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做任何事,有付出才有迴報。
好比出去打獵時發現一隻野雞,我們總要朝它射去一支箭,才能抓住它。當我們背著野雞滿載而歸後,妻子會開心地豎起大拇指,說相公真棒。
孫承宗,應該是明末遼事中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他前後兩次督師遼東,奠定了明朝遼東防務的基本格局,同時提拔了袁崇煥、祖大壽、馬世龍等一大批名將。
袁崇煥賴以建功立業的關寧錦防線,由他一手構建完成。關寧錦防線以四百裏疆域、九大堅城和四十五座城堡彼此拱衛,號稱“以四百裏金湯為千萬年屏翰”,絕非浪得虛名。這條防線拒滿清於關外二十餘年,直到吳三桂投降才宣告失守。
重迴遼東的孫承宗,很快發現物是人非。
現在的邊將已不是當年的邊將,未必肯聽他的話。現在的崇禎帝也不再是當年的天啟帝,不可能無條件信任他和重用他。
孫承宗在關寧錦防線,一邊繼續推進複遼大業,一邊忙著和當地將帥官吏內鬥。
與此同時,孫承宗出巡關寧錦防線後,上疏提出重建關寧軍及車營需要六十萬兩銀子。崇禎帝僅做口頭勉勵,卻沒有撥付任何錢銀。
他也沒有辦法。國家內憂外患,處處要用錢,財政早已捉襟見肘。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將帥不和,兜中無錢,右屯及大、小淩河城堡的修複工程因此一拖再拖,直至被迫中途停工。
當孫承宗親自到大淩河察看時,發現大淩河城堡修複工程隻需十來天便可竣工,於是趕緊上書,表示不另請朝廷一錢一炮,不另增朝廷一兵一馬,力爭搶在秋高馬肥之前建成。然而,兵部轉來八字聖旨:暫停修城、撤迴班軍。
就在孫承宗圍繞大淩河的修複不斷力爭之時,後金大軍已兵臨城下。此時的大淩河城中,隻有二萬餘專事修築的班軍,軍事作戰水平極低。但後金軍隻是部署重兵,圍而不攻。
誰都能看出來,後金軍明晃晃的是在實行圍點打援戰術。
但孫承宗想得更深遠一些。他既要解大淩之圍,還要預防後金大軍再次繞道襲擊京師。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以騎兵吸引敵方打援軍的注意力,再派步兵乘虛而入支援大淩。但遼東巡撫丘禾嘉表示不認可。
當督、撫二人的意見不統一,整個邊軍係統隻能枯守待命,整整一個月無法展開有效的軍事行動,直到崇禎帝傳旨催戰。
孫承宗的部署本來沒有毛病。明軍在前期也取得幾次勝利,並順勢擊退了襲擊錦州的後金軍。
問題出在支援大淩河的明軍身上。他們盡量隱蔽行軍,在距離大淩河隻有十五裏的長山之上,終於遭遇了後金騎兵。
明軍以步兵對騎兵,頓時全線潰敗。
一個月後,大淩河守將祖大壽獻城降金。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他守城到糧絕薪盡,一些修城的夫役、商賈和傷兵都已被殺來吃掉了,這才被迫投降。他戎馬一生,從萬曆朝鮮戰爭到鬆錦之戰,在其長達五十餘年的軍事生涯中,先後與日本、蒙古、女真人交手,稱得上身經百戰。
他與清軍戰鬥二十多年,為保衛遼東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先後兩次降清,為清朝帶來大批漢將,稱得上賣國賣友。
戰後,孫承宗上疏請罪,並連上十二道奏章請求告老還鄉。
他是個悲劇性的英雄人物。明朝已經病入膏肓,他徒有報國誌,卻已無力迴天。若幹年後,清軍入關圍攻高陽城時,他率全家老小,指揮高陽軍民抗擊清軍直至彈盡糧絕。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八個侄子孫以及三十餘名婦孺全部戰死或被殺害。幸好六歲的小孫子孫之澧和他的媽媽躲在草叢中僥幸逃生,總算維持孫氏血脈不絕。
孫承宗被俘後,清軍將士對他極為尊重,尊稱他為孫宰相,試圖勸降。孫承宗則破口大罵清將一心求死。清將見狀,默然在在地上鋪下一片葦席。孫承宗遙拜北京城後,從容自縊。他死後諡號“文忠”,追贈太師。就連清朝皇帝也佩服他的節義,乾隆帝追諡他為“忠定”。
他用自己的命,贏得後世的讚譽和美名,一如當年的文天祥、陸秀夫。
崇禎帝也是一個明知不可為而拚命為之的悲劇人物。
他是如此的勤勉,但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左右的。
大約十五世紀開始,全球氣候進入相對寒冷的小冰河期。崇禎年間小冰河期更加嚴重,引起天災頻發,糧食歉收,尤以西北和中原地區受災嚴重。這是天災。
經過近三百年治亂循環,明朝吏治已腐朽到骨子裏。官僚、地主、士紳、富豪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聽任天下災害頻仍而田賦不減,造成社會矛盾日益激化,這是人禍。
從崇禎元年起,陝西各地走投無路的農民與邊鎮逃兵、驛卒紛紛揭竿起義。流寇數量龐大,成群結隊四處流浪。他們雖然不是正規軍,卻造成了社會的震蕩不安。
為保社會穩定,明朝不是想方設法賑濟災民,而是派出大批軍馬鎮壓。這條路顯然走歪了,從此明朝在外敵和內亂這兩條戰線上疲於奔命。
如果沒有內部的天災人禍,明朝在遼東邊境的對金戰爭也許不必打得如此狼狽。
同樣,如果沒有後金持續入侵北部邊境,崇禎帝也許不至於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當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時,深知大勢已去的崇禎帝開始怨天尤人,他流淚說道:“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
當李自成一層層叩開北京城大門時,崇禎帝奮然喊出國君死社稷的口號,隨即斥責群臣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
在他不斷地無能狂怒,胡亂指責時,群臣已與他離心離德。一千四百餘名大小官吏打開城門,向李自成投降。
如此壯觀的景象,崇禎帝能想到嗎?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陪著他在煤山自縊的,隻有一個貼身太監王承恩,而已。
君記否,當年南宋君臣崖山之壯烈?
在北京城被破前夕,崇禎帝做出了一個愧對列祖列宗的決定。他封遼東總兵吳三桂為平西伯、平賊將軍左良玉為寧南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下詔命吳三桂、唐通等人放棄寧遠,率兵入衛。
做任何事,有付出才有迴報。
好比出去打獵時發現一隻野雞,我們總要朝它射去一支箭,才能抓住它。當我們背著野雞滿載而歸後,妻子會開心地豎起大拇指,說相公真棒。
孫承宗,應該是明末遼事中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他前後兩次督師遼東,奠定了明朝遼東防務的基本格局,同時提拔了袁崇煥、祖大壽、馬世龍等一大批名將。
袁崇煥賴以建功立業的關寧錦防線,由他一手構建完成。關寧錦防線以四百裏疆域、九大堅城和四十五座城堡彼此拱衛,號稱“以四百裏金湯為千萬年屏翰”,絕非浪得虛名。這條防線拒滿清於關外二十餘年,直到吳三桂投降才宣告失守。
重迴遼東的孫承宗,很快發現物是人非。
現在的邊將已不是當年的邊將,未必肯聽他的話。現在的崇禎帝也不再是當年的天啟帝,不可能無條件信任他和重用他。
孫承宗在關寧錦防線,一邊繼續推進複遼大業,一邊忙著和當地將帥官吏內鬥。
與此同時,孫承宗出巡關寧錦防線後,上疏提出重建關寧軍及車營需要六十萬兩銀子。崇禎帝僅做口頭勉勵,卻沒有撥付任何錢銀。
他也沒有辦法。國家內憂外患,處處要用錢,財政早已捉襟見肘。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將帥不和,兜中無錢,右屯及大、小淩河城堡的修複工程因此一拖再拖,直至被迫中途停工。
當孫承宗親自到大淩河察看時,發現大淩河城堡修複工程隻需十來天便可竣工,於是趕緊上書,表示不另請朝廷一錢一炮,不另增朝廷一兵一馬,力爭搶在秋高馬肥之前建成。然而,兵部轉來八字聖旨:暫停修城、撤迴班軍。
就在孫承宗圍繞大淩河的修複不斷力爭之時,後金大軍已兵臨城下。此時的大淩河城中,隻有二萬餘專事修築的班軍,軍事作戰水平極低。但後金軍隻是部署重兵,圍而不攻。
誰都能看出來,後金軍明晃晃的是在實行圍點打援戰術。
但孫承宗想得更深遠一些。他既要解大淩之圍,還要預防後金大軍再次繞道襲擊京師。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以騎兵吸引敵方打援軍的注意力,再派步兵乘虛而入支援大淩。但遼東巡撫丘禾嘉表示不認可。
當督、撫二人的意見不統一,整個邊軍係統隻能枯守待命,整整一個月無法展開有效的軍事行動,直到崇禎帝傳旨催戰。
孫承宗的部署本來沒有毛病。明軍在前期也取得幾次勝利,並順勢擊退了襲擊錦州的後金軍。
問題出在支援大淩河的明軍身上。他們盡量隱蔽行軍,在距離大淩河隻有十五裏的長山之上,終於遭遇了後金騎兵。
明軍以步兵對騎兵,頓時全線潰敗。
一個月後,大淩河守將祖大壽獻城降金。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他守城到糧絕薪盡,一些修城的夫役、商賈和傷兵都已被殺來吃掉了,這才被迫投降。他戎馬一生,從萬曆朝鮮戰爭到鬆錦之戰,在其長達五十餘年的軍事生涯中,先後與日本、蒙古、女真人交手,稱得上身經百戰。
他與清軍戰鬥二十多年,為保衛遼東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先後兩次降清,為清朝帶來大批漢將,稱得上賣國賣友。
戰後,孫承宗上疏請罪,並連上十二道奏章請求告老還鄉。
他是個悲劇性的英雄人物。明朝已經病入膏肓,他徒有報國誌,卻已無力迴天。若幹年後,清軍入關圍攻高陽城時,他率全家老小,指揮高陽軍民抗擊清軍直至彈盡糧絕。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八個侄子孫以及三十餘名婦孺全部戰死或被殺害。幸好六歲的小孫子孫之澧和他的媽媽躲在草叢中僥幸逃生,總算維持孫氏血脈不絕。
孫承宗被俘後,清軍將士對他極為尊重,尊稱他為孫宰相,試圖勸降。孫承宗則破口大罵清將一心求死。清將見狀,默然在在地上鋪下一片葦席。孫承宗遙拜北京城後,從容自縊。他死後諡號“文忠”,追贈太師。就連清朝皇帝也佩服他的節義,乾隆帝追諡他為“忠定”。
他用自己的命,贏得後世的讚譽和美名,一如當年的文天祥、陸秀夫。
崇禎帝也是一個明知不可為而拚命為之的悲劇人物。
他是如此的勤勉,但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左右的。
大約十五世紀開始,全球氣候進入相對寒冷的小冰河期。崇禎年間小冰河期更加嚴重,引起天災頻發,糧食歉收,尤以西北和中原地區受災嚴重。這是天災。
經過近三百年治亂循環,明朝吏治已腐朽到骨子裏。官僚、地主、士紳、富豪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聽任天下災害頻仍而田賦不減,造成社會矛盾日益激化,這是人禍。
從崇禎元年起,陝西各地走投無路的農民與邊鎮逃兵、驛卒紛紛揭竿起義。流寇數量龐大,成群結隊四處流浪。他們雖然不是正規軍,卻造成了社會的震蕩不安。
為保社會穩定,明朝不是想方設法賑濟災民,而是派出大批軍馬鎮壓。這條路顯然走歪了,從此明朝在外敵和內亂這兩條戰線上疲於奔命。
如果沒有內部的天災人禍,明朝在遼東邊境的對金戰爭也許不必打得如此狼狽。
同樣,如果沒有後金持續入侵北部邊境,崇禎帝也許不至於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當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時,深知大勢已去的崇禎帝開始怨天尤人,他流淚說道:“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
當李自成一層層叩開北京城大門時,崇禎帝奮然喊出國君死社稷的口號,隨即斥責群臣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
在他不斷地無能狂怒,胡亂指責時,群臣已與他離心離德。一千四百餘名大小官吏打開城門,向李自成投降。
如此壯觀的景象,崇禎帝能想到嗎?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陪著他在煤山自縊的,隻有一個貼身太監王承恩,而已。
君記否,當年南宋君臣崖山之壯烈?
在北京城被破前夕,崇禎帝做出了一個愧對列祖列宗的決定。他封遼東總兵吳三桂為平西伯、平賊將軍左良玉為寧南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下詔命吳三桂、唐通等人放棄寧遠,率兵入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