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卦六爻講述了明朝三大才子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明朝三大才子,指解縉、楊慎和徐渭三人。其中解縉被推為博學第一,楊慎被評為博覽第一,徐渭則被視為多才第一。
明朝三大才子各有千秋,但若論當時的影響力以及對中國文學的貢獻,我願稱《永樂大典》的總編纂官解縉(1369年—1415年)為最強。
解縉妥妥的少年天才。他兩歲就能認字,五歲已能出口成詩,十歲就能日記萬言,人稱神童。十一歲已通四書五經傳注義理,十三歲已遍覽儒家經典。他十八歲參加江西鄉試,高中解元;二十歲赴京會試,獲第七名;不久參加殿試,得第十名。
作為明朝第一任內閣首輔,他常伴雄主明成祖朱棣左右,雖說伴君如伴虎,但他總能憑借超絕的才情,機敏的反應化險為夷,“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有一次,明成祖在皇家園林閑遊,他登上一座石橋台階,突然迴頭問解縉:這該怎麽說?
解縉迴答說:這叫一步高過一步。
明成祖微笑不語,等到下橋的時候他突然轉頭,又問同樣的問題。
解縉不慌不忙,說這叫後麵更高過前麵。
看,好話被他說完了。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常伴君王身側,總有不小心忤逆帝心的時候。
公元1406年8月,明成祖命成國公朱能領兵出征安南,解縉出言反對。明成祖從此開始疏遠解縉,當年賜二品紗羅衣的官員中,不包括解縉。“震來厲,億喪貝,”翌年,解縉以“廷試讀卷不公”的罪名,被貶為廣西布政司右參議。他已“躋於九陵”,偏居廣西,遠離朝堂,仍未逃脫政敵的構陷。很快以“參與皇子之間的爭鬥”之罪,被貶為交趾布政司右參議,督餉化州。
既已失去皇帝的寵信,他本應“勿逐”功名,低調從事,以期有機會“七日得”,實現東山再起。但他因奏事入京,正好碰上明成祖率軍北征,解縉於是拜見皇太子後返迴交趾。
這下被政敵抓住了一個把柄。
解縉被構陷為趁皇上出行之際私下拜見太子,沒有人臣之禮。明成祖大怒,將解縉關進詔獄,嚴刑拷打。四年後,宦官紀綱揣摩聖意,用酒灌醉解縉後埋入雪中而死。他的妻子、兒女及宗族統統被流放到遼東。
解縉死去七十多年後,楊慎(1488年—1559年)出生。他是東閣大學士楊廷和的兒子,曆來被認為是明代三才子之首。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他,但他那首詞《臨江仙》卻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沒錯,《三國演義》卷首詞的作者不是羅貫中,而是楊慎。
楊慎參加科舉考試的履曆比解縉更輝煌,如果不是考官的一個小小失誤,他將實現令無數考生望塵莫及的三元及第。
公元1507年,他參加鄉試,高中解元。第二年他參加會試,本已被列為第一名。誰知蠟燭的燭花滴落,燒壞考卷,楊慎不僅痛失會元,而且名落孫山。三年後,楊慎卷土重來,殿試第一,高中狀元。
當時,首輔大臣早已形同宰相,其權力之大,遠非解縉時期可比。他的父親楊廷和貴為朝廷首輔,然而對於楊慎高中狀元一事,朝野上下竟無人提出質疑。
所有人都認為,以他的才學,就應該得狀元。
明世宗朱厚熜以藩王繼承皇位後,因其親生父母的名份問題,引起大議禮事件。大議禮事件,與北宋英宗的親爹保衛戰有異曲同工之妙。區別在於,宋英宗雖然吵贏了,事情卻因其早逝而不了了之,明世宗則是一贏到底。
當時,張璁、桂萼等新貴大臣迎合上意,提議在明憲宗與明武宗之間,加入一個明睿宗。這個明睿宗,是明世宗朱厚熜的親爹興獻王朱佑杬。楊廷和、楊慎父子與一眾大臣堅決反對。
事情鬧到不可收拾,楊廷和被迫辭官,而楊慎則與三十六位大臣上疏辭職。但朝堂辭職之時,兩派再度發生激烈辯論,楊慎等二百二十九人跪在殿門外,一直從早上跪到中午。明世宗大怒,下令將楊慎等五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入獄,加以廷杖,用板子打屁股。“震蘇蘇,震行無眚,”據說這次廷杖打死好幾人,而楊慎接連被廷杖兩次,僥幸不死。
楊慎被流放到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縣),在這裏度過了漫長的三十多年歲月。一代才子“震遂泥”,人生際遇跌落低穀,有誌難伸。但是他並未自暴自棄,而且博覽群書,悉心著述,終於成為博古通今的
明世宗因為大禮議事件,對楊氏父子極為痛恨。世宗一朝共有六次大赦,次次不包括楊慎。
楊慎終老雲南昆明。他在雲南著書從教,培養出了一大批人才,使雲南的地方文化獲得空前發展。他為家鄉四川編寫的《全蜀藝文誌》,是一部四川地方曆代詩文總集。全書六十四卷,收錄詩文一千八百多篇,共計一百四十多萬字。該書被多次刊刻、抄錄,對巴蜀文化的傳承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明世宗即位那一年,楊慎被提拔為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這一年,在浙江紹興府山陰縣的一個寒門家族中,徐渭(1521年-1593年)出生了。
他是個性最為特立獨行的才子,其性格生成的原因來自原生家庭。
他的父親徐鏓曾擔任四川夔州府同知。徐渭是小妾所生,他出生不足百天,徐鏓就去世了。徐渭由嫡母撫養成人,他十歲時生母被逐出家門,從此骨肉分離。他十四歲時,嫡母去世,徐渭跟著長兄生活。兩人年齡相差三十多歲,又非一母同胞,相處不是很愉快。
徐渭從小得不到親生父母疼愛,始終有寄人籬下之感。所幸他聰明好學,六歲讀書,九歲能文,時稱神童。一邊是在家庭不受待見,一邊是鄉鄰大加讚賞,徐渭漸漸形成了孤傲自賞,鬱鬱寡歡的性格。
相比前兩位才子,徐渭更加命運多舛。
他二十歲他考中秀才。此後,連續八次參加紹興府鄉試,始終未能中舉。
他二十一歲成為贅婿,二十五歲時家庭財產被土豪霸占。一年後,妻子得病早逝。
家破人亡,功名不就,徐渭“震往來厲,意無喪,有事。”正在他彷徨無計之時,公元1554年,倭寇進犯中國沿海,紹興府首當其衝。徐渭先後參加多地戰役,出謀劃策,顯示了了出色的軍事才能。五年後,浙直總督胡宗憲將其招入幕府,擔任行軍參謀。
徐渭為胡宗憲上《進白鹿表》,得到明世宗賞識。自此,胡宗憲對他更為倚重。徐渭隨總督府移駐沿海駐地。他“知兵,好奇計”,為胡宗憲出謀劃策,助其擒獲倭寇首領徐海,招撫海盜汪直。
然而,權臣嚴嵩被免職後,依附嚴嵩的胡宗憲受到彈劾,幸因平倭有功,免罪而去免。徐渭“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離開了總督府。期間曾應禮部尚書李春芳之邀來到京師任職,後因性格不合辭歸故裏。李春芳不能容忍徐渭主動辭職,威脅他如果不迴來就治他的罪。徐渭隻好迴到北京,請朋友居中調停。
胡宗憲終究被構陷致死,他的幕僚有數人受到牽連。徐渭本就個性偏激,此刻因悲傷、憤怒、擔憂、害怕而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誌銘》,然後用鐵釘自刺耳竅,未死。不久又用鐵椎自擊腎髒,依然不死。
他的命出奇的硬,反複自殺九次之多,卻總能奇跡般的活下來。然而“震不於其躬,於其鄰,”他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再次發狂將妻子殺死。徐渭“婚媾有言”,因此被關入監牢,服刑七年。他在獄中完成了《周易參同契》注釋。
徐渭入獄後,友人紛紛出手相救,其中包括狀元出身的禮部侍郎諸大綬,翰林編修張元忭等等。在大家的幫助下,徐渭終於借明神宗即位大赦的時期獲釋。此時他已經五十三歲。
出獄後的徐渭因為個性原因,生活貧困潦倒。當他七十三歲去世時,身邊唯一隻老狗相伴,床上連一卷席子也無。
明朝三大才子,指解縉、楊慎和徐渭三人。其中解縉被推為博學第一,楊慎被評為博覽第一,徐渭則被視為多才第一。
明朝三大才子各有千秋,但若論當時的影響力以及對中國文學的貢獻,我願稱《永樂大典》的總編纂官解縉(1369年—1415年)為最強。
解縉妥妥的少年天才。他兩歲就能認字,五歲已能出口成詩,十歲就能日記萬言,人稱神童。十一歲已通四書五經傳注義理,十三歲已遍覽儒家經典。他十八歲參加江西鄉試,高中解元;二十歲赴京會試,獲第七名;不久參加殿試,得第十名。
作為明朝第一任內閣首輔,他常伴雄主明成祖朱棣左右,雖說伴君如伴虎,但他總能憑借超絕的才情,機敏的反應化險為夷,“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有一次,明成祖在皇家園林閑遊,他登上一座石橋台階,突然迴頭問解縉:這該怎麽說?
解縉迴答說:這叫一步高過一步。
明成祖微笑不語,等到下橋的時候他突然轉頭,又問同樣的問題。
解縉不慌不忙,說這叫後麵更高過前麵。
看,好話被他說完了。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常伴君王身側,總有不小心忤逆帝心的時候。
公元1406年8月,明成祖命成國公朱能領兵出征安南,解縉出言反對。明成祖從此開始疏遠解縉,當年賜二品紗羅衣的官員中,不包括解縉。“震來厲,億喪貝,”翌年,解縉以“廷試讀卷不公”的罪名,被貶為廣西布政司右參議。他已“躋於九陵”,偏居廣西,遠離朝堂,仍未逃脫政敵的構陷。很快以“參與皇子之間的爭鬥”之罪,被貶為交趾布政司右參議,督餉化州。
既已失去皇帝的寵信,他本應“勿逐”功名,低調從事,以期有機會“七日得”,實現東山再起。但他因奏事入京,正好碰上明成祖率軍北征,解縉於是拜見皇太子後返迴交趾。
這下被政敵抓住了一個把柄。
解縉被構陷為趁皇上出行之際私下拜見太子,沒有人臣之禮。明成祖大怒,將解縉關進詔獄,嚴刑拷打。四年後,宦官紀綱揣摩聖意,用酒灌醉解縉後埋入雪中而死。他的妻子、兒女及宗族統統被流放到遼東。
解縉死去七十多年後,楊慎(1488年—1559年)出生。他是東閣大學士楊廷和的兒子,曆來被認為是明代三才子之首。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他,但他那首詞《臨江仙》卻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沒錯,《三國演義》卷首詞的作者不是羅貫中,而是楊慎。
楊慎參加科舉考試的履曆比解縉更輝煌,如果不是考官的一個小小失誤,他將實現令無數考生望塵莫及的三元及第。
公元1507年,他參加鄉試,高中解元。第二年他參加會試,本已被列為第一名。誰知蠟燭的燭花滴落,燒壞考卷,楊慎不僅痛失會元,而且名落孫山。三年後,楊慎卷土重來,殿試第一,高中狀元。
當時,首輔大臣早已形同宰相,其權力之大,遠非解縉時期可比。他的父親楊廷和貴為朝廷首輔,然而對於楊慎高中狀元一事,朝野上下竟無人提出質疑。
所有人都認為,以他的才學,就應該得狀元。
明世宗朱厚熜以藩王繼承皇位後,因其親生父母的名份問題,引起大議禮事件。大議禮事件,與北宋英宗的親爹保衛戰有異曲同工之妙。區別在於,宋英宗雖然吵贏了,事情卻因其早逝而不了了之,明世宗則是一贏到底。
當時,張璁、桂萼等新貴大臣迎合上意,提議在明憲宗與明武宗之間,加入一個明睿宗。這個明睿宗,是明世宗朱厚熜的親爹興獻王朱佑杬。楊廷和、楊慎父子與一眾大臣堅決反對。
事情鬧到不可收拾,楊廷和被迫辭官,而楊慎則與三十六位大臣上疏辭職。但朝堂辭職之時,兩派再度發生激烈辯論,楊慎等二百二十九人跪在殿門外,一直從早上跪到中午。明世宗大怒,下令將楊慎等五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入獄,加以廷杖,用板子打屁股。“震蘇蘇,震行無眚,”據說這次廷杖打死好幾人,而楊慎接連被廷杖兩次,僥幸不死。
楊慎被流放到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縣),在這裏度過了漫長的三十多年歲月。一代才子“震遂泥”,人生際遇跌落低穀,有誌難伸。但是他並未自暴自棄,而且博覽群書,悉心著述,終於成為博古通今的
明世宗因為大禮議事件,對楊氏父子極為痛恨。世宗一朝共有六次大赦,次次不包括楊慎。
楊慎終老雲南昆明。他在雲南著書從教,培養出了一大批人才,使雲南的地方文化獲得空前發展。他為家鄉四川編寫的《全蜀藝文誌》,是一部四川地方曆代詩文總集。全書六十四卷,收錄詩文一千八百多篇,共計一百四十多萬字。該書被多次刊刻、抄錄,對巴蜀文化的傳承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明世宗即位那一年,楊慎被提拔為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這一年,在浙江紹興府山陰縣的一個寒門家族中,徐渭(1521年-1593年)出生了。
他是個性最為特立獨行的才子,其性格生成的原因來自原生家庭。
他的父親徐鏓曾擔任四川夔州府同知。徐渭是小妾所生,他出生不足百天,徐鏓就去世了。徐渭由嫡母撫養成人,他十歲時生母被逐出家門,從此骨肉分離。他十四歲時,嫡母去世,徐渭跟著長兄生活。兩人年齡相差三十多歲,又非一母同胞,相處不是很愉快。
徐渭從小得不到親生父母疼愛,始終有寄人籬下之感。所幸他聰明好學,六歲讀書,九歲能文,時稱神童。一邊是在家庭不受待見,一邊是鄉鄰大加讚賞,徐渭漸漸形成了孤傲自賞,鬱鬱寡歡的性格。
相比前兩位才子,徐渭更加命運多舛。
他二十歲他考中秀才。此後,連續八次參加紹興府鄉試,始終未能中舉。
他二十一歲成為贅婿,二十五歲時家庭財產被土豪霸占。一年後,妻子得病早逝。
家破人亡,功名不就,徐渭“震往來厲,意無喪,有事。”正在他彷徨無計之時,公元1554年,倭寇進犯中國沿海,紹興府首當其衝。徐渭先後參加多地戰役,出謀劃策,顯示了了出色的軍事才能。五年後,浙直總督胡宗憲將其招入幕府,擔任行軍參謀。
徐渭為胡宗憲上《進白鹿表》,得到明世宗賞識。自此,胡宗憲對他更為倚重。徐渭隨總督府移駐沿海駐地。他“知兵,好奇計”,為胡宗憲出謀劃策,助其擒獲倭寇首領徐海,招撫海盜汪直。
然而,權臣嚴嵩被免職後,依附嚴嵩的胡宗憲受到彈劾,幸因平倭有功,免罪而去免。徐渭“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離開了總督府。期間曾應禮部尚書李春芳之邀來到京師任職,後因性格不合辭歸故裏。李春芳不能容忍徐渭主動辭職,威脅他如果不迴來就治他的罪。徐渭隻好迴到北京,請朋友居中調停。
胡宗憲終究被構陷致死,他的幕僚有數人受到牽連。徐渭本就個性偏激,此刻因悲傷、憤怒、擔憂、害怕而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誌銘》,然後用鐵釘自刺耳竅,未死。不久又用鐵椎自擊腎髒,依然不死。
他的命出奇的硬,反複自殺九次之多,卻總能奇跡般的活下來。然而“震不於其躬,於其鄰,”他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再次發狂將妻子殺死。徐渭“婚媾有言”,因此被關入監牢,服刑七年。他在獄中完成了《周易參同契》注釋。
徐渭入獄後,友人紛紛出手相救,其中包括狀元出身的禮部侍郎諸大綬,翰林編修張元忭等等。在大家的幫助下,徐渭終於借明神宗即位大赦的時期獲釋。此時他已經五十三歲。
出獄後的徐渭因為個性原因,生活貧困潦倒。當他七十三歲去世時,身邊唯一隻老狗相伴,床上連一卷席子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