記下來的,六王迴京,是一件大事,
到時候你好好的和你的幾個叔叔熟悉熟悉,免得以後都不認識你,也不願意支持你!”
“這……好吧……”
朱雄漸漸明白了過來,原來朱元璋讓六王迴京不是為了別的事情。
而是告訴六王他那個走丟了的孫子又迴來了,這是讓六王認識一下朱雄,建立一下感情。
像朱雄這樣心高氣傲的人隻怕也不願意東奔西走,去和六王拉近感情。
所以朱元璋隻能讓他們都迴到自己的身邊,而朱雄剛剛拿下倭寇。
自朱雄拿下倭寇之後,倭寇就再也沒有自己的皇族了。
也就是說,現在的倭寇已經是大明的地盤。
朱元璋自然要就這件事好好的慶祝一番。
同時讓全天下的人都認識認識一下朱雄。
現在朱元璋還沒有想好如何讓朱雄出現在全天下人的麵前,畢竟朱雄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他朱元璋的嫡長孫。
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身份,尤其是現在,在朱雄沒有出現之前。
大明帝國的下一任皇帝就是朱允炆,而他也作為皇太子已經開始幫朱元璋打理朝政了。
可當朱雄出現以後,隻怕朱允炆的地位馬上就要動搖了。
朱元璋不是沒有考慮過這樣的事情,畢竟朱允炆已經接手了那麽久。
他已經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下一個皇帝,可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相處了這麽久。
他覺得朱允炆未必就是一個值得托付的人,如果不是因為朱允炆在許多事情都做錯了。
如果不是因為朱元璋一開始就看出來朱允炆搞不贏那些淮西勳貴。
他也不會拿藍玉的命開刀。
為了防止不測,也是為了穩固皇權地位。
朱元璋不得不做出雷厲風行的手段。
殘忍無比的殺死那些有錯但沒有鑄成大錯的勳貴們。
朱元璋說完以後,提起毛筆洋洋灑灑的寫下了一道聖旨,龍飛鳳舞之下筆墨揮灑。
不一會的時間,朱元璋便寫好了,他將聖旨拿給朱雄看了看。
“六王迴來以後,不僅商量下西洋的事情,還有其他的事情商量,有人說我的兒子太多,封地太多,
子子孫孫持續下去,隻怕到時候整個大明都是我朱家的兒子孫子曾孫子,你說有沒有什麽辦法解決?”
朱雄看著筆墨未幹的聖旨,思考了一會道:
“削兵權,減封地,扣供奉。”
“嗬嗬!”
朱元璋看著朱雄道:
“你這辦法也是一個辦法,可是咱不想這麽做,算了,現在也想不出來好辦法,到時候再說吧。”
朱雄點點頭。
其實朱元璋已經發現了給王子封領地的弊端了。
可他也不想自己的兒子慢慢的失去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畢竟在朱元璋的眼裏,自己的兒子就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就是自己的孫子。
這些兒子和孫子理應幫助老朱家的江山,當有人起兵造反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們會出手。
當有地方出現災難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也會出手,皇帝一個人辦不到的事情。
其他的王可以去幫忙辦了。
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建設這個來之不易的帝國。
可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
在他百年以後,朱允炆登基上位,他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而且削的那麽理所當然,削的那麽殘忍無情,這自然招來了其他的藩王不滿。
爹在的時候大家一家親,不在以後,那就不好意思了。
哪有一個侄子一天到晚想著自己砍叔叔腦袋的,也就是那個時候起,燕王朱棣造反了。
在朱元璋死了麽多久以後,大明皇帝易主,久負盛名的永樂大帝正式登基成功!
朱元璋自然想不到自己的身後事,如果他能知道。
隻怕現在已經快馬加鞭迴到京師,狠狠的朱允炆兩個大巴掌!
朱雄也沒有將這些事情告訴朱元璋,且不說朱元璋信不信。
朱雄自己也懶得去說,曆史已經因為自己而發生了改變。
未來的事情都是不可預見,循規蹈矩已經不是一條好出路了。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的肩膀,道:
“再休息一日,然後我們一起迴京,你還有什麽事情沒有做完的,現在可以去做了。”
“是……”
“……”
北平府。
燕王朱棣的府邸之中。
此刻一長相恬靜的女子正快步的走進書房。
她不施粉黛,眼眸之中精光閃閃,水汪汪的大眼睛泛著溫柔的眸光。
“夫君這是父皇給你的聖旨!”
說著,徐妙雲便將朱元璋手寫的聖旨放在了案幾之上。
孔武有力的朱棣見狀,急忙起身,顧不得擦拭手上的水漬,忙不迭道:
“快給我念念!”
“嗯!”
徐妙雲微笑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朱雄征倭有功,敕封龍虎大將軍,同令六王入京,共慶天澤……”
“朱雄?”
朱棣莫名其妙的看著徐妙雲道:
“這個朱雄是誰?為何聽著如此耳熟!”
“父皇讓我入京,竟然是為了一名龍虎大將軍!”
朱棣看著徐妙雲不解的問道。
“嗬嗬,你都 不知道朱雄是誰?現在整個北平府都知道朱雄是誰,你卻不知道,
唉……讓我怎麽說你好啊,一天天的窩在軍營裏麵,都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
麵對徐妙雲的數落,朱棣並未生氣。
這些年來他和徐妙雲一直都在北平府。
匈奴時不時的過來騷擾一下,這讓朱棣倍感頭疼。
不知道多少次都是徐妙雲為他解圍,號稱女諸葛的徐妙雲善用兵法。
與匈奴連年交戰徐妙雲倒是出了不少計策。
朱棣三番五次的想要和匈奴正麵開戰,可是匈奴也聰明至極,向來隻是小打小鬧。
也不打算和北涼鐵騎正麵開戰,今天朱棣又在研究漠北戰局。
他似乎想到了什麽,眉頭一皺道:
“這個朱雄我想起來了,是不是一個人獨守孤城,後來殺上了鹿兒島的那個,而且上個月據說已經前往東京了!”
“唉,夫君啊,你到底有沒有好好聽我說話啊,現在朱雄已經是龍虎大將軍了,
這就證明他已經把倭寇打服了,說不定過些時父皇看你打不贏匈奴讓朱雄來 的!”
“那怎麽可能!”
朱棣眉頭一皺,道:
“匈奴是那麽好打的嗎?倭寇不過是一個彈丸之地罷了,能和幾十萬的匈奴人比?
而且漠北草原如此遼闊,進來容易出去難,正當自己是戰神霍去病了?封狼居胥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
“嘻嘻,我也就是這麽一說而已,夫君你鎮守漠北辛苦了,現在也該去京師放鬆放鬆,這次父皇讓你去京師,可能有很重要的事情。”
朱棣聞言,低頭思索了片刻道:
“大明現在是大一統的局麵,任何王爺無召不進京,這是鐵一般的規矩,父皇讓我現在進京,的確是有什麽大事情,妙雲你說是什麽事?”
整個大明帝國一共有十五個省,每年各省稅收不同,賦稅也不同。
而且十五個省裏麵總有那麽幾個省會遭受不同的天災人禍。
這讓朱元璋一直都頭疼不已,他不是一個信鬼神的人,而是一個相信自己的人。
所以對於朱元璋而言,與其將帝國的氣運寄托在天道之上,
倒還不如自己勤勤勉勉,親力而為。
朱元璋看著朱雄,目光炯炯有神道:
“你的意思是說,隻要下了大西洋,那麽就可以得到其他國家的東西,這樣一來,我國的大門也隨之打開,一進一出,大明可以坐享其成?”
朱雄點點頭。
對於朱元璋而言,他不是一個迂腐的人。
很多事情朱元璋看的都比別人要透徹深邃。
隻是整個朝廷之中一直都沒有一個人去告訴朱元璋該怎麽做。
更沒有人上書具體的行動辦法。
“大明帝國十五省每年餓死的人不在少數,雖說陛下不微服尋訪,但是現在也沒有人敢徇私舞弊,
拿人命開玩笑吧,餓殍遍地之時,陛下應該也吃不下飯吧?”
朱元璋聞言點頭。
朱雄說的不錯,雖然朱元璋是一國之君,可他從來沒有驕奢淫逸過。
從朱元璋當了皇帝的那天起,他一直都是勤儉節約的好皇帝。
而一個帝國之君都如此勤儉解決了,那麽手底下的人更應該如此。
可是事情往往發生的不盡人意,在朱元璋如此嚴苛的手段之下,依舊有無數的貪官汙吏出現。
朱元璋極其痛恨這樣的人 ,鐵血手段層出不窮,而那些貪官汙吏卻沒有減少很多。
追其根本,這些官吏是窮怕了,不敢不貪!
“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這件事還需要商議,現在你剛剛打下倭寇,如果咱讓你下西洋的話,
隻怕有所不妥,正好因為倭寇戰敗,咱已經大赦天下了,同時,我讓六王入京,共慶我大明開疆擴域的大事。”
“跟我迴京師,一起探討這件事。”
朱元璋默默的看著朱雄說道。
“好!”
朱雄也點點頭頷首道。
“嗯,那麽就這麽定了,你說的事情咱會記下來的,六王迴京,是一件大事,
到時候你好好的和你的幾個叔叔熟悉熟悉,免得以後都不認識你,也不願意支持你!”
“這……好吧……”
朱雄漸漸明白了過來,原來朱元璋讓六王迴京不是為了別的事情。
而是告訴六王他那個走丟了的孫子又迴來了,這是讓六王認識一下朱雄,建立一下感情。
像朱雄這樣心高氣傲的人隻怕也不願意東奔西走,去和六王拉近感情。
所以朱元璋隻能讓他們都迴到自己的身邊,而朱雄剛剛拿下倭寇。
自朱雄拿下倭寇之後,倭寇就再也沒有自己的皇族了。
也就是說,現在的倭寇已經是大明的地盤。
朱元璋自然要就這件事好好的慶祝一番。
同時讓全天下的人都認識認識一下朱雄。
現在朱元璋還沒有想好如何讓朱雄出現在全天下人的麵前,畢竟朱雄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他朱元璋的嫡長孫。
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身份,尤其是現在,在朱雄沒有出現之前。
大明帝國的下一任皇帝就是朱允炆,而他也作為皇太子已經開始幫朱元璋打理朝政了。
可當朱雄出現以後,隻怕朱允炆的地位馬上就要動搖了。
朱元璋不是沒有考慮過這樣的事情,畢竟朱允炆已經接手了那麽久。
他已經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下一個皇帝,可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相處了這麽久。
他覺得朱允炆未必就是一個值得托付的人,如果不是因為朱允炆在許多事情都做錯了。
如果不是因為朱元璋一開始就看出來朱允炆搞不贏那些淮西勳貴。
他也不會拿藍玉的命開刀。
為了防止不測,也是為了穩固皇權地位。
朱元璋不得不做出雷厲風行的手段。
殘忍無比的殺死那些有錯但沒有鑄成大錯的勳貴們。
朱元璋說完以後,提起毛筆洋洋灑灑的寫下了一道聖旨,龍飛鳳舞之下筆墨揮灑。
不一會的時間,朱元璋便寫好了,他將聖旨拿給朱雄看了看。
“六王迴來以後,不僅商量下西洋的事情,還有其他的事情商量,有人說我的兒子太多,封地太多,
子子孫孫持續下去,隻怕到時候整個大明都是我朱家的兒子孫子曾孫子,你說有沒有什麽辦法解決?”
朱雄看著筆墨未幹的聖旨,思考了一會道:
“削兵權,減封地,扣供奉。”
“嗬嗬!”
朱元璋看著朱雄道:
“你這辦法也是一個辦法,可是咱不想這麽做,算了,現在也想不出來好辦法,到時候再說吧。”
朱雄點點頭。
其實朱元璋已經發現了給王子封領地的弊端了。
可他也不想自己的兒子慢慢的失去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畢竟在朱元璋的眼裏,自己的兒子就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就是自己的孫子。
這些兒子和孫子理應幫助老朱家的江山,當有人起兵造反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們會出手。
當有地方出現災難的時候,他的兒子們也會出手,皇帝一個人辦不到的事情。
其他的王可以去幫忙辦了。
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建設這個來之不易的帝國。
可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
在他百年以後,朱允炆登基上位,他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而且削的那麽理所當然,削的那麽殘忍無情,這自然招來了其他的藩王不滿。
爹在的時候大家一家親,不在以後,那就不好意思了。
哪有一個侄子一天到晚想著自己砍叔叔腦袋的,也就是那個時候起,燕王朱棣造反了。
在朱元璋死了麽多久以後,大明皇帝易主,久負盛名的永樂大帝正式登基成功!
朱元璋自然想不到自己的身後事,如果他能知道。
隻怕現在已經快馬加鞭迴到京師,狠狠的朱允炆兩個大巴掌!
朱雄也沒有將這些事情告訴朱元璋,且不說朱元璋信不信。
朱雄自己也懶得去說,曆史已經因為自己而發生了改變。
未來的事情都是不可預見,循規蹈矩已經不是一條好出路了。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的肩膀,道:
“再休息一日,然後我們一起迴京,你還有什麽事情沒有做完的,現在可以去做了。”
“是……”
“……”
北平府。
燕王朱棣的府邸之中。
此刻一長相恬靜的女子正快步的走進書房。
她不施粉黛,眼眸之中精光閃閃,水汪汪的大眼睛泛著溫柔的眸光。
“夫君這是父皇給你的聖旨!”
說著,徐妙雲便將朱元璋手寫的聖旨放在了案幾之上。
孔武有力的朱棣見狀,急忙起身,顧不得擦拭手上的水漬,忙不迭道:
“快給我念念!”
“嗯!”
徐妙雲微笑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朱雄征倭有功,敕封龍虎大將軍,同令六王入京,共慶天澤……”
“朱雄?”
朱棣莫名其妙的看著徐妙雲道:
“這個朱雄是誰?為何聽著如此耳熟!”
“父皇讓我入京,竟然是為了一名龍虎大將軍!”
朱棣看著徐妙雲不解的問道。
“嗬嗬,你都 不知道朱雄是誰?現在整個北平府都知道朱雄是誰,你卻不知道,
唉……讓我怎麽說你好啊,一天天的窩在軍營裏麵,都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
麵對徐妙雲的數落,朱棣並未生氣。
這些年來他和徐妙雲一直都在北平府。
匈奴時不時的過來騷擾一下,這讓朱棣倍感頭疼。
不知道多少次都是徐妙雲為他解圍,號稱女諸葛的徐妙雲善用兵法。
與匈奴連年交戰徐妙雲倒是出了不少計策。
朱棣三番五次的想要和匈奴正麵開戰,可是匈奴也聰明至極,向來隻是小打小鬧。
也不打算和北涼鐵騎正麵開戰,今天朱棣又在研究漠北戰局。
他似乎想到了什麽,眉頭一皺道:
“這個朱雄我想起來了,是不是一個人獨守孤城,後來殺上了鹿兒島的那個,而且上個月據說已經前往東京了!”
“唉,夫君啊,你到底有沒有好好聽我說話啊,現在朱雄已經是龍虎大將軍了,
這就證明他已經把倭寇打服了,說不定過些時父皇看你打不贏匈奴讓朱雄來 的!”
“那怎麽可能!”
朱棣眉頭一皺,道:
“匈奴是那麽好打的嗎?倭寇不過是一個彈丸之地罷了,能和幾十萬的匈奴人比?
而且漠北草原如此遼闊,進來容易出去難,正當自己是戰神霍去病了?封狼居胥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
“嘻嘻,我也就是這麽一說而已,夫君你鎮守漠北辛苦了,現在也該去京師放鬆放鬆,這次父皇讓你去京師,可能有很重要的事情。”
朱棣聞言,低頭思索了片刻道:
“大明現在是大一統的局麵,任何王爺無召不進京,這是鐵一般的規矩,父皇讓我現在進京,的確是有什麽大事情,妙雲你說是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