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驚雷在頭上炸響,讓人們內心恐慌,惴惴不安。人們一旦心生戒懼,在危險中行走時就會更加小心,反而不會有過失。
光靠皇帝一人治國理政顯然不夠,朝廷必須配備一個勤政能幹的官僚集團,國家機器才能有效運轉。
明宣宗登基後,繼續加強內閣的行政地位。明宣宗製定了條旨或票擬的正規辦事程序,規定由內閣大臣審議奏議並草擬詔令內容以供禦批。對於他們的意見,朱瞻基基本予以采納並詔令各部門施行。
從此以後,內閣事實上已成為皇帝和六部之間的橋梁,並且已具備一定的決策權。他們通過諮議、建言、糾彈、建策軍務、邊事等形式輔佐皇帝,參與朝廷行政、監察、司法、軍務等軍國要事決策。
在明宣宗周圍,逐漸聚集了一批名臣、能臣,共同締造了著名的仁宣之治,其中尤以三楊的貢獻最大。
所謂三楊,是指楊榮、楊士奇、楊溥。這三人各有所長,其中楊榮明達有為,楊士奇博古守正。若事涉軍旅,明宣宗多采納楊榮的意見,若事涉禮儀製度,則多采納楊士奇的意見。
楊榮(1372年-1440年)本名楊子榮。他曆事五朝,參於重修《太祖實錄》及編修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實錄,且親身經曆了明朝內閣大臣的誕生和權力變遷。
明成祖時期,楊子榮便以文淵閣大學士之位出任內閣首輔。
明仁宗時期,他以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任工部尚書,已成皇帝的五品私人秘書升任一品大臣。
明宣宗登基後,楊子榮因定策平漢王叛亂之功進升少傅,曾兩次隨明宣宗巡邊。他為人警敏通達,謀而能斷,被比作唐朝名相姚崇。
他曆仕五朝,經曆大大小小無數風險,其中包括兩次爭奪皇權的兵變,可以說稍有不慎便是滅頂之災。他之所以無災無難到公卿,除了滿腹經綸以外,更在於時時刻刻警惕守正。
他曾經如此說過:“,這是我的原則。我不會感情用事,懷著怒火進言,因為這會引來禍害。”我們來看看他如何做到事君有體,進諫有方。
明成祖取得靖難之役勝利時,楊子榮剛好三十而立。
還是燕王的朱棣誌得意滿,正準備打馬進入應天府,楊子榮突然攔在馬前,問了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殿下是先拜謁太祖陵呢,還是先即位?”
朱棣幡然醒悟,立刻驅馬前往拜謁太祖陵墓。他剛剛率兵擊敗建文帝,身上還背著一個造反的標簽。如果連自己親爹朱元璋的陵墓都不拜就擅自登基為帝,天下人會怎麽看他,史官該怎麽寫他?
楊子榮因此一問而得到朱棣的器重,成為大明首任內閣七學士中年紀最小的一位,獲賜名榮。
楊榮最大的特點是明斷。
有天晚上他值守內閣,忽傳急報寧夏被圍。楊榮向明成祖分析道:“寧夏城堅且百姓習戰,這份奏報到京師已有十幾天,寧夏之圍應該早解了。”夜半時分果然又來奏報,說寧夏之圍已解。這件事,讓明成祖印象非常深刻。
又有一次江西盜匪鬧事,明成祖遣使前往招撫,又命都督韓觀率兵出發,伺機用兵。不久,盜賊接受招撫的捷報傳來,明成祖打算賞賜韓觀。楊榮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捷報發出時,韓觀應還沒抵達目的地,不應該給他論功。
楊榮的傑出才能,使朱棣越來越器重他。
朱棣脾氣很大, 經常大發脾氣搞得大臣們戰戰兢兢。但隻要楊榮一到,他的臉色就多雲轉晴,很多大事當場就能予以決斷。
楊榮不僅謹慎守正,才能傑出,還能善待同僚。
有一次,楊榮與內閣大學士胡廣、金幼孜等人追隨朱棣北征時迷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落單,隨時可能遭遇北元斥候,也有可能遇到山中野獸,不是一般的危險。禍不單行,金幼孜坐下馬馬鞍崩裂,從馬上摔了下來。胡廣等人不敢停留,紛紛策馬奔走,隻有楊榮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馬讓給金幼孜騎,自己則騎那匹沒了鞍具的馬。兩個人深一腳淺一腳通宵趕路,終於在第二天中午與朱棣匯合。
朱棣駕崩後,楊榮鎮定應對,選擇秘不發喪,這才使朱高煦後知後覺,確保朱高熾順利登基。朱高煦起兵叛亂後,也是楊榮力主朱瞻基禦駕親征,最終兵不血刃成功平叛。
楊榮最難得的品質是居高位而不自傲,這使他有極為審慎明確的判斷,常常能料事於機先,從而避免災禍發生。
他輔佐的最後一位皇帝是明英宗。其時三楊輔政,宦官王振漸得寵信卻尚未專橫,朝政秩序尚屬穩定。
有一次王振找到他和楊士奇,關心地詢問:“三位先生年紀漸長,以後有什麽打算呢?”
楊士奇表示要竭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榮則迴答說他們已經老了,無法再為朝廷效力,應當推薦一些後進以報聖上恩德。翌日,他上書舉薦曹鼐、苗衷、陳循、高穀等人,後來都成一代名臣。
楊士奇對此表示不解。楊榮告訴他:“我們縱然攜手扶持,改變不了王振忌憚我們的現實。既然如此,不如推薦幾個自己人擔任要職,大家當同心協力。”
你看,無論什麽時候,楊榮都能保持對潛在危險的基本警惕,然後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對這一點,大楊榮七歲的楊士奇(1366年-1444年)自愧不如。
楊士奇的童年很不幸,剛滿周歲父親就過世了。他的媽媽改嫁德安同知羅性,楊士奇於是改姓羅。幸好羅性是一個通情達理的繼父。楊士奇懂事後,有一次羅家祭祖,他和泥自製了一個土像,用來祭祀楊氏祖先。羅性看到後大加讚賞,恢複了他的楊姓。
但他的厄運還沒有完,羅性因得罪權貴而被發配邊疆,不久去世。楊士奇承擔起了家庭重擔,他一邊開館授徒,一邊奉養母親。他在這樣的境遇下參加科舉鄉試,結果名落孫山。
建文帝時期,因朝廷擬修《明太祖實錄》,楊士奇以一介布衣身份參加了進入翰林院的選拔考試。
考得好,就能出任太祖實錄的編纂官,考得不好,迴家繼續開私塾。
楊士奇的考試成績怎麽樣呢?
驚雷在頭上炸響,讓人們內心恐慌,惴惴不安。人們一旦心生戒懼,在危險中行走時就會更加小心,反而不會有過失。
光靠皇帝一人治國理政顯然不夠,朝廷必須配備一個勤政能幹的官僚集團,國家機器才能有效運轉。
明宣宗登基後,繼續加強內閣的行政地位。明宣宗製定了條旨或票擬的正規辦事程序,規定由內閣大臣審議奏議並草擬詔令內容以供禦批。對於他們的意見,朱瞻基基本予以采納並詔令各部門施行。
從此以後,內閣事實上已成為皇帝和六部之間的橋梁,並且已具備一定的決策權。他們通過諮議、建言、糾彈、建策軍務、邊事等形式輔佐皇帝,參與朝廷行政、監察、司法、軍務等軍國要事決策。
在明宣宗周圍,逐漸聚集了一批名臣、能臣,共同締造了著名的仁宣之治,其中尤以三楊的貢獻最大。
所謂三楊,是指楊榮、楊士奇、楊溥。這三人各有所長,其中楊榮明達有為,楊士奇博古守正。若事涉軍旅,明宣宗多采納楊榮的意見,若事涉禮儀製度,則多采納楊士奇的意見。
楊榮(1372年-1440年)本名楊子榮。他曆事五朝,參於重修《太祖實錄》及編修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實錄,且親身經曆了明朝內閣大臣的誕生和權力變遷。
明成祖時期,楊子榮便以文淵閣大學士之位出任內閣首輔。
明仁宗時期,他以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任工部尚書,已成皇帝的五品私人秘書升任一品大臣。
明宣宗登基後,楊子榮因定策平漢王叛亂之功進升少傅,曾兩次隨明宣宗巡邊。他為人警敏通達,謀而能斷,被比作唐朝名相姚崇。
他曆仕五朝,經曆大大小小無數風險,其中包括兩次爭奪皇權的兵變,可以說稍有不慎便是滅頂之災。他之所以無災無難到公卿,除了滿腹經綸以外,更在於時時刻刻警惕守正。
他曾經如此說過:“,這是我的原則。我不會感情用事,懷著怒火進言,因為這會引來禍害。”我們來看看他如何做到事君有體,進諫有方。
明成祖取得靖難之役勝利時,楊子榮剛好三十而立。
還是燕王的朱棣誌得意滿,正準備打馬進入應天府,楊子榮突然攔在馬前,問了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殿下是先拜謁太祖陵呢,還是先即位?”
朱棣幡然醒悟,立刻驅馬前往拜謁太祖陵墓。他剛剛率兵擊敗建文帝,身上還背著一個造反的標簽。如果連自己親爹朱元璋的陵墓都不拜就擅自登基為帝,天下人會怎麽看他,史官該怎麽寫他?
楊子榮因此一問而得到朱棣的器重,成為大明首任內閣七學士中年紀最小的一位,獲賜名榮。
楊榮最大的特點是明斷。
有天晚上他值守內閣,忽傳急報寧夏被圍。楊榮向明成祖分析道:“寧夏城堅且百姓習戰,這份奏報到京師已有十幾天,寧夏之圍應該早解了。”夜半時分果然又來奏報,說寧夏之圍已解。這件事,讓明成祖印象非常深刻。
又有一次江西盜匪鬧事,明成祖遣使前往招撫,又命都督韓觀率兵出發,伺機用兵。不久,盜賊接受招撫的捷報傳來,明成祖打算賞賜韓觀。楊榮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捷報發出時,韓觀應還沒抵達目的地,不應該給他論功。
楊榮的傑出才能,使朱棣越來越器重他。
朱棣脾氣很大, 經常大發脾氣搞得大臣們戰戰兢兢。但隻要楊榮一到,他的臉色就多雲轉晴,很多大事當場就能予以決斷。
楊榮不僅謹慎守正,才能傑出,還能善待同僚。
有一次,楊榮與內閣大學士胡廣、金幼孜等人追隨朱棣北征時迷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落單,隨時可能遭遇北元斥候,也有可能遇到山中野獸,不是一般的危險。禍不單行,金幼孜坐下馬馬鞍崩裂,從馬上摔了下來。胡廣等人不敢停留,紛紛策馬奔走,隻有楊榮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馬讓給金幼孜騎,自己則騎那匹沒了鞍具的馬。兩個人深一腳淺一腳通宵趕路,終於在第二天中午與朱棣匯合。
朱棣駕崩後,楊榮鎮定應對,選擇秘不發喪,這才使朱高煦後知後覺,確保朱高熾順利登基。朱高煦起兵叛亂後,也是楊榮力主朱瞻基禦駕親征,最終兵不血刃成功平叛。
楊榮最難得的品質是居高位而不自傲,這使他有極為審慎明確的判斷,常常能料事於機先,從而避免災禍發生。
他輔佐的最後一位皇帝是明英宗。其時三楊輔政,宦官王振漸得寵信卻尚未專橫,朝政秩序尚屬穩定。
有一次王振找到他和楊士奇,關心地詢問:“三位先生年紀漸長,以後有什麽打算呢?”
楊士奇表示要竭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榮則迴答說他們已經老了,無法再為朝廷效力,應當推薦一些後進以報聖上恩德。翌日,他上書舉薦曹鼐、苗衷、陳循、高穀等人,後來都成一代名臣。
楊士奇對此表示不解。楊榮告訴他:“我們縱然攜手扶持,改變不了王振忌憚我們的現實。既然如此,不如推薦幾個自己人擔任要職,大家當同心協力。”
你看,無論什麽時候,楊榮都能保持對潛在危險的基本警惕,然後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對這一點,大楊榮七歲的楊士奇(1366年-1444年)自愧不如。
楊士奇的童年很不幸,剛滿周歲父親就過世了。他的媽媽改嫁德安同知羅性,楊士奇於是改姓羅。幸好羅性是一個通情達理的繼父。楊士奇懂事後,有一次羅家祭祖,他和泥自製了一個土像,用來祭祀楊氏祖先。羅性看到後大加讚賞,恢複了他的楊姓。
但他的厄運還沒有完,羅性因得罪權貴而被發配邊疆,不久去世。楊士奇承擔起了家庭重擔,他一邊開館授徒,一邊奉養母親。他在這樣的境遇下參加科舉鄉試,結果名落孫山。
建文帝時期,因朝廷擬修《明太祖實錄》,楊士奇以一介布衣身份參加了進入翰林院的選拔考試。
考得好,就能出任太祖實錄的編纂官,考得不好,迴家繼續開私塾。
楊士奇的考試成績怎麽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