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卦六爻講述了建文帝強製削藩失敗,京師被攻陷後下落不明的曆史故事。
公元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繼位稱帝。他起用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卿,共參軍國大事,下詔改變朱元璋的一些苛政,推行有利於民生的寬仁之政。又以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問之以國家大事。
這三位文臣是建文帝的核心班底。
建文帝登基後,麵臨的最大問題是藩王擁兵自重的問題。
明太祖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為藩王,其中尤以秦王、晉王、燕王這九大塞王領兵駐守邊塞,帳下將士少者千人,多者至數萬人。地方上的軍政大事,都要向當地藩王稟告後才能施行。
朱允炆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就開始擔心各位王叔擁兵自重,多行不法,並向朱元璋提出一個無可無不可的解決方案:“以德懷之,以禮製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簡而言之四個字:先禮後兵。
他其實巴不得一舉撤銷藩鎮,但無奈老爺子朱元璋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不忍心啊!
建文帝登基以後,想起西漢七王之亂,如芒在背,決定立即開始著手削藩。不過,他顯然缺少耐心,采取的削藩方式不是細水長流的推恩,而是大刀闊斧的強削。
不過,從誰削起,兩位肱股重臣有不同意見。齊泰認為應當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而黃子澄則認為要先削周王。周王早有不法行為,“鼎顛趾,利出否,”拿他開刀師出有名。朱允炆采納了黃子澄的建議。
削藩第一仗打得很漂亮,周王朱橚被廢為庶人,流放雲南。
建文帝初戰告捷,膽子大了很多,一邊下詔令諸藩王不得節製王府的文武官吏,一邊在北平周圍部署兵力,防止燕王朱棣造反。
接下來,建文帝的削藩步子邁大,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死,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先後坐罪廢為庶人。
眼見親侄子施展無差別攻擊,老朱家的兒子們紛紛坐不住了。
但是,坐不住也隻能忍著。建文帝在應天府掌握著一支至少三十萬的常備軍,而且坐擁全國數大糧倉,控製著明朝經濟命脈,無論哪位藩王,起兵造反看起來都毫無勝算。就連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也假裝有病,整日深居簡出。“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建文帝的削藩大計似乎很快就能完成。
朱棣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暗中擴編護衛軍,悄悄趕製兵器。公元1399年8月,他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十萬南下靖難。
他兵少,錢少,而且是造反,從客觀條件上分析,毫無優勢。而建文帝有兵,有錢,有糧,而且是王朝正統,民間輿論也站在他這一邊,占盡優勢。
但兩人之間有一個本質的區別。
朱棣和他的軍隊坐鎮北平,抵禦邊患,長期和北元騎兵作戰。他的軍事能力,其部隊的作戰水平,在當時全是拔頭子的。
而建文帝久居深宮,毫無實戰經驗。而自從朱標死後,朱元璋一口氣殺了一公、十三侯、二伯,除耿炳文、郭英等寥寥幾人,當年的開國名將幾乎全被他殺光了。“鼎耳革,其行塞,”他手中已無領軍出征的可用之將。
朱元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後來拔苗助長式地訓練出一批新生代將領。他們也許有不錯的軍事素養,隻可惜資曆尚淺不能服眾。建文帝無奈,隻能起用六十五歲的耿炳文,任命為大將軍,率三十萬討伐朱棣。
這個任命沒有任何毛病,隻可惜建文帝沒有堅持到底。
耿炳文的軍事履曆足夠輝煌。他參與過征討張士誠之戰,曾隨常遇春攻取晉、冀兩地區,又隨徐達先後征討陝西、出塞打擊北元,曾從傅友德征討雲南,又從藍玉北征,鎮守遼東。明太祖排列功臣時,將他與大將軍徐達並列為一等。
但耿炳文已經老了。先鋒九千人遭遇朱棣軍突襲,被全殲。
耿炳文聞訊後準備率軍渡河,全力抗敵。誰知朱棣軍再度發動奇襲,耿炳文潰敗,部隊擁擠在城門口,自相踐踏,被踩死的不計其數。
建文帝聞訊後立馬臨陣換將,以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取代耿炳文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試圖“方雨虧悔,終吉。”像及時雨一樣領兵扭轉敗勢,取得北伐勝利。
這是另一個廉頗和趙括的故事。
李景隆的爹很厲害,是朱元璋的親外甥、開國名將李文忠。他襲爵曹國公後,到多地參與練兵,素以知兵著稱。
但他不過是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大飯桶。
當時,江陰侯吳高正率遼東兵馬圍困永平(今河北秦皇島盧龍縣)。
朱棣正在左右為難之際,聽說李景隆成為主將後大喜,笑道李景隆有什麽才能,能夠統率五十萬兵馬?於是果斷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則率精兵馳援永平,隨後突襲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抓住寧王朱權的妃妾世子,逼迫他出精銳騎兵朵顏三衛助陣。
朵顏三衛是戰鬥力極強的蒙古騎兵,這使朱棣如虎添翼。
李景隆大軍進攻北平,果然毫無建樹。朱高熾隻是派人往城牆上澆澆水,堅冰凍牆,滑不留手,李景隆便束手無策。
朱棣得到朵顏三衛後,抽空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這才迴師北平,在鄭村壩(今北京大興東)大破李景隆軍。李景隆大敗,“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連夜狼狽南奔。
建文帝對李景隆寄予厚望,認為他屢戰屢敗是因為權柄太輕,於是“鼎黃耳金鉉”,賜於他黃鉞弓矢,授以“專征伐”之權。意思是李景隆將在外,可以不受君命,便宜行事。
但李景隆分明是扶不起的阿鬥,對燕軍一敗再敗,最終導致濟南被圍困。所幸山東參政鐵鉉固守濟南,令燕軍久攻不下。
鐵鉉守城的計策堪稱絕妙。當時,朱棣用大炮轟擊,眼見城門將破,鐵鉉把朱元璋的畫像掛在城頭,又製作大量朱元璋的靈牌分置城牆垛口。朱棣氣得七竅生煙,卻無計可施,隻能乖乖退兵。朱棣對鐵鉉恨之入骨,奪位以後對他施以極為殘酷的磔刑。
建文帝當即擢升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同時再次臨陣換將,改用盛庸代李景隆。這一次他用對人了“鼎玉鉉,大吉,無不利。”當年底,盛庸率師在東昌(今山東聊城)大敗燕軍。朱棣隻以百名騎兵僥幸突圍。
作戰四年,盛庸多次擊退燕軍。隻可惜朱棣探知應天府防備空虛後,改變戰略,揮軍渡江直逼京師。
李景隆大開金川門投降,應天府陷落。皇宮內院突發大火,建文帝從此不知所蹤。
有人說他葬身於皇宮大火,有人說他隱姓埋名落發為僧,也有人說他避居海外,不再問中原事。
公元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繼位稱帝。他起用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卿,共參軍國大事,下詔改變朱元璋的一些苛政,推行有利於民生的寬仁之政。又以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問之以國家大事。
這三位文臣是建文帝的核心班底。
建文帝登基後,麵臨的最大問題是藩王擁兵自重的問題。
明太祖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為藩王,其中尤以秦王、晉王、燕王這九大塞王領兵駐守邊塞,帳下將士少者千人,多者至數萬人。地方上的軍政大事,都要向當地藩王稟告後才能施行。
朱允炆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就開始擔心各位王叔擁兵自重,多行不法,並向朱元璋提出一個無可無不可的解決方案:“以德懷之,以禮製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簡而言之四個字:先禮後兵。
他其實巴不得一舉撤銷藩鎮,但無奈老爺子朱元璋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不忍心啊!
建文帝登基以後,想起西漢七王之亂,如芒在背,決定立即開始著手削藩。不過,他顯然缺少耐心,采取的削藩方式不是細水長流的推恩,而是大刀闊斧的強削。
不過,從誰削起,兩位肱股重臣有不同意見。齊泰認為應當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而黃子澄則認為要先削周王。周王早有不法行為,“鼎顛趾,利出否,”拿他開刀師出有名。朱允炆采納了黃子澄的建議。
削藩第一仗打得很漂亮,周王朱橚被廢為庶人,流放雲南。
建文帝初戰告捷,膽子大了很多,一邊下詔令諸藩王不得節製王府的文武官吏,一邊在北平周圍部署兵力,防止燕王朱棣造反。
接下來,建文帝的削藩步子邁大,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死,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先後坐罪廢為庶人。
眼見親侄子施展無差別攻擊,老朱家的兒子們紛紛坐不住了。
但是,坐不住也隻能忍著。建文帝在應天府掌握著一支至少三十萬的常備軍,而且坐擁全國數大糧倉,控製著明朝經濟命脈,無論哪位藩王,起兵造反看起來都毫無勝算。就連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也假裝有病,整日深居簡出。“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建文帝的削藩大計似乎很快就能完成。
朱棣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暗中擴編護衛軍,悄悄趕製兵器。公元1399年8月,他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十萬南下靖難。
他兵少,錢少,而且是造反,從客觀條件上分析,毫無優勢。而建文帝有兵,有錢,有糧,而且是王朝正統,民間輿論也站在他這一邊,占盡優勢。
但兩人之間有一個本質的區別。
朱棣和他的軍隊坐鎮北平,抵禦邊患,長期和北元騎兵作戰。他的軍事能力,其部隊的作戰水平,在當時全是拔頭子的。
而建文帝久居深宮,毫無實戰經驗。而自從朱標死後,朱元璋一口氣殺了一公、十三侯、二伯,除耿炳文、郭英等寥寥幾人,當年的開國名將幾乎全被他殺光了。“鼎耳革,其行塞,”他手中已無領軍出征的可用之將。
朱元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後來拔苗助長式地訓練出一批新生代將領。他們也許有不錯的軍事素養,隻可惜資曆尚淺不能服眾。建文帝無奈,隻能起用六十五歲的耿炳文,任命為大將軍,率三十萬討伐朱棣。
這個任命沒有任何毛病,隻可惜建文帝沒有堅持到底。
耿炳文的軍事履曆足夠輝煌。他參與過征討張士誠之戰,曾隨常遇春攻取晉、冀兩地區,又隨徐達先後征討陝西、出塞打擊北元,曾從傅友德征討雲南,又從藍玉北征,鎮守遼東。明太祖排列功臣時,將他與大將軍徐達並列為一等。
但耿炳文已經老了。先鋒九千人遭遇朱棣軍突襲,被全殲。
耿炳文聞訊後準備率軍渡河,全力抗敵。誰知朱棣軍再度發動奇襲,耿炳文潰敗,部隊擁擠在城門口,自相踐踏,被踩死的不計其數。
建文帝聞訊後立馬臨陣換將,以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取代耿炳文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試圖“方雨虧悔,終吉。”像及時雨一樣領兵扭轉敗勢,取得北伐勝利。
這是另一個廉頗和趙括的故事。
李景隆的爹很厲害,是朱元璋的親外甥、開國名將李文忠。他襲爵曹國公後,到多地參與練兵,素以知兵著稱。
但他不過是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大飯桶。
當時,江陰侯吳高正率遼東兵馬圍困永平(今河北秦皇島盧龍縣)。
朱棣正在左右為難之際,聽說李景隆成為主將後大喜,笑道李景隆有什麽才能,能夠統率五十萬兵馬?於是果斷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則率精兵馳援永平,隨後突襲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抓住寧王朱權的妃妾世子,逼迫他出精銳騎兵朵顏三衛助陣。
朵顏三衛是戰鬥力極強的蒙古騎兵,這使朱棣如虎添翼。
李景隆大軍進攻北平,果然毫無建樹。朱高熾隻是派人往城牆上澆澆水,堅冰凍牆,滑不留手,李景隆便束手無策。
朱棣得到朵顏三衛後,抽空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這才迴師北平,在鄭村壩(今北京大興東)大破李景隆軍。李景隆大敗,“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連夜狼狽南奔。
建文帝對李景隆寄予厚望,認為他屢戰屢敗是因為權柄太輕,於是“鼎黃耳金鉉”,賜於他黃鉞弓矢,授以“專征伐”之權。意思是李景隆將在外,可以不受君命,便宜行事。
但李景隆分明是扶不起的阿鬥,對燕軍一敗再敗,最終導致濟南被圍困。所幸山東參政鐵鉉固守濟南,令燕軍久攻不下。
鐵鉉守城的計策堪稱絕妙。當時,朱棣用大炮轟擊,眼見城門將破,鐵鉉把朱元璋的畫像掛在城頭,又製作大量朱元璋的靈牌分置城牆垛口。朱棣氣得七竅生煙,卻無計可施,隻能乖乖退兵。朱棣對鐵鉉恨之入骨,奪位以後對他施以極為殘酷的磔刑。
建文帝當即擢升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同時再次臨陣換將,改用盛庸代李景隆。這一次他用對人了“鼎玉鉉,大吉,無不利。”當年底,盛庸率師在東昌(今山東聊城)大敗燕軍。朱棣隻以百名騎兵僥幸突圍。
作戰四年,盛庸多次擊退燕軍。隻可惜朱棣探知應天府防備空虛後,改變戰略,揮軍渡江直逼京師。
李景隆大開金川門投降,應天府陷落。皇宮內院突發大火,建文帝從此不知所蹤。
有人說他葬身於皇宮大火,有人說他隱姓埋名落發為僧,也有人說他避居海外,不再問中原事。