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烏雲從西郊蜂擁而來,密布天空,大雨卻遲遲不落下來。
在這種引而不發,極度壓抑沉悶的局勢中,王公用帶有繩子的箭矢狩獵。他不向上射那些飛禽走獸,卻低頭彎腰去捕捉藏在洞穴中的獵物。
這是告訴我們,有時候不要向上求而要向下求,不要向外求而要向內求。
同治帝(1856年-1875年)繼位的時候不到六歲,而其生母慈禧太後還不到二十七歲,叔叔恭親王奕?不滿三十歲,都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
鹹豐帝為了幫兒子穩定政局,臨死前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輔政,這就是顧命八大臣。又將刻有“禦賞”的禦印授予鈕祜祿皇後,將刻有“同道堂” 的禦印授予同治帝,由懿貴妃掌管,遺詔命新帝所頒詔書,需要同蓋兩枚禦印才能生效。
他的這種安排,顯然是有穩固鈕鈷祿皇後權力,遏製懿貴妃的用意。
顧命八大臣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位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和肅順。
這三人都是滿清宗室。其中載垣和端華都是世襲鐵帽子王,地位很高但才具平庸。
愛新覺羅·肅順(1816年-1861年)是端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也是鹹豐帝原配妻子孝德顯皇後的舅舅。他果決幹練,勇於治事,成為八大臣中的最關鍵人物。
在鹹豐帝病危之時,肅順為防止懿貴妃專權,曾建議鹹豐帝將其賜死以免後患,未被采納。
鹹豐帝駕崩後,肅順為消除懿貴妃的潛在危險,一度采取抑西揚東的策略,為鈕鈷祿皇後加封皇太後,卻隻封懿貴妃為懿貴太妃。
名份問題很重要,懿貴妃為此拒絕到鹹豐帝靈前奠酒行禮。
這就尷尬了,顧命八大臣一番緊急磋商後隻得妥協,尊鈕鈷祿氏為“母後皇太後”,上徽號慈安;尊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慈禧。
因為這次爭執,兩宮皇太後之間鬧得不是很愉快。肅順自作聰明地分別拜見兩宮太後,試圖擴大矛盾分化她們。
但他顯然低估了兩位太後的智商。能在後宮中活到最後且混得風生水起的,哪一個不是見多識廣、善於鬥爭的聰明女子?
慈禧太後率先出招,暗中使人上書,以皇帝年幼無法親理朝政為由,奏請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
肅順等人欺負帝幼後弱,態度專橫跋扈,本就引起了慈安太後的不滿。現在慈禧太後拋來共同掌權的橄欖枝,她立刻伸手接了過來。
兩人關係迅速改善。
顧命八大臣當然不會坐視兩宮坐大,使自己的權力被削弱,以“本朝未有皇太後垂簾”的理由堅決反對。據說八位大臣激動到已無人臣之禮,當眾大聲咆哮,把小皇帝嚇得尿了褲子。
這更堅定了慈安太後支持慈禧對付他們的決心。
在熱河行宮,兩宮太後與顧命八大臣各有優劣。
兩宮太後掌握禦印,年幼的同治帝為滿清正統。她們的地位至高無上,掌握著名義上的最高權力。
顧命八大臣則受先帝遺囑輔政,他們在熱河行宮擁有龐大的勢力,有足夠的力量影響帝後的決策,他們掌握著實際的權力。
雙方彼此忌憚,相互克製,局麵如濃雲密布,表麵平靜,實則沉悶到令人窒息。
在膠著的局麵中,慈禧太後沒有謀求在權鬥中正麵硬剛,而是敏銳地打開視野,發現了兩個被顧命八大臣忽視的重要人物,鹹豐帝的兩位弟弟恭親王奕?和愛新覺羅·奕譞(1840年—1891年)。
奕譞是慈禧太後的妹夫,光緒帝的生父,此時擔任正黃旗漢軍都統兼步兵統領,掌握著北京衛戍部隊的軍權。
這兩人被肅順排斥在最高權力之外,地位不高不低,本已心生不滿。在接到慈禧太後的示好後,果斷地選擇支持小皇帝和太後。
局麵在這一刻逆轉。
1861年9月23日,大行皇帝梓宮從熱河啟駕返京。同治帝與兩宮皇太後陪同靈駕一天後,就以皇帝年幼、太後是婦人為由先行趕路,比靈駕提前四天到京。
她們先後召見恭親王奕?和醇郡王奕譞,用四天時間做好了充分準備。
奕?被任命為議政王、軍機大臣,主持政變大局。
奕譞提前擬好諭旨,將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掠、百姓受驚、鹹豐帝出巡的所有責任全部扣到顧命八大臣頭上,解除他們的軍機大臣之職,
文祥則上書奏請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
大行皇帝梓宮抵達京師後,顧命八大臣猝不及防之下被逮捕。載垣、端華被賜自盡,肅順當街問斬,其餘五人盡數褫職。
據說肅順在臨刑前大聲叫嚷道:沒有想到上了小娘們兒的當。
不日,愛新覺羅·載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同治。意為兩宮垂簾聽政,與皇帝、清貴共同治理朝政。
兩宮太後垂簾聽政之處設在大內養心殿東間,格局如下:
同治帝端坐前方龍椅,其後掛設黃幔。慈安太後與慈禧太後並坐黃幔之後,奕?侍立於左首,奕譞侍立於右首。這五人共同組成了同治帝時期滿清朝政的最高權力。
這次政變,開啟了慈禧太後掌權的時代。
在兩宮太後的信任和支持下,奕?擢用賢才,委權督撫,委任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人重臣推行洋務運動,實現了所謂的同治中興。
就在英法聯軍持續肆虐中國土地,清朝宮廷發生政變的時候,太平軍和撚軍依然在大江南北武裝抗清,順便打擊外國侵略者。
張洛行一度被封為太平天國征北主將,率撚軍主力與太平天國李秀成部會師,配合太平軍取得三河鎮大捷。
清政府作出的戰略判斷是:外國人勞師遠征,覆滅不了滿清政權,太平天國和撚軍才是心腹大患,要不惜一切剿滅他們,拔掉這些眼中釘肉中刺。他們一邊向歐美列強投降,一邊起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重建江南、江北大營,集中力量先平定內亂。
在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對太平天國形成壓製態勢之後,僧格林沁被重新啟用,率軍剿撚。他率三千騎兵、二千步兵、五千綠營兵出師河間,轉戰山東濟寧、兗州一帶。
在先鋒部隊接連吃了幾個敗仗後,僧格林沁決定親自率主力部隊攻擊撚軍。
烏雲從西郊蜂擁而來,密布天空,大雨卻遲遲不落下來。
在這種引而不發,極度壓抑沉悶的局勢中,王公用帶有繩子的箭矢狩獵。他不向上射那些飛禽走獸,卻低頭彎腰去捕捉藏在洞穴中的獵物。
這是告訴我們,有時候不要向上求而要向下求,不要向外求而要向內求。
同治帝(1856年-1875年)繼位的時候不到六歲,而其生母慈禧太後還不到二十七歲,叔叔恭親王奕?不滿三十歲,都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
鹹豐帝為了幫兒子穩定政局,臨死前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輔政,這就是顧命八大臣。又將刻有“禦賞”的禦印授予鈕祜祿皇後,將刻有“同道堂” 的禦印授予同治帝,由懿貴妃掌管,遺詔命新帝所頒詔書,需要同蓋兩枚禦印才能生效。
他的這種安排,顯然是有穩固鈕鈷祿皇後權力,遏製懿貴妃的用意。
顧命八大臣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位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和肅順。
這三人都是滿清宗室。其中載垣和端華都是世襲鐵帽子王,地位很高但才具平庸。
愛新覺羅·肅順(1816年-1861年)是端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也是鹹豐帝原配妻子孝德顯皇後的舅舅。他果決幹練,勇於治事,成為八大臣中的最關鍵人物。
在鹹豐帝病危之時,肅順為防止懿貴妃專權,曾建議鹹豐帝將其賜死以免後患,未被采納。
鹹豐帝駕崩後,肅順為消除懿貴妃的潛在危險,一度采取抑西揚東的策略,為鈕鈷祿皇後加封皇太後,卻隻封懿貴妃為懿貴太妃。
名份問題很重要,懿貴妃為此拒絕到鹹豐帝靈前奠酒行禮。
這就尷尬了,顧命八大臣一番緊急磋商後隻得妥協,尊鈕鈷祿氏為“母後皇太後”,上徽號慈安;尊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慈禧。
因為這次爭執,兩宮皇太後之間鬧得不是很愉快。肅順自作聰明地分別拜見兩宮太後,試圖擴大矛盾分化她們。
但他顯然低估了兩位太後的智商。能在後宮中活到最後且混得風生水起的,哪一個不是見多識廣、善於鬥爭的聰明女子?
慈禧太後率先出招,暗中使人上書,以皇帝年幼無法親理朝政為由,奏請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
肅順等人欺負帝幼後弱,態度專橫跋扈,本就引起了慈安太後的不滿。現在慈禧太後拋來共同掌權的橄欖枝,她立刻伸手接了過來。
兩人關係迅速改善。
顧命八大臣當然不會坐視兩宮坐大,使自己的權力被削弱,以“本朝未有皇太後垂簾”的理由堅決反對。據說八位大臣激動到已無人臣之禮,當眾大聲咆哮,把小皇帝嚇得尿了褲子。
這更堅定了慈安太後支持慈禧對付他們的決心。
在熱河行宮,兩宮太後與顧命八大臣各有優劣。
兩宮太後掌握禦印,年幼的同治帝為滿清正統。她們的地位至高無上,掌握著名義上的最高權力。
顧命八大臣則受先帝遺囑輔政,他們在熱河行宮擁有龐大的勢力,有足夠的力量影響帝後的決策,他們掌握著實際的權力。
雙方彼此忌憚,相互克製,局麵如濃雲密布,表麵平靜,實則沉悶到令人窒息。
在膠著的局麵中,慈禧太後沒有謀求在權鬥中正麵硬剛,而是敏銳地打開視野,發現了兩個被顧命八大臣忽視的重要人物,鹹豐帝的兩位弟弟恭親王奕?和愛新覺羅·奕譞(1840年—1891年)。
奕譞是慈禧太後的妹夫,光緒帝的生父,此時擔任正黃旗漢軍都統兼步兵統領,掌握著北京衛戍部隊的軍權。
這兩人被肅順排斥在最高權力之外,地位不高不低,本已心生不滿。在接到慈禧太後的示好後,果斷地選擇支持小皇帝和太後。
局麵在這一刻逆轉。
1861年9月23日,大行皇帝梓宮從熱河啟駕返京。同治帝與兩宮皇太後陪同靈駕一天後,就以皇帝年幼、太後是婦人為由先行趕路,比靈駕提前四天到京。
她們先後召見恭親王奕?和醇郡王奕譞,用四天時間做好了充分準備。
奕?被任命為議政王、軍機大臣,主持政變大局。
奕譞提前擬好諭旨,將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掠、百姓受驚、鹹豐帝出巡的所有責任全部扣到顧命八大臣頭上,解除他們的軍機大臣之職,
文祥則上書奏請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
大行皇帝梓宮抵達京師後,顧命八大臣猝不及防之下被逮捕。載垣、端華被賜自盡,肅順當街問斬,其餘五人盡數褫職。
據說肅順在臨刑前大聲叫嚷道:沒有想到上了小娘們兒的當。
不日,愛新覺羅·載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同治。意為兩宮垂簾聽政,與皇帝、清貴共同治理朝政。
兩宮太後垂簾聽政之處設在大內養心殿東間,格局如下:
同治帝端坐前方龍椅,其後掛設黃幔。慈安太後與慈禧太後並坐黃幔之後,奕?侍立於左首,奕譞侍立於右首。這五人共同組成了同治帝時期滿清朝政的最高權力。
這次政變,開啟了慈禧太後掌權的時代。
在兩宮太後的信任和支持下,奕?擢用賢才,委權督撫,委任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人重臣推行洋務運動,實現了所謂的同治中興。
就在英法聯軍持續肆虐中國土地,清朝宮廷發生政變的時候,太平軍和撚軍依然在大江南北武裝抗清,順便打擊外國侵略者。
張洛行一度被封為太平天國征北主將,率撚軍主力與太平天國李秀成部會師,配合太平軍取得三河鎮大捷。
清政府作出的戰略判斷是:外國人勞師遠征,覆滅不了滿清政權,太平天國和撚軍才是心腹大患,要不惜一切剿滅他們,拔掉這些眼中釘肉中刺。他們一邊向歐美列強投降,一邊起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重建江南、江北大營,集中力量先平定內亂。
在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對太平天國形成壓製態勢之後,僧格林沁被重新啟用,率軍剿撚。他率三千騎兵、二千步兵、五千綠營兵出師河間,轉戰山東濟寧、兗州一帶。
在先鋒部隊接連吃了幾個敗仗後,僧格林沁決定親自率主力部隊攻擊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